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14000字(论文)】_第1页
【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14000字(论文)】_第2页
【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14000字(论文)】_第3页
【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14000字(论文)】_第4页
【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14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市民宿业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摘##要: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民宿作为其发展的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并且伴随着国内相关战略、政策相继提出,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以中国热门旅游城市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去哪儿网、携程网、爱彼迎等相关网站民宿数据,采用空间最邻近指数分析法,研究民宿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探讨影响青岛市民宿分布的因素,最后结合旅游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对青岛市民宿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青岛;民宿;空间分布;回归分析;消费动机目录TOC\o"1-3"\h\u74081.绪论 1174131.1引言 1123461.2民宿发展现状 1313461.3文献综述 25555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489262.1研究区概况 4144692.2研究方法 4292602.2.1最邻近分析 5323082.2.2满意度分析 5293002.2.3回归分析 6170842.3数据来源 6112653青岛市民宿空间布局分析 6323323.1民宿分布格局总体情况 6183763.2民宿布局特征 7107903.3最邻近分析结果 817334影响因素分析 8259014.1各变量说明 8119934.2回归结果及分析 977125游客消费动机调查结果及分析 10150045.1问卷调查结果 10308825.2调查结果分析 11196636结果分析及讨论 122935文献参考 141.绪论1.1引言我国的民宿业发展最初在20世纪的9由乡村居民自发创办,以满足游客的居住需求。我国民宿原本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并且大多集中在古镇古城旅游景区,例如丽江、浙江的乌镇等,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民宿的模式也迅速成长,政策的利好及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民宿出现。国家层面的各项关于旅游政策,也相继提出鼓励支持特色民宿发展,这对我国民宿的发展起着良好的导向[1]。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的发展也直接的促进了民宿业的发展,无论是历史文化层还是民俗文化层,都能在民宿业上得到体现[2]。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渐渐成为了旅游消费客群的主体,回归自然、留住乡愁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人们自然而然的将目光聚集在乡村旅游上,在近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宿因为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及旅游服务设施身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民宿业也因为起独特的文化属性及拉动消费能力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桥头堡。因此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农村建筑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民宿业态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状态,南方主要集中几个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即为滇西北、浙闽越、长三角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拥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及人文环境,背靠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民宿业也得以高质量的发展。