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001_第1页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001_第2页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001_第3页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001_第4页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毕业语文复习提高试卷(答案)看拼音,写同音字。(1)rǎnɡ:春天来了,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唤醒了土()中沉睡的种子。(2)tì:爸爸叫我()他把()须刀拿出来。(3)duò:懒()的生活态度,会使人日益()落。(4)xuàn:()烂的阳光晃得人头晕目()。(5)fǎnɡ:小记者们()问了我国最大的()织企业,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细(qiān)天籁(lài)

拔地而起(bá)B.歌诵(sòng)池沼(zăo)

千顷秋色(qĭng)C.绵亘(gèn)

瞻仰(zhān)

自惭形秽(huì)D.邃道(suì)

记载(zài)

深入云霄(xiāo)下面四组词语,只有一组是完全正确的(

)A.舜间

搁板

惊慌

虎视眈眈B.抱怨

暄闹

抵御

自作自受C.萧静

家景

礼貌

不假思索D.轨道

清幽

疙瘩

指手画脚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B.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C.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D.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班干部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建议。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拔尖。C.雾霾天气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大家的事,更是政府的事。D.老师要求我们的校刊中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成为每一个有事业心的人的座右铭。B.上海的越剧、泸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C.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D.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学期我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比如岳飞所说的关于珍惜时间的“①”;朱熹也有一句跟这意思相近这句是“②”。横线上应填写(

)A.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②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C.①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D.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②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③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④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⑤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A.②①④③⑤ B.②④③①⑤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③⑤②自己创设情境,请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心急如焚”或“喜出望外”的心理活动,但句中不能出现这两个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累运用。(1)古诗中,许多诗人借物抒怀,表达自己的志向。《马诗》中的“______,______”借马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石灰吟》中,于谦的“_________,__________”借石灰表明自己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2)时光昐逝,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感叹道:“在默默里算着,八千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________。”我会用《长歌行》的“________,________”告诫自己不要虚度光阴。(3)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要用“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表达我和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要用“_______,润物细无声”感谢老师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培育。(4)王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王强说:“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学校食堂里张贴着“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的标语来教导大家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综合性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六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六年来,我们从天真可爱的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渗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班里举办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活动一:倾吐心声(1)请给你的班主任老师写一两句话,倾吐自己的感恩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制作纪念册(2)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为此我制作了小学生活纪念册。我的纪念册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里面分成了几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把这个珍贵的纪念册永远保留下来!文言文阅读。(一)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释: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1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1)近塞上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_______(3)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__________13、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1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材料二:相关的调查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

)的现象。A.反应迟钝 B.血糖水平低 C.记忆力下降 D.影响到学习质量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飘香的生命莫斯哲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我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心里也没什么异样。直到有一天,大门紧闭,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他为了不麻烦守门的老大爷,就蜷缩在校园内的二楼过道角落过了一夜。可他哪里知道,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20、用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造句。我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三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作用。22、短文围绕题目《飘香的生命》,选取了______个材料,分别是____________。23、文中“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和“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这两处句子中的“湿润”一词分别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文中的老人有什么特点?请结合短文内容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写写身边为你开方便之门的人及其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表达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题,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任选一项做一个尽情地描述。要求:①内容具体;②想象丰富合理;③字数500字左右。【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1)嚷壤(2)替剃(3)惰堕(4)绚眩(5)访纺【详解】略2.C解析: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纤细(xiān)B.池沼(zhăo)D.记载(zǎi)3.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A项,“舜间”应为“瞬间”,指转眼之间。B项,“暄闹”应为“喧闹”,指喧哗热闹。C项,“萧静”应为“肃静”,指严肃寂静。D项正确。4.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A.无修辞手法。B.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除夕这件事情比作人。C.比喻,把火箭比作苍龙。D.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5.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句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辨析和识记,在本题中,没有语病的是B项。A项:语序不当,先是广泛征求,然后是虚心接受。C项:搭配不当,“大家”包含“政府”,应改为雾霾危害巨大,因此治理雾霾不仅是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事。D项: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促进”。6.A解析:A【详解】考查标点符号。B.应改为:上海的越剧、泸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C.应改为:木报自去年开始的“集报花,中大奖”活动即将圆满结束。D.应改为:我实在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做。7.A解析:A【详解】考查对名言警句理解背诵,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名言警句名句即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是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8.A解析:A【解析】略9.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和姐姐手拉手跳着,笑着,花裙子迎风摆动,活像一对活泼、愉快的花蝴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题干中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围绕这个意思写出能够体现这个意思的句子,但一定要注意句子中不能出现这个词语。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10.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也没有影子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西出阳关无故人

随风潜入夜

良药苦口利于病

莫把无时当有时【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名言警句的积累、诗歌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意思是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借马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借石灰表明自己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操。(2)出自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课文原句:在默默里算着,八千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告诫自己不要虚度光阴。(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我和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感谢老师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培育。(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好药虽然很苦,让人难以吞咽,却能让病痊愈;忠诚的话虽然有点让人听了不舒服,却能帮助人们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11.

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这毕业之际,我衷心感谢您的培育之恩。

金色童年

亲情

友情

师生情【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1)本题中对班主任说的话,围绕自己对老师的不舍和感恩之情来展开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结合题干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纪念册的名字和组成的部分,注意符合要求即可。12.B解析:12、

靠近

擅长(懂得)

跑失(跑走)13、乡亲们都来安慰他,老人说:“为什么这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14、B15、(1)福祸相依。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2)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问题。【解析】37.此题考查的是关键词的解释,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13、此题在翻译的时候要抓住特殊句型,这是一句反问句。14、“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是代词,代他。选项中B中的“之”是代词,代其父;其他三个选项表示“的”。1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整篇文言文的理解,在解答时既要写出道理,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13.B解析:16、

×

×

√17、B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解析】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可知,说法错误。(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可知,说法错误。(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可知,说法正确。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故选B。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14.20、听了老师的话,他才恍然醒悟。21、承上启下22、

①桂花不张扬,默默奉献芬芳;②“我”的同学学校的看门老爷爷默默地关心学生,晚上总是耐心等候他回家后再关校门解析:20、听了老师的话,他才恍然醒悟。21、承上启下22、

①桂花不张扬,默默奉献芬芳;②“我”的同学学校的看门老爷爷默默地关心学生,晚上总是耐心等候他回家后再关校门23、第一个“湿润”是指作者闻到桂花香,看到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受到了触动。第二个“湿润”是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24、默默无闻、关爱学生。25、有时同学忘带学习用具,家长送到校门口后,保安叔叔都会不辞辛苦地义务给同学送到教室。【解析】20、本题考查用加点词语造句的能力。“恍然醒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所造句子要符合词语的运用的语境。如: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醒悟,原来这善意的谎言背后是无尽的母爱啊!21、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句子“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前面写桂花的馨香,不张扬,后面写回忆同学讲的故事。因此,这个句子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22、本题考查文章的选材。阅读全文可知,文章的选材有两个,分别是第一到三段的桂花静谧地绽放花香,毫不张扬和第四段的老大爷默默地为贫困同学开着方便之门。2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由句子“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可知,这里的“湿润”指作者从桂花静谧、毫不张扬的个性中受到了触动。由句子“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可知,这里的“湿润”指听完这个故事,我们都被老人的做法所感动。2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这位老大爷总是在学生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门,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老人做这些事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知道他生病学生才知道真相,体现了老人默默无闻,不张扬的特点。25、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