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4页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的要务探索研究摘要:当今社会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让统战工作站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口。推进融媒体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吸纳统战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最大限度的拓宽统战工作的覆盖面,成为新媒体时代创新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课题。这要求统战工作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路径,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元交互功能,提升自身统战工作能力,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力量。主题词:新媒体;统战工作;创新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多年来,统一战线工作一直是维护我国发展稳定的有力保障。做好统战工作,对于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不仅给统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为统战工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统战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做统战工作必须要走心,学会打动人心的方法。因此,做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就要善用新媒体这一“利器”,做出特色,将融媒体意识融入整个统战工作中,把统战工作向融媒体领域拓展,实现打动人心、聚拢人心的目的。积极借助新媒体开展统战工作,扩大统一战线的社会影响,已经是事关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重中之重。各级统战部门应尊重新媒体发展规律,自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载体,着力打造统战品牌,努力扩大统一战线范围,积极推进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直播、QQ群等新媒体的规范化建设,利用新媒体将信息转化为更加具体、生动、新颖的方式传达给受教育者,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的统一战线融媒体宣传阵地,从而形成集群效应,增强统战工作合力,提高统战教育的实效性,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一、新媒体时代对统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新媒体时代要求统战工作者改变工作思路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当前,随着我国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各种新软件、新平台层出不穷,新媒体相互融合已成定局。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大记者,全民发微信,转微博,评新闻,论是非。统战工作的传统思维和方法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广泛影响。统战工作者如果仍然不知网、不触网、不懂网、不跟网,那么统战工作必然要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工作对象,落后于党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因此,统战工作者应当主动出击,抢先攻占舆论新领域,握紧麦克风,争取话语权,掌握领导权。新媒体极度开放性和充分共享性的特征,决定了统战工作的内容将变得更加丰富和全面。统战工作者再不能保持以往的工作思维,工作内容也逐渐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变为立体,从讲授变为互动。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使统战工作摆脱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统战对象的思想和行动时刻展现于统战工作者面前。因此,统战工作者需要利用新媒体的特征,迅速获得所需信息,及时发布党的声音,关注与关心统战对象的生活,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新媒体时代要求统战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在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下,做好新媒体条件下的新时期统战工作,就必须了解科技动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新媒体对统战工作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统战工作传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个别交流谈话、印发材料等形式。然而,广大的统战成员多数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时间精力有限,导致统战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传统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也不再被众多统战对象所接受。和传统的统战工作方法相比,新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话语传播的深刻变革,也让中国社会的舆论生态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新媒体的话语权迅速增长,部分传统媒体则快速边缘化。从本质上说,统战工作就是和统战对象进行思想、观点和理念的交流。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交流软件,更好更快地开展常规工作,更加及时地沟通交流和宣传教育,准确了解统战对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传达各种工作信息、管理服务和活动信息,加深与统战成员的交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此外,灵活利用新媒体,统战工作者还可以与统战对象进行单独网络交流,使统战对象群体和个体在虚拟空间更容易放松心情,畅所欲言,及时真实地倾诉内心的想法,从而有利于统战工作者掌握统战对象的思想动态,从而使统战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亲和力,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3.新媒体时代要求统战工作者不断丰富统战工作载体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任何人都不能回避新技术、新软件的出现。统战工作也不能例外。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统战工作宣传手法,革新了宣传途径。如何协同管理为数众多的新媒体平台,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分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成为摆在统战工作者面前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统战工作者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投身到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中,在实际工作中探索新媒体发展路径,广泛应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加强新媒体内容创作生产。在做好传统媒体的同时,统战工作者应不断进行改革,推进载体创新。应不断提升自身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多接触新兴事物,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开发运用网络优势,畅通与统战对象的接触渠道,做到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努力成为新媒体应用型人才,推进统战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要使统战宣传载体紧随时代发展,建好统战工作网页、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QQ群等大众化交流平台,将单调的纸质统战内容转化为动态图片、视频、文字相结合的网络宣传内容,从而使宣传效果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统战工作者应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把移动客户端建设作为重点,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集中优势力量加强软件研究,探索信息发布规律,严控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二、新媒体时代加强统战工作的必要性1.加强统战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网络政治空间是一个集扁平化、即时化、自由化等属性于一体的政治空间,它打破了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1]融媒体时代,人们无法回避社交媒体。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认知,引领了一种崭新的传播潮流,对意识形态的建设和思想引领影响巨大,也为群众发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各种各样的人都能进入新媒体发表言论表达思想,多种声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随着大批网络大V的出现,传统“媒体人”的地位岌岌可危。