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B.SiC.AlD.Fe
2.(2分)(佛山)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能增加农产物产量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
C.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把金属制品合金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
3.(2分)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
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一周后观察铁打和U型管内水面变化()
用卜水
A.铁钉未锈蚀,水面一样高
B.铁钉未锈蚀,水面左低右高
C.铁钉锈蚀,水面左高右低
D.铁钉锈蚀,U型管水从右边全部溢出
4.(2分)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日用品A洁厕灵B洗涤灵c洗发水D消毒液
pH17912
A.AB.BC.CD.D
5.(2分)下列关于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资源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6.(2分)以CCI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P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单质
B.CCI4是一种化合物
C.制造纳米级金刚石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CCI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7.(2分)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歼一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
训练。歼20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动机并具备高隐身
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
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A.隐形飞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隐形飞机外观为什么与普通飞机不一样
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8.(2分)下列垃圾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①废铜线②打碎的陶瓷③纸皮箱④吃剩的饭菜.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9.(2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0.(2分)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讲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
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3),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C.90g乳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8g
D.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加热液体
12.(2分)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木柴是易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13.(2分)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14.(2分)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用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
B.为了健康长期饮用纯净水
C.用明帆做净水剂
D.用食醋除去水垢
15.(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酸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棕色固体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5分)
16.(5分)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的燃料.请回答:
(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性质有;
(2)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符号表达式;
(3)若丁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
(4)为了更好的防止空气污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写出一条即可).
17.(7分)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
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
收二氧化碳.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
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18.(6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
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H
0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A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尤其在冬季农村取暖时易产生,前几年我县就有过中学生由
于A气体中毒死亡的事故.为了防止A气体中毒,我们在取暖时应注意.
A、C两种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是(填“可再生”或“不可
再生”)资源.为了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我们不仅要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而且我
们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
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
指标.)那么,你所知道的新能源有(填一种即可);低碳生活要从我们的日常行
为做起,你所做的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事是:.
19.(5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
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
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在上述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20.(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或溶液)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
(1)写出X、丫可能的一种化学式:
X;Y.
(2)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写出: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
解反应").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的现象是:.
21.(6分)近两年来,我国西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我们在抗旱
(1)用微观的观点回答问题:
a)1滴水中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
b)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c)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2)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从中可以看出天津市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
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淘米水洗碗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使用不间断地往水边冲淋、排水的用水量为165L/次的家用洗衣机
(3)有人对于水的下列认识: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②凡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水一定都是纯净的水
③任何水煮沸后都可以饮用④将3ml酒精溶于2ml水中,体积小于5ml
(4)某地区发生水灾,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缺乏洁净的生活用水问题,支援灾区的医疗队
员们挨家挨户的发放固体净水剂并标明用量,其中一包是漂白精,其作用跟氯气相同
为.
(5)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
因.
(6)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到的物质是.
(7)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方法,来降
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8)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帆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进
行过滤,请问加明帆的作用是;
改进后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r,你有无不同看法?简
述你的理由.
(9)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
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甲48—08z;O^jO
8O
ABCDDCE
(“o”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o”表示氯原子)
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可能表示水分子的是,乙发生的
反应基本类型为.
(10)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请从
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反应的过程.*
宏观:.
微观:.
(11)海水也是未来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现在从海水中获得的氟化镁电解可以得
到镁和氯气.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密度小、硬度小的性质,其合金被广泛用于军
事、航空工业中.镁过去还被用于照相机的闪光灯,称作“镁光灯”,这是由于镁条在空气
中点燃,与氧气反应发生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氧化镁.
①上述叙述中,描述镁的物理性质有;描述镁的化学性质有.
②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叙述中的两个化学变化,并指出反应的类型.
反应一: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类型为;
反应二: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类型为.
:5:
------电池一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5分)
22.(7分)根据下图回答: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的名称:
②④;
(2)写出实验室用高镉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或“化合”).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需
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②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有a.从水槽中取出导管;b.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c.停止加热;d.收集气体;e.加热;f.加入药品,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填序号).
③b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④某同学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导管口没有出现气泡,试具体分析可能的原因?
(3)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法收集氧气;当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4)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与二氧化镒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放出氧气.符号表达式
为:.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所需要的发生装置(填序号).利用该
装置还能制得某气体的符号表达式为:.
