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1页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2页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3页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4页
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9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挫折

3前摄抑制

4能力

二、简答题(共10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

教育方法。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

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

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

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

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

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

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

上述现象。

2010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制度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

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

制、分支型学制。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它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学制的建立又受社会制度

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学制的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

童的年龄特征;并且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

验。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答: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

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个

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

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以及专业自我的形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答:时代在前进,科学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学也不断地出现一些

新的面貌,当代教育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0世纪初,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到20世纪

末,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已经从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扩展到宏观的教

育规划;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扩展到教育的外部关系;从基础教育扩展到

高等教育;从正规教育扩展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

等。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当代教育学的基础不仅包括哲学和心理学,还包括生理学、脑科学、社

会学、文化学以及政治学等。研究模式更加多样化,包括科学主义、人

文主义,还有介于两者之间、偏向一方或者两者结合。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教育问题领域的扩展以及研究基础和模式的多样

化,教育学也发生了快速的学科分化,教育学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为独立

的学科。与此同时,这些相对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类型的学科进行交

叉,出现了许多子学科、边缘学科。比如课程论、教学论、教学社会学

以及教学技术学等。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当代教育学研究者们所关心的是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

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当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日

益呼唤着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出现了自觉的教育学反思。有关教

育学自身的反思研究结果就形成了教育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

身的知识体系,如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知识、知识陈述形式的知识、

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知识、教育学知识结构的知识等等。这些

教育学元理论的出现,会极大地提高教育学者的理论自觉性,推动教育

学的发展,使之在当代和未来教育改革中产生更大的作用。

2学生发展的含义及其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1)学生发展的含义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

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与结果。身体的发展,包括学生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

展,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身心两方面

发展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其规律主要有:

①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

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

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

②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

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

大体相同。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

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如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就会使个体身心

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

③不均衡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

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

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

佳发展。

④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

果也有差异。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时期的

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

体差异。

⑤整体性。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

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

3班级组织的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答:班级组织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和特点决定的。班级不仅是一种社会组

织,而且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这就决定了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

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

体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对学生

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使

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其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

为:

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班级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学生提出了团体的要求。学生在班级组织中通

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发挥范例的作用,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

以及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

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可以分为以下四项:

①促进发展功能。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知识

以及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等。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班级组织既能提供满足学生归属、亲和和依存等基

本需求的机会,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与社会有用性等高级需求的途

径。

③诊断功能。在班级组织有团体要求时,学生身上会暴露很多人格上的

缺陷。这些问题的暴露,为班主任或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和

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人格及能力缺陷,可以通过班级组织进行矫

正。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观的转变。

答:教育观是指人们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他事物关系的看法。当

代教育观主要是指适应当代社会、当代生产体系、当代经济体系、当代

文化体系以及当代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

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

慧潜能,形成以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教学观的转变

①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

练。

②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变为“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要生动形象并且符合

实际特点,要善于引导,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

④从“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

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局

限。当代教育观要从“关注学科”转变为“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

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终身教育观

教育要贯穿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持续不断的过程,人的一生要不断地接受

教育,受教育与劳动、学习和工作将相互交替进行或融合发展,受教育

与学习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4)双主体教育观

经典教学论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

要恰当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统一起来。现在有学者

提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教与学双

边活动融合发生并且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建立“教依据于学,学受教于

导”的师生良好的高度协调一致的教学氛围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主体发展。

(5)四大支柱教育观

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来重新设计、重新

组织,即学会认知(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工具和方法)、学会做事

(建立合理的能力结构)、学会做人(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学

会生存(生存能力,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教

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论述的四大支柱教育观。

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并举例说明。

答:(1)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它

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

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教师教

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过程包括确

定问题、分析问题、拟订方案、实践尝试、反馈评价、归纳总结等几个

环节,每个环节实际上都是带有研究成分的行动。

①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在教育教

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实际的问题,要发现问题,就需要教师发展研究的敏

感性,敏于看、听、闻、思,而且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在众多的问

题中确定研究课题,还要把握作为课题应具有的几个特点:实践性、可

行性和科学性。

②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是对被确定为研究课题的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进行把

握,进而使要研究的课题变得更具体、更清晰的过程。一般可以用自我

追问的方式,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作出初步的分析。

a.这个问题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

b.这个问题是长期的,还是临时出现的?

c.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d.这个问题我以前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

e.这个问题打算怎样解决?根据是什么?

f.研究这个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是什么?自己需要得到或寻求

什么样的帮助?自己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g.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怎样清晰地表述?研究范围如

何确定?

