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综合说明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 21.3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量 2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1.5项目管理 3 3第二章项目概况 52.1自然状况 52.1.1地理位置 52.1.2地形地貌 52.1.3水文、气候 5 5 62.1.6水文地质 7 7 72.2社会经济 82.3农业生产情况 92.4农田基础设施惰况 92.5农技服务体系状况 2.5.1人员、职责、办公、试验、培训等房屋面积现状 2.5.2仪器设备现有数量等情况 2.6项目区的外部条件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4.1建设规模和范围 4.2项目建设目标 4.2.1水源工程 4.2.2.排水沟渠工程 4.2.3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目标 4.3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4.3.1田问工程 4.3.2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20第五章水资源平衡分析 5.1水资源状况 5.2水资源总量 215.2.1水资源总量及可得用量 215.2.2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 5.3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 5.3.1各行业对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 5.3.2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5.3.3各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预测 5.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 5.4.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4.2水土资源供需评价 第六章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6.1设计依据 6.1.1相关规划及批复情况 6.1.2有关部门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 6.1.3相关的技术规范 6.1.4项目区有关资料 6.2工程等级标准 6.3田间工程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选择 6.3.1田间工程布局 6.3.2单项工程方案选择 6.4主要单项工程设计 6.4.1机井工程典型设计 6.4.3田间排水沟疏浚及配套工程典型设计 6.4.4桥涵工程 6.4.5其它工程 6.5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设计 6.6主要工程数量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53 7.2实施管理 7.3主要施工方法 7.3.1农田水利工程施工 7.3.2道路工程施工 7.4施工进度安排 第八章工程概算 8.1工程概算 8.1.2投资预算 9.1招标原则 9.2招标范围 9.3招投标程序 9.3.3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 10.1环境影响评价 6810.1.1田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6810.1.2农技服务体系对环境的影响 10.2水土保持 10.2.1水土流失现状 7110.2.2水土保持措施 第十一章建后运行管护 11.1.1管护对象 11.1.2管护主体 11.1.3管护措施 11.2农技服务体系运行管护 11.2.1管护对象 11.2.2管护主体 11.2.3管护措施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及效益评价 12.1经济效益分析 12.1.1基础数据测算 12.1.2评价指标计算 12.3社会效益分析及生态效益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我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始终把粮食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全省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先后迈上400亿公斤、450亿公斤和500亿公斤三个大台阶,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连续4年超过500亿公斤,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不仅解决了近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150亿公斤的原粮及加工制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增加粮食产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下达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依据《关于转发下达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根据《**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及**县**、**两乡的现状及长远规划的具体要求,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编制了《**省**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1.2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项目区总耕地面积2.5万亩,项目区涉及**县**乡的**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5万亩,人口14874人;**乡的*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万亩,人口8878人,表1-1项目区各村耕地面积表项目区面积(亩)项目区灌溉面积(亩)人口(人)乡小计1.3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工程规划设计,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两部分。田间工程项目工作内容包括新打机井332眼,维修机井96眼,机井配套320台,疏浚斗沟24.92公里,农沟135.36公里,地埋线30公里,新建桥涵451座,新修机耕路26.72公里、维修田间路67.68公里,林网建设6.7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包括新建实验及培训用房1503.5平方米;购置仪器2 全国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喜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设备12台(套)。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708万元,其中:规划田间工程总投资为1187.5万元,**县农技服务体系项目总投资349.6万元,08年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投资9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0.9万元。中央投资补助占总投资的80%,中央补助投资为基本建设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为财政性资金,其中省级承担地方配套资金50%以上,其余配套资金有市、县各承担50%。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384.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24.00万元(其中,省级配套162.00万元,市级配套81万元,县级配套81万元)。1.5项目管理**县实施方案田间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提高规划的组织实施,投入保障、技术保障、建设和建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指导,才能达到保质、按时、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县实施方案实施后,由县政府专门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农机)、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组织实施的重大问题。