(5)有一套装置如右图所示,请用它收集02、C02.
①用排水法收集02时,气体从管通入.
②用排气法收集C02时,气体从管通入.
23.(8分)纯碱(Na2c。3)水溶液的pH①(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某
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氢氧化钙、纯碱制得烧碱(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l+2NaOH,他们将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过滤,得滤
qm
「
体
誉
&
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150.0
【思考与交流】(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滤液中一定有②(填化学式).若
往其中加入酚酰试液,则溶液显③色.
(2)由于反应物的用量未控制好,所以滤液中还可能有多余的反应物.
【猜想与假设】小肖同学认为:可能还有Na2c03和Ca(0H)2.小谭同学认为:可能
还有Na2c。3.小张同学认为:可能还有Ca(0H)2.【讨论与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
致认为④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⑤.
【活动与探究】小谭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⑥,于是得出
该滤液的溶质中还有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小张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
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
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⑦,得到了和小谭同学相同的结论.
经过上述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探索与拓展】现有一份由NaOH和Na2c03组成的混合物29.2克.为测定其中Na2c。3
的质量分数,该实验小组先将稀硫酸溶液逐渐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发生反应:
Na2CO3+H2SO4=Na2SO4+CO21+H20,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假设A点处所加稀硫酸恰好反应完全).据图计算:(1)原混合物中Na2c03的
质量分数.(2)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4.(1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钻(C。)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大。常温下,钻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锈蚀:加热
时,钻会与氯气、硫等起化学作用,生成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二氧化钻(CoCI2)
吸水后由蓝色变成了红色,在工业上,钻可以制成多种合金:在医疗上,钻的一种化合
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可用来医治恶性贫血、气喘、脊髓肋病等。
(1)写出金属钻的一条物理性质:O
(2)已知二氯化钻和硫化钻中钻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请写出硫化钻的化学式。
(3)图1为钻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钻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请把图2的信息补充完整。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标号b
A.钻合金的硬度大于钻
B.钻及其化合物均无需密封保存
C.人体缺乏钻元素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D.二氯化钻可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
图1图2
25.(10分)硅及氧化物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氧化硅是沙子、石英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晶体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
碱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Xo
①X的化学式是o
②硅酸钠由离子构成,阴离子的符号是o
③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O
④硅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酸,实验室常用硫酸和硅酸钠反应进行制备,试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019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B.SiC.AlD.Fe
【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故选:Ao
【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
题.
2.(2分M佛山)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能增加农产物产量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
C.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把金属制品合金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
【分析】(1)结合化学肥料知识,知道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根据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关系,知道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性贫血.
(3)根据营养素与食物的关系,可以知道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4)根据合金的优点,知道把金属制成合金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
【解答】解:(1)A错,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
(2)B对,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所以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治缺铁
性贫血。故B对。
(3)C对,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故C对。
(4)D对,合金具有能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优点,所以把金属制成合金能提高金属的
机械性能。故D对。
故选:Ao
【点评】应该熟悉合理使用化肥与环境的关系,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应知道人
体缺乏微量元素会患某些疾病,六大营养素存在于哪些食物中,以及合金的优点.
3.(2分)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
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一周后观察铁钉和U型管内水面变化()
A.铁钉未锈蚀,水面一样高
B.铁钉未锈蚀,水面左低右高
C.铁钉锈蚀,水面左高右低
D.铁钉锈蚀,U型管水从右边全部溢出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生锈时要消耗试管中的氧气,从而使得
试管中的压强降低,导致液面出现变化。
【解答】解:A、铁钉生锈,水面不一样高。故选项错误;
B、铁钉生锈,水面不一样高。故选项错误;
C、铁钉锈蚀,铁钉生锈时消耗了试管中的氧气,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会出
现水面左高右低。故选项正确;
D、U型管中的水不可能从右边全部溢出。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生锈的条件和压强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从环境条件和实验
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分)小刚测定了下列4种日用品的pH,其中呈酸性的是(
日用品A洁厕灵B洗涤灵C洗发水D消毒液
pH17912
A.AB.BC.CD.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中
性溶液的pH等于7.