青岛同样也是中国的热门旅游城市,有着优质的沙滩、拥有者海上第一名山“崂山”,加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形象,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青岛的民宿也却没有因为旅游业的火热而蓬勃发展,本论文的主要通过研究影响青岛市民宿分布的因素,结合消费者对青岛市旅游形象的感知对其选择民宿的影响因素、及青岛市内的景区、商业街等与青岛市民宿的聚合情况,对青岛市的民宿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期能引导青岛市民宿的布局更加科学。1.2民宿发展现状在《中国民宿建设形态发展现状》一文中,作者将目前的民宿发展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1.本土居民改扩建当地传统建筑[3]。这点更多的能从一些小镇或者乡村旅游景点禁区中看到,店主利用自己家里空闲的房子,在一定程度的装饰、改建后,作为民宿进行经营。大多数这种民宿多为主人的副业,他们依然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有些甚至连餐饮服务都不能提供,也不能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服务。但另一方面,这种类型的民宿一般价格更加容易接受,更符合工薪阶级的消费需求。2.民宿的风格特点与民宿主人相关。StringerP.F.(1981)在对英国民宿业主和来自澳大利亚的民宿游客的深入访谈中发现,业主与游客之间不仅仅存在交易关系,更有情感上的联系,但这种界限是模糊的[4]。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从享受消费品,转向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服务与精神。民宿业也是一样,想要吸引客人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在民宿的设计中,那么就能够吸引某些特定人群,例如崂山度假的袋鼠,这家民宿坐落在崂山青山渔村的深处,面朝着试金湾,身下是一片茶田,碧海蓝天、风景优美,这家民宿的主人想让客人能够脱离城市的喧嚣去融入大自然,他的装修风格多采用复古、极简风格的物品。房内没有电视,但是却提供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例如去海滩拾贝壳、庭院烧烤等活动。店内的茶饮也是园区内的茶田中所产的崂山绿茶,并且会自己种植一些蔬菜,最大程度上让客人感受自然。3.专营型精品酒店民宿建筑发展逐渐完善现阶段民宿行业的快速成长。随着大众对民宿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大量的民宿出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民宿扎堆出现且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地方的民宿风格千篇一律,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当前许多的民宿以专家团队为单位进行干预以加速的完善过程。这些类型的民宿的风格是以建筑师的偏好为主要载体,接受国内教育的他们更喜欢发扬中国文化,所设计的民宿也更加能够凸显“民族性”,他们民宿也更加能够本土的消费者所内接受。1.3文献综述民宿业兴起于欧美,民宿一次来源于日语民宿(Minshuku),在日本与我国的台湾地区发展的相对成熟,民宿表达以英国B&B(BedandBreakfast)为代表,也有用Homestay、FamilyHotel、FamilyInn、GuestHouse、Hostel等词汇来表示民宿[5]。美国普渡大学教授Alstair等将民宿定义为乡村居民部分房屋出租给游客,并提供给游客感受大自然、体验当地特色文化活动的服务Clarke认为民宿就是能够体验当地文化及其旅游环境及的住宿产品[6]。Timothy认为,民宿是依托着乡村环境,能够为游客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的旅店,旅游者可以通过入住民宿,深入的体验当地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与本土文化。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以台湾的垦丁公园为代表的台湾民宿出现,当地的人家以自己的空闲房屋为基础,满足游客住宿需求,然后当地的居民便都开始挂起了民宿的牌子进行营业、招揽游客,这是台湾民宿业发展的开端[7]。20世纪90年代,杭州西湖、云南大理等一些著名景区,开始有一些景区原始居民利用当地居民自家宅舍空余闲置房屋,以家庭方式经营作为给游客提供住宿及餐饮服务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这是中国旅游学界普遍认为的中国内地民宿业发展的开端。随着大众的关注点从城市回到乡村,乡村经济不断的发展,大部分的景区把住宿服务作为了景区的主要经营项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浙江的莫干山这种目的地型民宿业的产生。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宣传传播,民宿一词也越来越被人所熟知,民宿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关于民宿空间分布研究的论文已经有许多的教授、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龙飞教授的“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一文,龙飞老师通过对使用Arcgis软件对长三角地区民宿的分布进行缓冲区分析,结合着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长三角地区的民宿空间分布做出影响因素分析,与我们所做的研究不同的是,龙飞教授所选取的研究区范围更大,所需要分析的因素更加复杂,包括了人口条件、经济环境、消费能力、交通条件等15个因子。