鸭病毒性肝炎_第1页
鸭病毒性肝炎_第2页
鸭病毒性肝炎_第3页
鸭病毒性肝炎_第4页
鸭病毒性肝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制【病原学】

鸭肝炎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曾球形。3种血清型,常见的Ⅰ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对消毒剂较敏感。【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鸭,尤其是5-10d。成鸭隐性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呈暴发性流行。雏鸭孵化季节多发。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临床特征】

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3~4天后大批死亡,死亡率10%~60%,有时可达90%以上。病初精神萎靡,不食、呆滞、缩颈、翅下垂,眼半闭昏迷状态。有的腹泻,稀薄带绿色粪便。不久,神经症状,表现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不就死亡。死前多数鸭头像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背脖病”【大体病变】

特征性病变在肝脏肿大、质脆易碎,外观呈土黄色或黄红色表面有针尖到绿豆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淡蓝色、茶色或褐色。脾脏有时肿大心肌苍白、柔软,如煮肉状【防治要点】

建立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严禁场外人员进场妥善处理病死鸭。种鸭开产前接种鸡胚化鸭肝炎弱毒疫苗,可为2~3周内的雏鸭提供有效保护,对疫区母源抗体较低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鸭,由于雏鸭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早期接种弱毒疫苗效果不理想。

在出壳后1~3天内皮下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可有效防止本病发生。小鸭一旦发病,应立即注射高免血清或高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