③拟订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与策略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动手做”,但“做”不是盲目的,“做”是有方案、有计

划思考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订初步的计划,明确问题的核

心原因,确定重要因素以及研究的关键任务。此外,还要收集资料,与

其他人交流与合作,查阅相关文献和必要的理论学习等,不断修正方案

和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回到确定问题和分析问题上,重新界

定和分析问题,最后形成更为可行的可能性行动策略构想。

④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这一阶段,要注意按计划,

但不只满足于先定的构想,也不要过多地受到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

干扰,随时注意观察、改善和解决问题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情

况、新问题和新感想。如果遇到问题,也要随时作具体的分析,例如是

在执行方法上出了问题,还是在行动策略上出了问题?是在教学情境分

析上出了问题,还是在资料收集中出了问题?是在问题界定上出了问

题,还是在问题分析上出了问题?通过及时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行动

策略。

⑤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做”得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就要根据行动结果,对整个研

究作出全面评价,并进一步澄清产生新问题的原因,作为行动研究的反

思,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

⑥归纳总结

行动研究的总结应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与本质的整合。既有理论

上的概括,更要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

述。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它充满了教师自己

的“行动”与“研究”的味道,让人信服。所以说,教师的研究是做出来

的,不是写出来的;是写学生的,而不是写自己的。

正是由于以上每个环节本身都充满了行动与研究的色彩,教师的整个教

育行动研究过程才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

活动有新的改进。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

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

情境: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

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教师教育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

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

①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课成绩的表现

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②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有关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

然课老师,并经过仔细观察,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确定为最

重要的问题。

③拟定计划:确定主题后,广泛搜集和阅读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的

文献并进行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

究,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课兴趣量表”。

④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学生进行测量,最后将此资料进

行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课兴趣低落的主要原因是上课缺乏实验、讨

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比较少。

⑤实践尝试行动策略:王老师开始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即每周进

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课,每两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⑥评估反馈:实施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

增进。

⑦总结:成果交流。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答:性格是一种与社会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

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在后天社会环

境中逐渐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

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2挫折

答: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动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

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它会给人带来实质性的伤

害,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易使人消极妥协。挫折包含三个

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行为。

3前摄抑制

答:人在学习时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

料的干扰;例如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

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体现前面学习过的材料对记忆的

影响。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干扰原因之一。

4能力

答: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一

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

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

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人的能力有很多种,例如一般能力和特殊

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等。

二、简答题(共10分)

1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

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

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而国内外学者对此目前尚无一

个公认的评价标准。美国学者阿特金森、杰何达,我国学者黄坚厚、张

春兴、钟友彬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比较合乎实际,以下是综合他们的

看法所归纳出的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①在认识与解释周围的事物时,能持客观态度,重视证据。

②对他人内心活动有较敏锐的觉察力,不会总是误解他人的言行。

③很少有错误的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①对自己能力有正确认识,并能接纳自己。

②在对事尽力、对人尽心过程中体验自我价值。

③不过于掩饰自己,不刻意取悦于人,以保持自己适度的自尊。

(3)自我调控能力

①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承担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对自己的抉择

与行动负责。必要时能遏制自己非理性冲动。

②有调节自己心理冲突的能力。

③有成长的意愿,能有效地调动自己身心力量,在有关领域实现较高水

平的目标。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①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善于合

作。

②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

③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各项心理机能健全并有较高整合水平,如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

处于动态平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适度,认识与情感协调,行动

手段与目标相适应。由于形成了稳定的内部调节机制,故个人具有独立

的抉择能力,行动上表现出自主性。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①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有成效。

②有独立谋生的能力与意愿;能在学习、工作、娱乐、享受活动的协调

中追求生活的充实和人生的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采取有效的

教育方法。

答: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与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