【解答】解:A、洁厕灵的pH=1,小于7,显酸性,故A正确;
B、洗涤灵的pH=7,呈中性,故B错误;
C、洗发水的pH>7,呈碱性,故C错误;
D、消毒液的pH>7,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5.(2分)下列关于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02等气体引起的
B.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资源
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分析】A、根据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种类分析;
B、根据乙醇的性质分析;
C、根据酸雨的pH值分析;
D、根据石油、煤炭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
【解答】解: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02等气体引起的,故A叙述正确;
B、乙醇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能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故B叙
述正确;
C、目前一般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C叙述正确;
D、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故D叙述错误。
故选:Do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含义、乙醇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
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2分)以CCI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CTC可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钠属于金属单质
B.CCI4是一种化合物
C.制造纳米级金刚石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CCI4和金属钠为原料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分析】A、根据钠为金属单质进行解答;
B、根据四氯化碳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C、根据有新的物质生成进行解答;
D、根据CCI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A、钠由钠元素组成,金属单质,故A正确;
B、四氯化碳由碳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制造纳米级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
D、CCI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性质及其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7.(2分)2017年11月10日上午,空军发言人表示,歼一20列装部队后,已经开展编队
训练。歼20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动机并具备高隐身
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小贝看了一篇介绍隐形飞机的材料
后,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与化学无关的问题是()
A,隐形飞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
C.隐形飞机外观为什么与普通飞机不一样
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
【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
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解答】解:A、隐形飞机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制隐形飞机的材料有什么性质,属于利用研究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
选项错误。
C、隐形飞机外观为什么与普通飞机不一样,属于物理学领域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
究范畴,故选项正确。
D、怎样合成隐形飞机的材料,属于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
错误。
故选:Co
【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利用化学
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8.(2分)下列垃圾可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的是()
①废铜线②打碎的陶瓷③纸皮箱④吃剩的饭菜.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垃圾类别进行分析,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
【解答】解:废铜线、纸皮箱属于可回收垃圾,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垃圾的类别进行.
9.(2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C.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进行解答;
B、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进行解答;
C、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解答;
D、根据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含有中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故B错误;
C、根据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
D、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的知识.学生应明确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分子、
原子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能够认识不同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不同.
10.(2分)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讲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
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3).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B.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C.90g乳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8g
D.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
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皆且复个数.x100%进行分析判断.
相对分子质量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x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解答】解:A、乳酸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3):(1x6)*1:2,故选项说
法错误。
B、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经”-------x10。%=40%,故选项说法错误。
12X3+1X6+16X3
C、90g乳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90gx.---------空虫--------x100%=48g,故选项说
12X3+1X6+16X3
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加热液体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
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
管容积的L,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33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
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
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2分)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木柴是易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
触面积.
【解答】解:把木柴架空时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木柴的燃烧。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
知识进行.
13.(2分)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烫伤手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会造成标签受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珀端
钳夹取,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可能会造成
液体飞溅,图中操作会烫伤手,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读数偏大,量取
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2分)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A.用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
B.为了健康长期饮用纯净水
C.用明帆做净水剂
D,用食醋除去水垢
【分析】A、根据常见的溶解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明帆净水时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使用能使碳酸钙反应的物质除去;碳酸钙可以和酸反
应,故可使用酸性物质除去水垢.
【解答】解:A、汽油洗去机械上的油渍是因为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故选项说
法正确。
B、纯净水中不含矿物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
法错误。
C、明帆能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加快不溶性固体小颗粒的沉降,
故可做净水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醋酸可以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
故可以用醋酸除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现象、水的净化、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15.(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酥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红棕色固体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分析】A、依据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判断分析;
B、依据酚酥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判断;
C、根据铜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的溶
液呈黄色,故正确;
B、酚酥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酚猷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不变色,故错误;
C、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生成红棕色固体,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
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错误。
故选:Ao
【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现象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间反应情况以及生成
物的颜色及状态,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35分)
16.(5分)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的燃料.请回答:
(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性质有通常情况下,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常温加压时可变成液体;可燃性;
(2)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符号表达式
占燃
2c4H10+I3O2'8co2+IOH2O;
(3)若丁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
(4)为了更好的防止空气污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少坐私家车(随手关灯
等).(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进行总结丁烷的性质;
(2)根据丁烷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解答;
(3)根据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
颗粒和臭氧进行解答;
(4)从造成大气污染的源头阐述,建议从环保治理进行解答.