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通过空间分析对青岛市民宿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较少,李达和王政军教授在青岛市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自2017年5月至11月对“去哪儿”网网络平台“客栈与民宿栏目下相关房源的总体数据进行采集得出民宿与客栈的登记房源数量为7263家,约占山东省37.43%,占全国的3.59%。青岛市的民宿也呈现出以景区民宿为主的特点,从景区民宿的选址方面来看,房东选址偏好靠近自然风景类和休闲度假类景区[8]。李达教授与王政军教授从民宿的数量、民宿分布与景区的空间关系分析来对青岛市的民宿业进行研究,与我们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相似。根据美国教授Alstair、Larke及Timothy的观点,他们认为民宿是由当地居民所提供的自家闲置的宅舍作为提供餐饮住宿的依托。龙飞教授在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的的观点,民宿概念内涵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民宿发展的载体是闲置的民间住宅。第二,民宿十分依赖于所依托的环境。第三,民宿提供的不仅仅是住宿体验,更是生活方式。利用所在地区环境,追求休闲度假意境,超越传统乡村,提供新型旅居方式[9]。由于我们在做过相关的调查后发现目前的网络上的民宿信息十分的复杂,许多的在线预订网站上将家庭式公寓也算作了民宿的类别里,而真正意义上的民宿数量其实并不是像李达教授与王振军教授所给出的那么多。所以不同于李达和王政军教授在青岛市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中的成果,我们的研究将会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筛除酒店式公寓及家庭式公寓出租等类型的数据,后续的分析也会只针对于传统的民宿进行分析。李瑞雪、张言庆、张翔宇教授通过Arcgis软件做最邻近分析与核密度分析,但不同与龙飞教授,李瑞雪教授等人的研究是关注于传统的酒店业,在影响因素分析中,张教授主要选取了社会经济基础、交通便捷程度、商业发展水平、区位旅游资源分布等因素作为因子,得出了对青岛市的酒店业空间分布的相关数据分析[10]。黄柔柔、李渊等人用空间数据,围绕价格、人气、区位、满意度和住宿接待等五个方面构建民宿的竞争力模型,来分析鼓浪屿的民宿发展状况[11]。马小宾、候国林等人通过DBSCAN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民宿的空间异质性问题,并通过选取交通、商业、人口水平、旅游资源、行业内部关系等维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南京市的民宿空间格局分布及影响因素[12]。通过参考以上几位的文章,我们发现旅游资源、商业、人口水平等因素对民宿的数量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胡丽花教授在“家庭旅馆游客动机、服务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研究——以云南丽江大研古镇为例”中提出家庭旅馆游客动机分为环境体验、民俗特色体验、服务口碑和实质效益因素四个层面。对当地环境和传统乡村文化的体验是民宿游客进行民宿消费的两个主要原因。在当地环境体验方面,民宿是否靠近主要的旅游景点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因素,而在传统乡村文化体验方面,民宿消费者会关注该民宿是否会让人感到身心愉悦[13]。道森和布朗等人(1998)从经营者的视域表面旅游者选择民宿的三个主要关键性因子:区位环境、体贴至微的服务、喜欢民宿的氛围[14]。台湾学者郑健雄、吴乾正(2004)在游客对到访民宿目的进行了归因分析,在研究中发现,游客到访民宿的主要目的寻求宁静和谐,其次是能够与大自然进行接触、出于对民宿友善气氛的喜爱等。姜惠娟(1996)在家庭旅馆游客特性与需求的研究中发现,家庭选择宾馆的动机可以分为五个方面:选择家庭旅馆是否有效益性、家庭旅馆的环境与体验性是否良好、家庭环境是否具有宁静与质朴性、家庭宾馆是否方便、家庭旅馆是否可以替代其他类型的住宿产品。从几位国内外的学者的角度发现,对于民宿消费的动机因素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每个地区有自己的独特情况。在对以往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文章就例如龙飞教授、李瑞雪教授等人的研究通过最邻近分析、核密度分析及归因分析来研究青岛市的民宿发展情况。而另一部分通过解读现行的民宿管理制度及进行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目前青岛市的民宿发展现状及问题。本文将两种方法进行中和,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民宿消费者画像描摹,并将其与目前青岛市的民宿布局进行匹配,分析其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2.1研究区概况青岛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在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青岛拥有949万的常住人口,青岛拥有7个区,3个县级市,总的面积达到了11293平方千米。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在2021年的统计数据中,青岛市2020年的GDP超过了了1.2万亿,而旅游业贡献了1019.3亿元,而由于疫情的影响,这个数据相较于2019年2005.6亿减少了近千亿元。