性”或“性情”相近似。它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

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气质类型没有好坏

之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

到“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同时要给予

学生一定的关于气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也要认清自己的气质类型,从

而提高教育质量。

(1)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①多血质气质

这类学生有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对多血质的学生,

教师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做,要使他们在多

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②胆汁质气质

学生为人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主动,但他们性格中也有粗

暴、任性、高傲,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弱点。对胆汁质的学

生,教师要让他们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帮助他们养成自制、坚韧的习

惯,平稳而镇定地工作。

③粘液质气质

这类学生一般在班里默默无闻,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大多个性沉稳,

安静勤勉。对粘液质的学生,教师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

有充分的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新问题,并且鼓

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投入工作,发展他们

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④抑郁质气质

这类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

丧、忧郁、孤僻等行为现象。但在友爱的集体和教师的关怀下,又能充

分表现出细致、委婉、坚定、富于同情心等优良品质。对抑郁质的学

生,教师不要在公开场合指责、批评他们,要安排适当的工作鼓舞他们

前进的勇气,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磨练意志的

坚韧性、情绪的稳定性。

(2)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老师的精力毕竟有限,对于每个学生都不可能照顾得面面俱到,而且任

何一类气质的消极方面均有形成不良个性的可能,即便学生在老师的引

导下改正过了,但也不能杜绝它以后不会反复。事物的本源还在事物的

本身,内因总比外因重要,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克服气质的消极方面的

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帮助他们客观

地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并教会他们有意识地控制

自己气质上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根据气质的可塑性特征,通过

教育的培养和学生的自我调适,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气质特性的。

(3)认清自身的气质类型,改正不足

老师在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类型,教导和引导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认清

自己的气质类型,及时改正自己的品质的不足之处。

2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

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

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软,但腰和膝关节

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

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

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衣服穿,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

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请用心理学的规律解释上述现象。

答:这一材料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

于这个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

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结构和

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

理性思维能力;虽然她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结构,但没有同人们进

行交往,所以没有习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大脑,以及各种感官

神经结构,但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

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

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

人的神经结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

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可见,仅有人健

全的大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教育制度

2国家课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教师的职业角色。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动研究?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2感觉

3再造想象

4能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

2根据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两位同学回答的优劣。(本题

部分内容缺失,倍感抱歉)

2011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教育学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教育制度

答: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

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

系;②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

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2国家课程

答:国家课程又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

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权威

性、多样性、强制性等特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信息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等,是由一些社会学家、未

来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范畴。与工业社会相

比,信息社会仍然是一种形成中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社

会,因此具有一种过渡性质。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有: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①学校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职业预备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人文关怀的

需要。

②学校的类型进一步多样化。

③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学校教育网络。

④学校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观念进一步革新。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教育的政治性、文化性将继教育的生产性之后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

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将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

认识。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①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

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的观念。

②此外,教育还应该帮助人们去认识和解决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国际问

题,如和平问题、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

③与此同时,教育本土化也应该成为人们重建本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主

要论题。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①教育已远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

②教育也不再是青少年一代的专属,而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我国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

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中国成立以

来到现在,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却是很明显的,

主要有: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我国教育目的所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

方向。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

本所在。建国以来,无论我国社会怎样发展变化,无论我国发展的各个

时期工作重点有什么不同,我国教育目的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始终

没有变。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

求;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明确了使受教

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形成发展

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我

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是我国教育目的所蕴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

全面发展进步,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与之相适应。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

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所体现的基本要

求。

3教师的职业角色。

答:教师劳动的特点、价值与社会地位,最终都是通过其扮演的角色及

其形象来表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通常都不只

是扮演一种角色,仅就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教师就要扮演丰富多彩

的多重角色。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有: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教师是儿童继父母之后所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是家长的代理人。低

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作父母的化身,期待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保

护;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等

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并能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教师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将正确的政治思想价值观

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

期积累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注重启发他们的智慧,解除他们人生与学

习中的各种困惑,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发展。

(3)“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管理的对象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个性的学生。作为管理者,教

