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民族大团结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4.12 民族大团结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4.12 民族大团结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4.12 民族大团结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4.12 民族大团结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空坐标

导航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新知预习

导学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历史解释)知识梳理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______________下,各________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________的制度。2.地位: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制度。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自治权基本政治3.表现: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________自治区、

__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4.意义: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______________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平等自由权利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共同发展、共同富裕5.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共同繁荣发展1.政治上: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改革社会主义2.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尊重各民族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__________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古籍文献3.经济上(1)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2)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2006年,__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还实施了__________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兴边富民问题导思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文化基础;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条件。第12课

民族大团结重点直击

导析比较归纳促进西藏发展的相关措施及其影响

时期措施影响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一五”计划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封建剥削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措施影响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末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续表针对训练1.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

B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这段话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BA.地位

B.意义

C.内容

D.目的3.下图为1955—201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折线图。新疆的经济发展体现了(

DA.新疆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B.青藏铁路带来巨大利益C.“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4.广西在农历三月三开展壮族歌圩、抢花炮、打扁担、打铜鼓等民族风俗活动,让人们感受广西民族风情、壮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反映了少数民族重视()

BA.经济开发

B.文化传承

C.科技创新

D.民族平等5.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是因为(

BA.实行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天路》曲调优美,歌曲中唱道:“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歌曲中的“天路”是(

AA.青藏铁路

B.兰新铁路

C.青藏公路

D.川藏公路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素养达标

导练基础巩固1.(2023·云南)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制度是(

BA.民主集中制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

DA.延续历史

B.传承文化

C.支援建设

D.因地制宜3.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为(

CA.政权巩固

B.经济恢复C.制度创新D.外交成就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安定之意)改名为呼和浩特(意为美丽的青色之城),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名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这些城市名称的变化体现出我国(

B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C.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D.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在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上,1角到10元共7个面值的票面的正面共有14个民族代表的肖像。人民币的设计反映了(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和平发展B6.习近平总书记说:“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突出体现了(

B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

D.内地与边疆政策相同7.(2023·江苏苏州,有改动)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

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

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D.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能力提升8.自1981年开始,中共中央下发多个文件要求开展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工作,并着手培养了众多专职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抢救、整理的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达百万种。此举有利于(

CA.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B.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C.创造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条件

D.保障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9.下表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产值1957年工业总产值为29.5亿元,1965年为66.8亿元,增长133.2%工业主要产品产量1963年同1958年相比,发电量增长2.5倍,钢产量增长3.5倍,棉纱产量增长2倍,化肥产量增长20多倍AA.工业取得较大成就

B.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C.彻底摆脱贫困落后

D.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0.(2023·江西)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扶持资金(亿元)1.126.426.7310.26B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二

见下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家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经济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文化方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材料三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摘编自人民网(2023年10月29日)(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我国数千年来国家统一基础上形成的优秀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各民族最高利益,是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言之有理即可)综合拓展(历史解释)根据以下数据和图片,简析其中蕴含的“中国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