同时,各项目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1.6效益本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经济效益:按折现率12%动态分析,经济净现值为712万元,大于或3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于零;效益费用比为1.13,大于或等于1,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将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确保农田旱涝保收,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有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工程实施后,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使农作物得到了适时适量的灌溉,增多土中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及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使项目区的小环境得到调节。同时,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县农业灌溉用水指标的落实,从而改善项目区的水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 第二章项目概况2.1自然状况2.1.1地理位置**县地处东经113°22′-113°45°,北纬33°42'-34°02’。辖内16个乡镇,43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920平方公里,现状年常用耕地87.405万亩,人口81.65万人。2.1.2地形地貌**县处于伏牛山脉东段,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以马棚山为最高,海拔462.7米;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90-128米;中东部为平原,海拔80-90米;东部低洼,海拔64米。全县地势呈西高东低。2.1.3水文、气候**县属温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寒冷雨雪少,春短干旱风沙多,夏热多雨且充沛,秋季晴和日照长,多年平均气温12.9℃,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0.2℃,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7.6℃,多年平均日照2033.9小时,无霜期214天,最大冻土深度为18cm。多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内分布也不均匀,汛期(6-9月)雨量约占全年的65%,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140毫米。主要风向冬季为东北方向,夏季为西南方向,平均风速2.4米/秒。**县计有褐土、潮土、砂磴黑土3大类、6个亚类、24个土种。全县有机质含量平均1.09%,1%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1%,全氮含量平均0.07%,0.05%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0%,速效磷含量平均11.8ppm,10ppm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7%,氮磷比例仅为1:0.5。速效钾平均5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161.6ppm,PH值7.1-7.5,呈微碱性,阳离子置换量较高。全县普遍氮少磷缺,有机质不足。项目区的主要土质为潮土,有机质含量为1.14%,速效磷15ppm,速效钾161.6ppm,PH值7.1-75。土壤质量良好。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根据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工程性质划分,场地地层共分为第四系全新统(Q)素填土、粉质粘土、粘第①层素填土Q."。色杂,以褐灰黄色为主,以粉质粘土为主,粉土次之,含少量砖渣、瓦片和建筑垃圾等,土质结构疏松,均匀性差,工程地质条件差。表层分布有厚约0.5米杂填土。层底埋深0.80~1.0米,平均层厚0.88米,层底高程68.68~68.82米,平均高程68.766米。第②层粉质粘土Q.":褐黄色,呈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摇振反应慢,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切面光滑。中部局部粘性偏高为粘土。层底埋深2.8~3.0米,平均层厚2.03米,层底高程66.62~66.81米,平均高程66.74米。第③层粘土Q":灰褐黄、棕黄色,呈可~硬塑状,中压缩性,摇振反应慢,干强度中层底埋深7.50~7.80米,平均层厚4.75米,层底高程61.88~62.12米,平均高程61.99米。第④层粉土Q.6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灰黄色,中密~密实,中压缩性,土质湿,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无韧性,无光泽。层底埋深大于10.0米,平均层厚大于4.35米,层底高程低57.61米,分布稳定,本次勘察未钻透该土层。2.1.6水文地质根据**县地质、地貌、地下水富水程度,按照以上原则该县水利区划项目区为平原井灌区,地下水系为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位埋深大多在现地表下15~30m。项目区所有井、河、坑水均可用于灌溉,且2.1.7河流水系**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遍及全县16个乡(镇),多为西北一一东南流向,总长299.5公里,包括北汝河、颍河、马黄河、苇子河、新范河、高阳河、上纲河、柳叶江、南北湮河、马拉河、运粮河、柳河、湛河、小泥河、文化河。其南部为沙汝河水系,东部属颍河水系。北汝河、颍河两条主干河流,自西部、西北部入境,流经11个乡(镇),总长69.9公里,承接境外3个地区12个县的径流水;境内支流有14条季节性排涝河道,系西北一东南、南北及西南一东北流向,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项目区的**乡靠近文化河及上岗河。**乡靠近北汝河、马拉河。**县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7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据县志记载,**县水旱灾害频繁,且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开挖沟河,打井灌溉等,对消减旱涝灾害取得很大成效,目前该县农田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的需要,旱涝灾害还时有发生,旱灾多发生在春季3、4、5三个月,此时多年平均降雨156.5毫米,约为小麦该时期需水量300毫米的52%,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玉米等秋作物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旬需水量约为50毫米,但此时平均旬降雨量为65毫米,降雨量多于需水量。加上部分水利设施配套不齐,缺乏管理,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再者是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极易造成旱涝灾害,又加上现有水利工程科技含量较低,灌溉技术相对滞后,使**县农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由于降雨年内分布不均,极易造成旱涝不均,据统计2000年以来该县共发生较大旱灾4次,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16.2万亩,成灾面积9.04万亩,2001年受旱最严重。由于**县有33万亩低洼易涝耕地,极易形成涝灾,现状年已治理面积为3万亩,2000年至今共发生5次洪涝灾害,2000年、2002年较为严重,两次受灾人口达56万,直接经济损失15280万元。因此,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含量,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科技2.2社会经济**县隶属**省许昌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南临煤城平顶山,北接古都许昌,东有内陆特区城市漯河,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焦枝。G311线、S329线、豫20线、S103线等国道、省道呈米字形交汇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8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全县乡、村公路全部开通,交通便利。**县是一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辖16个乡镇,435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920平方公里,现状年常用耕地87.405万亩,人口81.65万人,农业人口69.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56.3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6.83亿元,可支配财力4.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4.88元。