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9/07/wKhkFmZM4RaAIoMGAAFkQcZHS4E957.jp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9/07/wKhkFmZM4RaAIoMGAAFkQcZHS4E9572.jp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9/07/wKhkFmZM4RaAIoMGAAFkQcZHS4E9573.jp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9/07/wKhkFmZM4RaAIoMGAAFkQcZHS4E9574.jp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9/07/wKhkFmZM4RaAIoMGAAFkQcZHS4E9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
教学能力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单选题(共80题)
1、“通过对人体的各结构层次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目标之一,其中“通过对人体的各
结构层次的学习”属于对教学目标()元素的表述。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答案】C
2、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D
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o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C
4、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移接可产生基因重组
D.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经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易出现染色体数加倍的
现象
【答案】D
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甲紫溶液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
活性的影响
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B
6、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
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
属于此项原理的是()o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问,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答案】A
7、个体发展的两个叛逆的共同点包括()多选
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
B.都要求独立人格
C.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
D.都要求精神自主
【答案】A
8、在叶肉细胞中,C0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9、以下哪一项不是直观教学的优势()
A.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B.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C.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D.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
【答案】D
10、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B.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C.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D.获能的精子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能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
【答案】A
H、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梅奥诊所学报》刊文称,即使在保持能量
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糖食物仍然较其他食物更容易引发II型糖
尿病。下列有关糖尿病和血糖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o
A.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B.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近些年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健康有
关
D.肝细胞、脂肪细胞、胰岛A细胞膜上均分布有胰岛素的受体分子
【答案】B
12、在开展调查某市常见传染病的活动时,下列哪一项不是开始调
查就能完成的()
A.确定调查目标
B.制订调查方案
C.得出调查结论
D.选取调查对象
【答案】C
13、可用于筛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是
A.异丙醇沉淀试验
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D.蔗糖溶血试验
E.抗人球蛋白试验
【答案】A
14、某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解答,“先错后纠”,
达到强化学习的作用。这位教师运用的强化技能的类型是()o
A.标志强化
B.活动强化
C.动作强化
D.变换方式强化
【答案】B
15、由于捕猎的原因,在19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
20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30000只。整个
过程()o
A.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
C.有助于种群进化
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
【答案】B
16、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
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
体现的课程理念是()o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答案】D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激励学生参
与教学。这属于变化技能中的()。
A.师生互动变化
B.教学媒体变化
C.教态变化
D.信息传输信道变化
【答案】A
18、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典型特征包括()。
A.有颈部,异型齿
B.有羊膜卵,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有角质鳞片
D.两心房。心室有完全隔膜
【答案】B
19、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这主要
是因为垂体含有()。
A.甲状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答案】D
20、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属于哪种教学评价()
A.配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21、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
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o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什么叫光反应
C.光合作用的实质
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答案】C
2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Xt
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
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蝇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
降
【答案】B
2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
移种到淮北就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了,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
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病虫害
【答案】C
24、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
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
A.过度劳累
B.感冒
C.近期怀孕
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
E.情绪激动
【答案】C
2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
B.细胞内构成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C.由含氮碱基、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的核甘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
合物
D.核酸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种
【答案】C
26、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
是()。
A.科学性和学科性
B.针对性和生动性
C.多样性和强化性
D.简明性和启发性
【答案】C
27、据报道,用一种被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时,
可口服使用,这样就减轻了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该药物被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最可能是()o
A.易化扩散
B.胞吞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答案】B
28、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不可
用于()。
A.菌种分离
B.细菌鉴定
C.细菌计数
D.菌种的保藏
【答案】C
29、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
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o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什么叫光反应
C.光合作用的实质
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答案】C
3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答案】B
31、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蓝细菌细胞内()。
A.只含有DNA,不含RNA
B.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无叶绿体,无光合色素
D.mRNA尚未完全合成即可与核糖体结合
【答案】D
3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
33、下列评价方式,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是()。
A.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
B.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采用相同的评价策略
C.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只能运用纸笔测验
D.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答案】A
34、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
A.吞噬
B.易化扩散
C.同向协同转运
D.逆向协同转运
【答案】C
35、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A
3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研究方法正确的
是()。
A.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甲紫溶液染色,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变化
B.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可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C.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
活性的影响
D.采用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答案】B
37、个体发展的两个叛逆的共同点包括()多选
A.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增强
B.都要求独立人格
C.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
D.都要求精神自主
【答案】A
38、在课堂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