这些数据显示了青岛市的旅游业具有着强大的实力。青岛市雄厚的旅游市场和诸多旅游资源为青岛市的民宿业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本论文的主要通过研究影响青岛市民宿分布的因素,结合消费者对青岛市旅游形象的感知情况及青岛市内的景区、商业街等分布情况,对青岛市的民宿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2.2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网络上的信息,利用爬虫技术爬取青岛市民宿的分布情况,其次搜集青岛市旅游景区的分布情况,然后统计青岛市商业街、购物街、商业中心等休闲娱乐场所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这三者区位上的离散度,通过离散度的情况分析影响民宿分布的具体原因。其次研究影响民宿分布的原因,根据我们所参考的文献,选取人口密度X1、地区生产总值X2、平均地价X3和商业场所数量X42.2.1最邻近分析参考龙飞教授的长三角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使用最近邻分析法来进行研究,根据点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有均匀随机和集聚三种状态,可用最邻近分析进行判别其计算公式如下RdRRn是最近邻比率,d是该区域中每一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e为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dˉ是表示点状事物之间的平均直线距离: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所分析区域内的所有点的数量。当Rn>1时,表明空间内的点均匀分布,理论上来说Rn的最大值约是2.15。Z=∂当Rn=1时,空间内的点呈随机分布,当0<Rn<1时,空间内的点呈集聚分布,当Rn=0时,空间内的点呈完全集聚状态。R值有标准差,其显著性用Z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上:2.2.2满意度分析另外本文在参考了胡丽花教授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根据青岛市民宿空间布局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联想到浙江莫干山地区目的地民宿的模式,游客再选择民宿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自己的旅游需求,例如游客想要感受青岛的海洋旅游资源,那么他的民宿选择会靠近海岸的位置。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旅游者对青岛的旅游城市形象感知情况。旅游者对于青岛旅游形象的感知情况需要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外地游客对青岛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并且通过问卷来获得影响其对民宿选择的原因,即为旅游者选择民宿进行消费的动机,设计出6个动机指标:1.民宿背靠着良好的自然环境;2.民宿周围有主要的旅游景点;3.民宿靠近商业繁华区域;4.民宿周边的交通条件便利;5.出于体验当地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需要;6.代替其他类型住宿条件的选择。来对选择青岛民宿进行消费的消费者动机展开深入研究。我们的难点在于近年来民宿发展的速度十分迅速,在信息的搜集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并且且网络上民宿信息十分混乱,许多公寓式的酒店也以民宿方式挂在相关的网站上进行营业,我们在搜集数据时应注意民宿的信息筛选,其次由于网络上的已知信息,我们除了要研究青岛市景点分布对民宿分布的影响情况,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商业中心、购物街等地点对民宿分布情况的影响。以上几点所需要的数据数据较多,在处理过程中会比较繁琐,且互相之间会有复杂的关系,分析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2.2.3回归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参照龙飞教授、李瑞雪教授扥人的研究方法,依托Arcgis软件对青岛市的民宿分布与相关影响因素,但是由于龙飞教授所做的研究区面积十分巨大,其所选用的数据也是我目前现阶段比较难以获取的,所以在影响因素选择上我选择参考李达和王振军教授的;青岛市民宿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及李瑞雪、张言庆、张翔宇教授的;基于POI数据的滨海城市酒店空间布局业态差异研究,人口密度X1、地区生产总值X2、平均地价X3和商业场所数量X4、景区数量X5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商业场所这个概念以商场进行体现。通过spss将这几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将民宿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民宿数量的影响力大小。2.3数据来源数据的具体获得方法是通过网络爬虫的方法设计出相应的程序,利用爬虫程序来爬取目前在携程网上的民宿信息,然后保存到数据库中,将我们爬去的数据导入arcgis软件后生成所需要的数据。通过网络爬虫的方法,从百度地图上爬取关于青岛市辖区内的各个景点及商场的信息,与青岛市民宿的数据一同进行分析。