【解答】解:
(1)根据信息可以看出,丁烷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加压可以变成液体;
具有可燃性,故填: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加压可以变成液体;具有可燃性;
(2)丁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占燃
2c4H10+I3O2'8co2+IOH2O;
(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和臭氧;
(4)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厂废气、矿物燃料的燃烧、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排放的尾气.因此要减少含硫煤的使用、多植树造林、使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少放
烟花爆竹等,可以保护空气.
答案:
(1)通常情况下,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常温加压时可变成液体;可燃性
占燃
(2)2c4H10+I3O2'8co2+IOH2O;
(3)可吸入颗粒物
(4)少坐私家车(随手关灯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图片信息的提取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
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7.(7分)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
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答一条即
可)・
(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
收二氧化碳.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
济”理念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分析】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低
碳经济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答】解:(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上升,所以本题
答案为: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光合;
(3)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能增加煤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故①不符合,②大
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减少石油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②符合,③优化建
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③符合,所以本题答案为: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6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
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向2Fe+3c02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CuS04=FeSOg+Cu,该反应属于置换(填
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A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尤其在冬季农村取暖时易产生,前几年我县就有过中学生由
于A气体中毒死亡的事故.为了防止A气体中毒,我们在取暖时应注意保持屋内外空
气流通.
A、C两种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其中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
“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我们不仅要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而
且我们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碳耗费
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
一种指标.)那么,你所知道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
史熊“(填一种即可);低碳生活要从我们的日常行为做起,你所做的与低碳生活有关
的事是: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
电,节约用纸等.(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B、F是红色固体,所以可从红色的铜以及氧化铁等物质
分析讨论,A、C为无色气体,C又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C是二氧化碳,A是一种有
毒的气体,尤其在冬季农村取暖时易产生,所以A是一氧化碳,B只能是氧化铁,F则
是铜,C是二氧化碳,则x是铜的盐溶液,可以是硫酸铜等物质,确定这些常见的物质
后,再顺推或逆推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B为红色固粉末,且能够和气体A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C可
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为二氧化碳,£为碳酸钙,而A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
铁,D为铁,则x是铜的盐溶液,可以是硫酸铜等物质,所以反应①为氧化铁和一氧化
碳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铁,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古沪
Fe2O3+3CO2Fe+3CO2;
(2)常见另一种红色固体F是铜,实现转化②,可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化学式
是:Fe+CuS04=FeS04+Cu,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根据一氧化碳生成是因为氧气不足造成的,所以可对其补充充足的氧气并开窗通风
让产生的一氧化碳尽快散失,便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碳的氧化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
产生,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常见的新能源有多种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氢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低碳生活是节约型生活的体现与之相关的有:
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电,节约用
纸等.
古洱
故答案为:(1)3co+Fe2C>3.2Fe+3c02
(2)Fe+CuS04=FeS04+Cu;置换反应
(3)保持屋内外空气流通;不可再生;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
能等;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白炽灯,少开一盏灯,节约一度电,
节约用纸等.(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的红色物质和C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即寻找解题
的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其它未知物的推断.
19.(5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
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
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产生气泡,溶液变浅绿色
在上述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铜丝,充分作用.无明显现象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铝丝,充分作用.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3FeCb=
2AICI3+3Fe
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擦除铝丝表面的氧化铝.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铝>铁>氢>铜,其中铁和
盐酸反应得到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所得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根据铜不能氯化
亚铁反应,铝能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并生成无色的氯化铝溶液,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铁和盐酸反应得到浅绿色氟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现象是产生气泡,溶
液变浅绿色;铜不能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证券分析师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2030年办公设备租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高山滑雪设备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香薰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亲告罪的理论与实践困境突破研究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法治教育教学计划
- 那曲市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 绵阳街道管理办法
- 粮食卫生管理办法
- 精装方案管理办法
- 2014畜牧兽医《饲料与兽药营销》课程标准
- GB/T 27903-2011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
- GB 9706.19-2000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
- 四川省工伤医疗(康复)待遇申请表
- GA/T 537-2005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 CB/T 465-1995法兰铸铁闸阀
- 高中地理填图精华
- 甘肃张掖培黎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
- DB32∕T 4327-2022 化工消防救援站建设规范
- 道路清扫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