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西省宜春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2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宫廷的奴隶或穆什钦努(一种自由民)的奴隶娶自由民之女,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奴隶死亡后,自由民之女应得到自己的嫁妆,二人同居后的财物,应由奴隶的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A.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B.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C.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指导思想 D.注重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根据材料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与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不受奴隶主人干涉,奴隶死后财产由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说明该法典注重对自由民之女权利的保护,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A项正确;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只能反映部分材料,无法反映材料中“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奴隶主利益为指导思想,重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不平等,排除CD项。故选A项。2.下面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一幅王宫宴饮浮雕。画面中,国王和王后的形象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二分之一,其身上的装饰被刻画的无不细致,而仆从的服饰仅在衣摆处刻有条纹或流苏装饰。在歌舞升平的王宫花园中,还高挂着埃兰国王特乌曼的首级。该浮雕()A.反映了亚述人对殖民扩张的狂热 B.意在强化君主的封建专制统治C.展现了亚述帝国尚武的社会风气 D.兼具了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帝国的一幅王宫宴饮浮雕,以高超的雕刻技法,展现了当时亚述帝国君主权力的强大和王宫的生活场景,兼具了较高的艺术和史学价值,D项正确。材料强调亚述王宫的宴饮浮雕,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A项;王宫宴饮浮雕属于国王生活场景,无法强化君主的专制统治,且不属于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亚述浮雕艺术作品中对战争、对抗、搏斗的推崇体现了亚述帝国尚武的社会风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下图为西亚地区帕提亚帝国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公元前247年~前217年)时期的钱币。钱币正面为国王“无须头像”,头戴游牧民族特色的毡帽(束发带);背面为身着波斯服饰的国王坐像,手持天神赋予的弓弩,坐在宙斯等神祇常坐的脐石上;钱币上还刻有“爱希腊”等希腊语铭文。该钱币可用来说明()A.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 B.西亚推行政教合一的制度C.亚历山大东征的深远影响 D.多元文化呈相互交融趋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帕提亚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帕提亚帝国的钱币上既有本国的特色,又吸收了亚洲和欧洲希腊的文化因素,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希腊文化与西亚文化同源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教合一的政治特征,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罗马法规定:窃贼本人和以暴力取得物品的人占有了某物,由于其最初阶段持有的“恶意”,无论其取得物品多久都不能成为该物的合法所有人;对于这种“恶意”和恶行,法律应给予制裁和校正。由此可推知,罗马法()A.注重规范社会行为 B.强调司法审判公平公正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以保护私产为根本目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罗马。根据材料“由于其最初阶段持有的‘恶意’,无论其取得物品多久都不能成为该物的合法所有人;对于这种‘恶意’和恶行,法律应给予制裁和校正”可知,罗马法强调对窃取和暴力获得财物的制裁和校正,说明罗马法以保护私产为根本目的,D项正确;规范社会行为强调对不同等级身份群体的行为约束,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罗马法的相关规定,不属于司法审判,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比较实用,排除C项。故选D项。5.对于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大规模翻译古希腊罗马及东方科学文化典籍),恩格斯曾评说:“在罗曼语(拉丁语,主要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的希腊哲学中得到的营养、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恩格斯意在强调百年翻译运动()A.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B.造就了欧洲文化繁荣的局面C.为欧洲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助力 D.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中古时期亚洲。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是中古时期阿拉伯帝国大规模翻译古希腊罗马及东方科学文化典籍的学术活动。据材料“罗曼语……诸民族……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希腊哲学中……的自由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保存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近代欧洲国家从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中汲取人文主义的营养,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和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的社会的转型。可见百年翻译运动为欧洲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助力,C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阿拉伯人保存古典文化,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未提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不能体现“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欧洲文化繁荣主要靠自身的文化积累和发展,而非主要靠借鉴阿拉伯人的文化成果,排除B项;百年翻译运动推动文化发展,但同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众多文化成果,“引领世界”说法夸大,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为不同学者对古代非洲文明的评价。由此可推知()学者认识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年美国)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得十分严重,这一隔绝至今是影响非洲大陆发展的一个首要而持久的因素朱寰(1926~2020年,中国)非洲不是孤岛,也不是与世隔绝地区,虽与欧亚世界的交往较少,但世界文明的相互碰撞,必然会对其产生借鉴,对非洲黑人文明也应该如此认识A.学界对非洲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 B.非洲文明落后于同时代的亚欧地区C.政治立场影响对非洲文明的评价 D.非洲文明是受外界影响最少的文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非洲)。黑格尔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学者,认为非洲没有发展,黑人未开化,未能对非洲历史和文化有客观公正的认识。斯塔夫里阿诺斯是20世纪学者,认为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得十分严重,仍然带有“非洲落后封闭”的偏见。朱寰是当代学者,指出非洲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并非是与世隔绝的,其观点建立在最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更客观公允。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界对非洲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学界对非洲文明认识的发展变化,而非体现非洲文明落后,排除B项;材料所述学者生活在不同时代,观点差异主要是受时代影响,而非受政治立场影响,排除C项;大洋洲文明相比于非洲文明,受外界影响更少,排除D项。