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A.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C.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据本题材料时间“公元前18世纪”,“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为《汉谟拉比法典》结束语内容,该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材料强调他的法典的不可破坏性,谁敢破坏、不遵守法典,就将遭到严惩,以保护法典的权威性。《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也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王国奴隶制中央集权强大的标志之一,它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把全国法令统一起来,材料内容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B项正确;波斯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亚述帝国的存续时间是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上埃及与下埃及完成统一,古埃及进入早王朝时,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图所示历史事件()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亚非三洲。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以及帝国范围(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C项正确;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排除A项;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法的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排除B项;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与材料中的事件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东罗马帝国时期(西方)。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这位罗马帝国统治者力图恢复往日罗马帝国荣耀,可知这肯定是在罗马帝国分裂以后,据材料“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可知该罗马帝国皇帝对法律贡献大,据此可以推断这位罗马帝国皇帝是查士丁尼,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罗马占领北非和意大利,D项正确;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而且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中亚和西亚几乎全部国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帝国因此成为东西方世界交流的可靠'中间人'……这是帝国所扮演的成功角色,无论在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上都是如此。"这里的"帝国"是指()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波斯帝国〖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帝国建立后,消灭了中亚和西亚几乎全部国家,在东西方之间建立了持久稳固的直接联系渠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项正确;罗马帝国使得地中海成为其内海,但是对东西方世界的交流贡献一般,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对东西方商人征收重税,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波斯帝国不符合“中间人”的角色,排除D项。故选B项。5.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选A;材料反映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中世纪的西欧教会也占有土地,D选项说法错误,排除。6.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61年(英国)。根据材料“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1661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再度开始了君主威权统治,可知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B项正确;18世纪中后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不断完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A项;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7.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AB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C.欧洲封建国家 D.亚洲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与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相关的知识均与中古时期(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亚洲国家相关,因而题干中的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亚洲封建国家,D正确,ABC排除。故选D。9.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其名称源自拉丁文,意为“平静的海洋”,是由一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及其船队命名的。该航海家及其船队A.最先开通了到达美洲的新航线 B.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C.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D.最早发现了亚洲地区的国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经过太平洋并为其命名的是麦哲伦船队,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项正确;最先开通到达美洲新航线的是哥伦布,排除A项;麦哲伦船队是从西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排除B项;麦哲伦不是最早发现了亚洲地区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10.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①但丁②马丁••路德③米开朗琪罗④达••芬奇⑤伏尔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①③④项均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②⑤两项分别属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故由设问要求“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有”即可排除含有第②或第⑤项的BCD三项,故选A。考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1.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A是三权两分,C、D与分权学说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项。12.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根据题意该学者认为这个断裂是因为历史的连贯性被打断,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宣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个新世界,颠覆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法则,A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水平的提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但是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巴黎公社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欧文(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进行了尝试,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封建保守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在这一过程中,废奴团体从200个增加到527个。这表明美国()A.南北矛盾更加尖锐 B.政党政治得到发展C.废奴时机已经成熟 D.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民主政治(19世纪30年代)。据材料“1835年,美国废奴协会向南方社会精英寄出《奴隶之友》等刊物,南方蓄奴州要求立法禁止这些刊物进入南方,但该提案未能在国会通过,同时引发了全国性的政治辩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事件是美北战争前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当时美国不同力量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不断,推动了奴隶制问题的政治化,促进了废除奴隶制时机的成熟,C项正确;内战是南北矛盾尖锐的顶峰,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政党政治,排除B项;黑人民权运动兴起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821年后(墨西哥)。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B项正确;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与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关系不大,排除A项;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而不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排除C项;墨西哥独立后,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并不是重建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15.有史家这样描述19世纪70年代法国:“这是一场灭顶之灾,……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割让,上百万的赔款还需偿还,侵略军占据着1/4的领土,首都因为内战而血流成河,其他欧洲国家对此不闻不问”。这一材料反映出的历史事件有()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普法战争③巴黎公社④第一次世界大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这是一场灭顶之灾,……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割让……’”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普法战争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请求停战。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②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法国在同普鲁士的战争中遭到惨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逼近巴黎的普鲁士军队采取了屈膝投降的态度。1871年2月,同德国(当时普鲁士隶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联合国)草签了条约,同意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省的一部分给德国。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解除巴黎人民国民自卫军的武装。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市内的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被人发现。巴黎人民奋起反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总理梯也尔狼狈逃出巴黎,迁往凡尔赛。