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任士之风渐起,与此相适应的酬劳俸禄正式产生。战国时期,燕昭王“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魏国李悝变法强调“食有劳而禄有功”;秦国从商鞅变法后,“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上述现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士人群体主导各国的发展 B.社会转型趋势不断加强C.世卿世禄制退出历史舞台 D.流行“无功不受禄”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依据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与士人群体兴起相适应的酬劳俸禄产生并不断发展,强调论功定禄、无功不受禄,反映出官僚政治不断发展,社会转型趋势不断加强,B项正确;士人群体主导各国的发展,叙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退出历史舞台,不符合此时的历史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流行“无功不受禄”观念,不能士群体代替整个社会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2.汉初统治集团“君臣俱欲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等到文帝即位,“论议务在宽厚,化行天下”,“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认为“廉者,民之表也”,“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景帝“令治狱者务先宽”,最终“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上述材料表明汉初()A.治国理政具有德治色彩 B.移风易俗成为施政重点C.法律制度建设趋于停滞 D.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统治者持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宽刑罚重教化,褒奖廉吏,这表明汉初治国理政具有民本、德治色彩,A项正确;移风易俗成为施政重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制度建设趋于停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廉政建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3.如图是根据北宋赵抃《成都古今记》的记载绘制的成都十二月市。据此可知,当时成都()A.商品交易规模领先全国 B.政府重视发展多种经营C.市民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D.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材料概况可知:北宋时期成都按月份进行不同类别的市场交易,反映出当时成都农业、手工业商品化趋势明显,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其他地区商业发展状况,不能得出商品交易规模领先全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具体展示民众的娱乐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4.清朝中期,以袁枚为代表的士人阶层,逐渐把“文才”视为女性的美德之一、使“满腹诗书的女子”成为“家学传统的继承者”“书香门第深厚渊源的缩影”。据统计,在4000多位中国历代女作家中,清代就超过3600位,其中70%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当时()A.世俗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B.女性教育以增长才学为主C.社会观念蕴含着进步趋势 D.江南地区上升为文化重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清代中期,以袁枚为代表的士人阶层逐渐把“文才”视为女性美德之一、努力造就“满腹诗书的女子”,清代女作家占据了古代女作家的绝大部分,反映出当时社会观念蕴含着进步趋势,C项正确;世俗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女性教育以增长才学为主,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江南地区女性知识分子的统计,不能得出江南地区上升为文化重心,未涉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5.1860年,奕䜣上奏谈及学习洋枪洋炮事宜时称:“唯此项精秘之器,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1862年,清廷派往外国接受新式军事训练的460人中,经奕祈等人商议,八旗兵占450人。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录取人员全部是八旗子弟。上述材料揭示出()A.洋务运动的现实困境 B.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C.军事近代化成效显著 D.洋务运动以旗人为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表明,奕䜣作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主要推动者,在学习洋枪洋炮、赴国外进行军事训练、同文馆招生等方面严守满汉之别,使洋务运动受到掣肘,难以有效进行,揭示出洋务运动的现实困境,A项正确;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军事近代化成效显著,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洋务运动以旗人为主,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梁启超曾说:“予在时务学堂虽仅半年,所得高材生甚多,自我亡命赴日,一班四十人有十一人随我俱去,后唐先生才常在汉口实行革命,十一人中死难八人!”毛泽东也说过:“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这表明时务学堂()A.揭开了湖南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B.培养了大批民主革命骨干力量C.增强了中国民主化的发展动力 D.铸就了湖南维新变法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时务学堂虽然存在时间短、招生数量有限,但却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培养了杰出的人才,表明时务学堂增强了中国民主化的发展动力,C项正确;揭开了湖南走向近代化的序幕表述错误,排除A项;培养了大批民主革命骨干力量,表述错误,时务学堂是改良思想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不能得出铸就了湖南维新变法中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7.1946年8月,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后,中共中央军委向全军各战略区首长推广苏中战役的经验:“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精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据此可知,苏中“七战七捷”()A.改变了华中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 B.