国民生产总值为2.3农业生产情况2009年,全县种植小麦68万亩,大豆14万亩,红薯25万亩,玉米38万亩,烟叶12.4万亩,棉花3.8万亩,蔬菜33万亩,复种指数2.45。总产量夏粮24425.5万公斤,秋粮25081.7万公斤,油料1006.9万公斤,烟叶1962.2万公斤,棉花59.6万公斤,蔬菜10亿公斤。项目区建设规模2.5万亩。项目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造成2.4农田基础设施情况**县田间工程实施方案涉及**县**乡的西于、秦寺、周庄、文庄、大郭、祖师庙、帅郭七个行政村;**乡的横梁渡、榆孙、彦张、冯庄四个行政村。项目区现有机井142眼,生产桥涵56座,田间道路71条,总长度72025米,排水斗沟23条,总长度24920米。2.4.1现有机井基本情况项目区为平原井灌区,地下水系为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项目区总面积2.5万亩,现有机井142眼,这些机井大部分是2003年至2006年打的,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多为井深30米左右,口径400mm,加上使用时间长,维护不到位,使部分井淤积严重,淤积深度3-5米,井口、井台损毁。目9 前出水量达到25-40方/小时能用的井有46眼,其余的96眼井需要维修.2.4.1.1项目区机井现状**乡项目区现有机井93眼,其中有38眼基本能用,55眼需要清洗和再配井台。**乡项目区现有机井49眼,其中有8眼基本能用,41眼需要清洗和再配井台(具体布置详见规划图)。表2-1田间工程机井布局表序号权属名称现有机井(眼)能用机井(眼)维修机井(眼)1**乡32443349275**乡66778358945968211734合计2.4.2现有桥涵基本情况项目区11个行政村,2.5万亩耕地,只有56桥座、29座涵。渠系建筑物-桥涵普遍存在数量少,配套不全等问题,多数沟渠因缺少桥涵,村民为了交通的便利,把沟渠填平了一部分,也造成汛期排水不畅,无法排出的雨水淹没沟渠两侧的田地。因此,疏浚沟渠,并增建桥涵,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2.4.3现有田间道路基本情况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71条,总长度72025米,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维修,部分段因排水沟淤积,排水不畅,造成路面布满大小坑。部分跨段路面宽度过窄,农用机械无法通过,若要从田间道路上经过,必然要碾压道路一侧的良田或另一侧的沟渠,极易引发村民间的矛盾及造成人为填平排水沟2.4.3.1**乡田间道路现状**乡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28条,总长度38350米,需要维修生产路25条,34000米。2.4.3.2**乡田间道路现状**乡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43条,总长度33675米,全部需要维修。2.4.4现有排水沟基本情况**乡项目区周围有河流上纲河,田间排水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通过田间农斗渠最后流入上纲河,项目区内现有斗沟10条,总长度14600米,斗沟一般上宽3米,下宽1.5米,深1.5米,由于淤积严重,加上部分地方沟桥不配套,形成堵塞,使雨季排水不畅,形成内涝,需要维修斗沟10条,总长度14600米,要求达到上宽4米,下宽2米,深2米,边坡度1:1流量达到0.8-1方/秒,能够抵御五年一遇的强降雨。**乡项目区周围有河流,汝河、马拉河,田间排水流向自西向东流,通过田间农斗渠最后流入马拉河,项目区内现有斗渠13条,总长度10320米,斗渠一般上宽3米,下宽1.5米,深1.5米,一般流量0.3方/秒,由于淤积严重,加上部分地方沟桥不配套,形成堵塞,使雨季排水不畅,形成内涝,需要维修斗渠13条,总长度10320米,要求达到上宽4米,下宽2米,深2米,边坡度1:1,流量达到0.8—1方/秒,能够抵御五年一遇的强降雨。 2.5农技服务体系状况2.5.1人员、职责、办公、试验、培训等房屋面积现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财政全供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局管理。现有职工74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拥有高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24人,技术工人25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职责:主要是担负着全县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农业试验、示范工作,中心拥有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蔬栽培、食用菌种植、农经管理等各类高中级农业专门人才,每年都承担有省市县农作物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均能较好完成,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地处县城东北角,地理位置优越,西靠311国道,南邻洛界公路,许平南高速公路**出道口和二环路从门前经过。中心占地面积96亩,拥有1050平方米的教学培训楼一栋,9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一栋,化验室10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拥有一些化验设施,能开展各种农业常规化验,其它配套建设(餐厅、车库、仓库)面积350平方米,固定资产价值约150多万元。2.5.2仪器设备现有数量等情况2006年我县实施了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对农技中心实验室进行了配套,目前有各种土壤养分常规测试仪器100多台套、农技推广宣传车1台、投影仪1套,其他农技推广培训及减灾应急设备没有,农技推广手段滞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6项目区的外部条件**县属淮河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包括。岗河发源于**乡项目 区,为文化河的一条支流,曾在70年代按照5年一遇排涝流量进行过治理。**乡项目区内有一过境河道一北汝河,北汝河流量大,弯道多,主流迁徙不定,淘刷河岸,险工、险段多,曾多次进行过治理,标准较低,2008年编制完成了《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即将按照20年一遇防洪流量进行治理。北汝河在项目区内无大型拦蓄水工程,故项目区客水利用量较少。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为平原井灌区,地下水系为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项目区总面积2.5万亩,现有机井142座,且有96座机井因淤积无法使用,可用机井46眼,远不能满足项目区灌溉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比率放缓,意味着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解决项目区缺水问题,发展精品农业、高产农用成为种植业结构调的迫切需要,加大项目区配套投入,改善水利条件,也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莫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并对机井进行配套,解决项目区灌溉难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项目区田间工程基础设施较差,沟渠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汛期涝灾严重,雨水淹没地势较低的田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疏浚沟渠,是保障农业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渠系建筑物-桥涵普遍存在数量少,配套不全等问题。多数沟渠因缺少桥涵,村民为了交通的便利,把沟渠填平了一部分,也造成汛期排水不畅,无法排出的雨水淹没沟渠两侧的田地。因此,疏浚沟渠,新建桥涵,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项目区田间道路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维修,部分段因排水沟淤积,排水不畅,造成路面布满大坑。部分段路面宽度过窄,农用机械无法通过,若要从田间道路上经过,必然要碾压道路一侧的良田或另一侧的沟渠,极易引发村民间的矛盾及造成人为填平排水沟渠的结果。因此,整修田间道路,满足农用机械的交通要求是农村村民的迫切要求。 总之,项目区新打、维修机井并配套,疏浚沟渠,新建、维修桥涵,整修机耕道路等解决了项目区缺水现象,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因此项目建设非常必要。为了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在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中,中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增产任务155亿斤,占全国的七分之一。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考虑,实施项目建设是保障项目区农工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需要。