显而易见,传统的统战工作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很多统战对象都是高学历的海归人才,这些精英人士都是新媒体的高端受众,长期的海外经历让他们已经熟悉应用各类新媒体,且对国内统战工作中的传统说教方式并不感冒。加之各民主党派成员结构日益复杂,政治思想愈发多元化。各民主党派新成员的涌入使其成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四类群体”之一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这些新出现的思想活跃的统战对象,对统一战线历史、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共识认识不深,新媒体又打开了他们思想认识的闸门,政治意识就愈发多元化。这些都导致统战对象在参政理念认同感方面不好统一,各级统战工作管理部门掌控各党派思想动态的难度不断加大。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统战工作者必须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传播党的声音,达成社会共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实现融媒体联动是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习惯了使用融媒体获得各类信息,通过融媒体来了解这个世界,融媒体领域随之成为发声场和思想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融媒体的发展,要求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强调新兴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媒体融合已然是大势所趋。做好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统战工作者创新工作模式,拓宽工作渠道,打造新技术宣传平台。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统战对象数据库,加强统战工作大数据研究,建成统战宣传工作的“中央厨房”。要形成微博、微信和各种APP协同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内容,挖掘优质创作资源,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要培育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特别要训练统战工作者在两微一端上的评论和跟帖的能力和水平,力争做到“守得住,攻得下”,占领舆论高地,做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工作,旗帜鲜明亮剑发声、一锤定音,积极有效引导社会舆论。3.构建统战工作融媒体建设长效机制是扩大统战工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运用新媒体开展统战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统战部门应该完善领导,各司其责,形成团结协作的统战机制。建立完备的网络舆论监控机制,形成自己的大数据库,做好舆论的分析测评工作,全方位过滤信息,及时上报网络舆情信息,不断提高实时监控水平和解决危机能力。积极为统战对象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充分保证统战对象的言语权,让他们建言献策,反馈意见,让有经验的统战工作者把握局面,定期将信息归纳整理投入数据库。重视年轻一代的网络精英,发掘他们的无限潜质。这些精英虽然年轻,但是知识水平高,思维活跃,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这些人是统战工作长效运行的根本,也是推动统战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统战部门应加强和新媒体领域年轻代表人士的沟通,建立联系,让他们在网上传递正能量,抵御不良攻击和反动言论,拨乱反正。同时,也要做好网络新生代之间的联系,增强这些人的思想共识,让他们形成合力,团队出击,集体作战。三、新媒体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有效路径统战工作者应树立新媒体思维,借助新媒体手段,搭建新媒体平台,通过具有互动性、便捷性的新媒体,促进统战工作方式方法转型换代,倒逼统战工作自动适应时代要求。1.善于运用新媒体,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衔接新媒体凭借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吸引了社会大众的眼球,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又不可替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贯通,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使统战工作的传播方式显得更加多样化,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为此,统战工作者应普及新媒体知识,树立新媒体思维,积极面对挑战,保持应有的传播自信,重新定义传统媒体,激发其潜在活力。同时,善于运用新媒体,具备扎实的新媒体技术,熟悉新媒体的运作方式及传播规律,了解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交习惯,找准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契合点,使新媒体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和主导权,进而提升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工作覆盖面。2.主动在网络上发声,实现与网民自媒体的即时互动统战工作者应借助民间舆论场,更加积极主动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释放出来,制造磁石效应,真正形成统一整体。在语言运用上,为贴合网民需求,应善于运用清新朴实、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着力突出党际合作、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信义、海内外同胞同根等统一战线文化精髓,讲好“统战故事”,进一步增强统一战线成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3.摒弃填鸭式灌输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统战工作者应充分理解新媒体对于创新统战工作的价值,积极主动学网、上网、用网,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媒体素养。同时,应充分研究新媒体的发展变化对统战对象和统战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此外,还应不断提升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能力,借助融媒体手段,把统战权威信息爆发出去。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在保证统战工作严肃性、正确性的前提下,从形式上做足功夫,力求新颖活泼。建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的互通渠道,从融合上力求共赢,特别是应高度重视美工排版的质量和方式,充分重视受众的第一感觉,提升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4.注重换位思考,实现思想引导效果最大化统战工作者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新趋势,树立新的工作理念,把新媒体看作是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党外人士思想动态的新渠道,看作是加强与党外人士联系沟通、增进感情的新平台,看作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途径。在实际工作中,面对众多统战对象时,应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们的真实感受想问题,做工作,因势引导、主动融入,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和共鸣,进而增进感情,增强互信,在党外人士心中刷出统一战线的存在感,实现思想引导效果的最大化。5.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独特作用,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维护统一战线的政治共识,网络大V的意见具有强大的指引力和号召力。因此,统战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发挥其中部分人物的领袖力量,加强统战工作“网络大V”的培育工作。对那些政治素养优良、影响力卓越、技术化水平高超的网络大V,应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培养他们成为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融媒体领域中的正能量传播影响力,鼓励他们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主动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打压异见人士的反动言论,积极回击不良“公知”否定历史、扰乱视听的勾当,获得统战对象的政治认同,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扩大统一战线号召力和影响力。6.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为国家事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2]大数据统计说明,中国网民数量规模巨大,且集中在手机网民,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这就意味着,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旦发布,马上就会大面积转发,信息传递不断发酵,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