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PAGEPAGE1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考点巩固卷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解析版)专题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巩固卷考点0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1考点0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考点03:五四运动………………………2考点0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考点0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内容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宣教儒家伦理的旧思想、旧文学仍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为改变这一状况,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D【详解】根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宣教儒家伦理的旧思想、旧文学仍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这一状况,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抨击儒家旧思想、旧文化,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张推动清王朝统治,”北洋军阀统治”是在清政府灭亡后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C.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生的中华民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D项正确;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属于实业救国,不属于文化方面,排除A项;《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维新派主张变法,排除B项;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属于制度方面的学习,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四川遂宁·统考中考真题)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言:”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这段话中”种种之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表现为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答案】D【详解】据题干”陈独秀在《敬告青年》”"……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和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宣扬民主与科学,促进了思想的解放,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标,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张謇等实业家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1917年成立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A.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 B.遏制了列强的侵略C.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 D.有利于传播新思想【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结合所学可知,白话文的使用比文言文更加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传播新思想,D项正确;白话文普及与教育体制变革无关,排除A项;白话文普及不能遏制列强的侵略,排除B项;白话文普及与维护民主共和政体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5.(2020·北京西城·统考二模)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段描写反映的思想主张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和所学知识,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题干正是反映了鲁迅批判传统道德礼教的虚伪,认为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并提倡新道德,B项正确;ACD都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但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考点0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6.(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A.背景 B.主张 C.内容 D.影响【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结合所学可知,打击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为五四运动作充分的思想准备都是五四运动的影响,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和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两项.故选D项.7.(2023·内蒙古包头·统考中考真题)在《新青年》的推动下,宣传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B.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C.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进步青年还成立了新民学会,研讨新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D项正确;辛亥革命拉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排除B项;洋务运动反映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虽然未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答案】C【详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历程,其中”学思想”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新文化运动打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项正确;学制度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答案】A【详解】题干反映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结合所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蔡元培此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利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根除”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B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排除C项;男女平等”完全实现”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过程,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改革开放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3:五四运动11.(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揭示了A.五四运动的背景 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C.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答案】A【详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中心事件是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政治混乱和西方思想的传入都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A项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题干图片没有体现,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天安门”"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和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不符题意,排除A项;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不符题意,排除C项;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据亲历者杨晦回忆:”(这一事件发生前夜)各校代表和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三院礼堂开大会,当时群情激昂,发言踊跃,有一位同学咬破了手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字,表示决心.”"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五四运动【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还我青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D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发起者是康有为、梁启超,二次革命的发起者是孙中山先生,护国战争指的是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战争,均与题意中的”学生”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4.(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5月”"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五四运动,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B项正确;《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排除C项;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下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正确;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其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排除B项;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0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6.(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45年【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立,因此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1921年,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1921年,而不是1922年,1923年,1945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17.(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在历史课上,教师播放了《开天辟地》电影片段”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以下可能在电影中出现的是A.会议地点因故发生了转移 B.单枪匹马遭遇革命的挫折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D.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A项正确;单枪匹马遭遇革命的挫折在中共一大后,排除B项;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排除C项;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1924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编印了《小学国语教科书》,其部分课文有第10课《女子的能力》、第28课《兄弟们!想想看》,还有第16课陈独秀的演讲词《劳动者底觉悟》.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24年”"工人俱乐部”"《劳动者底觉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出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排除D项.故选C项.1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是中共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差别,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当时主要任务是反对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