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PAGEPAGE1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突破卷17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原卷版)专题16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专题突破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创作于1953年.其反映了当时我国A.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 B.大跃进导致经济比例失调C.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 D.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大力发展轻工业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下为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截图,仔细阅读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判断①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④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4.如图是1955年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纪念的事件A.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D.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5.请判断下列哪一项是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A.”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C.”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属于我国哪方面的建设成就A.民主政治 B.基础设施 C.国防装备 D.文化教育7.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农业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周恩来在1957年6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亿两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材料所述现象缘于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设立特区9.1954年,中共江苏省委指出,普选(人大代表)工作的各阶段各地都应大张旗鼓地做好宣传,并结合中心工作推动普选.”搞好生产,迎接普选”作为凝聚共识的宣传口号,进一步催生出了各行业、各阶层中的爱国模范和先进典型.这可用于说明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B.人民民主政治得到认同C.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其中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的创举是A.赎买政策 B.自负盈亏 C.互助合作 D.按劳分配11.这次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分析了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工作重心转移的初步尝试.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13.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劳动归来》年画,画面呈现出人们劳动归来后欢快和谐的场面.该作品A.表达了人们渴望国家独立的美好愿望B.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C.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的喜悦D.体现了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后农民的富足14.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以后,中国A.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B.立即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的高潮C.国内主要矛盾无法解决 D.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5.”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他去学开拖拉机.”这首民歌的创作背景是A.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提高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实施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6.下图是1958年的一幅年画,《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作者:黄胄.画中字:办好托儿所解放妇女劳动力.托儿所,朋友多,妈妈去生产,阿姨照顾我.)该漫画反映了A.新中国幼儿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 B.妇女成为国家建设主要力量C.新中国经济建设成果超英赶美 D.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17.”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些材料出现在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运动C.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8.下图为1960年版1元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描绘的是劳动妇女开拖拉机的场景.该设计反映当时A.已经基本消除了城乡差别 B.土地改革运动的蓬勃开展C.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D.倡导平等建设国家的新风19.下面两位人物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人民日报》报道,焦裕禄抱病带领全县人民与严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奋力改变兰考县贫困面貌.《人民日报》报道:王进喜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A.心系祖国,严谨治学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20.习近平总书记赞扬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习总书记赞扬的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A. B.C. D.21.《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了时代风貌、书写了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为A.《将革命进行到底》 B.《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C.《迎接新的更大胜利》 D.《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22.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运动爆发了.这场运动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23.1973年,中国实施一项新的计划,从美国、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以满足国内工业、农业和各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材料说明中国加强经济交流 B.中美关系密切深厚C.对外开放逐步加深 D.和平共处成为共识2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如下史实中,不属于材料中”进展”的是A.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C.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D.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25.季羡林先生在关于文革的回忆录中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可以不受法律制裁的,他们的木棒中,他们的长矛中,就出法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是违法 B.中国社会已经陷入了严重混乱的局面C.我国的立法权已经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文化大革命”严重践踏了民主法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成立,负责六项筹备工作.参加新政协的共产党员约占44%,工农各界无党派人士约占26%,民主党派成员约占30%.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等63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中共党外人士有3人;56名委员有27人为中共党外人士.材料二: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材料三: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下,35个选举单位认真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构成少数民族归侨连任妇女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党政领导干部人数44242797790497634969占比14.85%1.41%26.77%26.54%16.69%21.3%32.55%(1)根据材料一,写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什么关系?(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十四届全国人大的代表构成具有什么特点?(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从1953年开始,经济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在全国展开.全国城乡迅速形成参加和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热烈氛围.对工业化的无限憧憬,激发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来未有过的劳动热情……较大项目,平均每天都有一个开工或竣工.一大批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在内地兴办.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和不合理布局大大改观.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工业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工业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6分)28.人民共国成立后,开始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见下表.时间建设成就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一个集中统一、比较高效的中央政府,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具有很强的组织动员能力;有苏联对我国的”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旧中国的一百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有所提高.——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材料一中,我国建设成就有何特点?与此同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请给材料一的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6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一致认为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什么成就?根据材料归纳取得这些建设成就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一五”计划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变化.(3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53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对棉花、蔬菜及其他农业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个体分散的农业生产力未能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满足工业和城市的需求.同时,农村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劲状态,对工业尤其是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减少.材料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私人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等诸多矛盾不利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