师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进取的集体环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与

责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自觉接受领

导、注重自我管理,以便防止“放任自流”和“强迫命令”。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随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心理卫生工作的展开,人们对教师产生

了“心理健康顾问”“心理咨询者”等角色期待。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掌

握基本的心理卫生常识,在日常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疾病

的诊治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教师不可能承担“心理医生”的责任。

(5)“研究者”的角色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和各具个性特点的青少年,每个班、每

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教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地进行教

育,而是要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的研

究者、改革者,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答:(1)程序性知识的含义

程序性知识是指人脑储存的关于步骤、程序、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

件事,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

等。程序性知识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是以产生式系统的形式

进行组织的。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①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

通过讲述、板书或者由问题引入,指引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②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对程序性知识而言,不仅需要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中既有的相关的概念性

知识,也需要回忆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这些原有知识与技能应在任务分

析中作为起点能力加以确定。

③呈现新的程序性知识并促进学生的理解

将新的程序性知识呈现给学生通常采用三种方式:

a.以言语陈述的方式将程序性知识所涉及的步骤描述出来。

b.由教师将程序性知识的执行或运用示范给学生看。

c.通过样例的形式呈现程序性知识。

④进行有指导的练习

有指导的练习的目的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即学生在

教师提供的支架的帮助下练习执行程序性知识的步骤,而后逐渐摆脱教

师支架的支持或逐渐摆脱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能独立执行相关步

骤。

⑤进行独立练习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如下三项:

a.确定何时由有指导的练习向独立练习转化。

b.根据独立练习的目的安排练习的形式。

c.在学生练习中给予反馈。

2为什么说教师的研究属于行动研究?

答:(1)行动研究的含义

行动研究是指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

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

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①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主要目标

“改进”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

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和

完善理论,而在于对当时当地情境的改善。行动研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

的主张或某一种评论知识,而是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

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

作者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

②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合作

行动研究通过要求实际工作者系统地反思或与他人共同研究自己的工作

过程、环境和问题,通过要求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从计划到

评价实际工作的过程,与实际工作者一起研究他们面临的问题,使实际

工作过程本身变成一种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又变成个理智的工作过

程。

这种研究活动间的结合和合作,一方面指中小学教师可以从研究专家那

里获得必要的研究技能,改变对教育教学的职业感情;另一方面指研究

专家既可以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教学改革信息,又可以通过

合作而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更容易为中小学教师接受,较快地应用于

教育改革实践。

③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行动研究的倡导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人员参与研究是完全可能

的,因为实践者在行动当中,有行动的目的、责任,能够体察实践活

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能够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计

划的有效性和现实性。他们对实际问题具有“局外人”难以替代的认识作

用。他们还认为,行动的效率、实际工作的成败虽然不完全取决于行动

者对方案、环境和行动的理解,但是总也离不开他们对行动和问题的理

解。基于这样的认识,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积极反思,参与研究,

将行动和研究融为一体。

④实际情境与自然条件下的动态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的现场研究方法。这意味着行动研

究是在动态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由于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

目标,鉴于任务的迫切性和情境的可变性,行动者在提出一个大致的设

想后,允许其根据情境的变化调整和修正原有的计划。由此可见,行动

研究能够有效地克服以研究者主观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强调研究

者深入实际情境,与教师一起随时发现新情况并不断对计划进行调整,

从而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3)总结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透过研究才能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

的教育研究以直接推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改进为目的,它最大的现实

意义就在于可以让教师“理解”在他的实践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多种要素的

含义,从而使他的实践更具理性特征。所以,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为了教

育教学的研究、通过教育教学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综上所

述,教师的研究是行动研究,它不同于普通的基础研究,是教师在实际

的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以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提高教

学质量。

心理学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性格

答:性格是一种与社会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它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

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在后天社会环

境中逐渐形成的、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

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2感觉

答: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

方面的反映,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它是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①有机体的内外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事物或现象,形成了刺