掌握了解放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C.增强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机动性 D.探索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的中国。材料表明: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取得苏中“七战七捷”后,中共中央军委总结出集中优势兵力、依托解放区进行内线作战、机动灵活等战略战术向全军各战略区推广,说明苏中“七战七捷”探索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D项正确;改变了华中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苏中“七战七捷”只是探索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战术,无法达到掌握解放战争发展基本规律的程度,排除B项;增强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机动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1956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75%。1956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其中,农民提高了14.6%,非农业居民提高了28.6%。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造()A.改变了国家经济布局 B.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完善了国民经济体系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材料表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说明社会主义改造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三大改造,没有体现国家经济布局,也没有体现完善国民经济体系,排除AC项;建国头七年,中国逐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但材料没有体现该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有学者指出,在希腊人看来,对自然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就像政治事务一样,是可以拿到民众之间进行讨论的,先人的解释和理论没有哪一条是绝对不可冒犯的。该学者意在强调古希腊()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B.通过民众的讨论认识真理C.排斥知识精英的思想学说 D.社会普遍质疑先哲的理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希腊哲人勇于探索真理,并将其与民众进行讨论,敢于对先人的解释和理论提出质疑,反映出古希腊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A项正确;通过民众的讨论认识真理是认识真理的方法之一,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排斥知识精英的思想学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社会普遍质疑先哲的理论,叙述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0.马丁·路德对天主教礼拜仪式及其音乐做了改革,把天主教广泛使用、纷繁复杂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改为由教众直接参与诵唱的众赞歌,并穿插在布道和仪式之间,实现了合唱音乐与仪式的糅合,很好地体现了路德宗的主旨。这一改革()A.简化了新教的宗教活动仪式 B.有助于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C.旨在提高新教教徒艺术素养 D.表明新教否定天主教的信仰〖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表明,马丁·路德改革天主教的礼拜仪式及其音乐,教众在布道和仪式之间直接参与吟唱众赞歌,有助于培养新教教众的平等和参与意识,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培养平等和参与的意识,而非简化宗教仪式以及提高艺术素养,排除A、C项;新教与天主教都信仰基督耶稣,新教主张“因信称义”反对的是天主教的信仰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1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资本拥有支配劳动的权力,即使工人的收入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资本家的利润和工人的工资仍互成反比”。马克思此论()A.揭示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B.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C.蕴含着对经济斗争的认可 D.否定了工人劳动的社会价值〖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4年的世界。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马克思通过工人收入与资本家利润的反比状态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B项正确;揭示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的是剩余价值学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经济斗争的认可,排除C项;否定了工人劳动的社会价值,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2.如表是20世纪50—80年代联邦德国科教经费(包括高等教育经费和“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这表明该时期的联邦德国()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科教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07%—1.0%1.4%—2.3%2.9%—3.1%2.7%—2.8%A.科学教育实现普及 B.科技水平领先世界C.重视培育发展潜力 D.政府成为研发主体〖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80年代联邦德国。材料表明,20世纪50—80年代,联邦德国科教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总体上呈增长态势,表明该时期的联邦德国重视培育发展潜力,C项正确;科学教育实现普及,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是否领先世界,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研发主体,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后,将战国时期各国道路整合成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开辟出通往岭南地区的水陆交通线。汉唐时期,南北道路交通空前加强,西北、东北、西南陆路交通进一步向外拓展。宋代,民间开辟且免征商税的私路出现,官路体系下驿路与县路之别正式制度化。元朝陆路交通以大都为中心向各个行省和统治区延伸,尤其是向东北、西北、西南方向延伸更广。