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新郑郑公大墓(春秋时期)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考古发现反映了当时()A.尊卑等级关系受到冲击 B.礼乐制度突破性发展C.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 D.奴隶社会手工业发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原本只有周王才能享用的“九鼎”出现在诸侯的祭祀坑中,表明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受到挑战,金字塔式的上下尊卑关系受到冲击,A项正确;当时礼乐制度并没有获得突破性发展,而是逐渐瓦解,排除B项;“初步形成”史实错误,封建政治制度初步形成是在战国后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西汉时,年满七十岁持有“鸠杖”者,享有种种特权,如规定鸠杖持有者享有六百石官员的政治待遇。汉代诸帝都不时颁布赐“高年”者帛、米、酒、肉等的诏令,还有免除年长者家人赋役等措施。这反映了汉代()A.户籍管理制度较严密 B.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备C.贯彻以孝治国的理念 D.社会救济由政府主导〖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由于材料“年满七十岁”“享有种种特权”等可知,汉代规定了大量的针对老人关爱的措施和规定,说明政府重视对老人群体的优抚,这体现了汉代政府以孝治国的理念,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户籍管理,排除A项;“完备”一词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救济由政府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3.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项目收入总额支出总额中央提成额地方留成额钱税3139.8万贯1089.8万贯2050万贯粮税1615.7万石215.7万石1400万石合计4755.5万贯石1305.5万贯石3450万贯石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 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 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唐朝中叶后,国家财政收入比重中,地方留成较大,说明这一时期地方财权显著增强,地方势力一定程度上危机中央政府,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税法改革无关,排除A项;唐朝政府此时并未名存实亡,安史之乱后其统治又延续了一百多年,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地方藩镇势力增强,并非社会经济迅速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4.明朝后期,官员的奏疏要先交内阁审阅,内阁将奏疏内容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疏上进呈皇帝裁决,皇帝亲自或委托太监用红笔写出处理意见后返回内阁下发六部执行;同时通过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因此出现了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国家仍能照常运行的现象。这反映了()A.监阁体制有利于政局稳定 B.君主集权的强化C.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虽然“嘉靖、万历皇帝尽管多年不上朝”,但通过内阁、司礼监和厂卫机构的制衡和监察控制整个朝政,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强化,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政局黑暗,不利于政局稳定,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并没有完备,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枢决策体系,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5.《新安屯溪公济局征信录》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徽商在其故里屯溪,为了抗击疠疫,筹设公济局,“延请内外专科,送诊送药,棺则大小悉备,随时给送”,以此援助“四方贫民”。后徽商响应上谕,适应民需,在公济局附设育婴堂、养疴所,并为百姓施种牛痘等。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地域性商人群体积极参与地方救灾 B.中医防治技术发挥了显著功效C.当地秉持优抚老弱民众的儒家传统 D.慈善组织关注日常生活的救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光绪年间(中国)。材料中“种牛痘”属于近代西方医学成就,不属于中医防治技术,符合题干要求,B项正确;根据材料“徽商在其故里屯溪,为了抗击疠疫,筹设公济局”可知徽商积极参与家乡的救灾活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延请内外专科,送诊送药,棺则大小悉备,随时给送”可知热衷于地方慈善事业,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材料“在公济局附设育婴堂、养疴所”可知建立慈善组织救助老弱,排除D项。故选B项。

6.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文,最早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指代汉族;辛亥革命后,黄兴等发起组建“中华民族大同会”“以联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1940年7月,毛泽东为《美洲华侨日报》创刊题词:“起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到底。”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内涵的转变()A.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相关 B.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C.适应不同阶级的政治考量 D.体现了对外抗争的逐步胜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将“中华民族”内涵的形成分为三阶段,每一阶段其概念都在扩展,由清末单指汉族到民国初年的包含“五族”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所有民族,范围在不断扩大,体现了近代以来民族观念的不断发展,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这是中国政治观念上与时俱进的表现,体现了近代化的进程,B项正确;三个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排除A项;“不同阶级”说法不当,排除C项;在三个历史阶段中,对外抗争并没有实现“逐步”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7.1926年,江西流行一首民谣:“江西穷又穷,先用广东铜(元),后用复兴隆(纸币);银毫子用不得,大角子(铜元)打八折。”贵溪县还流行“驼子张(恶霸‘张天师’),黑心肠,总有一天要算账”等民谣。这些民谣可以用来说明()A.国民革命运动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B.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盛况C.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背景 D.