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题库
1.科学是人类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知
识系统,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系统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所利
用的()o
答案: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认识方法
2.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
具有()o
答案:综合性基础实践性
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
定基础。
答案:核心素养
4.义务教育科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
()、()o
答案:科学观念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5.科学课程把()与()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导方式,
强调从学生熟悉的()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与实践活动
学习科学。
答案:探究实践日常生活
6.科学课程设置了()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
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答案:13
7.科学课程中所包含的4个跨学科概念分别是()、()、
()、()o
答案:
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
8.世界是()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和
()0
答案:物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9.物质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和电磁运动。在物质的一切属
性中,()是最基本的属性。
答案:热运动运动
10.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密切相关,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与()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答案:环境相互协调
11.生物的()、()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
进化。
答案:遗传变异
12.地球的()和(),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
性的自然现象。
答案:自转公转
1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科
学防灾减灾,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
答案:自然低碳
14.技术的核心是(),工程的核心是()。
答案:发明建造
15.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
映()要求。
答案:阶段性核心素养
16.科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学生()
和()为基础,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精心设
计教学活动。
答案:核心素养认知水平已有经验
17.确定教学目标要围绕(),依据学业要求和()标准,
建立具体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已有经验。
答案:核心素养学业质量
18.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处理
信息、()、表达交流和()等要素。
答案:作出假设搜集证据
得出结论反思评价
19.技术与工程实践包括:明确问题、()、实施计划、检验作
品、()、发布成果等要素。
答案:设计方案改进完善
20.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渗透()方法,避免程式
化、表面化的说教,通过精心设问、恰当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既注
重动手(),又注重动脑(),实现学习结果的自我建构,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答案:思维操作思考
21.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评价。对于「2年级学生,以观察
学生在活动中的()为主,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不进行
书面考试。
答案:过程性表现
22.作业评价要求:作业难度要体现(),作业形式要体现()。
答案:适切性多样性
23.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
走向亲近()o
答案:自然科学
24.综合评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
观性,强调主体()、方法()、内容(),充分发挥
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答案:多元多样全面
25.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
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等。
答案:推理论证创新思维
26.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针
对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
究、思维、合作的教学活动,渗透科学史教育,重视()衔接。
答案:认知水平幼小
27.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要设计并实施能够促进学
生()学习的()型探究和实践。
答案:深度思维
28.根据题目所要求的认知水平,可以将作业分成理解性、应用性、
综合性、()和()等不同的层次。
答案:探究性创新性
29.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评价教学的成效,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提高
教学活动的()o
答案:方法有效性
30.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要突出核心概念在()情境中
的应用,加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
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有效建构和灵活应用。
答案:真实现实生活
31.《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应以()为主要方式开展教
学活动。
A.观察B.项目研究
C.调查D.探究实践
答案:D
32.培养学生的()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观察能力B.科学素养
C.语言表达能力D.合作能力
答案:B
33.工程的核心是()o
A.发展B.创新
C.建造D.发现
答案:C
34.“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属于科学教学中的()目标。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
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D
35.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
的总体认识。
A.主观意识B.客观事物
C.核心素养D.科学知识
答案:B
36.能区分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对植物和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是()学段目标要求。
A.「2年级B.3~4年级
C.5~6年级D.7~9年级
答案:B
37.学业质量标准是以()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
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A.核心素养B.学生思维
C.综合能力D.探究能力
答案:A
38.科学课程设置了()个学科核心概念。
A.18B.4C.13D.10
答案:C
39.()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A.器官B.组织
C.细胞D.系统
答案:c
40.探究和()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A.实践B.实验
C.观察D.调查
答案:A
41.科学教材的编写应以()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理念和课程
目标。
A.学生喜好B.课程标准
C.科学活动D.科学观念
答案:B
42.校本教研的问题来源于(),校本教研的结果应用于改进教学。
A.生活实际B.科学理论
C.前沿理念D.教学实际
答案:D
43.月球是地球的()o
A.行星B.彗星
C.卫星D.恒星
答案:C
44.()是影响水沸腾和结冰的重要因素。
A.温度B.湿度C.空气D.水分
答案:A
45.空气是一种()o
A.氧化物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答案:D
46.具有基于事物的结构、功能等展开想象的能力,属于()学
段的科学思维目标。
A.T2年级B.3〜4年级
C.5~6年级D.7~9年级
答案:C
47.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可
探究的科学问题,属于()学段的探究实践目标。
A.「2年级B.3~4年级C.5~6年级D.7〜9年级
答案:B
48.物质的()决定了其功能与用途。
A.形状B.质量
C.性质D.体积
答案:C
49.物质的运动包括()o
A.机械运动B.热运动
C.电磁运动D.以上都对
答案:D
50.()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大小B.形状
C.体积D.力
答案:D
51.下列不属于《2022版科学课程课标》理念的是()o
A.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C.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