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这种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
A.悬念启下
B.比较异同
C.巩固练习
D.拓展延伸
【答案】C
39、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
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
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o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
40、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
灰身,bb为黑身。若人
A.25%
B.32%
C.50%
D.64%
【答案】B
41、遗传育种中,将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进行交配,
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称为()o
A.回交
B.反交
C.互交
D.测交
【答案】D
42、高中生物课分为选修和必修课,属于选修的是()o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环境
C.遗传与进化
D.生物科学与社会
【答案】D
43、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
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
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
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
44、一般来说,中年期的人格特点包括()多选
A.人格特质稳定不变
B.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C.内省日趋明显
D.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答案】B
45、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
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0。
A.遗传物质
B.tRNA
C.mRNA
D.rRNA
【答案】c
4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
D.捕捉老鼠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答案】B
47、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
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C
48、同一草原上的羊与牛,狼与羊,人体中的蛔虫与人,双歧杆菌
与人,这四种种间关系分别是()。
A.竞争捕食寄生共生
B.竞争寄生捕食共生
C.寄生共生竞争捕食
D.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答案】A
49、水稻根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A.图尔基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
【答案】D
50、在目镜15x,物镜10x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
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
组织细胞数为()个。
A.10
B.90
C.180
D.270
【答案】D
51、与小球藻(单细胞)同类的生物是()。
A.硝化细菌、硫细菌、蓝细菌
B.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大肠杆菌
C.红色硫细菌、绿色硫细菌、酵母菌
D.乳酸菌、硫细菌、克丝子
【答案】A
5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
【答案】D
53、水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
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
响其产量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
D.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
【答案】D
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
三个维度
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制订具体教学目标
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
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
领悟(内化)水平
【答案】D
55、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
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o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56、下列对金丝猴的分类正确的是()。
A.脊索动物门一哺乳纲T灵长目一仰鼻猴属一金丝猴
B.脊索动物门T哺乳纲一灵长目T长尾猴属一金丝猴
C.脊索动物门一哺乳纲一真善目一仰鼻猴属f金丝猴
D.脊索动物门一哺乳纲T真善目一长尾猴属T金丝猴
【答案】A
57、教师在“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
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资源
B.教材资源
C.学生资源
D.网络资源
【答案】C
5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多选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
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
【答案】A
5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A
6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
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
丧失
【答案】C
61、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多选
A.辨证性
B.相对性
C.实用性
D.抽象性
【答案】A
62、下列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A.维生素
B.胆固醇
C.磷脂
D.维生素
【答案】B
63、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64、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
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20%、15%、30%,则该细胞
能完成()。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答案】C
65、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
反应体系中()是非必需的。
A.DNA引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脱氧核糖核甘酸
D.DNA模板
【答案】B
66、下列关于神经元中突触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体是轴突末梢的膨大部分
B.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器
C.突触小体能与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D.一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触小体
【答案】B
67、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
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A.M—N+Z
B.M—N—Z
C.M+N—Z
D.M+N+Z
【答案】c
6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用双缩版试剂鉴定的是()。
A.酶、氨基酸、抗体
B.胰岛素、抗体、ADH
C.雄性激素、载体、酶
D.受体、雄性激素
【答案】B
69、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A.保持相等
B.逐渐减少
C.逐渐增多
D.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70、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
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
B.加大果胶酶用量
C.进一步提高温度
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答案】D
71、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
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
B.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
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
D.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B
72、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杆插,说明书
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杆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答案】D
73、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
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0。
A.遗传物质
B.tRNA
C.mRNA
D.rRNA
【答案】c
74、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间常利用酵母菌将豆腐制作成腐乳
B.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C.生产香蕉脱毒苗的原理是基因工程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不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答案】B
75、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
C.C0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
D.质壁分离和复原
【答案】D
76、下列是生物体内的有关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
是()。
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B.RNA的合成
C.二氧化碳的固定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答案】A
77、运用不同原理可培育出符合人类不同需求的生物品种。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B.培育无子番茄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D.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
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六倍体、三倍体
【答案】A
78、生物学课程中涉及较多的实验,实验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
响实验的最终效果。因此,每一堂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
要。在“叶绿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下列有关教师实验课前的
教学准备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节省经费,可购买萎蕉、变黄的菠菜
B.课前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并多准备一套备用器材
C.只需选生物课代表作为实验小助手,帮助教师巡查各组实验
D.实验课和其他课程一样,只需要课前认真备课,写好实验方案即
可
【答案】B
79、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
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
主要原因是()o
A.关税保护
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
C.防止走私
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B
80、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o
A.①0®
B.①②®
c.①(2X3XD
D.①②@@
【答案】D
大题(共10题)
一、回答关于生命科学发展史的问题:(1)1903年,萨顿在研究蝗
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
显的关系,通过方法得出的推论是。(2)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
1944年艾弗里在格里菲斯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
转化的“转化因子”。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3)1953