该工程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和谐具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由项目区概况得知,项目区处于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耕性良好,非常适宜作物生长.领导班子积极性高,组织机构严谨,项目区群众积极欢迎,真正认识了项目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具有一定的基础,开发潜力大,资金来源明确,规划设计切合实际,建管并重,项目实施后由涉及该项目的村委会统一维护,管护措施切实可行。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大幅度提高,本项目实施中,一是改善灌溉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二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更新换代,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三是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四是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高技术到位率;五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节本增效;六是加大病虫害防控,降低损失率。将会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粮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健康的提高。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国家产业政策方向、产品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条件、科技支撑和依托条件、资金来源、建设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认为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建成后,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为此提出规划的四个发展原则,即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除害与兴利并举、建设管理改革同步的原则,加大投入,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沟、路、桥、涵等一体化建设规划,满足排灌自如,高产稳产农田的要求。4.1建设规模和范围根据**县项目区田间工程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工程建设范围确定为田间机井工程,沟渠工程,机耕道路工程,实施范围涉及**县**乡的七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5万亩,人口14874人;**乡的四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万亩,人口8878人。田间机井工程主要为:现有机井的维修,新打机井及配套工程,地埋线等。分布在**乡和**乡涉及的11个行政村。沟渠工程主要为:沟渠的疏浚,渠系建筑物一桥涵的新建等。分布在**乡和**乡涉及的11个行政村。机耕道路为:田间道路整修。分布在**乡和**乡涉及的11个行政村。田间机井深度是由地下水水位决定的,机井数量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单井控制面积共同决定,依据为; 1、《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50363—2006)3、《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沟渠工程标准是由当地经济技术论证确定的,采用5年一遇除涝标准,机耕道路有农业机械所需要的宽度决定,原则上达到可让农用机械进入每块农田,依据为《公路设计技术标准》JTGB01—2003,并参考其他地区机耕路建设技术标准。4.2项目建设目标4.2.1水源工程**县项目区田间工程中水源工程为新打和维修机井,本次工程新打机井332眼,维修机井96眼,单井出水量不小于30t/h,分布在**乡和**乡项目涉及的11个行政村.4.2.2.排水沟渠工程沟渠工程主要技术目标为:经过疏浚整治,斗沟的排水流量为0.8-1m²/s,农沟的排水流量为0.3m³/s。节水效益:项目实施后,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0.6万亩。按当地实际增产目标: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0.56万亩,年增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2400吨,增加经济收入237.5万元;可增加排涝面积达2.5万亩,平均每年可避免减产粮食60万吨,避免经济损失114万元。 4.2.3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目标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农技推广服务设施齐全,设备完善,手段先进,科技入户率有较大提高。需要新建培训教室和试验室,增添办公设施,购买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和农技推广车,配备多媒体影视教学设备。4.3项目建设主要任务4.3.1田间工程(1)水源建设工程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设计灌溉标准采用机井提水灌溉方式。新打机井332眼。新建机井为井内径500mm的标准井,据井深40m成井出水量试验资料,单井水量可达30m/h。(2)灌溉工程①大力进行井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计划新建地埋线30公里,配套机井320眼,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3)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主要以中小型河流排水、干渠泄洪渠及中低产田排水改造为主。通过项目区的实施,达到“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要求。河道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排水标准达5年一遇或以上。规划疏浚治理排水斗沟24.92公里,按照“一路两沟”要求,新建或疏浚农沟135.36公里。规划新建净跨3米拱桥14座(公路—Ⅱ),净跨1.5米生产拱桥59座,涵管桥378座。新修机耕道路26.72公里;维修生产路67.68公里。 4.3.2农技服务体系建设(1)实验培训用房:1503.5m²×1200(3)教室隔音装修:20万元(4)多媒体教室设备:8万元(5)仪器:17万元(6)农业技术推广专用车及配套:推广车16.5万元,配套4.5万元,计21万元(7)图书阅览室:书桌、书架、桌椅、科技资料20万元(8)供电:变压器配套10万元(9)附属建筑:地面硬化500m²×100元=10万元;车库3万元;围墙500×2.5×120=15万元;绿化5.18万元;计33.18万元。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第五章水资源平衡分析5.1水资源状况**县水资源总量均值为3.04696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水资源量为1.3081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1.178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约占0.35亿立方米),过境水约0.56亿立方米,全县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1324.5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是423立方米。5.2水资源总量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以项目实施后的2012年作为项目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水平年。5.2.1水资源总量及可得用量1.地表水资源(1)区内地表水资源分布状况根据1956—2000年资料统计和频率分析计算,**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0mm,平均净流深140mm。地表水资源计算年径流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w——地表水资源,万m²;计算结果见径流量分区计算表 表5—1年径流量分区计算表面积(km²)多年平均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万m³)径流深(万m3)项目区合计注:表内P-频率年,KP-频率年系数(2)区外入境水量过境水为**乡项目区的上纲河,**乡项目区的北汝河等,共计分配在项目区的过境水量为1460万m²,河流水资源量季节性变化大,而与之相配套的灌溉引水能力较小。表5-2入(过)境水量计算表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万m)项目区合计(3)地表水资源利用量地表水的开发本着立足本区,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降雨产生的径流原则,积极拓展水源,提高对现有工程的利用率,充分利用过境水,具体措施采用引蓄结合,入(过)境水量计算见入(过)境水量计算表。