明代基本承袭了元代的陆路交通格局。清代根据驿站设置状况,将驿路分为三等:主要由北京通往各省城的官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的大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小路,官路和大路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需要。——摘编自曹家齐《万里通途: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材料二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已达373万公里,是建国初期的46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0302公里,一级公路54216公里,二级公路285226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总里程的比例为10.72%。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199.56万公里,路面铺装率达到53.5%。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0.8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38.86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例增加到98.54%和88.15%,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88.6%,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从高原到山区,从少数民族地区到贫困老区的各个角落。公路养护里程475.7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8.2%。——据李晶《中国公路建设60年:从8.07万公里到373万公里》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道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公路建设的新发展,并对其成就进行简要评价。〖答案〗(1)特点:政治、军事色彩浓厚;历代王朝高度重视;以都城为中心向外延伸;规模随开疆拓土而扩大;实现道路建设制度化;道路等级分明。(任答两点即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统治;保持政令畅通,满足军事需要;密切各地之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有效控制边疆,宣示王朝权威。(任答两点即可)(2)新发展:速度快;质量高;路网规模大、密度高;农村公路实现普及。(任答三点即可)简评: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反映出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封建王朝道路建设政治、军事色彩浓厚;根据材料“汉唐时期,南北道路交通空前加强,西北、东北、西南陆路交通进一步向外拓展”,可得出历代王朝高度重视;根据材料“元朝陆路交通以大都为中心向各个行省和统治区延伸”,可得出以都城为中心向外延伸;根据材料“元朝陆路交通以大都为中心向各个行省和统治区延伸,尤其是向东北、西北、西南方向延伸更广”,可得出规模随开疆拓土而扩大;根据材料“宋代,民间开辟且免征商税的私路出现,官路体系下驿路与县路之别正式制度化”,可得出实现道路建设制度化;根据材料“清代根据驿站设置状况,将驿路分为三等”,可得出道路等级分明。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路建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王朝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路的建设有利于保持政令畅通,满足军事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路的建设有利于密切各地之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路建设有效控制边疆,宣示王朝权威。【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新发展:根据材料“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已达373万公里,是建国初期的46倍”,可得出速度快;根据材料“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199.56 万公里,路面铺装率达到53.5%”,可得出质量高;根据材料“公路密度由1949年的0.8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38.86公里/百平方公里”,可得出路网规模大、密度高;根据材料“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比例增加到98.54%和88.15%,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88.6%,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从高原到山区,从少数民族地区到贫困老区的各个角落”,可得出农村公路实现普及。简评:可从修建道路的目的、快速发展的原因、作用等角度进行论述,如: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反映出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条件。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资料记载,我国茶文化源自于唐朝。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要求茶人做到“精行俭德”。唐代裴汶在《茶述》中写道:“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认为饮茶能使人心性平和。苏轼在《叶嘉传》中形容茶为“广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折射出他本人对茶道精神的理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也能够“致清导和”。18世纪时,下午四点钟开始、配备茶水和点心的下午茶在英国皇室和贵族阶层流行开来。英式下午茶重点并不在“吃”上,而在于借此打发时光,享受生活中的那一份愉悦与自得。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五彩茶具》中描述主人公们享用下午茶的环境:“草地上摆着两张白色的油漆雕花桌子,周围有不少式样不同的花园用椅。垂直的一种上面有花花绿绿的坐垫……”贵族们在这样恬静清新的环境中品味的不仅仅是点心和茶的香气,更是贵族们精致慢生活的一个缩影。——摘编自许慧敏《跨文化视角下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茶文化进行简要评价。(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中英茶文化体现出双方不同的精神追求。评价:源于唐朝的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意韵,实现了人生情趣与道德情操的有机结合;讲求通过品味茶的甘苦,体味人生的奋斗历程,保持心态的平静;希望通过品茶陶冶情操,提升对人生的洞察力;体会品茶带来的人生韵味,塑造高尚的人格。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贵族下午茶,具有明显的实用色彩;满足了午后消闲的需要,通过“吃”与“喝”打发闲散的时光;贵族通过下午茶进行交往交流,体现出下午茶的交际功能;贵族通过下午茶的形式彰显精致慢生活,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总之,中英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铸造了各自的茶文化特色。