激;②有机体对刺激做出了反应。

3再造想象

答:再造想象是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形示意,在头

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它必须以别人的描述和提示为前提,再造

别人想象过的事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性较差。值得注意

的是,再造想象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依据个体自身的经验再

造出来的。如技术工人根据平面的图纸,想象出立体的产品。

4能力

答: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一

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

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

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人的能力有很多种,例如一般能力和特殊

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随意注意的含义

随意注意又称为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

意。这种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

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

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

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新异、有趣,我

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有意注意必

须付出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是在人的实

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其中言语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2)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

①目的任务越明确,随意注意越持久;

②坚强的意志力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是注意保持的重要条件;

③社会需要和间接兴趣也是保持条件;

④积极主动的操作和智力活动有助于注意的保持和集中。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答: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

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情绪和情感不同于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反映的

则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情绪和情感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

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适应功能

人的行为总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是人适应生存的

精神支柱。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①高等动物的情绪具有适应功能

表情的发展是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发展的标志。类人猿等高级灵长类

动物,如黑猩猩,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如当生存需要

得到满足,它们就欢喜;当受到外敌侵犯就怒目圆睁等。这些基本情绪

是高等动物在生存适应过程中发展、分化出来的。

②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婴儿的情绪和情感是随他们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哭是婴儿

最具特征的适应方式。婴儿用哭声告诉大人他们身体不适、饥饿等。

③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功能

现代社会,社会变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环境的适应也成为人们经常

遇到的问题,情绪调节也就成了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当的

情绪调节,降低焦虑和紧张,就能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克服困难。

(2)动机功能

人的各种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而情绪和情感是需要

是否得到满足的主观体验,它们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因

此,情绪和情感具有动机功能。

积极的情绪状态会成为行为的积极诱因;消极的情绪状态则起消极诱因

作用,人们会受情绪的激发以摆脱这种状态,这样,情绪状态就起到了

动机的发起和指引功能,使人们追求导致积极情绪的目标而回避导致消

极情绪的目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起正向推动作用;消极

的情绪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反向的推动作

用。

(3)组织功能

①促成知觉选择

知觉具有选择性,情绪的偏好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之一。比如,婴

儿喜欢红、黄色,他们选择玩具时偏好红、黄色的物品,而对其他的颜

色却很少注意。

②监视信息的移动

对信息的监视实际上是注意的过程,但情绪和情感对维持稳定的注意起

着重要作用。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好奇的信息监视准确,而往往忽视

自己厌恶的、不感兴趣的信息。

③影响工作记忆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a.喜好影响记忆的效率,人们容易记住喜欢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

记忆起来十分吃力;

b.根据情绪状态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归类,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

回忆或再认出记住的材料。

④影响思维活动

情绪和情感对人的思维活动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对过于亲近和喜欢

的人或事容易偏听、偏信。此外,过度兴奋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思维的

进程和方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情绪影响思维的写照。

⑤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情绪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例如,愤怒往往使人冲动而导致不计后果的行

为,畏惧往往令人退缩不前。

(4)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有着明显的外显形式——表情。表情与言语一样是人际交往

的主要工具之一,是传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都能显示主体的情绪状态。人们通过表

情反映自己的意愿,也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周围人的态

度和意愿。如微笑通常表示满意、赞许或鼓励;厌恶、怒目圆睁通常表

示否定的态度。喜、怒、哀、乐是人们交流彼此的思想、愿望、需要、

态度等的有效途径。

3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

答:问题解决一般是指个体通过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规则以产生一个新

答案的过程。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目标定向的搜寻

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对原有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的组成成分

进行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

①思维定势

思维定式是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特定加工方式的准备,在问题解决

过程中一般起限制作用。它限制着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问题

解决方法固定化。

②功能固着

每个物体都具有人们常见的某种功能。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需

要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需要。

③知识经验

在问题解决时所需要的知识经验,有两层含义:

a.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数量。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所拥有

的知识经验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b.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的质量,即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知

识经验。

④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它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一个最关

键的因素。因为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要把已有的经验加以改组,使之

适合于当前的问题情境的要求。

⑤记忆与理解

在解决问题时,记住规则和理解规则,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问题解决,

这要看具体情况。

⑥情绪和动机状态

情绪和动机状态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2)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