可利用水量考虑上下游用水和生态平衡,地表径流量按60%计取,入境水按10%计取。2.地下水资源计算(1)地下水资源计算补给量的计算项目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降水补给,其它补给量微小,不予计算。降 a一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无量纲),取0.15;F一计算分区面积(km);水平年I合计多年平均其它补给量很小,不予计算。3.水资源总量计算水资源总量为地下水资源总量加上地表水资源总量再减去重复计算量。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81.96+1860=2141.96万m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的河道侧渗、库塘、闸侧渗、农田灌溉回归入渗。项目区降雨平均补给量为226.58万m²,经计算地下水和地表水重复计算水量很小,忽略不计。水资即:2141.96+226.58-0=2368.54万m³4.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地表水可利用水资源量,是指现状条件下,既经济合理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不遭破坏,最大可能被利用的一次性水量。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考虑到生态用水和上下游用水,径流水利用量按径流量的60%取水,入境水按10%计取。(2)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地下水可开采量或允许开采量。本次采取开采系数法进行估算,开采系数根据本区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埋深情况定,开采系数取为0.75。表5-4项目区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汇总表(单位:万m²/a)位置水平年保证率(%)当地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客水其它水资源可项目凶多年平均5.2.2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表5-5项目区现状供水能力及可供水量预测表(单位:万m)水平年2010年2012年项目区其它小计5.2.3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总量土地资源总量是指规划区的总土地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城乡建设、工矿、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见表5-6 表5-6项目区土地资源可利用量及潜力预测表(单位:万亩)土地类别现状年2012年项月区林地牧草地00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小计2.土地资源农业利用潜力土地资源农业利用潜力主要指可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量,包括可用于耕地、林地、牧草地、园地等土地资源量以及通过滩涂围垦与开发利用等方式形成的农用地。结果见表5-6。5.3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需求预测5.3.1各行业对水土资源的利用现状据调查统计,2008年项目区现状年总用水量为335.25万方,其中农村生活用水60.8万方,农业生产用水274.45万方,工业用水量为0万方。1、农业用水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1.55万亩,亩均灌水定额全年按为165立方米,通过调查,根据各区的不同情况,参照有关经验数据,确定各阶段不同保证率的灌溉定额,根据灌溉年毛用水量计算用水量。目前项目区因工业基础较薄弱,生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2010年总人口2.38万人,皆为农村人口。根据《**县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县先后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发展县(市),纳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预测2010-2012年人口年增长率为4.3%,到2012年项目区总人口达到2.4万人。生活用水指标:农村人口每人每天70升,大牲畜每头每天60升。表5-7水土资源利用现状表用水现状(万m3)用地现状(万亩)合计生活工业生态与环境合计用地用地其他用地灌溉其他基本农田一般农田区05.3.2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根据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参照相关专项规划成果,按照生活、农业等的用水定额,依据本地农作物种植制度和灌溉制度,分别预测到规划水平年生活、灌溉保证率P=50%、P=75%、P=90%的农业灌溉需水量及林、牧、渔等需水量。见下页表5-8。5.3.3各行业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预测根据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预测到规划水平年各类用地情况。结果见表5-9。表5-9各水平年用地需求预测表(单位:万亩)水平年合计基本农田一般农田2010年2012年 表5-8各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表(单位:万m)水平年用水类别项目区项目区总计2010年灌溉其他工业生活生态与环境2012年灌溉其他工业生活生态与环境5.4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5.4.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开源”的原则,根据可供水量和需水量预测的结果,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结果见表5-10。表5-10各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表(单位:万m3)水平年项目区2010年需水量需水量需水量2012年需水量需水量需水量 5.4.2水土资源供需评价由上表知,至2010年水平年(50%)项目区需水量为482.25万m³,可供水量为519.54万m²,余水37.29万m²。中等干旱年(75%),需水量为570.07万m²,供水量为473.28万m,缺水96.79万m.严重干旱年(90%)需水量为627.8万m²,供水量为445.14万m²,缺水182.66万m。2012年,水平年(50%)项目区需水量为493.95万m³,可供水量为539.71万m,余水量46.36万m²。中等千旱年(75%),需水量为582.92万m²,供水量为473.28万m³,缺水量109.64万m。严重干旱年(90%)需水量为641.81万m²,供水量为445.14万m²,缺水量196.67万m。从水资源供需分析表上看,2010—2012年3年间,项目区农田灌溉面积将呈现出不断扩大态势,必将使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多,生活用水出现攀多态势。因此,在用水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必须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源,保障生活用水及粮食产量的增长,又可避免过度开采。同时,加大节约用水力度。农业上应积极开展节水灌溉渠系建设,减少渠系水跑、冒、滴、漏数量,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充分挖掘节水潜力,采取节水措施,使项目区用水需求与供水能力之间达到持续平衡状态,实 第六章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6.1设计依据6.1.1相关规划及批复情况(1)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2)《**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3)《**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4)《**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6)**县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等部门规划。6.1.2有关部门下达的项目实施计划(1)《关于下达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2123号);(2)《**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3)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省实施规划;(4)我国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等;(5)地方性文件及有关计划、规划。