(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近代欧洲。首先,确定论题,根据材料信息“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茶能使人心性平和”“英式下午茶重点并不在‘吃’上,而在于借此打发时光,享受生活中的那一份愉悦与自得。”可知,中英茶文化体现出双方不同的精神追求。其次,围绕提炼的论题,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的发展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源于唐朝的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意韵,实现了人生情趣与道德情操的有机结合;讲求通过品味茶的甘苦,体味人生的奋斗历程,保持心态的平静;希望通过品茶陶冶情操,提升对人生的洞察力;体会品茶带来的人生韵味,塑造高尚的人格。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贵族下午茶,具有明显的实用色彩;满足了午后消闲的需要,通过“吃”与“喝”打发闲散的时光;贵族通过下午茶进行交往交流,体现出下午茶的交际功能;贵族通过下午茶的形式彰显精致慢生活,成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最后,总结升华,如:总之,中英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铸造了各自的茶文化特色。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二)选考题。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戊戌变法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认为,“学堂之设,为自强根本要图”,默认维新变法中兴学育才的措施,并制定了江南“设省府县各学堂以植其本,另设农工商等学堂以造其精”的办学目标。在江宁,将文正书院改设小学堂,招上元、江宁两县人士,“习初级浅近之学”;将钟山书院改为中学堂,招收江宁府学生,“习普通之学”;将尊经书院、凤池书院改为校士馆,接纳已超过规定年龄不能入学的举人、贡生、生员、童生等学习。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等。鉴于筹设高等学堂经费不足,刘坤一将“专习洋文”的江南储才学堂改为“培养鉴通之士”的江南高等学堂,并扩大学生招收名额,多聘教习,对旧有学生严加考核,分别去留。同时下令各级官员自筹经费,按照京师大学堂章程将各书院一律改为学堂。——据石月《晚清江苏书院向学堂的转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刘坤一进行教育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变法期间刘坤一进行教育改革的意义。〖答案〗(1)特点:借助戊戌变法的有利时机;围绕实际需要制定办学目标;设置各类学堂以满足不同需求;注重新旧学堂和生源的转化;办学经费以自筹为主。(任答四点即可)(2)意义: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戊戌变法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认为,‘学堂之设,为自强根本要图’默认维新变法中兴学育才的措施”,可得出借助戊戌变法的有利时机;根据材料“并制定了江南‘设省府县各学堂以植其本,另设农工商等学堂以造其精’的办学目标”,可得出围绕实际需要制定办学目标;根据材料“将文正书院改设小学堂,招上元、江宁两县人士,‘习初级浅近之学’;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等”,可得出设置各类学堂以满足不同需求;根据材料“将钟山书院改为中学堂,招收江宁府学生,‘习普通之学’;将尊经书院、凤池书院改为校士馆,接纳已超过规定年龄不能入学的举人、贡生、生员、童生等学习”,可得出注重新旧学堂和生源的转化;根据材料“同时下令各级官员自筹经费,按照京师大学堂章程将各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可得出办学经费以自筹为主。【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新式学堂的创建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业教育的开展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促进了思想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式学堂的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恩河战役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西线的战事陷入僵局。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设想:进攻土耳其欧洲部分的加里波利半岛,打通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进占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切断土耳其亚欧两部分的联系,支援俄国对德作战。1915年2月,英法联合舰队强行突入达达尼尔海峡,加里波利战役开始。但海战遭到土耳其军队的顽强阻击,英法海军被迫撤退。随后,协约国在埃及和希腊群岛组织了一支由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和法国士兵组成的、大约7.9万人的“澳新军团”,于1915年4月发动地面登陆战。双方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较量,协约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协约国在付出13.1万人死亡、26.2万人受伤的代价后,于1916年1月秘密撤退,奥斯曼土耳其大获全胜。——据曾宇《加里波利战役的百年唏嘘》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动加里波利战役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加里波利战役英法失利的影响。〖答案〗(1)目的:打破马恩河战役后欧洲西线的僵局;支援俄国在东线的进攻以牵制德军;切断奥斯曼土耳其欧亚两部分的联系,加强南线和东线的联合进攻;实现对德奥两国的战略包围,争取中东和东南欧国家。(2)影响:打破了英法的战略企图;促使东线形势和南线形势的恶化;使俄国未能得到有效支援,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延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915年后的世界。目的:根据材料“马恩河战役后,协约国与同盟国在西线的战事陷入僵局”,可得出打破马恩河战役后欧洲西线的僵局;根据材料“进攻土耳其欧洲部分的加里波利半岛,打通连接地中海与黑海的达达尼尔海峡,进占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切断土耳其亚欧两部分的联系,支援俄国对德作战”,可得出支援俄国在东线的进攻以牵制德军;根据材料“进占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切断土耳其亚欧两部分的联系”,可得出切断奥斯曼土耳其欧亚两部分的联系,加强南线和东线的联合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对德奥两国的战略包围,争取中东和东南欧国家。【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1915年后的世界。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