另外我们做回归分析所需要的其他数据:各区人口密度、各区市生产总值平均值可以通过青岛市的政府门户信息网查询到。在游客对民宿的消费动机调查中,本文通过设计1.民宿背靠着良好的自然环境;2.民宿周围有主要的旅游景点;3.民宿靠近商业繁华区域;4.民宿周边的交通条件便利;5.出于体验当地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需要;6.代替其他类型住宿条件的选择。所得正式问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游客对于民宿消费的动机调查:另外一部分是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等[15]。通过网络发放问卷或者在旅游旺季去一些热门景点对游客进行调查,这样游客民宿消费动机情况易于获得。3青岛市民宿空间布局分析3.1民宿分布格局总体情况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青岛市的民宿分布呈现多核心组团的现象,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黄岛区的民宿总量就占据了青岛民宿的87.6%,其中以崂山区的数量最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黄岛地区,黄岛区内面积是所有行政区中最大的,有2096平方千米,而崂山区、市南区、市北区的面积都不超过100平方千米,并且的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大珠山、金沙滩、琅玡台等著名景区,背靠着这些资源,民宿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在近几年青岛市大力发展黄岛区后,其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下图图一显示,黄岛区的民宿主要是分布在唐岛湾片区,而在这个片区就是金沙滩景区所在的位置,同时在这个地区也有着繁华的商业街区,所以民宿的集中程度也较为明显。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市南区的民宿聚集现象也是比较突出,南区凭借着其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及优质的热门旅游景点,成为了青岛市民宿聚集的另一个极点,其民宿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岸线附近,在八大关及栈桥附近尤为突出,而在这块区域内有着万象城、麦凯乐、海信广场等商场。还有可以看到崂山区的民宿分布也是比较集中,聚集的主要地区是石老人海水浴场及崂山风景区中,崂山风景区内的民宿分布主要是沿着海岸线分布,呈现一个又北向南的聚集带。而石老人海水浴场聚集区的民宿分布则呈现出一个较为突出的紧凑型分布,在这个区域内有着金狮广场、金鼎广场、丽达购物商场等商业场所。另外市北区的民宿分布主要集中在青岛火车站、万达广场附近。而胶州以及即墨地区由于区域内由于其距离市区的距离较远、且自身区域内的旅游景点较少,其民宿的分布也主要分布在商圈与景区附近。即墨及莱西市、平度市的民宿数量十分的稀少。3.2民宿布局特征我们发现民宿在市南区、崂山区、黄岛区有较明显的聚集现象,且都集中在靠近海岸线的位置,这几个也是青岛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行政区,青岛市不同与其他的城市,沿海的地区发展水平更高,同时也分布着大量的旅游资源,而民宿业的空间分布也符合这个情况。2019年国家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在这个文件中提到了民宿的相关定义,同时也提到了民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结合着这个说明,我们可以将青岛市的民宿分为以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石老人区域为主的城镇民宿和以崂山风景区为主的乡村民宿两种类型,通过研究市南区、黄岛区、崂山区石老人区域的民宿分布,我们能够发现城镇民宿的聚集密集区的周边配套表现为“景区+商业”的特征。我们对这几个区的每一个区域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基本每一个区的民宿聚集区分布特征都是以周边配套了“景区+商业”为主要特点,例如在市南区的栈桥附近、崂山区的石老人海水浴场周围,这里都有着优质的旅游资源及商业场所。同时我们也对以即墨市与崂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乡村民宿进行分析,乡村民宿也有着依托景区形成模式聚集区的现象,其中以崂山风景区的表现最为明显,依托着优质的旅游资源崂山风景区,在其海岸线形成了一个条状的“民宿聚集带”,在这个聚集带基本没有商业场所的出现。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的分布情况说明青岛市的民宿在不同的区域内其依托的资源有所不同,两种类型的民宿都主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从整体的分布来看商业场所是一定程度上对其的补充。这个表现情况也符合前文中提到的青岛市的民宿也呈现出以景区民宿为主的特点的结论。图一;青岛市民宿分布图3.3最邻近分析结果通过携程网上的青岛民宿数据统计,青岛市总共有461家民宿。市南区106家、崂山区107、市北区37家、黄岛区71家、即墨17家、城阳区46家、平度市5家、李沧区64家、胶州5家、莱西市3家。由于平度及莱西地区较远且民宿数量较少,在后面的研究中未将其算入。