6.1.3相关的技术规范(1)《防洪标准》(GB50201);(2)《国家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全国新增1000化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襄城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6)《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7)《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0)《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06);(1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12)《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13)《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14)《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15)《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6)《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8)《**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41/T385—2009)。6.1.4项目区有关资料(1)项目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面积量算表、汇总表;(3)项目区土壤资料;(4)项目区农业区划资料;(5)项目区道路情况资料;(6)项目区水利现状资料;(7)项目区涉及单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6.2工程等级标准**县田间工程实施方案中斗沟、农沟的排水流量小于10m³/s,故排水沟渠的工程级别为5级,斗农沟渠系建筑物的级别为5级。支沟过水流量在5~20之间m/s,故支沟上渠系建筑物的级别为4级。6.3田间工程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选择6.3.1田间工程布局为了解决项目所具有的主要矛盾,结合当地生产习惯及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全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基础上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前提下,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布置。其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修建排涝沟渠、地埋线、农用桥涵、新打机井及配套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机耕路、生产路等田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在项目区规划新打机井进行灌溉,项目区共打机井332眼,维修旧井96眼,项目区大部分区域采取打井提取地下水。为方便管理,机井尽可能布置在道路或与排水沟旁边。项目区现有机井多数机井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淤积和灌溉标准低已基本无法使用,有46眼近几年新打且运行情况良好的机井,本次规划作为旧井配套利用,具体布局如下: 全因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度城县2010年出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序号村名(眼)(眼)生产桥1.5米(座)生产桥3米(座)φ600涵管拱桥(座)(公里)维修生产路(公里)农沟(公里)斗沟(公里)地埋线(公里)水泵(台)(棵)1**乡874753512543844214122263143327 全国新增1000亿斤被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①、**乡新打机井180眼;维修旧井55眼。②、**乡新打机井152眼;维修旧井41眼。农田排涝工程:一般情况下,排水沟工程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两侧,既满足项目排水需要,项目区规划布置斗、农两级排水沟,每条道路布置两条农沟,与斗沟相连接。疏浚斗沟24.92公里,农沟135.36公里,具体布①、**乡疏浚斗沟10条,长度14.6公里,疏浚农沟68公里。②、**乡疏浚斗沟13条,长度10.32公里,疏浚农沟67.35公里。道路工程:结合项目区现有道路特点及农业生产需要,为方便生产和当地村民交通需要,在尽量利用原有道路情况下,根据需要,项目区道路布设分为机耕路和生产路两级,机耕路规格为5—7米宽,素土夯实,中间4米宽,15cm厚矿渣路面,维修生产路为素土夯实路面,路面宽5米左右。规划维修田间生产路67.68公里,新修机耕(矿渣)路26.72公里,具体①、**乡需要维修生产路25条,总长度34000米,需要新修矿渣路7条,16000米。其中:②、**乡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43条,需要维修生产路43条,总长度33675米,主干道需要修矿渣路14条,10721米。桥涵工程:桥涵布置、数量、类型在满足安全运行,便于管理的条件下,做到数量少,工程量省,有条件的采用联合布置型式。根据实际需要,在项目区沟渠上共布置3米拱桥14座,1.5米拱桥59座,φ600涵管桥378①、**乡需要建桥38座(大桥8座,小桥30座)涵200座。其中, 全国新增1000亿斤被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②、**乡项目区需要建桥35座(大桥6座,小桥29座)涵178座,机井配套工程:由于项目区多年未进行过农田基本建设,缺少电力线路,这次项目实施后,为确保灌溉需要,需铺设地埋线30公里,配备潜水泵320台,具体布局如下:①、**乡项目区规划地埋线18000米,配套潜水泵180台。②、**乡项目区规划地埋线12000米,配套潜水泵140台。田间林网工程:项目区共植树67000棵,具体布局如下:①、**乡项目区规划植树42000棵。②、**乡项目区规划植树25000棵。田间工程具体布局见规划图。6.3.2单项工程方案选择经过现场踏勘和与县政府领导、农业、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领导共同研究讨论,以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并且结合土地整理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向导,以合理的布局和相应理论知识为准则,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对项目区分析,在水源利用方式上,项目区存在三种水源可以利用,一是过境水,二是地下水。本次规划对于灌溉方案有两种,方案一:采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灌溉;方案二: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结合项目区实地情况,本规划选择方案二。灌溉方式:项目区为水浇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区内坡度不大。 全国新增1000亿斤被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筑物工程、建筑物布置、建筑物数量类型:在满足安全运行,便于管理的条件下,做到数量少,工程量省,有条件的采用联合布置型式。拱桥:根据项目目前通行情况,修建的拱桥规格主要为跨3米、1.5米块石砼结构拱型式(汽-Ⅱ级),共73座;P600涵管桥378座。井台、井盖:井台采用圆形砼预制结构,一般高于地面0.3米。井盖采用混凝土预制井盖,以利管护。6.4主要单项工程设计6.4.1机井工程典型设计项目区为平原井灌区,地下水系为灌溉用水的主要来源。项目区涉及两个乡:**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0km,**乡的七个行政村在项目区的范围之内,总面积22.4km²,人口1.49万人。**乡现有机井93眼,本工程新打机井180眼,维修机井55眼。**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5km,**乡的四个行政村在项目区的范围之内,总面积18.5km²,人口0.89万。**乡现有机井49眼,本工程新打机井152眼,维修机井41眼。6.4.1.1典型井基本情况选用的典型井位于**县**乡,该井属农田灌溉井,对水质要求不高,要求单井出水量不小于30t/h。根据**县项目区成井地质结构构造和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绘制机井地质剖面图及抽水试验资料作为估算的依据、成井技术的要求和井管滤料根据物探资料预测,项目区根据附近机井水位及物探资料预测,该井静水位5m,动水位25m,计划打井深度为40m。6.4.1.2机井出水量估算间持水量的90%,下限取65%。田间持水量为25%。M=10×1.45×55×0.25×0.25×1.34/n—-灌溉水利用系数。井灌取用0.8. 全国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团同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经计算:T=62.3×0.8/5=9.97,考虑当地的灌水习惯,设计灌水周6.4.1.5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计算Q一单井出水量选取30rn³/h;t一灌溉每天开机时数14h/d;T一每次轮灌溉期天数9天;n一灌溉水利用系数0.8;n′一干扰抽水量消减系数0.2;m一每亩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41.5m²;计算单井可控制面积为58.3亩,考虑到项目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地的实际灌溉情况,为方便管理,确定单井控制面积为55亩。