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依赖”现象的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1页
“教辅依赖”现象的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2页
“教辅依赖”现象的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3页
“教辅依赖”现象的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4页
“教辅依赖”现象的危害、成因和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教辅依赖”是指教师或学生由于对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教材解析、练习题册、模拟试卷等教辅资料的过度使用而形成的一种依赖现象。这种依赖现象对课堂教学、教师、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有师生的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惯性心理和学习惰性、教辅表面上的“有效性”和长期形成的应试文化。合理使用教辅,真正发挥其“辅助”的作用,可以从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入手,回归课程标准,留给学生更多思考时间,“科学配方”练习题,在行动上真正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关键词]教辅依赖;危害;成因;对策一、教辅依赖的危害(一)对课堂教学的危害教辅依赖使得课堂教学更多预设性,更少生成性。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演绎、创造和开发,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将教科书内容灵活地重新组合、扩展、深化、转化,以利于学生的实际发展。[1]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2]毋庸置疑,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实际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必要的准备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少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由于对教科书的内容理解不够、把握不深,转而对各类教师用书或者教学参考书等教辅资料盲目崇拜,将教学内容死死框定在教辅所提供的范圍内,甚至连举例拓展都依赖教辅,不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地开发演绎,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甚至全无生成、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了无生机、缺乏活力的。(二)对教师的危害教辅依赖会阻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教师专业成长。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3]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做很多创新性的工作,独立思考和体悟课堂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有现成的英语教辅可用,客观上也弱化教师创造精神,有些教师患上了教辅依赖症。这一点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体现明显。《牛津高中英语》试行已近十年,除了教材配套,有些教辅也提供了各类课型的课件。很多教师采取‘拿来主义应付课堂。”[4]对教辅的依赖会限制教师的思维空间,束缚教师的个性发挥。如果长时间依赖教辅资料备课、讲课,教师将会形成思维定式和行为惯例,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就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和职业成就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更加强调内在性、自觉性和生长性。教师专业成长内在地包含认同、养成、生发三因素良性循环的逻辑过程。认同是教师在教育成长及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情感态度;养成是指教师个体通过持续的系统的专业体验与自省,逐渐形成好的专业习性和品行的过程;生发即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生成与发展。[5]教辅依赖就像是一个隐形杀手,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给新手教师带来现实的便利,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教师无法完成“认同、养成和生发”三个过程,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辅书的滥用,还导致了一些教师教学和研究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目前有些教师长期依赖各种教辅书或教参,离开这些东西,有的老师就无法上课,也有的老师连一份像样的试卷都出不出来。”[6]长期有教辅依赖的教师还会因为成就感的缺失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三)对学生的危害学生使用的教辅资料大体上分为三类:讲解类教辅、练习类教辅与备考类教辅。由于对它们的过度使用而形成的教辅依赖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危害,下面分别谈一下这三类教辅对学生的危害。1.讲解类教辅替代学生进行精细加工的工作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后,需要在课下的时间针对课上的内容进行自己的精细加工,这个过程是掌握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中间需要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必须亲力亲为。而讲解类教辅资料却在某种程度上替代学生进行了精细加工的工作,有些讲解类的教辅针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已经达到了抽丝剥茧的程度,各种表格汇总、思维导图层出不穷,学生在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直接翻看教辅资料,表面上似乎达到了“短平快”的效果,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经历将原始信息加工提取保存记忆的过程,没有经过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也就缺失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更体会不到探求真知的艰辛。一切来得太容易绝非是一件好事。2.练习类教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学生课下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其目的是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练习题的题目是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的,它必须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科学把握题目的难度和适切性。题目的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能够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就应该适可而止。然而市场上很多练习类教辅大量“偏、难、怪”的题目屡见不鲜,导致学生被大量同质化的训练所僵化和挫伤,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智慧与思维,消磨了学生的兴趣与动力,阻滞了学生的智力发育、知识习得和兴趣生成。[7]“题海战术”的传统学习方式更是让题目数量达到非理性的程度。这样在“质”和“量”的双重压力下,教辅依赖严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3.备考类教辅挑战学生价值观学生参加考试是为了检验自己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备考过程是统合知识、差漏补缺的过程。然而一些备考类教辅一味追求所谓“考试技巧”,提供“答案模板”,这种做法会对学生在思想上造成很坏的影响。有些学生会认为平时努力学习并不重要,只需要在考试之前背背“模板”就行了,一样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获得高分。这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事实上已经在某些学生群体中蔓延开来,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正面引导,就会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挑战,非常值得我们警惕。二、教辅依赖的成因(一)师生的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困难,一部分老师和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是想着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着解决问题,而是转向教辅资料试图寻求或者拼凑出完全的解决方案。这种“坐享其成”“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是导致教辅依赖的主要原因。(二)教辅的“有效性”教辅本身的“有效性”是导致教辅依赖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教辅编写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使用教辅资料确实能给教师和学生省去不少的“麻烦”,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标准答案”,比自己分析思考来得更快。这种表面上的“有效性”使得其背后的潜在危害得以隐藏,契合了师生的需求,当然也就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三)惯性心理和学习惰性惯性心理是指人们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解决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如果一位教师在连续的几节课当中都在利用教辅资料备课、上课,教学过程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那么他就可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采取同样的方式完成他的教学。学习惰性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自动拖延并伴随不良情绪体验的心理状态。[8]学习惰性是普遍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中的,它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心理因素。而教辅的存在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惰性,因为他们可以选择使用教辅在较短的时间处理自己的学习任务。惯性心理与学习惰性是导致教辅依赖日益严重的直接原因。(四)长期形成的应试文化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經推行实施很多年了,素质教育也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我们的学校中,应试文化依然存在,纸笔测验仍然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在考试的压力下,“刷题量”成为考试成绩的保障,也就不难解释各类教辅资料连年保持畅销的原因了。三、针对教辅依赖现象的应对策略(一)从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入手想要摆脱对教辅的依赖,可以从加强思想意识教育入手,帮助有教辅依赖的师生克服畏难情绪和浮躁心态,静心施教、踏实求知。可以通过教研例会或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广大师生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让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清楚地意识到教辅依赖的危害,在思想上统一认识、达成共识。(二)回归课程标准,拿生活当教辅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的编写依据,而教辅是对教科书的解读和诠释。教辅依赖过度关注了下游的教辅而忽视了上游的课程标准,这就使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摆脱对教辅资料的依赖,可以灵活地将课程标准、教科书、教辅资料整合利用,突出强调课程标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拓展自己的思路,拿生活当教辅,把自己和同学们的生活实例融入课堂中,读好生活这本书,它是一本更有效、更精彩的“教辅”。(三)留给学生更多思考时间,鼓励学生个性解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惰性,课上以问题为中心设置环节,引导学生多思考,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看问题;课下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解决创造性的综合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具备更多时间上、空间上的可操作性。(四)练习题科学配方,一例多题,一题多解学生练习题要做到科学配方,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在一个情境中变换条件设置多个题目,也可以要求用不同的解决办法求解同一道题目,突破思维定式,跨越“题海战术”,真正达到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的作用。(五)在行动上改变评价方式1.对教师的评价制定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标准,强调教师课堂教学的创生性、灵活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