故选A项。7.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后在其日记中写道:“由于我未能迅速派回载满黄金的船只,各种诽谤以及对此航海事业的反对声便铺天盖地而来。”该材料()A.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局限性 B.折射出传统思想制约航海事业发展C.揭示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D.表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较单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由于我未能迅速派回载满黄金的船只,各种诽谤以及对此航海事业的反对声便铺天盖地而来”,可知哥伦布认为出现各种诽谤的原因是未迅速载回黄金,揭示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C项正确;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不是反映早期殖民扩张的局限性,排除A项;追求黄金并不是传统思想,而是反映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都有哪些,排除D项。故选C项。8.亚当·斯密认为:世界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的现象——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白银,旧大陆两端的贸易也得以继续。这一“世界新现象”的出现缘于()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C西欧殖民扩张完成 D.社会分工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白银,旧大陆两端的贸易也得以继续”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货币,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开始,而不是完成,排除C项;材料强调世界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分工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为1490-1649年英国物价与工人日工资增长对比表(1490-1509年的指数为100)。下列对此表解释正确的是()年代一揽子消费品小麦工业产品工人日工资1490~1509年1001001001001510~1529年1261301081031530~1549年1691601211131550~1569年2762952061671570~1589年3273522322031590~1609年4615082522171610~1629年5085742742391630~1649年600722300293A.贵金属流入影响了社会日常生活 B.商业革命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新物种传播冲击了传统农业生产 D.价格革命巩固了封建贵族的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0-1649年(英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价格革命,引发物价整体上涨,影响了社会日常生活,A项正确;商业革命强调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小麦,无法得出新物种传播冲击了传统农业,排除C项;价格革命削弱了封建贵族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0.它使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彻底地将人类的目光从神拉向了人间,将人类的思想解放了出来,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也促进了政治与艺术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发展。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它”是()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科学革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结合所学,14世纪到17世纪初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推动了思想解放,也即材料所述“将人类的目光从神拉向了人间”“将人类的思想解放了出来”。文艺复兴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也即材料所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文艺复兴,A项正确;“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宗教改革”与“政治与艺术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1776年的《独立宣言》宣扬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但1787年宪法奉若神明的,不是激进民主和道德经济,而是有产者的统治、自由市场,以及一个由地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的镀金精英集团。这反映出()A.1787年宪法背离了启蒙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的虚假性C.1787年宪法具有阶级局限性 D.美国民主政体有待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7年(美国)。根据材料“《独立宣言》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7年的宪法奉若神明……是有产者的统治、自由市场,以及一个由地主、商人和银行家组成的锁金精英集团”可知,1787年宪法中的内容和《独立宣言》中所追求的权利存在一定出入,即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等立场,并未彻底践行自由、民主思想,这说明1787年宪法具有阶级局限性,C项正确;“背离”的说法与史实相悖,排除A项;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通过1787年宪法构建了一套民主政治体制,“虚假性”的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1787年宪法对《独立宣言》思想贯彻的不彻底,这与美国民主政体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主管地方行政,另设“家知事”以管理藩主家政;对于藩政,其人员黜置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天皇辅政机构)。日本政府的这一改革()A.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B.有效维护了天皇的专制统治C.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发展 D.标志日本封建关系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目的、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868年(日本)。根据材料“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其人员黜陟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维新后,政府首先将占领的敌对藩的领地划为最初的直辖地,同年,政府设立了分离藩行政与家臣的藩治职制,明治政府的这些措施主要针对藩领地,意在削弱其权力,扩大中央权力,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地方的权力被削弱,中央权力加强,而非维护了天皇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削弱了地方自治的发展,排除C项;明治政府实行的“藩治职制”改革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标志日本封建关系彻底瓦解,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3.在19世纪,人们曾在莱茵河下游大量捕捞鲟鱼,用鲟鱼卵制造鱼子酱;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却明显地受到限制,到1920年就完全禁止了捕捉。明治时期的日本,因开采铜矿,使七千五百余人丧生,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些现象的出现()A.源于工业化生产的消极影响 B.致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C.说明工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 D.致使贫富分化矛盾的激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世界。大量捕捞鲟鱼导致鲟鱼数量减少,破坏河流生态。日本开采铜矿排出的毒屑、毒水导致人员死亡,污染了农田、森林,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反映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A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上升,农业占比下降,这些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工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只能看出消极影响一方面,不能得出“两面性”,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资产阶级掌握大量财富和工人生活贫苦,不能体现贫富分化,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的《宣言》的核心思想。