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目录TOC\o"1-2"\h\u19263环保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120316摘要 131404关键词:环保组织;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治理 118421前言 120448一、环境侵权案件分析 24220(一)本案环境损害事实 23711(二)本案环境损害责任认定 214879(三)本案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方式 222196二、侵犯法益与赔偿问题探索 312617(一)案件中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处罚规定 39342(二)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刑法罚金和行政罚款 317972(三)求偿主体 38831三、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法律问题 428422(一)起诉主体范围和诉讼地位不明确 413357(二)受案范围不明确 414261四、我国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 431377(一)厘清不同诉讼类型的关系 413908(二)科学把握受案范围 528663总结 520082参考文献 5摘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我国实现环境治理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最新举措。环保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既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途径,也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确立时间不长,环保组织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保组织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制约了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采用实证方法对环保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体系,同时,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实践发展,进而实现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关键词:环保组织;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治理前言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阻碍生态文明的推进,动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民法典》第1232条明确规定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这是立法者对我国环境损害严峻的现实问题与长久以来众多环境法学者学术探讨和立法呼吁的回应。同时,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诉讼案件类型。但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时间较短,仍处于实践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阶段。在《民法典》出台之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一直沿用民法中传统的填补性责任承担方式。这种以私法规则处理公共问题的方式,导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出现环境损害救济不足和对环境损害者威慑力赢弱的明显缺陷。如何使用好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这一利器,对保护环境公共利益,造福全民至关重要。《民法典》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相关规定,仅仅明确了惩罚性赔偿责任在环境案件中适用的案件类型,就其具体适用条件而言,尚存在进一步探讨研究予以明确和细化的空间。本文将主要根据具体司法案例探讨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如何具体适用的问题。一、环境侵权案件分析(一)本案环境损害事实本案是《民法典》正式实施后,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018年以来,被告人黄元平带着自家的狗到上林县塘红乡岜森村天怀庄附近的山上进行捕猎。捕猎所得的动物,活体被黄元平圈养在家中,部分死体被黄元平吃了,部分被黄元平储藏于自家冰柜里。2020年2月13日,公安民警在黄元平家中查获动物活体、死体共50只(条)。经鉴定,此次被查获的动物中,有褐翅鸦鹃死体2只、鹰属鸟类死体1只、中华鹧鸪死体1只、白胸苦恶鸟死体1只。其中褐翅鸦鹃、鹰属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鹧鸪、白胸苦恶鸟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二)本案环境损害责任认定法院判决被告黄元平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判决黄元平向上林县人民检察院支付赔偿金31300元。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的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行为,原告可以请求被告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一审法院判决黄元平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于法有据。(三)本案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方式本案中法院根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及《陆生野生动物基准价值标准目录》核算涉案褐翅鸦鹃、鹰属鸟类、中华鹧鸪、白胸苦恶鸟共计价值31300元,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二、侵犯法益与赔偿问题探索(一)案件中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处罚规定2022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规定,“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这标志我国即将进入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阶段。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设置了相应的处罚。(二)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刑法罚金和行政罚款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并存产生竞合的情形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比较普遍,如本案中被告人黄元平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黄元平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其可以从轻处罚。同时,黄元平的犯罪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致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从理论角度分析,惩罚性赔偿责任与刑法罚金和行政罚款三者都有惩罚和威吓的功能,但刑事罚金或行政罚款作为一种刑事或行政制裁方式。其目的是行使公权力或维护有序的国家管理秩序,其最终归属是上缴“国库”,而非弥补损失,并不能对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提供充分的救济,对权利的恢复作用极为有限,被害人仍要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达到救济效果。由此观之,在责任竞合条件下惩罚性赔偿责任仍有适用的必要。即刑事罚金或行政罚款的承担并不排斥被告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因此,无论从刑事罚金和行政罚款自身的性质、功能的角度,还是从执法的角度考虑,刑事罚金和行政罚款均无法完全替代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作用:虽然惩罚性赔偿金与刑事罚金和行政罚款有重合部分,但刑事罚金和行政罚款的适用,并不能涵盖到惩罚性赔偿金在受损害者权利救济方面的作用。(三)求偿主体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求偿主体应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一致,即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有观点认为,《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的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的主体是被侵权人,而不包括国家规定的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组织。即惩罚性赔偿应仅在环境私益侵权诉讼中适用,而不能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适用。也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不能成为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求偿主体。笔者认为该观点理解过于片面。首先,根据《民法典》1232条关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即可看出在客观要件中要求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后果上的严重性,在环境案件中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往往是环境损害严重且影响范围广的环境公共利益受损的案件。