6.4.1.6井距计算方形排列布井时式中:L一井距(m)F一单井控制面积(亩)计算井距控制在182m左右。6.4.1.7机井结构设计(1)井径确定 全国新增1000亿斤被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动水位25米,选用水泵扬程为30米较为合宜。为机井使用运行方便。一般选用内径为500mm,外径为600mm的混凝土井管。根据物探预测含水层为砂砾石及大砂,按照《机井技术规范》要求:滤料厚度不小于100mm,则过滤器外径应为800mm,因此要求该井终孔直径不小800mm。(2)滤料要求按照滤料的要求,要选择不易风化,耐腐蚀颗粒均匀的滤料。根据**县地下水质情况,选用本地青石子基本能满足要求,根据含水层颗粒粒径估算,滤料粒径3—10mm为宜。(3)过滤器结构设计滤水管采用本地井管生产厂家生产的无砂砼管,管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孔隙率应不小于15%,滤料直径选用3-10mm的青石滤料,填砾厚度不小于100mm,填砾高度从井底至井口外壁下5米处。(4)井身结构设计由于井径较大,钻孔采用扩孔成径,同径终孔。安装内径为500mm,外径600mm的井管。井壁管5m,滤水管35m,井底留7m沉淀层,滤料填筑要按规范要求均匀填筑,防止井管倾斜,滤料要从井底填起,至井口下5m处,填砾高度为35m,需滤料10方,井管连接使用沥青粘接,并缠一层沥青布条,外绑竹片,透水管外包棕皮,用铅丝捆绑,采用钢丝托盘下管。6.4.1.8洗井成井后采用空压机洗井,成井后要及时洗井,气压满足要求,洗井后,保证出水量满足设计要求,含砂量小于万分之一。6.4.1.9圈井材料预算内径500mm,外径600mm。的无砂井管40米,竹片200根,镀锌铁丝 全国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团同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5公斤,沥青20公斤,滤料10方。6.4.1.10机电设备配套设计出水量为33t/h;设计井深为40m,故选用200QJ50一52/4潜水泵,由于井位距低压电源150米,配地埋线150m。(1)机井水泵扬程计算及泵型选择①水头损失计算水头损失计算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如下:Q--管道流量(m3/h),取Q=40m3/h:f-沿程水头损失系数:0.948×105;m--流量系数,硬塑料管m=1.77;b--管径指数,硬塑料管b=4.77;表6-2管材f、m、b系数表管道种类旧钢管,旧铸铁管石棉水泥管6.263木105b对于地面移动软管,由于软管壁薄,质软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输水性能与一般硬管不同。过水断面随充水压力而变化,其沿程阻力系数和沿程水头损失不仅取决于雷诺数、流量及管径,而且明显受工作压力影响,此 全国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团同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外还与软管辅设地面的平整程度及软管的顺直状况有关。参考有关资料,在工程设计中,地面软管沿程水头损失通常采用塑料硬管计算公式计算后乘以一个系数,该系数根据地埋管道布置的顺直程度及铺设地面的平整程度取1.1~1.5,考虑到灌溉管理措施,该系数取值1.5。经计算,管道最大沿程水头损失hf=3.45m,为简化计算,设计中局部水头损失采用沿程水头损失的15%。经计算,管道局部水头损失hj=0.52m。②水泵扬程计算对于使用潜水泵和深水泵的井灌区,水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一典型地面与水泵出水口高差,考虑地形因素,取1m;h0—一地下水动水位距地面高差,根据项目区附近已成井资料和水文物探勘报告分析确定,取17m。经计算,各水源点水泵所需最大扬程为30m。(2)水泵选型与动力配套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水泵的设计流量为50m²/h,设计扬程为30m。故选泵为200QJ50—52/4,每眼井配150米地埋线。(3)配套设备设施计量装置:流量测量装置,选用LXS型旋翼式水表 全国新增1000亿斤被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保护装置及控制室:出水口的保护装置用40cm×40cm×120cm的砼四方体浇筑;控制室是保护量水设备及水泵等设备装置的配套设施,设计尺寸为3m×3m的砖混结构。地埋线为变压器到新打机井配套水泵电机之间的低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380V,根据水泵的功率和供电范围,每眼新打机井铺设3根农用地下直埋铝芯护套电线150m。地埋线埋地深度0.7m,回填时应防止工具和大块泥土损伤或压断地埋线,且不可夯实。6.4.3田间排水沟疏浚及配套工程典型设计本项目涉及的**乡有排水沟疏浚共计82.6km,其中斗沟长14.6km,斗沟建筑物有跨1.5m、跨3m的生产桥38座;农沟长68km,农沟建筑物有直径60cm、宽5m的涵管桥200座。6-1**乡生产桥新建表新建座数8农沟6-2**乡涵管桥新建表新建座数①60cm涵管,桥宽5m**乡排涝沟渠疏浚77.68km,其中斗沟长10.32km,斗沟建筑物有长6m的生产桥35座,农沟长67.36km,农沟建筑物有直径60cm、宽5m的涵管桥178座.斗沟6-3**乡生产桥新建表新建座数桥型(净跨×净宽) 6-4**乡涵管桥新建表位置农沟新建座数尺寸中60cm涵管,桥宽5m典型设计引白**乡冯庄的排涝沟道。采用平原排涝模数法计算设计洪水。(1)设计面雨量设计暴雨采用2005年《**省暴雨参数图集》,在流域重心点查得3天雨量均值H=130毫米、变差系数Cv=0.54,偏差系数Cs选用3.5Cv。由于排涝面积远小于1000km²,故查算的点雨量即为面雨量。设计净雨量采用《**省水利工程水文计算常用图》中平原地区降雨径流关系P+Pa~R(IV)线查得。流域最大初损I,=100mm;设计前期影响雨量Pa值5年一遇采用45mm。(2)设计洪水计算设计洪峰流量采用平原地区排水模数公式计算,考虑洪峰折减数,5年一遇为1,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采用**省平原地区排涝水文概化过程线斗沟排涝面积在1500~3000亩之间,经计算,5年一遇排涝流量为0.8-1m/s;农沟排涝面积在300~500亩之间,经计算,5年一遇排涝流量为0.3m'/s。2、渠道纵横断面设计(3)横断面设计(5)沟渠边坡系数名称设计流量底宽沟深水深hfm根据机耕路布置,需新建生产桥73座,φ600涵管桥378座。其中1.5*6计59座、3*6计14座,这些农桥的修建,大大方便了农民,跨桥,主要由基础。支承结构(台身)、台帽和盖板组成。桥采用公全国新增1000亿厅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县2010年田间工程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经计算,抗滑系数(Kc)大于1.2,抗倾覆系数(K。)大于1.3,水泥挡土墙宽高比在0.4一0.6范围,即可满足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表6-3生产桥设计成果表生产桥类型墩高(m)净宽(m)净跨(m)数量(座)663平方米;**乡整修机耕道路总长度为10.72km,路面净宽4m,共整修机耕道路42880平方米。典型设计引自**乡冯庄东的机耕道路,道路长0.8km、净宽4m,(1)路线设计本次设计在对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硬化,仍沿原路线布置。据调查,原道路由于当地群众耕种侵占,路面较窄,多数不足本次道路设计宽度,施工时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故本次不考虑道路的永久占地。(2)路面结构设计根据生产运输要求,项目区新修机耕路的结构种类为4米净宽矿渣路面。路面高出地面0.3米,路基边坡为1:1.5,路基宽6米,路基为碾压夯实素土,面层采用0.15m厚的环保型矿渣基路面基层结合料。每5米设置一道横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塞填缝料。6.4.5.2林网工程项目区共需植田间林木67000株。植在机耕路和渠道两侧,株距2米,主要选择林木品种为:速生杨。栽植要求:定植穴规格为50×50×50厘米。6.5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设计6.5.1实验及培训楼1)工程概况依据**县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新建检测楼一座,主体工程为框架结构,共三层,建筑高度为12.25米。建筑面积为1503.5平方米,为实验及培训楼用房。2)设计依据(一)基础资料:设计地震加速度数值为:0.05g(第一组)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二)基础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其余上部结构为一类;(三)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分项系数及准永久值系数:活荷载标准值序号荷载类别分项系数准永久值系数3楼梯间3.51.40.45不上人屋面0.51.40.03)设计要求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节能设计: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钢门窗k=2.7W(m²·k)外墙内侧保温材料为50厚聚苯板保温料屋面采用98ZJ001屋5k=0.789W(m²·k)屋13k=0.795W(m²·k)体形系数:0.3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4)工程设计砌体:标高±0.000以下墙体墙身砌体为混凝土实心砖,墙厚除标流域者外均为240厚,二层以上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面:12mm厚1:3水泥砂浆,8mm厚1:2.5水泥砂浆木抹搓平,滚刷底涂料一遍,再滚刷涂料二遍;0.900标高以下墙面15mm厚1:3水泥砂浆,刷素水泥浆一遍,4~5厚mm1:1水泥砂浆加水重20%建筑胶镶贴,贴灰色凿毛花岗岩,1:1水泥砂浆勾缝或水泥浆擦缝。