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的弊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江西人民利用民谣宣泄对军阀掠夺、钱钞贬值、恶霸压迫的不满,故该民谣可以用来说明国民革命运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江西人民对钱钞贬值和恶霸压迫的不满,不能说明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盛况,排除B项;材料所处的时间是1926年,革命根据地出现在1927年10月以后,排除C项;国民政府实施币制改革是在1935年以后,排除D项。故选A项。8.如表为190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制190326.80.20.217.214.732.98.0191039.10.20.513.111.928.36.8192036.40.92.88.212.331.28.3193045.11.23.43.512.227.174A.农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增长 B.出口商品的结构日益优化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D.近代企业的发展历经曲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自1903年至1930年,虽然机器开采的撑场资料和机制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出口的农产品、手工制作的半制成品和制成品仍旧占据主要比例,体现了近代企业发展艰难和曲折,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出口货物分类所含的比重,不能得知具体农产品出口的数量,排除A项;出口商品的结构中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一直占据主要比例,并没有日益优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商品经济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9.下图是1942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左右两边人物分别是林肯与孙中山,并印有三民主义。这枚邮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据此可知当时()A.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美国社会已认可三民主义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中国战场的抗战得到肯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这枚邮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枚用外国文字组成中心图案的邮票”可知,美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将中国文字印在了上面,且这是第一次将外文印在美国邮票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当时对中国的认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战场的抗战表达了肯定,D项正确;当时处于抗战时期,综合国力从抗战开始没有显著变化,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国邮票虽然将三民主义印在邮票上,但未说明民众对三民主义的态度,“认可”从材料中无从得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美,且与反法西斯同盟没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一个中方从未听过的词汇“jointventure”并解释为“合资经营”。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但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据此可知()A.对外开放在艰难中起步 B.“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C.经济体制改革阻力重重 D.中美正式建交推动经济交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中国)。根据材料“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但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结合时间背景进行分析,1978年10月的背景下这种“合资经营”不可能实现,说明文革结束后不久,左倾错误思想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B项正确;1978年10月,我国的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序幕,排除A、C项;1979年中美建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选B项。11.有学者指出,“正是希罗多德,第一次广泛地讲述了真正的东方故事,并且在把东方的故事和传奇传播到西方、传播给我们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6世纪中期,更多的希腊旅行家对古代东方诸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据此可知,当时的希腊文明()A.注重周边交往 B.源于东方文化C.在交流中发展 D.具有多元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世界)。根据“第一次广泛地讲述了真正的东方故事,并且在把东方的故事和传奇传播到西方、传播给我们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知,东方故事对希腊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当时希腊文明在交流中发展,C项正确;东方文明和古希腊不接壤,因此不能体现注重周边交往,排除A项;古希腊文明并不是源于东方文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促进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因素,并不能体现其多元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表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情况。据此可知()项目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产量(吨)3200000295000000投资数(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经济全球化推动产业转移 B.生产力的进步助推垄断组织发展C.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需求 D.经济危机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70年至1900年的美国。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可知,1900年相比1870年,美国钢铁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和投资额剧增,表明出现了企业兼并整合、推动生产效率提高的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出现,促进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有关,B项正确;材料中美国钢铁企业数量的减少是由于国内的企业兼并整合,而非转移国外,排除A项;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以来诞生的生产组织形式,有其进步性,“不适应社会需求”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美国钢铁产量和投资额都有明显增长,表明钢铁产业繁荣而非遭遇经济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末,英国已婚妇女获得一定财产权,男子仍保留相当大的支配权。1926;年,英国议会制定《新财产法》,规定妇女取得与男子同样的财产权。