通过最邻近分析法发现Rn值为0.201<1,d为Rn(最邻近比率)d(平均直线距离)Z(显著性)Re(理论最邻近距离)P值0.201151522.575097-32.82597.9244390.000004影响因素分析4.1各变量说明青岛市是一个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可能会影响民宿的数量,进而影响其聚集情况。社会经济基础是指人口和经济的总量规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选取人口密度X1、地区生产总值X2两个自变量。根据青岛市统计局官网数据,各区人口与面积比值为人口密度。取2020各区市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生产总值。商业发展水平:选取平均地价X3和商业场所数量X4反映青岛市商业发展水平,平均地价高的区域区位综合条件好,商业发展水平通常也较高,在这个区域内的民宿有着许多的便利条件,消费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城市生活气息,对民宿的分布会造成一点影响。区位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景区是一个目的地最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民宿周边存在更多的旅游资源会加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促使消费者更加愿意消费。结合前文青岛市民宿的分布特征,我们可以猜测旅游资源的多少对民宿的数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取区域内的旅游景区数量X5作为自变量。将青岛市的民宿总量Y作为被解释变量。4.2回归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搜集到的数据,导入SPSS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一下数据。模型摘要模型RR平方调整后的R平方标准估算的错误1.875a.766.73723.33852a.预测变量:(常量),景区数量ANOVAa模型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显著性1回归14261.410114261.41026.183.001b残差4357.4908544.686总计18618.9009a.因变量:民宿数量b.预测变量:(常量),景区数量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显著性B标准错误贝塔1(常量)-22.15415.245-1.453.184景区数量1.885.368.8755.117.001a.因变量:民宿数量排除的变量a模型输入贝塔t显著性偏相关共线性统计容许1商场数量-.320b-1.881.102-.579.768人口密度-.334b-2.033.082-.609.780平均地价.367b1.556.164.507.447地区生产总值-.121b-.568.588-.210.703a.因变量:民宿数量b.模型中的预测变量:(常量),景区数量从上表可知,以景区数量、商场数量、人口密度、平均地价和地区生产总值为自变量,以民宿数量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经检验F=16.183,显著P<0.05水平,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因此回归模型显著,调整R方为0.737,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因此自变量可以解释73.7%的因变量,从回归系数上可以看出景区数量对民宿数量在0.001显著水平上存在正影响,而其他变量对因变量不具有显著的影响,我们得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民宿数量=-22.154+1.885*X5。根据结果可得知,青岛市各区县的民宿数量只与景区数量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这个结果是与大多数的学者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景区数量是对民宿数量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但是不同的是,根据我们得出的模型来看,各区县的人口密度、商场数量、平均地价和地区生产总值与民宿数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的区域中,民宿聚集区都是城镇民宿,其配套表现出的特征都是“景区+商业5游客消费动机调查结果及分析5.1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在2021年2月24日进行发放,调查时间为期一周,问卷通过网络传播方式,范围是身边的同学及家人等人群。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92%。在消费者民宿消费动机调查问卷中,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男性102人,女性82人,男女比例基本适宜。受访群体以学生为主,共129人,占样本总量的70.1%。其中山东及新疆的游客最多,37人,占样本总量的20.1%。其次是来自辽宁和河北的游客,分别为15和9人。而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较少。在收入方面,月收入水平在1000到2000元区间的低收入者占比最大,共73人,占样本总量的56.5%;其次是收入水平在3000到5000元之间的游客,共69人。收入水平在8000元以上的游客为42人。这主要是由于首先青岛的旅游消费大多数大学生及低收入人群都能够负担,其次由于本次问卷的范围主要是以身边的同学和家人为主,其中更以学生人群居多,所以在收入体现上呈现为中低收入人群的占比过高。