①问题情境

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②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噪音会影响人的注意力集中,也影响人的思维。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

答:(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

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

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吉尔福特把思维流

畅性分为四种形式:

a.用词的流畅性,是指一定时间内能产生含有规定的字母或字母组合

的词汇量的多少。

b.联想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从一个指定的词当中产生

同义词(或反义词)数量的多少。

c.表达的流畅性,是指按照句子结构要求能够排列词汇的数量的多

少。

d.观念的流畅性,是指能够在限定时间内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的

多少,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答案的多少。

前三种流畅必须依靠语言,后一种既可借助语言也可借助动作。

②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例

如,让被试“尽可能举出报纸的用途”,他会有“学习用”“包东西”“当坐

垫”“折玩具”“剪成碎片扬着玩”“用来引火”等各种各样的答案。富有创造

力的人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

创造力的人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③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此外还有重新

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例如,在吉尔福

特的“命题测验”中,向被试提出一般的故事情节,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

意思给出一个适当的题目,富有创造力的人给出的题目较为独特。而缺

乏创造力的人常常被禁锢在常规的思维之中。

2根据再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两位同学回答的优劣。(本题

部分内容缺失,倍感抱歉)

答:略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教学功能

二、简答题

1德育的一般规律。

2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题

1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矫正治疗

2内隐记忆

二、简答题

1知觉有哪些特性。

2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

3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2012年河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

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

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

它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素组成:主题、理论依据、功能目标、操作程序、

实现条件和评价。

2教学功能

答:教学功能是指教学活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教学直接而具体的功能是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发

展;教学的社会发展功能是以教书育人为基础来实现的。

二、简答题

1德育的一般规律。

答: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

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其

规律如下:

(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成长中的儿

童和青少年不断扩大着自己的活动与交往的范围。他们在与外界社会接

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

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

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要使外部的教育影

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

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

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当包括两个方

面:a.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外显的实

际活动;b.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

学生的品德包含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所以德育过程也是培养学生

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

①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开展德育活动时,就应

该注意全面性,兼顾知情意行各要素,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学校

德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动力

量,任何德育模式,都不能忽视这三个基本方面。

②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展德育,既可以

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可以有多种开端,

具有多开端性。因为,在品德的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因素

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

③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道德的知、情、

意、行各有不同的特点,对它们的培养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用同样方

式、方法来对待,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

(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①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

要体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

面,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又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素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所构

成的。其中自我期望是自我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内在动力。

③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同儿童的认识能力、自我意

识的发展,同儿童的社会交往、道德实践活动的扩大、道德经验的积累

与道德能力的提高都是分不开的。

2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答: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它

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

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

色。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主要有以下策略: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要素。班集体目标的设计,

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

体成员的学习目标。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有:

①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

标。

②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工作、班级活动目标体

系,为班级教育和教学过程提供可操作、可测度的质量指标和合格标

准。

③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激励集体中

的每一个成员都抬起头来走路。

④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

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目标,并创造达到合理的个人目标

的机会和条件,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合格+特长”的集体目标下树立

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形象。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通过动态的角色定位,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占有满意的位置,形成班集

体人际关系的新结构,是班集体建设中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主要方

法有:

①科学地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②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③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④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采用群体心理疏导或首领角色转换等

方法,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3)协调好班级内外的各种关系

①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如班委会与其他组织或群

体、班委会内部各成员的关系,学生骨干与一般同学的关系等。

②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③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④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①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②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④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①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②营造社会化环境。

③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④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⑤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答:(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

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

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

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

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同伴互助和教师的自我教育。具体阐述

如下:

①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它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特

性之上,为培养教师专业人才服务的。

②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一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措施。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有一个安排有序的计

划,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

③教师的在职培训

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

供适应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

习、尝试实践、反省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不断涌现的现

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研究教育对象、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辅之

以计算机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④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力图在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协作关系,

以此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它在认可中小学

校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的基础上,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

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的功能。

⑤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

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

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以达到改善教学之目的。同伴互助的形式

有:沙龙会谈、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

⑥教师的自我教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专

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教

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教师会对自己的

教学观念有新的审视和判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新的理解,为

教学行为的改进提供基础。

三、论述题

1论述新课改的趋势。

答: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

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具体说

来,新世纪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2)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3)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