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要点一从历史观的层面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它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要点二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适用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阶级对立关系的各个阶段要点三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后社会发展的论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走向,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A.总结了人类进步规律 B.重视政治斗争的顺利开展C.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 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及其后社会发展的论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走向,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言》强调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发扎动力、发展远景,说明其总结了人类进步规律,A项正确;重视政治斗争的顺利开展只能反映一部分材料内容,无法反映要点一的内容,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只能反映要点一的内容,排除C项;《宣言》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而不是丰富,排除D项。故选A项。15.1871年4月,巴黎公社机关报发布通知:“有许多寄到市政厅的信,信封上都写着‘公社主任收’。我们要再三说明,巴黎公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主任。请各有关人士今后来信写明‘寄市政厅公社委员收’”。这表明巴黎公社()A.践行了社会公仆的原则 B.具有人民掌握政权的特点C.深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D.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4月(法国)。据材料“有许多寄到市政厅的信,信封上都写着‘公社主任收’,我们要再三说明,巴黎公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主任。请各有关人士今后来信写明‘寄市政厅公社委员收’”,可得出,巴黎公社反对“主任”称呼,强调公社委员是人民的公仆,这表明巴黎公社践行了社会公仆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民掌握政权”,排除B项;材料与无政府主义无关,排除C项;巴黎公社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排除D项。故选A项。16.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部分地区领土沦为殖民地的比重情况。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大洋洲南洋各岛非洲亚洲美洲100%98.9%90.4%56.6%272%A.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不断发展 B.传播天主教的热情高涨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据本题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部分地区领土沦为殖民地的比重情况”,可知大洋洲100%的区域沦为殖民地,南洋各岛98.9%的区域沦为殖民地,非洲90.4%的区域沦为殖民地,并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A项正确;B项应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排除B项;C项发生于19世纪中期,早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材料现象并不是由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的,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签订《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世俗君主多借助教会为自己的“君权神授”正名。教会的财富与田产日益增多,并执着于形形色色的朝圣教堂、圣物与图像,以期获得更多资助;人们也欲通过朝圣、购买赎罪券等方式追求拯救。在世俗社会越来越虔诚的同时,神圣领域却越来越世俗。10~12世纪,克吕尼改革和西多会改革开始清除教会中出现的䰞卖圣职、教士结婚等腐化现象,扭转由其导致的不良社会风气;西方修院制也开始从“避世”转向“入世”。至11~12世纪,精通法学的诸位教宗在政教冲突中把持了发言权,教会逐渐从对一套精神秩序的要求转变成为对法律权限的要求,西欧开始朝向一个由教宗领导的“基督教国家联合体”的方向前进。——摘编自杨华明《试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内在张力》材料二在中世纪晚期,教会的腐败和道德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教会权威的怀疑。神学家们认为出售赎罪券背离了真正的基督宗教信仰,并强调“罪”只能通过正确的意志才能得到赦免。与此同时,神学家也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将教宗排除在上帝与王权之外。国王推行相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来加强国家的统一,逐渐使国王成为人民的象征和领导者。由于教会的长期存在和强大,直接遏制了西欧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逐渐形成神圣和世俗相分离而不可互相干涉的局面。——摘编自黄志鹏《欧洲中世纪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权力扩张的原因及其弊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后期西欧政教之争的影响。〖答案〗(1)原因:基督教的合法化和广泛传播;世俗君主对教会的支持和倚重;教会世俗权力增长,与王权的斗争加剧;教会财富的增长和对资助的需求。弊端:教会越来越多参与和干预世俗事务;加剧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斗争;引发䰞卖圣职、教士结婚等腐化现象,败坏社会风气;教会控制思想文化,阻碍科学发展和人性解放;教会盘剥加重了民众负担。(2)影响:教权对王权的制约推动形成政教分离的局面和有限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对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教会的腐败和道德问题引发了对教会权威的怀疑,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国王在与教会的斗争中谋求加强国家统一,强化君主权力,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原因:据材料“宣布基督教合法化,基督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得出基督教的合法化和广泛传播;据材料“世俗君主多借助教会为自己的‘君权神授’正名”得出世俗君主对教会的支持和倚重;据材料“教会的财富与田产日益增多,并执着于形形色色的朝圣教堂、圣物与图像,以期获得更多资助”得出教会财富的增长和对资助的需求;据材料“神圣领域却越来越世俗”“修院制也开始从‘避世’转向‘入世’”“教宗在政教冲突中把持了发言权”得出教会世俗权力增长,与王权的斗争加剧。弊端:据材料“神圣领域却越来越世俗”“修院制也开始从‘避世’转向‘入世’”得出教会越来越多参与和干预世俗事务;据材料“教宗在政教冲突中把持了发言权”得出加剧教权与王权的矛盾斗争;据材料“䰞卖圣职、教士结婚等腐化现象”得出引发䰞卖圣职、教士结婚等腐化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结合所学,教会控制思想文化,阻碍科学发展和人性解放,教会盘剥加重了民众负担。【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后期西欧。影响:据材料“教会……遏制了西欧专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兴起,逐渐形成神圣和世俗相分离而不可互相干涉的局面”得出教权对王权的制约推动形成政教分离的局面和有限权力、相互制约的原则,对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材料“教会的腐败和道德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教会权威的怀疑。神学家们认为出售赎罪券背离了真正的基督宗教信仰,并强调‘罪’只能通过正确的意志才能得到赦免”得出教会的腐败和道德问题引发了对教会权威的怀疑,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据材料“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国王推行相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来加强国家的统一,逐渐使国王成为人民的象征和领导者”得出国王在与教会的斗争中谋求加强国家统一,强化君主权力,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等蔬菜瓜果,也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接近30种。