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乘法表教案【篇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乘法口诀》导入:“我在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我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贴完之后,我问:“这样贴,好不好?”学生说:“不好,太乱了。”我又问:“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说:“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我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学生整理完之后,贴在黑板上的图片摆成了下面的样子:这里,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加以变化,培养了学生分类整理的意识。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了一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之后,已经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相当深刻地体现。我接着问:“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学生1:“买体育用品一共多少钱?我请李明同学回答。”李明:“三三得九,一共9元钱。”学生2:“买文具一共15元,三五十五。”我:“你能不能用提问题的方式来说?”学生2:“玩具多少元?3乘5等于15。”我:“不错,不仅会提出数学问题,还会解决问题。”学生3:“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谁会回答?”(我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学生4:“我!用3乘8等于24,一共24元,我问:“3乘8?你是怎么想的?”学生4:“跳绳3元加上笔记本5元等于8元,钢笔5元加上羽毛球3元等于8元,文具盒5元加鸡毛毽3元等于8元,一共3个8元,3乘8等于24元。”听完学生的回答,我轻轻的“哦”了一声,接着问:“谁还能提不同的问题?”学生5:“三种物品一共要用多少元?谁来回答?”(我将此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也许有了刚才那位学生的提示,立刻就有一位学生举手说:“5乘8等于40。”我:“你是怎么想的?”学生6:“跳绳和笔记本合起来是8元,羽毛球和钢笔合起来是8元,鸡毛毽和文具盒合起来是8元,小汽车8元,布娃娃8元,一共是5个8元,就是5乘8等于40元。”因为有了前面的分类整理,在这里,无形之中就扩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有效的思考依据,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许,这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没有预见到的。我听完点点头,说:“哦,你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问题?”学生7:“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我:“学习用品多少元?”生答:“3加3再加3,等于9元。”我:“玩具多少元?”生答:“8加8等于16元。”我:“学习用品和玩具一共多少元?”生答:“9加16等于25元。”也许我没有预料到刚才两位学生会把多步计算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当学生再次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就不再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回答,而是急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步分析,让学生用加法计算。接着,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一共多少元”分别提问:“学习用品多少元?”、“体育用品多少元?”、“它们合起来多少元?”让学生分别做答并板书:15+9=24(元)。然后指着黑板上板书的“三种物品一共多少元”问:“能不能用加法计算?”生答:“9加15加16等于40元。”我把学生说的算式“9+15+16=40(元)”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小结:“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加法,当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时候,我们就用乘法计算。”说完这句话,我停顿了一秒钟,也许她觉得自己刚才的这句话有问题,又紧接着说:“要是只有一步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显然,我认为这里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加起来特别特别特别长的”,所以才会在学生已经用乘法进行计算之后,而急着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计算。接下来我又出示一摞儿口算卡片,说:“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摞儿卡片。在这摞儿卡片里,有得数是12的,有得数是16的,还(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全班反馈)生1: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各个相同数位都对齐了。生2:只要小数点对齐,其它就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一样了。生3:我们核对结果,购物小票上的应收3.66元对了。3、试一试。师:同学们来计算下面的两道题:7.9+1.715.2-12.5师:计算这两道题时还应注意什么?生:计算小数加减法除了要小数点对齐外,还要注意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相减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再减。4、归纳算法师:通过刚才的例子,你觉得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小结:(略)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1、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数学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数学给孩子明天留下的不仅是系统的数学知识,必要的应用技能,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热爱数学,拥有幸福快乐的数学学习生活,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去探索。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摘帽子”这一活动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具体的活动情景;课后练习注意趣味性,灵活巧妙。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去。2.“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3、“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安排学生为庆祝同学生日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篇二:小学数学优秀教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三:小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1~5的乘法口诀,同桌同学互相提问回答1~5的乘法口诀.2.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得数新授1.谈话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问:在没有学习6的乘法口诀之前,请大家先猜测一下,你觉得老师要怎样来将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2.出示p33准备题(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2)问:每次加6,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6,第一个格是1个6,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6相加呢?(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6,并板书: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3.探究发现(1)学习口诀:“一六得六”(以教师指导为主)教师出示一只蝉的实物图(也可以将实物图做成简单的多媒体课件),问:你们看见了什么?(指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这是一只蝉,每只蝉有6条腿.)(2)学习口诀:“二六十二”(以教师指导为主)教师再出示一只蝉的实物图,问:现在有几只蝉,是几个几?(现在有2只蝉,是2个6.)(3)学习口诀:“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学生自主探索)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诀,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书.教师再依次出示四只蝉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从准备题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教师板书四个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诀.(4)问:看一看这六个算式和六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6的乘法口诀共有6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6,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6.)4.熟记口诀(1)教师给出一定得时间,要求学生们在此时间范围内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3)开火车(找出一组学生,顺次回答问题),师生对口令(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没回答问题的学生击掌判断正误(回答正确,击掌;回答错误,立即举手纠正.).巩固练习1.完成p33、做一做、1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要求学生也用小棒动手摆1个六边形.提问:(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