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_第1页
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_第2页
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_第3页
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_第4页
QX∕T117-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

A47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17—2020

代替QX/T117—2010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

Qualitycontrolof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data-Surfaceradiation

2020-0474发布2020-07-01实施

中国气象局发布

QX/T117—2020

目次

前言.....................................................................................1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1

4.1质量控制内容......................................................................1

4.2质量控制方法......................................................................1

5质量控制步骤..........................................................................2

附录A(资料性附录)要素界限值...........................................................3

附录B(资料性附录)要素内部一致性检查条款...............................................5

参考文献..................................................................................6

QX/T117—2020

**—A—

刖s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X/T1172010《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与QX/T1172010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引用标准QX/T55—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1部分:

辐射观测》(见第2章、第3章,2010版的第2章、第3章);

修改了“值域检查''和"气候学界限值检查”(见4.2.3、附录A.2010年版的4.2.3.1、

4.2.3.2);

修改了作用层情况编码界限值范围“。〜7”(见附录A的表A.1,2010年版的4.2.3.la));

修改了总辐射日曝辐量界限值范围上限值“L25R叫"(见附录A的表A.1,2010年版的

4.2.3.1a));

-增加了大气浑浊度以及12项辐射量数据界限值检查(见附录A的表A.1);

增加了15项辐射量数据间的内部一致性检查(见附录B的I)z));

增加了质量控制步骤章节(见第5章)。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基本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芝花、刘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X/T1172010.

n

QX/T117—2020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气象辐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行业对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太阳能应用领域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118-2020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地面

3术语和定义

QX/T118—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面气象辐射观测资料surfacemeteorologicalradiationobservationdata

地面观测中用于表征到达地球表面以及从地球表面发射的各种辐射量数据。

注:本标准涉及的辐射是指光谱在0.3“m-100波段的辐射.

4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4.1质量控制内容

包括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主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和

数据质量标识。

4.2质量控制方法

4.2.1格式检查

见QX/T118—2020中3.2.1。

4.2.2缺测检查

见QX/T1182020中3.2.2。

4.2.3界限值检查

超越界限值的资料为错误资料。相关要素界限值参见附录A。

4.2.4主要变化范围检查

见QX/T1182020中3.2.4。

1

QX/T117—2020

4.2.5内部一致性检查

有观测任务时,相应要素观测资料应进行内部一致性检查,未通过某一项检查时.相应数据为可疑

资料。内部一致性检杳条款参见附录B。

4.2.6质量控制综合分析

见QX/T118—2020中3.2.8。

4.2.7数据质量标识

jS,QX/T1182020中3.2.9。

5质量控制步骤

质量控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格式检查、缺测检查、界限值检查、主要变化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

查、质量控制综合分析,最后为数据质量标识。质量控制过程中,可根据应用需求的差异对上述环节进

行增减。

2

QX/T117—20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要素界限值

表A.1给出了各要素界限值。

表A.1要素界限值

要素界限值范围备注

作用层情况编码的含义参见QX/T932017中

作用层情况编码0—7

4.4.2.1。

作用层状况编码的含义参见QX/T93—2017中

作用层状况编码0〜7

4.4.2.1.

极值出现时间00:00〜23:59

反射比1%〜100%

小时口照时数0h〜1h

当一日中存在太阳高度低于日照观测仪器安装高

每日日照时数0h至该日可照时数度的情况时•观测的当日日照时数有可能大于该

日可照时数。

R区——表A.2中最大可能的总辐射日曝辐量.

总辐射日曝辐量。〜L25R足

各站可根据纬度线性内插求得。

表A.3中最大可能的直接辐射日曝辐

宜接辐射日曝辐量0~RI)H

量.各站可根据纬度线性内插求得。

总辐射辐照度0W/m2~2000W/n?