在年龄分布上,18岁到25岁之间的青少年游客所占比例最大,共132人,占比71.73%,其次是25岁到34岁的青壮年游客,占比19.5%。选择1.民宿附近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民宿消费者有169人,比率达到了91.75%,是所有选项中比率最高的选项。这说明绝大多数民宿消费者在进行民宿消费时最先考虑到的就是民宿周边的自然环境,其次就是2.民宿靠近主要的热门旅游景点,被调查者人数有157人,比率达到了86.26%,这也符合胡丽花老师在“家庭旅馆游客动机、服务质量、满意度与忠诚度关系研究——以云南丽江大研古镇为例”中得到的环境体验环境体验是家庭旅馆游客动机的主要构成因素。但是在民俗这一块的结果和胡丽花老师的结论不太符合,选择5.出于体验当地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被调查者有124人,占比68.13%,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青岛地区所存在的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相较于青岛的滨海旅游城市形象吸引力相对较弱,且在青岛城区能够体验到这种具有特色的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地区数量较少,消费者对青岛更多的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海滨城市的形象。能够体验到这种特色民俗活动的地方更多的集中在崂山例如青山村这样的地方,但是这些区域其交通的便利程度相较于市南、市北等区域的可进入性较差,同时这些地区周边的娱乐消费场所数量十分的稀少,而自由行的游客在这种偏目的地型的乡村民宿无论是前往还是出行都不方便。能够到达这些地方进行消费的人大多数是进行自驾游的游客,相较于自由行的游客,他们在出行上更方便,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则而且在问卷调查中,选择了4.民宿周边的交通条件便利的被调查者有152人,比率达到了83.51%,这可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并印证了青岛的民宿消费者对于体验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需求较低的原因。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对于3.民宿靠近商业繁华地段的选择上频率也是比较高的,有149名被调查者选择了这个选项,比率达到了81.86%。这个现象也符合了之前在民宿的空间布局分析结论,这也说明了消费者在民宿消费的同时还是希望能够进行其他的娱乐消费活动。最后,选择6.出于代替其他住宿的选择的被调查者有131人,比率达到了71.97%,说明在青岛民宿的消费者初始消费意向并不是十分的强烈,也许他们只是在选择住处的时候看到了相关的信息或者是听过身边的人有过民宿的消费经历,所以便进行了尝试,另外在民宿快速发展的现在,越来越的资本进入了民宿业,催生了许多连锁的民宿品牌,还有许多的公寓式的酒店也在网上挂着民宿的名号进行销售,这可能也误导了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对民宿的选择。5.2调查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来到青岛市的民宿消费人群主要是以18到25岁之间的大学生居多,其他年龄段的消费人群较少,人群的集中导致了市场的需求也较为集中。根据陈舒教授的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文提到,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动机主要是以文化型及康体型为主[16],而其中占比最大的因素是品尝美食及调节身心。从旅游行为上来分析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是以观光游览型的旅游目的地为主,这与我们的调查中的动机调查结果相吻合。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发现来青岛市的民宿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主要为观光旅游及以品尝美食。针对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民宿周围须有知名的景点及能够满足他们的消费场所。另外陈舒老师也提到了体验不同的生活也是对大学生旅游动机影响较强的因素之一,但是在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大学生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络途径,而青岛市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导致了青岛市的传统民俗及人文风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减弱。另外,大学生群体由于收入的原因,他们对于住宿的选择主要是私人小酒店、青年旅社及经济型酒店,民宿只占小部分[17],这也符合我们的调查结果,民宿是大学生群体对于其他住宿类型的替代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青岛市的民宿消费者主要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影响消费者们选择民宿的主要因素是民宿周围是否有高质量的景区、景点,并且能够满足他们以品尝美食为主的消费行为,而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强。