台阶:首层室外台阶素土夯实,300mm厚3:7灰土,60mm厚C15混凝土(厚度不包括踏步三角部分)台阶,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5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8mm厚地砖,缝宽5mm,1:1水泥砂浆填缝。散水:建筑物一层室外周边做宽度为900mm的水泥砂浆散水,素土夯实,向外坡4%,150mm厚3:7灰土,60mm厚C15混凝土,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厚C15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找坡不小于0.5%,最薄处不小于30mm厚,素水梯、走廊素土夯实,80mm厚C15混凝土,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20mm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5mm厚陶瓷地砖铺实拍平,素水泥浆擦缝。楼面:所有卫生间及舆洗室钢筋混凝土楼板,50mm厚C15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找坡不小于0.5%,最薄处不小于30mm厚,15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刷基层处理剂一遍,1.5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面撒黄砂,四周沿墙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5mm厚陶瓷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除卫生间及舆洗室以外的所有房间、楼梯、走廊钢筋混凝土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8mm厚地砖铺实拍平,水泥浆擦缝。踢脚:除卫生间及舆洗室以外的室内10mm厚面砖,水泥浆擦缝,4mm厚1:1水泥砂浆加水重20%的建筑胶镶贴,17mm厚1:3水泥砂浆。内墙面:所有卫生间及舆洗室4mm厚釉面面砖,白水泥浆擦缝,4mm厚1:1水泥砂浆加水重20%的建筑胶镶贴,刷素水泥浆一遍,15mm厚1:3水泥砂浆。除卫生间及舆洗室以外的所有房间、楼梯、走廊5mm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15mm厚1:1:6水泥石灰砂浆。门:楼内房间均采用木门,1m×3m木门36个。窗:均为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共94个。其中1m×2m塑钢窗12个,1.2m×2m塑钢窗18个,2m×2m塑钢窗64个。5)主要结构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2.钢筋钢,HPB235钢与钢板、管材相焊用E42XX;HRB335钢与钢板、管材相焊用3.砂浆+0.000以下及底层采用M10水泥砂浆,其余各层采用M10混合砂浆。6)给排水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国家现行规范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相关设计资料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2.工程设计生活冷水系统由院内管网供水,最高日用水量为:21M/d,最大时用水量为2.2M/d。卫生间污水采用单排水系统,排至室外的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施工说明具体如下:(1)利用单位的供水管网,室内给水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卡环式快装连接,管材压力2.0MPa,室内排水管采用空壁螺旋硬聚乙烯(UPVC)管格管件,管道接口之间粘结,给排水管道穿越楼板及墙体均设防水套管。位于室外的明装管道外包3cm厚岩棉壳。(2)排水横管均设置水平坡度,坡向立管或室外检查井,严防坡度不足(3)生活给水系统管道试验压力为0.6MPa,排水管道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前一律做灌水试验。(4)排水管道的衔接采用45斜三通、45斜四通或顺水三通、顺水四通。7)配电工程设计其他国家有关的规定规范3.本建筑内的照明和空调属三级负荷,由县电引入一回路电源至总配电箱AP,AP布置在一层楼梯间内。4.计算容量:计算负荷30KW,计算电流56.3A.5.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电源入户处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点之后N线和PE线相互绝缘,不得做电气连接。设备安装方式和高度见图例(图中另有注明者除外)。6.线路敷设方式:(1)强电部分:干线电缆穿焊接钢管埋地或者沿墙敷设至各配电箱,管径选择:φ16导线2-3根,φ20导线4-6根。(2)电话部分:由各层分线盒到各电话插座的线路采用RVB-2X0.3mm²穿阻燃塑料管埋地或墙敷设。管径选择:φ20导线1-3对,φ20导线4-5根。7.所有电气进线预埋钢管至散水外0.2m,埋深室外地坪下0.8m。8.本建筑物属三级防雷建筑屋顶设镀锌圆钢做接闪器,并利用建筑物基础做人工接地体。并将建筑物基础外环内的两根钢筋焊接成电气通路。9.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8)消防工程本工程配置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立管均为80MM直径,消火栓连接管均为65MM直径,消火栓距地1.1米,与土墙成90度角。消火箱采用SC21-65层各一个,消防管均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6.6主要工程数量项目区新打机井332眼;布设地埋线30000米;疏浚排水沟168.28千米;整治机耕路26.72千米,10.69公里;生产路67.68千米,40.61公里;桥涵451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试验培训用房1503平方米,购置农业技术推广专用车一辆,购置农业仪器设备12台(套),并配置供水、供电培训办公等附属设施。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7.1组织机构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量大、建设期长、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责任重大,根据《**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应成立全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国土以及科技、审计、农开、农机、环保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委。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和完善项目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全面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对投资计划和项目执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或预验收;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粮食生产情况、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等信息。7.2实施管理(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科学编制施工方案由于项目实施涉及到土地、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织和配合协调问题,牵涉面广,专业要求高,因此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发改委部门牵头,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配备相应的行政管理、技术、财务人员,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运行全过程负责。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施工方案,量化控制目标,同时根据不同施工条件和特点,采取不同施工组织形式和方法。(2)实行项目招投标制,精心组织施工为发挥投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防止暗箱操作,保证工程质量,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由项目管理机构在招标前,根据批准的项目设计文件,将适合专业队伍施工的单项工程,编制出招标文件,向社会公开招标。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在投标的施工队伍中,选择具有一定资质、信誉好的施工队伍。确定中标单位的基本原则是投标总造价较低、信誉最好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