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

向。

(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的评价。

(7)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

为人人”。在当今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人人都要懂得科学技术。

当然这种大众教育并不排除培养少数精英,使他们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

前沿,创造更新的技术,但是培养少数精英也需要建立在提高大众教育

水平的基础上。为此,课程要有灵活性,把必修课的标准定在大多数学

生能接受的水准上,同时为不同的学生设置各种选修课,允许学生选学

不同的课程。

(8)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

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现在则更强调人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提高

人的素质,即个体的发展。强调人的发展与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

服务是不矛盾的,只有在个体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

服务,国民素质提高了,自然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因此,要把

为人的发展服务与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要重视学生的

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9)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更强调培养学

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知识不重要,而是出发点不同。

不是为知识而学习,而是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认识。例如:学习地

理,就应该有环保意识;学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要激发爱国主义感情

等。

(10)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系统为依据,现在以社会实际为依

据。过去学习是为了升学,现在学习是为了走向社会。除了学科课程

外,强调设置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

中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在知识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

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许多国家都设置综合学习课

程,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12)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则强调学生的自主

性。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

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

是在教学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总之,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都要求学校课程不断改

革,而课程改革又势必会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

心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行为矫正治疗

答:行为矫正治疗是指以应用性分析原理为基础的干预,来转变行为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特定的行为进行确认、定义和测评。行为矫正

的目的,是使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经由操作条

件作用中强化或是削弱的原理,得以消失,而令个体获致健康生活。行

为矫正之用于心理治疗,其所根据的乃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原理,在外

因控制之下,让个体重新学到适当行为。

2内隐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

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例如,我们进商店逛了

一圈回来,当时并没有有意识地记住自己看到的东西,但是当事后朋友

提起某件货物时,你可能对它产生更多的好感,这就是内隐记忆在起作

用,即一种没有意识到的过去经验影响了当前的行为。

二、简答题

1知觉有哪些特性。

答: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

识。例如,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

拂面感到丝丝凉意等,知道这些东西的意义就都是知觉现象。知觉的特

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1)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知觉整体性就是人把事物各部分属性综合起

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

(2)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将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

象进行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并

不都进行反映,而只对其中某些刺激加以反映,这样才得以把注意集中

到某些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从而更有

效地感知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

(3)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

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

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

相对稳定的过程。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客观

环境中的事物具有一定稳定性,因此人类的知觉就需要有相应的稳定

性,以此来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和本来面貌。

2为什么说大脑是心理的主观能动性的器官。

答:(1)大脑给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是人脑的机

能。

(2)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时,人脑

才能形成对外界的映像,产生心理。

(3)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因为通过心理活动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

部现象,而且还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作为大脑的机能是以活动的形

式存在的,大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这些过程中发生的

对现实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映活动则是心理活动,环境刺激事件是心理活

动的内容和源泉。

3教师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答:教师是教育情境的主体之一,心理学是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

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前提条件,教育离开了心理学,就成了无本

之木、无水之源,教育也没有了对象。教师学习心理学的必要性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

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2)能够优化教师个体的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3)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辩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教师作为教育的

主导力量,有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

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特别应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

习,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心理发展的一般规

律,这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论述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答:(1)正确的动机

献身于培养人的教育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乃是教师从事教育

活动的最高尚的动机。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是大量的,工作条件是艰苦

的。正是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动下,教师才把自己的全部

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教育工作。

(2)浓厚的兴趣

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①教师的兴趣要广泛。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

的东西。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

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新事物的不断出现使学生的兴趣范围也越来越

广,孤陋寡闻、见少识浅的教师很难胜任培养学生成才的重任。

②教师要有中心兴趣。教师的中心兴趣是指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对所授学

科的研究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促使教师接近和了解学生,也促使他们积

极地钻研教材,研究教育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将中心兴趣与多方

面兴趣结合起来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3)热烈的情感

教师的情感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影响教

育过程。因此,热烈的情感是教师的人格特点之一。教师的热烈情感主

要表现在:

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