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基于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_第1页
融媒体视域下基于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_第2页
融媒体视域下基于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_第3页
融媒体视域下基于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_第4页
融媒体视域下基于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课堂教学和互联网技术深入融合,在不断的教学应用中,发展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手机APP的几种移动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实施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探索路径。[关键词]手机应用;移动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融媒体背景下,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及适合于在移动端学习的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为基于手机应用的移动教学探索提供了现实基础。基于手机APP的教学在各高校的课堂上应用得如火如荼,各高校积极推行“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微助教”及“蓝墨云”等移动教学手机应用APP,包括各类学习APP,教师应用手机APP创新了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回到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教师的创新教学方式而得到提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信息化的教学正向发展。但基于手机应用的移动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的课程内容,寻找正确的切入点,将移动教学恰当地融入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扩展基于手机APP的移动学习领域是各专业老师在教学使用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之一。2012年,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教学水平……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当前大多数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即教师是课堂的中心,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被动接收信息。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不适应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同时,学生对手机严重依赖。如何利用好学生手中的手机和丰富的APP资源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基于手机APP的几种教学模式(一)以传统课堂为主、手机APP为辅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手机APP作为现有教学模式的补充,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一种传统的移动学习,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手机APP的参与比重很小,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安排,增加教学互动环节,如利用APP点名记录考勤、互动答题,在课堂中起活跃气氛的作用,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这种教学模式在手机APP刚引入课堂的时候,效果十分明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移动教学APP都具备这些基本功能,操作易上手,对探索移动教学之初的文科老师来说,是常选的模式。(二)以项目教学为主、手机APP为辅的教学模式对抽象的理论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设计一些动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大多数课程存在课时少、教学内容实际应用少等问题,依然是“老师讲、学生听、转身忘”的循环,如果课后不继续深入学习,学生很难吸收应该掌握的知识。“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学习。其特点是真实,每个项目独立,且项目实施过程不仅给学生的是关于项目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将教学目标分为“项目”,用手机APP进行任务布置,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学生反馈学习成果。(三)以手机APP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移动学习的支撑体系建设完备,数字化学习资源日渐丰富,作为学习服务的手机APP开发,为基于手机APP为主的线上教学模式提供可能。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学习进度和范围自由控制,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完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二、手机应用APP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过程手机APP的应用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首先,预备上课的师生都要安装并登陆要使用的手机APP,并注册;课前,教师新建课程、搜索资源并收藏、编辑课程目录,添加课程资料,创建班级。学生加入到教师创建的班级中。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手机APP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的比重和使用的功能各不相同。(一)课前的教学准备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等手机APP发布课前通知,让学生进行课前线上预习,加强课上的学习效率,同步产生课前数据分析。不论是在刚接触到的移动教学传统课堂中还是在小组学习和项目学习中,教师基于手机APP进行互动教学,课前利用手机APP具有的手势、位置、二维码签到方式来点名。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设置题目进行抢答。在项目学习中,教师需要上传项目学习的相关资料,学生在线下进行课堂预热和拓展。对抽象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来说,课前预习和课后深入探索十分重要,教师上传的有針对性的资料对学生直接在传统课程上“填鸭式”的灌输相比作用更大,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可以从手机APP中找到跟项目相关的研究资源,促使学生了解本节内容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二)课中的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进展以及教学重难点,利用手机APP设置相关的题目通过进行抢答、选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上墙”,学生对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接受,愿意参与其中,对原本“身体坐着课堂中,心在教室外漂泊”的学生来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个性化的学习中,可以用手机APP的直播功能,进行直播教学。在小组学习和项目学习中可以通过“分组”“头脑风暴”“学情监测”“课堂调查问卷”以及“投票”等功能进行课堂互动。(三)课后的教学评价課后通过手机APP直接发布作业,并发布通知进行督促,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教师进行批阅,同时教师通过APP的统计功能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考核的标准之一。传统课堂教学时间45分钟,课上时间有限,课后通过手机APP的讨论区发布本节内容的讨论话题,要求学生参与讨论,可以随机分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勇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对课上所讲内容有疑惑的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上传的相关资料利用课下时间重新学习,加深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讨论区留言,教师及时进行解答,其他同学也可以参与到此问题的讨论中。通过手机APP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也可以进行师生互评,教学相长,对教师的教学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手机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移动教学方法在现今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作用,但在整个教学应用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目前存在的问题1.题目类型单一对学生喜爱的“抢答”题,仅限于选择题,只适用于需要记忆及理解的知识点。对开放性的问题,并没统一的标准答案,在题目设置上有很大的局限性。2.使用时受网络信号影响支撑移动学习的校园无线网络环境必须兼具“规模、高速、融合、扩展”4个特点。高校校园网建设中,无线网络长期被视为有线网络的补充,多基于区域示范的理念进行部署,存在覆盖范围不广、接入性能不足、网络管理分散等问题,难以满足移动学习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的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因为网络信号问题耽误教学时间,使本来有限的时间更加紧张,导致事倍功半。3.手机APP功能开发不足手机APP作为移动学习的学习服务支持,其系统平台的功能有待扩展和完善,设置考试题库设计和互动提醒功能。(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1.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所谓“混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手机APP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基于手机APP的学习模式是现有教学的补充,与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形成三者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仍由教师为主导,教师负责策略指导、重难点讲解、任务布置、课堂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基于手机APP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为主,教师监督指导,制定学习计划、调节学习过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任务,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而网络学习则以学生为主导,学生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程,评估学习效果。2.基于手机APP的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所以在基于手机APP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引导及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互相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中间环节的基于手机APP的自主学习模式,主要分为贯穿于整个学期的自主学习模式和每个单元的自主学习模式。贯穿于整个学期的自主学习模式包括教师通过手机APP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APP分享成果,通过手机APP进行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及教师评估。每个单元的自主学习模式包括教师课堂布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手机APP制定学习计划、通过手机APP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手机APP自我调节监控学习进程、通过手机APP进行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四、小结基于手机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