直接辐射辐照度0W/m2-1374W/m2

净福射辐照度-400W/m2-1500W/m2

散射辐射辎照度0W/m?〜1300W/m2

反射辐射辐照度0W/m2-1100W/m2

大气长波箱射辐照度40W/m?〜700W/m2

地面长波福射辐照度40W/m?〜900W/m2

紫外辐射辐照度0W/m2-100W/m2

总辐射小时曝辐量0MJ/m,〜6.0MJ/m2

直接辐射小时曝粕星0MJ/m?〜5.2MJ/m2

净辐射小时曝辐量—1.5MJ/mz5MJ/m2

散射辐射小时曝辐量0MJ/m,〜4.0MJ/m

反射辐射小时曝辐量0MJ/m)〜4.0MJ/m2

紫外辐射小时曝辐量0MJ/m。〜0.36MJ/m2

大气浑浊度1%〜1000%

3

QX/T117—2020

表A.2给出了各纬度带最大可能的总辐射日曝辐量。

表A.2各纬度带各月最大可能的总辐射日曝辐量R吸

单位:兆焦每平方米

北纬(°)1月2月3n4月5月6月7H8月9n10月11J112月

900.00.00.211.030.736.618.13.30.00.00.0

850.00.01.011.3636.132.918.44.30.00.00.0

800.00.02.915.130.135.432.218.76.00.60.00.0

750.00.85.616.429.534.431.019.48.21.90.00.0

700.02.28.518.428.833,029.920.510.63.80.70.0

651.03.911.320.428.732.129.526.213.36.11.90.3

602.56.113.922.529.232.230.023.515.88.53.61.6

554.48.716.124.330.232.830.825.218.111.05.73.0

506.811.518.726.031.133.331.726.820.213.68.15.6

459.414.521.627.431.933.632.128.322.214.410.98.2

4012.417.223.028.532.433.733.029.023.918.513.611.1

3515.019.621.S29.1n33.633.130.1?i20.616.013.7

3017.521.726.230.032.633.332.930.626.822.618.416.1

2519.823.627.330.332.232.832.530.7,.’24.420.618.4

2021.825.228.330.331.632.031.730.628.726.022.620.7

1523.726.629.130.130.830.930.830.329.427.224.422.6

1025.427.829.729.829.729.529.629.829.828.226.024.6

527.728.730.129.428.528.028.329.029.929.127.526.4

028.429.430.228.727.126.426.828.229.729.728.728.0

表A.3给出了各纬度带最大可能的直接辐射日曝辐量。

表A.3各纬度带各月最大可能的直接辐射日曝辐量

单位:兆焦每平方米

北纬(°)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800.00.025.762.678.381.380.274.139.56.80.00.0

700.015.832.719.367J78.076.056.739.923.84.90.0

6016.325.936.116.956.161.659.451.240.830.319.813.4

5024.631.038.245.852.055.318.841.631.126.922.8

4030.034.539.7-15.1■19.451.650.847.242.136.7.;1」28.7

3033.937.140.711.547.448.917.315.942.438.733.0

2037.039.141.545.646.546.111.712.H40.237.736.4

1039.640.842.013.143.944.241.043.542.611.340.039.3

041.942.242.342.242.041.841.942.142.342.342.041.8

■1

QX/T117—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要素内部一致性检查条款

要素内部致性检查条款如下:

a)当反射辐射日曝辐量、总辐射日曝桶量均大于0时,反射比等于反射辐射日曝辐量与总辐射日

曝辐量之比;当反射辐射日曝辐量、总辐射日曝辐量中有一方为0,则反射比为缺测;

b)各辐射要素的口曝辐量等于该口时曝辐量之和;

c)水平面宜接辐射时(口)曝辐量与散射辐射时(日)曝辐量之和等于总辐射时(日)曝辐量;

d)散射辐射时(日)曝辐量不大于总俑射时(日)曝辐量;

e)反射辐射时(日)曝辐量不大于总辐射时(日)曝福量;

()水平面直接辎射时(日)曝辐量不大于总辎射时(日)曝辐量;

g)净全福射日曝辐量不大于总辐射H曝辐量;

h)水平面直接辐射时(日)曝辐量不大于在接辐射时(日)曝辐量;

i)总辐射辐照度不小于散射辐射辐照度;

j)总辐射辐照度不小于反射辐射辐照度;

k)净全辐射日最大辐照度不小于净全辐射日最小辐照度;

1)直接辐射辐照度不小于总辐射辐照度与散射辐射辐照度之差;

m)直接辐射曝辐量不小于总辐射曝辐量与散射幅射曝辐量之差;

n)紫外辐射辐照度不大于总辐射辐照度;

o)紫外辐射时(日)曝辐量不大于总辐射时(H)曝辐量;

P)各辐射要素正点辐照度不大于小时内最大辐照度;

<1)各辎射要素小时平均辐照度不大于小时内最大辐照度;各辐射要素小时内最大辎照度不大于

日最大辐照度;

r)净辅射正点辐照度不小于小时内净辐射最小辐照度;

s)净辐射小时平均辐照度不小于小时内净辐射最小辐照度;小时内净辐射最小辐照度不小于净

辐射日最小辐照度;

t)小时口照时数为0时,直接辐射小时曝辐量不大于0.5MJ/m2;

u)小时日照时数为0时,总辐射小时曝辐量与散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