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_第1页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_第2页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_第3页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_第4页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解析)-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必背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学生版)必背知识清单01基本概念一、【透镜】1.透镜是用制成的表面为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制成的。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面镜成像遵循光的。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和。(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近视镜等)。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用“O”表示。a.凸透镜光路b.凹透镜光路图(1)透镜光路示意图(2)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用“F”表示,如图(2)a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如图(2)b所示。a.凸透镜光路概念b.凹透镜光路概念图(2)透镜光路概念(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4)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用“u”表示。(5)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叫,用“v”表示。二、【生活中的透镜】1.实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2.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会聚而成。三、【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相当于光屏(胶卷)。2.眼睛的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必背知识清单02知识点一、【透镜】1.透镜的三条特殊(主要)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过光心的光线(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所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3)经过或射向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所示。过焦点的光线2.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凹透镜有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这个原理制成的。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的”这个原理制成的。3.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的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的。三、【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1)u﹥2f时,成、的,,应用于。(2)u=2f时,成、的,。(3)f﹤u﹤2f,成、的,,应用于。(4)u=f,,射出的是光线。(5)0﹤u﹤f,成、的,,应用于。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的。3.凸透镜成像中的“物”“像”关系: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的分界点。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原因: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要一些,晶状体折光能力。远处来的平光会聚在视网膜,而在视网膜上是一个光斑了。(3)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做眼睛,使远处来的光先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可矫正近视眼视力。2.远视眼(1)特点:远视眼只能看见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原因:晶状体比正常人要一些,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远处来的光线会聚点在视网膜。(3)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配戴适当的做眼镜,可矫正远视眼的视力。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在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使物体放大,其中物镜成、的,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的,相当于放大镜。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的、的。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的、的。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必背知识清单03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向】1.如何测量焦距:;2.保障实验成功:;3.如何判断成虚像:;4.无法成像的原因:;5.成像位置如何移动:;6.蜡烛变短:;7.像的明暗变化:;8.用光具座进行实验时,应做到:;9.同一物距范围内,不断改变物距进行实验的目的:;10.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必背知识清单04思维导图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教师版)必背知识清单01基本概念一、【透镜】1.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透镜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等)。4.透镜光路基本概念:图(1)是透镜光路示意图。(1)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主轴),用“CC/”表示。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光心,用“O”表示。a.凸透镜光路b.凹透镜光路图(1)透镜光路示意图(2)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焦点,用“F”表示,如图(2)a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如图(2)b所示。a.凸透镜光路概念b.凹透镜光路概念图(2)透镜光路概念(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焦距用“f”表示。(4)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5)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二、【生活中的透镜】1.实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三、【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2.眼睛的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必背知识清单02知识点一、【透镜】1.透镜的三条特殊(主要)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过光心的光线(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另一侧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焦点,所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3)经过或射向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示。过焦点的光线2.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有会聚光线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2.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3.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对着凸透镜观察,就可以看到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三、【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1)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应用于照相机。(2)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3)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投影仪。(4)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5)0﹤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v﹥f,应用于放大镜。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中的“物”“像”关系: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四、【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1)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原因:近视眼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睛要凸一些,晶状体折光能力强。远处来的平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面,而在视网膜上是一个光斑了。(3)矫正方法:配戴适当的凹透镜做眼睛,使远处来的光先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可矫正近视眼视力。2.远视眼(1)特点:远视眼只能看见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2)原因:晶状体比正常人要凹一些,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远处来的光线会聚点在视网膜后。(3)矫正方法: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了。配戴适当的凸透镜做眼镜,可矫正远视眼的视力。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在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使物体放大,其中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必背知识清单03探究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向】1.如何测量焦距: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即为焦点,可测焦距;2.保障实验成功:蜡烛、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如何判断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成像;4.无法成像的原因:蜡烛在焦点上或物距小于焦距、焦距太大成像在光具座外、蜡烛与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5.成像位置如何移动:可调节蜡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