其次,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这决定了环境公共利益由人类共创共享,具有无主性和独立性的特性,环境的保护必然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都涉及公共利益的保护,在此类环境案件中更应注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以更好地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三、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法律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公益诉讼类型,我国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从试点到全面施行只有两年多的时间,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其不足和缺陷也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因此需要基于案件从审查起诉到诉讼管辖再到受理审判的逻辑顺序,厘清该诉讼类型在不同阶段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法律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助其完善。(一)起诉主体范围和诉讼地位不明确基于以上诉讼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为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刑事公诉的同时一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后由基层法院的同一合议庭合并审理,在搜集的样本中大部分案例都是这种模式。从理论而言,针对这种复合型的诉讼类型,先刑后民、刑民分离、先民后刑或者酌定选择等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以及司法实践来看,“刑事优先”、“刑事为主”的理念虽已经失去绝对地位但仍然还占据主导。(二)受案范围不明确当针对同一行为既侵害刑事法益同时又导致环境公共利益发生损害而提起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时,首先面临的诉讼程序问题就是人民法院能否受理此案件,换句话说,该案件是否属于法院依据《宪法》《环境保护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受理的范围之内,解决的是诉讼主体“对什么可以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问题。对于传统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来说,受案范围并不存在问题,但对于以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环境公益诉讼来说,其中“公共利益”这一模糊抽象的概念本身就界定不清,且理论上难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受案范围也存在争议。四、我国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一)厘清不同诉讼类型的关系通过前文分析我国现存传统刑附民、分别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刑事公诉、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这三种诉讼类型,其本质都是通过司法路径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问题。当前司法实务表明,涉及解决犯罪人因同一环境犯罪行为引起的生态修复责任与刑事责任时,选择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成效显著,但同时应当避免陷入“为了顺应潮流”而强行选择这一诉讼类型的泥沼,更不能越俎代庖挤占行政机关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空间。因此在选择该诉讼类型时,应当遵循环境案件的客观规律,厘清所侵犯的生态法益的性质,并严格遵守具有相应限制的程序规则。即检察机关在审査环境犯罪案件时发现需要生态修复的,应当履行诉前公告程序,若无其他适格主体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才可一并提起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其次,也要满足提起附带诉讼的法定条件。即法院要依法审查案件是否符合附带提起的条件,如果存在不符合的情形,则应另行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二)科学把握受案范围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特有的优越性以及检察体制改革的趋势使得司法实务中该诉讼的受案范围曾现扩张趋势,但是并不能只为了响应检察机制改革的号召而盲目对受案范围进行扩张,而应当对环境纠纷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其可诉性、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司法资源的配置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加以确定。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确定的关键在于“公共利益”这一概念的界定。鉴于环境公共利益的概念难以判断,并且其应当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厘定清楚,因此需要通过立法形式对受案范围进行确定,并在具体条文中设置兜底条款。法院则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针对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在司法实践的具体适用中妥当处理。总结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是基于节约司法资源,平衡民事和刑事责任,维护生态环境利益为根本目的,在此基础上,有效衔接环境资源领域的刑事公诉和民事公益诉讼,通过提炼和归纳该诉讼类型的普通和特殊规则,解决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够回应司法实务需求,以推进环境公益诉讼规则体系的构建,贯彻落实环境司法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参考文献[1]陈允卫.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21.DOI:10.27362/ki.gtsxy.2021.000328.[2]张照霞.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DOI:10.27206/ki.ggsgu.2021.000154.[3]廖玲娜.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证研究[D].三峡大学,2021.[4]杜瑶瑶.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21.DOI:10.27466/ki.gzzdu.2021.005016.[5]王佩玲.民事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研究[D].兰州大学,2021.DOI:10.27204/ki.glzhu.2021.001464.[6]王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反思——基于非法狩猎罪案例的实证分析[J].晋阳学刊,2020(06):113-120.DOI:10.16392/ki.14-1057/c.2020.06.016.[7]米卿,缪镠.海洋野生动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探析[J].中国检察官,2020(20):47-50.[8]赵庆毅.野生动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症结化解——以请求权基础分析为视角[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71-74.[9]王晓牛.从检察民事公益诉讼视角探索野生动物保护[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5):59-66.[10]赵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践探索与理性检视——以衢州市生态环境领域司法实践为样本[C]//.《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4卷总第38卷)——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文集.,2020:144-153.DOI:10.26914/kihy.2020.028939.[11]徐雷昶,李惠婧.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诉前赔偿制度的适用初探[J].中国检察官,2020(14):62-66.[12]刘子涵.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协议公告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20.DOI:10.27422/ki.gxzfu.20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常用药物使用与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要点试题
- 2025年舞蹈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卷:舞蹈教学资源整合与创新实践策略试题
- 2025年医保政策改革核心考点考试题库解析试卷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重点解析与实战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基金监管案例解析测试试卷)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节日庆典口语表达题库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标准劳动合同简易版范文
- 河北省沧州泊头市第四中学2025年初三5月大联考(三)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房屋买卖合同(5)
- 山东潍坊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2024年02月天津2024年天津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文化背景与人格差异-深度研究
- DB11-T 1253-20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全)5
- DB32∕T 943-2006 道路声屏障质量检验评定
- 2025年浙江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所属温州快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 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审计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章末检测试卷(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