1935年《司法改革法》规定,已婚妇女与未婚妇女都可以立遗嘱处置自己的财产。英国女性经济地位的变化表明()A.战争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共生C.女性逐渐成为家庭主导 D.社会成员平权地位已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据材料“19世纪末,英国已婚妇女获得一定财产权,男子仍保留相当大的支配权”“1926年,英国议会制定《新财产法》,规定妇女取得与男子同样的财产权”及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女性于男性拥有相同的财产反映了男女平权的趋势,体现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共生,B项正确;19世纪末“英国已婚妇女获得一定财产权”,此时英国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社会成员平权发展的趋势,但此时男女平等尚未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二战后,许多西方人将苏联的政策理解为一个世界性的共产主义阴谋的一部分;从苏联的角度看,美国的政策则是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扩张,用列宁的话表述就是“经济帝国主义”。二者之间的相互认识对历史研究的启示是()A.史学研究时应尽量剔除材料的价值倾向B.学者需结合不同的言论来描绘过往史实C.自上而下的审视是解释历史的最佳角度D.历史研究应以当事人的认知为主要依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材料说的是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因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敌视,故为保证历史研究的客观性,使研究更贴近历史事实,在使用相关史料时应保持中立,不应带有主观情感色彩,A项正确;材料强调研究的客观立场,并非简单综合各方论述,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研究视角,排除C项;当事人的认知受自身教育水平、意识形态、阶级立场等各方面影响,不能直接作为研究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

15.下面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的部分信息(单位:亿美元)。根据表格可知()年份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1951335229891968387109385A.美国经济因“滞胀”而疲软 B.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C.国家宏观调控陷入失灵状态 D.国际金本位体制走向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在上升,但是美国官方持有黄金量在下降,同时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债在增多,根据上面的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1968年美国黄金外流、外债激增表明美国经济受到冲击,从而使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B项正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C说法绝对,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一战后金本位制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代出版的各类农书数量统计表分类数量占宋代农书比例农业通论139.22%农业气象10.71%耕作、工具、水利21.42%粮食作物21.42%经济作物2417.02%观赏性作物(花、果、竹)5539.01%蔬策及野菜42.84%虫害防治10.71%蚕桑21.42%畜牧.兽医2920.57%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的政令85,67%(1)这些农书出版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宋代出版的农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时代:宋代小农经济得到发展;商品性粮食作物得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印刷出版技术进步;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理学思想崇尚“格物致知”。(2)看法:宋代时期出版和保存下来了大量农业科技著作。一方面大量农业科技著作的出版和保存说明了宋代农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发展技术,宋代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另一方面,在这些农书种类里面,经济作物、观赏性作物种类较多,这说明当时宋代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发展壮大,适应市民阶层消费的需要。〖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可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角度展开作答。结合所学,宋代小农经济得到发展,为农书编纂出版提供素材,也对农书编纂出版提出要求;据材料“观赏性作物(花、果、竹)”等信息可得出商品性粮食作物得到发展;据材料“耕作、工具、水利”等信息可得出农业科技进步;结合所学农书出版离不开印刷出版技术进步以及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政府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动了农书的编纂出版;思想方面,理学思想崇尚“格物致知”,有利于促进对农业的研究。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首先宋代时期出版和保存下来了大量农业科技著作,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的史料。据材料“大量农业科技著作的出版和保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宋代农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发展技术,宋代农业发展势头比较好。据材料“经济作物、观赏性作物种类较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当时宋代农业商品化发展比较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发展壮大,“经济作物、观赏性作物种类较多”适应市民阶层消费的需要。17.【维新变法与近代报刊】材料一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追述《中外公报》之缘起时所说,“甲午丧师之后,国人敌忾心颇盛,而最初着手之事业则欲办图书馆及报馆”,一时间“行省报馆如鲫”。纵观戊戌维新时期创办的报刊,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相标榜,翻开这一时期新兴报刊之政论,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砺?“哀哀长鸣,血泪盈简”,《湘报》就是一例。诸如“大危可危”“大局日危”“俄占金州”“日人要挟”“德人又索地”等这类题目的报道,几乎天天都有。——摘编自徐柳凡等《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勃兴之原因及其特点》材料二报名创刊年份创办人报刊宗旨《湘报》1898熊希龄、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湘学新报》1896江标思以体用赅贯之学,导湘人士《清议报》1898梁启超等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摘编自刘斌《嬗变与转型——晚清启蒙运动与报刊现代化互动关系透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维新时期创办报刊的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创办的特征,并分析维新派以创办报刊为主进行思想启蒙的原因。