D.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答案:A
5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o
A.恒星B.行星
C.卫星D.彗星
答案:B
53.结合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简单装置或实物模型,
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并进行探究,属于()学习活动。
A.制作B.科普剧
C.实验探究D.项目学习
答案:C
54.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的活动是()0
A.项目学习B.观察
C.科普剧D.考察
答案:C
55.经过对结果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对于比较复杂
的产品或实物模型,可能需要()迭代改进。
A.0次B.1次
C.2次D.多次
答案:D
56.工程是设计方案()的结果。
A.模式化B.物化
C.多样化D.美化
答案:B
57.能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利用身边的材
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是科学课程对()学段的学
业质量描述。。
A.T2年级B.3~4年级
C.5~6年级D.7~9年级
答案:A
58.()是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的主
要途径。
A.制作B.种植
C.科学探究D.养殖
答案:C
59.()是人类在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
知识系统。
A.数学B.审美学
C.科学D.生物学
答案:C
60.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A.传统文化B.信息技术应用
C.数学运算D.科学本质
答案:D
61.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A.知识B.素养
C.活动D.科学
答案:B
62.()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
事物的总体认识。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
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A
63.()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
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
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B
64.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
思维方法,属于科学思维中的()o
A.模型建构B.推理论证
C.创新思维D.实验思维
答案:B
65.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
题的方法,属于科学思维中的()o
A.模型建构B.推理论证
C.创新思维D.逻辑思维
答案:C
66.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构建模型,
属于科学思维中的()o
A.模型建构B.推理论证
C.创新思维D.逻辑思维
答案:A
67.()是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
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
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
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C
68.()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
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D
69.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严谨求实,不迷信权
威,体现的是()o
A.科学思维B.科学态度
C.社会责任D.环保意识
答案:B
70.“声音与光的传播”这一学习内容属于()核心概念。
A.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B.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C.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D.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答案:c
71.()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核心概念中的学习内容。
A.物质的三态变化
B.电磁相互作用
C.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答案:C
72.“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这一学习内容属于()核心
概念。
A.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B.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C.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答案:D
73.()是“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核心概念中的学习内容。
A.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B.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C.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D.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答案:A
7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一学习内容属于()核心概念。
A.地球系统
B.宇宙中的地球
C.人类活动与环境
D.技术、工程与社会
答案:B
75.()是“技术、工程与社会”核心概念中的学习内容。
A.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太空探索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C.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D.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D
76.践行()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A.物质极简B.精神极简
C.绿色低碳D.适当锻炼
答案:C
77.能够通过制作实物模型,模拟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是()
的学业要求。
A.T2年级B.3〜4年级
C.5~6年级D.7~9年级
答案:C
78.确定教学目标要围绕(),依据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
A.学生兴趣B.核心素养
C.社会责任D.已有经验
答案:B
79.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
是()o
A.课堂评价B.作业评价
C.单元评价D.期末评价
答案:A
80.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内容,要基于(),围绕学科核心概
念和跨学科概念,理解教材设计,关注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
的结构化,改变碎片化、割裂式的教学倾向。
A.教学评价B.科学观念
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
答案:D
81.课堂评价要()o
A.重视学生学习方法评价
B.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C.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
D.采用纸笔测试
答案:ABC
82.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A.科学观念B.科学思维
C.探究实践D.态度责任
答案:ABCD
83.下列属于科学课程总目标的是()。
A.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
B.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C.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D.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答案:AC
84.科学探究是()的主要途径。
A.发布成果B.探索和了解自然
C.获得科学知识D.解决科学问题
答案:BCD
85.基本的思维方法包括()o
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D.联想与想象
答案:ABCD
86.以下属于态度责任目标的是()o
A.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
B.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C.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要实事求是
D.乐于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答案:ACD
87.科学课程包含的跨学科概念有()o
A.物质与能量
B.结构与功能
C.系统与模型
D.稳定与变化
答案:ABCD
88.学习活动主要包括()o
A.观察与测量
B.实验探究与制作
C.调查与体验
D.种植与养殖
答案:ABCD
89.《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是()o
A.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
B.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
C.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
D.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