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
获得诺贝尔奖。
【答案】(1)平行;类比推理;基因在染色体上(2)将DNA和蛋白质
分离开来,单独、直接地观察其作用⑶规则的双螺旋
二、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
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
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o
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
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2)若用家蚕
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
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o(3)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选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
体”)。(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
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
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O
【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A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
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
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⑵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
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⑶蛋白A的抗体⑷外源
DNA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
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A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
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
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
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
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
翻译出蛋白质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A充当抗
原.选择蛋白质A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S型
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肺炎
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
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
定条件下,DNA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三、材料:某教师为了讲解清楚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
首先借助Flash动画演示分裂间期的动态画面,之后教师演示放大
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
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
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
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拳头代表一
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DNA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
型的演示技能。(8分)(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分)
【答案】(1)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
是展示法。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①分析法:从分析
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
念,获得新结论。②归纳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
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③质疑法: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
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规律.认识
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①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
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
物学概念、原理的教学服务。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
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
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
③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④
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导学生把各种
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
四、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
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
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o
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
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2)若用家蚕
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
—作为载体,其原因是——o(3)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选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
体”)。(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
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
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O
【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A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
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
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⑵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
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⑶蛋白A的抗体⑷外源
DNA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
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A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
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
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
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
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
翻译出蛋白质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A充当抗
原.选择蛋白质A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S型
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肺炎
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
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
定条件下,DNA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五、材料:某教师为了讲解清楚细胞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变化,
首先借助Flash动画演示分裂间期的动态画面,之后教师演示放大
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问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之后提问:
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细胞核内的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
么变化谁能用两根细铁丝演示一下这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学生演示并
回答。提示:将两根铁丝交叉后.用拳头握于中间。其拳头代表一
个着丝点,这就是染色体的DNA复制。问题:(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多处运用了演示,请说明该教师用到的演示类型并列举出其他类
型的演示技能。(8分)(2)简述演示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12分)
【答案】⑴该教师播放动画用的是声像法,利用铁丝做成模型用的
是展示法。除了这些类型外,演示技能还包括:①分析法:从分析
实验现象人手,启发学生对感知到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新概
念,获得新结论。②归纳法:通过提出问题,观察若干个实验或几
组实验,归纳总结出概念或规律。③质疑法:结合实验操作和变化,
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根据实验数据来发现规律.认识
实验和微观本质。(2)应用原则和要点:①针对性和目的性。选择的
演示要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讲清难点,选择的实验能为生
物学概念、原理的教学服务。②适用性和鲜明性。选用的仪器要大
小恰当,实验装置和操作简便易行,装置要高低适宜和美观。演示
所用时间短。演示的实验现象鲜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现象。
③示范性和可靠性。教师能给学生做规范的、正确的实验操作。④
演示与讲授的统一性。演示与讲授密切结合,善于引导学生把各种
感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活动。
六、材料:“DNA是遗传物质”的教学片段一、课件展示很早以前,
大家一致认为,被视为生命中心分子的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理由是
蛋白质一方面对于生命是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蛋白质不仅有二十
种基本组成单位,并且形状和大小多样,简单地说,蛋白质是复杂
的,这正是作为遗传物质的必要条件。直到1928年,英国的医学细
菌学家格里菲思发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为人类认识遗传物
质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二、教师呈现问题1.分析教材,格里菲思的
实验最重要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2.格里菲思是否已经找到遗传物质的证据?为什么?三、教师展示
格里菲思实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组1:我
们认为第四组实验最重要,因为这组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菌与已
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菌混合,可以转变成有毒的S型活菌,是本实
验的最大发现。组2:我们也认为最重要的是第四组实验,因为这
组实验说明已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菌体内的遗传物质还有活性。组
3:我们同意前两组的意见。同时,我们认为,R型菌由于某种原因
稳定地转化成了S型菌。五、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追问师:大家说
的都是有道理,格里菲思当初做这个实验时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
认为已经杀死的S型菌里的某种因子促使R型菌转变成了S型菌,
他把这种物质称为转化因子。格里菲思认为只要找到了构成转化因
子的化学物质,也就等于找到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他找到了吗?