6结果分析及讨论根据青岛市的民宿空间布局我们可以看到青岛的民宿更多的分布在一些景区、景点、商业繁华的地段,例如在黄岛区的金沙滩景区、市南区的八大关景区、栈桥等,本文基于网络数据,通过最近邻比率法分析青岛市民宿空间分布聚集程度、结合各区域内影响民宿分布的景区、商业场所等具体因素,发现青岛市的民宿主要聚集在黄岛区、市南区、崂山区,主要的分布特征表现为周边以“景区+商业”的城镇民宿聚集。但是也存在着以崂山风景区为代表的乡村民宿聚集区,根据我们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热门的旅游景区。在这几个行政区中的热门景区附近都出现了民宿聚集的情况,尤其是以崂山区的崂山风景区为代表,他的周边几乎没有商业活动场所,但是依托着自身的优质旅游资源,还是形成了非常有特点的乡村民宿聚集区。通过这个结论我们能够得出,虽然据大多数的民宿周边都会有“景区+商业”,但是在影响民宿分布的各个因素上,热门旅游景点起到的作用是最明显的,在这些景区附近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大量的民宿聚集,商业场所只是对其分布的补充,并没有起到决定作用。可见对于现阶段青岛市的民宿业来说,优质的旅游资源才是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因此,想要让青岛市的民宿聚集区的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同时应该在该区域开发更多、更优质的旅游资源,然后再根据各自区域的情况进行相关商业配套设施的开发。青岛市的民宿也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包括青岛市内几个区也正处于大力发展的阶段,即墨、黄岛等行政区目前也逐渐的发展,他们都拥有这众多尚未开发的优质旅游资源,或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即墨和黄岛也会出现更多、更密集的民宿聚集区。那么通过现阶段青岛市民宿的研究可以对其他区域民宿的发展做出预测、并提出参考意见及指导。结合着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消费动机调查结果,说明青岛市的民宿空间布局一定程度上十分满足来青旅游的人员对于民宿的消费需求。但是通过消费者民宿消费动机调查我们看到消费者人群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对于民俗文化及民俗活动体验的需求并不旺盛,这一方面说明青岛市的旅游资源和宣传在这一块有所欠缺,同时消费者对于靠近景点、景区、商业繁华地点的城镇民宿偏爱也说明了目前的青岛市的旅游者更多的是以观赏和消费活动为主,对于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需求并不旺盛。民宿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对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十分依赖,同时民宿在带动就业、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同时也能推动青岛市的旅游业全面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民宿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对于区域整体环境和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重点之一。所以我们也应该注重对青山村这样能够让民宿消费者体验到当地的人文风俗及民俗活动的民宿发展,同时对自身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发展更多种类型的旅游市场。来改变青岛游客以消费和参观为主的旅游活动形式现状、让来青岛的游客们不会只在五四广场、栈桥这些地方走马观花使得旅游,而是能够有更多深入的体验。对于民宿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使得民宿业发展布局能够合理,同时为后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我认为弥补乡村民宿在吸引游客上的力度不足。具体的方法有:宣传青岛市传统村落民俗;青岛市内还保留着许多的传统村落,让这些村落进入大众视野,宣传他们的民俗活动,例如针对目前的大学生消费人群,讲一些特色美食进行宣传,例如青山村的鲅鱼饺子制作,传统渔家宴、还有王哥庄的特色大馒头等,将这些特色作为宣传点进行对外输出,吸引游客来当地进行民俗体验,那么就可以带动乡村民宿的消费,进而推动乡村民宿的发展。开发优质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消费人群;一方面进一步开发更多旅游资源例如八仙墩、试金湾等,打造乡村型民宿IP并通过多渠道进行宣传,增强乡村型民宿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发其他例如以即墨为代表温泉养生为代表的康养旅游来吸引较高年龄段的人群进行消费,带动即墨的民宿业发展,丰富青岛市民宿业态。提供高质量人文风俗体验活动;由于消费者主要对城镇型民宿进行消费,并且许多的消费者将城镇型民宿作为住宿方式的补充,如果民宿没有自身的特色,加上线上平台民宿种类鱼龙混杂,消费者对民宿的界定会更加模糊,进而影响其对民宿的消费选择欲望,所以以分布市南区、黄岛区为主的民宿应该为消费者提供一些高质量的青岛人文风俗体验活动,增强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消费欲望。本文通过分析青岛市民宿目前的空间布局情况,得到青岛市的民宿聚集情况明显,且大多聚集区是以在景区、景点、商业繁华地段附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