部分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简介作物简介玉米16世纪中后期,玉米的种植记载开始出现在甘肃《平凉府志》和云南《大理府志》等地方志中。早期“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平原地区居民仅在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以娱孩稚”;至清朝中后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99个番薯明嘉靖《云南通志》指出云南六府州均种植“红薯”;福建《闽小记》记载:“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明人苏琰《朱蓣疏》亦载:万历年间泉州出现饥荒,“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番茄1613年山西《猗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烟草烟草传入之初主要作为药用,后成为大众嗜好品,迅速发展;17世纪80年代,福建地区的烟草种植“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则史料的类型及其研究价值。(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答案〗(1)史料类型:图像史料;研究价值:对研究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特点:由东南沿海向内地传播;范围广;传播品种丰富,包括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持续时间长,从明代一直到近代。积极影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减轻人口压力,缓和人地矛盾;丰富了粮食种类,丰富了物质生活;改变农作物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世界)。第一小问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1542年出版的福克斯《植物志》中的玉米植株图”“18世纪瑞士画家利奥塔作品《热巧克力姑娘》”可知为图像史料;第二小问研究价值:结合两幅图片中玉米和咖啡传播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对研究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小问2】本题为特类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代至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番薯逐渐传至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可得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传播;范围广;根据材料二中作物的种类可知传播品种丰富,包括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根据材料二“1613年山西《猗氏县志》中已有番茄种植记载。番茄引种之初作为观赏植物,19世纪中后期才进入菜圃,20世纪初上海等大城市郊区开始栽培食用”可知持续时间长,从明代一直到近代。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可知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减轻人口压力,缓和人地矛盾;结合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中国饮食结构的影响可知丰富了粮食种类,丰富了物质生活;结合材料中农作物传入对商品经济的作用可知改变农作物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思想解放是社会群体意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历史向前迈进的本质特征。它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时代进步的必备条件,社会变迁的关键要素,除旧立新的动力。历史也已经多次昭示:没有变革观念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人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变革旧观念,创造新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石建社《论思想·解放思想·社会发展根本规律》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阐述:1915年,在陈独秀等人的推动下,以《敬告青年》的发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开始,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新高潮。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则注重宣传马克思主义,用西方先进思想指导中国社会转刮问题。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内容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价值。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革命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示例二:论题:社会变革往往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先导。阐述: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价值,重视人性,人文主义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旗帜,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欧洲宗教改革在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推动了科技进步。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如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所提出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自然权利等思想均为英国代议制下近代民主原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来源;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则直接被美国1787年宪法所采纳,成为美国代议制的基本原则;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所提出的主权在民以及号召人民推翻专制暴君等主张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同时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综上所述,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欧洲社会的转型起到了先导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没有变革观念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人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变革旧观念,创造新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可知,思想观念的变革和进步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据此可拟定论题为“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如新文化运动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5年,在陈独秀等人的推动下,以《敬告青年》的发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开始,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新高潮。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前期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则注重宣传马克思主义,用西方先进思想指导中国社会转刮问题。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等内容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传统价值。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马克思主义逐步与中国工人运动、革命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据相关资料统计,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的有据可查的白银和黄金分别是18600吨和200吨。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从巴西掠夺了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