【答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
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说
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的过程。(2)本课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材中,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及过程,而
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并明确了问题,让学生带着这样的
问题去进行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的
指导作用。通过合作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共同学习后的结果,
即可以学习到相关知识,又能收获更多不同的思考方法。在学生得
出结论后,教师进行总结,根据上一个实验本身存在的缺陷而自然
地过渡到下一个实验。从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这样的
一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从而自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七、材料:在进行“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内容的教学时,某位教
师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特点。
B.使学生知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C.让学生尝试设计校园
绿化方案。D.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状况,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E.通过了解我国植被严重破坏的现状及危害,
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植被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F.通过展示
校园绿化设计方案,树立全体学生的爱绿、护绿意识,并从身边做
起.自觉参加绿化祖国的各种活动。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目标的
表述进行评价和修改。(10分)(2)初中生物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
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10分)
【答案】(1)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分类,并
注意行为动词的使用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2)初中生物学课程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知识、
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发展,具体的体现
如下: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
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②初
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⑧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
保护意识。④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八、《传染病及其预防》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的内容,本节介绍的是传染病的定义、流行基本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1)说出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等病原体引起的;(2)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能够解释传
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3)列举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
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4)列举常
见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等;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
如淋病、白喉、伤寒等;列举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肝
炎、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等。本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按照是否
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个人的
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对一生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根据
材料:(1)设计本节课的导入。(15分)(2)简述导入的结构。(15分)
【答案】(1)“传染病”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字眼,说到传染病人们就
会想到生病,想到甲型流感、艾滋病等,这种心里情绪对学生的学
习来说是不利的。因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由忧到爱的情境:播放
歌曲《爱在天地间》。歌中唱到:“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
像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我们也许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
起。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了人
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回肠荡气的旋律,把学生们带入到
一个感人肺腑的情境中,正当学生们心醉其中时,顺势导人:“你
知道这首歌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歌曲创作于2003年,这一年全
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SARS病毒带来的非典型肺炎,取
得了伟大胜利。这是人类在和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中战胜病魔,一
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传染病是可防可治的,让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
对它,掌控它!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天这节为捍卫自己的健
康、民族的健康而展开的学习中来,好吗”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
注意力及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师启发下又产生了不解与疑虑,
探索答案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2)导入的结构:引起注意一激起
动机一组织指引一建立联系。①引起注意。导入的构思与实施,要
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与教学活动无
关的甚至有害的活动能迅速得到抑制。当学生“专心”于导入活动
时,才能从教学之始就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应,从而获得良好的学
习效果。②激起动机。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
趣.即求知欲。青少年对周围世界有些了解,但知之不多,因此创
设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滋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可提出严
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说明学习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只有学
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产生学习的自觉性,
发出学习的极大热情,表现出听课学习的坚毅精神③组织指引。导
入要给学生指明任务,安排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要提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方
法,例如,说明本节课是先要使问题具体化,接着做实验,再共同
归纳、订正.最后结合新问题进行练习、运用。使学生对学习程序
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设法保持教学重点,沿
着重点环环相扣地完成教学目标。④建立联系。导人的设计,要充
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要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从
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佳的结合,
就能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温故而知新的方
法很多,教师可设计提问问题,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的深入,
旧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解成语的方法》课件
- 《教师演示技能》课件
- 《骨骼系统MRI袁飞》课件
- 《中长链脂肪乳》课件
- 三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我爱吃的水果课件
- 确定合同完成进度的方法
- 探索本科理科研究
- 强化“五个认同”筑牢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基石
- 快速制作网页的方法
- 2025年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加工专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pcn培训培训课件
- 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看法和建议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浙江省2023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卷(四)(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友情 创可贴 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 选择性必修中册写作任务·申论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