〖答案〗(1)意义: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激发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为戊戌变法营造了舆论环境;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挖掘。(2)特征:以维新派为主导;以救亡图存为目标;兼具启蒙色彩。(答出两点即可)原因:西方报刊新闻思想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新闻报刊在当时具有巨大影响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甲午丧师之后,国人敌忾心颇盛,而最初着手之事业则欲办图书馆及报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激发了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并且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一“纵观戊戌维新时期创办的报刊,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相标榜,翻开这一时期新兴报刊之政论,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戊戌变法营造了舆论环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拓展了国人的视野并且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挖掘。【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纵观戊戌维新时期创办的报刊,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相标榜,翻开这一时期新兴报刊之政论,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救亡图存为目标;根据材料二“熊希龄、粱启超、唐才常谭嗣同”与“梁启超等”可知,这是以维新派为主导;根据材料二“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与“思以体用赅贯之学,导湘人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兼具启蒙色彩。综合以上可知,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创办的特征。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甲午丧师之后,国人敌忾心颇盛,而最初着手之事业则欲办图书馆及报馆”可知,西方报刊新闻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哀哀长鸣,血泪盈’,《湘报》就是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闻报刊在当时具有巨大影响力;根据材料二“熊希龄、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与“梁启超等”可知,近代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18.【西方近现代法律】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在一场演讲里强调,把懂得法律的价值和知识视为有教养的一种标准或绅士的一种风采。在北美大陆,通过独立战争前的政治辩论和独立战争期间的思想传播,欧洲思想中的自由与法治的理论转化成了北美民众普遍的思想意识。布莱克斯通的著作被殖民地奉为“法学必读之书”。潘恩在《常识》中提道:“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这本小册子迅速在北美的居民和军队中广为传阅。——摘编自仙慧丽《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探析》材料二: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地位实际下降了,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立法。为应对此变化,当代西方国家议会趋于在统一掌握立法最终审议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广泛采用各种更灵活的立法形式,且越来越重视其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以期一方面强化政府立法的民主保障,加强对政府立法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议会制度,以实质性地强化其立法审议和立法监督能力。美国70年代国会改革,通过立法加强国会对战争权力和预算的控制,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等。——摘编自王保民《西方国家议会立法改革趋势之探析——兼论政府在立法中的功能角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律书籍在北美殖民地流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西方国家立法建设的特点。〖答案〗(1)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北美人民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使北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有所增强;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需要法律武器的支援。(2)特点:政府支配立法;立法形式灵活;立法过程体现民主性;立法呈现较大的务实性(答出其中3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北美)。历史背景:根据材料“18世纪中叶,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在一场演讲里强调,把懂得法律的价值和知识视为有教养的一种标准或绅士的一种风采。”可知,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北美人民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根据材料“在北美大陆,通过独立战争前的政治辩论和独立战争期间的思想传播,欧洲思想中的自由与法治的理论转化成了北美民众普遍的思想意识。”可知,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使北美人民民族民主意识有所增强,北美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需要法律武器的支援。【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西方)。特点:根据材料“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地位实际下降了,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立法。”可知,政府支配立法;根据材料“为应对此变化,当代西方国家议会趋于在统一掌握立法最终审议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广泛采用各种更灵活的立法形式”可知,立法形式灵活;根据材料“越来越重视其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以期一方面强化政府立法的民主保障,加强对政府立法的监督和控制”可知,立法过程体现民主性;根据材料“改革和完善议会制度,以实质性地强化其立法审议和立法监督能力”可知,立法呈现较大的务实性。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在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背景下,兴起了乡村建设运动。来自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和大专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