不久,巴黎公社成立,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③项正确;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是19世纪30至40年代著名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①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至1918年,④项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6.下表列举了现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名称的起源及含义。综合表中信息可知,现代拉丁美洲()国名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玻利维亚起源印第安语印第安语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含义玉米之仓太阳神白银哥伦布之国玻利瓦尔之国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B.多种文化同时并存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D.殖民色彩日益浓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拉丁美洲)。据表格信息可知,现代拉美国家名称有的源于印第安语,有的源于西班牙语,其含义或是传统印第安人盛行的物产、神灵,或是殖民国家追求的价值、英雄人物,或是拉美国家的民族英雄等,可见这些现象表明多种文化同时并存,B项正确;拉美独立战争前,各国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从而引发了拉美独立运动,而不是出现在独立后的现代拉美国家,排除A项;表中的“白银”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观念,与农业经济发达不符,排除C项;尽管表中信息存在着殖民主义色彩的影响,但独立后的现代拉美国家应是去殖民化,而不是殖民色彩的日益浓厚,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位学者在总结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时,使用了如下标题:"黑暗时代/充满变化的时代"根据材料,结合5—15世纪的西欧历史,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论述:该标题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黑暗时代: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教权高于王权。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度与农奴制度,相对封闭独立;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农奴主的超经济的强制剥削。文化上;基督教神权至上,束缚人性。(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充满变化的时代:政治上:西欧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早期议会的出现;市民阶层壮大。经济上: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赢得一定自治权。文化上:大学出现,教育与文化不断发展。(答出其中2点即得满分。)综上所述,5—15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的历史,一般被认为是长达千年的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归咎于基督教会的统治。但这一时期的西欧也孕育出向近代过渡的诸多因素。〖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材料“5—15世纪的西欧历史”、“黑暗时代/充满变化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标题概括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然后结合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从黑暗时代和充满变化的时代两个角度进行论述。黑暗时代从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教权高于王权;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度与农奴制度,相对封闭独立;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遭受农奴主的超经济的强制剥削;文化上;基督教神权至上,束缚人性等角度分析;充满变化的时代从政治上西欧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早期议会的出现;市民阶层壮大;经济上城市工商业经济发展,赢得一定自治权;文化上大学出现,教育与文化不断发展等角度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中世纪的西欧进行全面认识,得出结论是5—15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一般被认为是长达千年的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归咎于基督教会的统治。但这一时期的西欧也孕育出向近代过渡的诸多因素。言之有理即可。18.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学界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可谓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人带给印第安人的疾病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残忍。印第安人在天花、麻疹、伤寒等疾病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只能成群成群的死去。据估计,在17世纪征服时期,西属美洲的人口从5000万锐减到400万。孤立隔绝还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心理上的脆弱。……殖民统治者在摧毁了印第安文化的同时,又力图把宗主国的文化移植过来,以求使印第安人饭依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实现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武力屠杀、疾病以及残酷的剥削使印第安文化丧失殆尽。——摘引自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材料二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两例,并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答案〗(1)动因:①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人文主义激励冒险精神;③《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的介绍;④西方国家对东方商品(或香料)和黄金的追求;⑤传播基督教的需要;⑥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⑦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条件:①西欧人长期航行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②地理知识日益丰富;③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造船技术的发展(2)物种:马铃薯、玉米、可可、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影响:①推动了人口的迁移;②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④提升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⑤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解析〗【小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主要有①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人文主义激励冒险精神;③《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的介绍;④西方国家对东方商品(或香料)和黄金的追求;⑤传播基督教的需要;⑥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⑦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条件主要有①西欧人长期航行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②地理知识日益丰富;③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造船技术的发展【小问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主要有马铃薯、玉米、可可、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影响:根据材料“欧洲人带给印第安人的疾病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残忍。印第安人在天花、麻疹、伤寒等疾病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只能成群成群的死去”可得出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根据材料“殖民统治者在摧毁了印第安文化的同时,又力图把宗主国的文化移植过来,以求使印第安人饭依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可得出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提升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9.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19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一系列的“社会病”。全国13%的人居于臭气熏天的狭小的地下室或角楼中,通风条件极差并容易形成传染病,30年代两次爆发大规模霍乱并致死近2万余人。社会犯罪率不断提升,1805-1848年间因抢劫或盗窃被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到27816人。大量妇女甚至儿童因生活所迫离开家门和学校走进工厂或其他场所挣钱糊口。由此产生大量的文盲,降低国民文化素质,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事件进一步增加。人们开始对旧有的法律和制度的权威产生质疑,呼吁社会关注贫民的生活状况,关注弱势群体,重视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材料二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案,确立院外济贫原则,广建济贫院,建立中央济贫机构,改善济贫管理,颁布《公共卫生法》,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民间机构和慈善组织开始各种社会救助的行动。如社会福音运动,慈善救助之家运动,工人协会运动,贫民窟慈善住房运动等。英国社会救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以上摘编自韩德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救助研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病”出现的背景,并概述“社会病”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影响。〖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开展,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英国民主制度尚未完善;(任意2点)表现:贫困人口增加;公共卫生危机(传染病暴发);社会犯罪率上升;国民文化素质下降。(任意2点)(2)影响: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系社会稳定;有利于英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利于改善社会道德风气;〖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中叶,英国……13%的人居于臭气熏天的狭小的地下室或角楼中,通风条件极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展,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根据“人们开始对旧有的法律和制度的权威产生质疑,呼吁社会关注贫民的生活状况”可知,英国民主制度尚未完善;表现:根据材料一中“全国13%的人居于臭气熏天的狭小的地下室或角楼中”可知,贫困人口增加;根据“30年代两次爆发大规模霍乱并致死近2万余人”可知,公共卫生危机(传染病暴发);根据“社会犯罪率不断提升,1805-1848年间因抢劫或盗窃被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到27816人”可知,社会犯罪率上升;根据“大量妇女甚至儿童因生活所迫离开家门和学校走进工厂或其他场所挣钱糊口。由此产生大量的文盲,降低国民文化素质”可知,国民文化素质下降。(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广建济贫院,建立中央济贫机构,改善济贫管理”“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系社会稳定;根据“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案”“颁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