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_第1页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_第2页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_第3页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_第4页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

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

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大材小

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

底座。精确到0.1g

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

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祛码;

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

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④添加祛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⑤取用祛码时要用镜子夹取,用后放回祛码盒内;

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祛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

(1)观察它的量程。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

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

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

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

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

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灯烟、燃烧匙;

(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播

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

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

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

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

意事项:

(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

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

(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

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否则

都能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管口要对着斜上方无人的方向,防止液体溅出伤

人,为增大受热面积,应使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

(4)加热固体时,要使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

管。

5、烧杯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是:

(2)做常温下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液体量不得超过烧

杯容积的2/3。

(3)做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之间、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的容器,但

液体量不得超过烧杯容器的1/2

6、蒸发皿是瓷质的受热容器,常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也可用于

干燥固体。可以直接用火焰加热,但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灼热

的蒸发皿必须用堪烟钳夹持,热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

上,以免烫坏实验台,必须立即放在实验台上时,要垫上石棉网。

7、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

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

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

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8、试管夹由木材或竹板、钢丝弹簧以及内衬绒布制成,主要用于

夹持短时间加热的试管。使用时要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以免沾污试管口或使杂质落入试管内;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

1/3处,防止试管脱落;手持夹有试管的试管夹时,要用手拿

住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使用时应注意

防止烧损或锈蚀。

常用的试剂瓶:细口瓶(有棕色和无色之分,均带磨口的玻璃塞)、

广口瓶(均为无色,带有配套的磨口玻璃塞)、滴瓶(有棕色和

无色之分,均有配套的胶头滴管)、固体药品瓶(均为棕色,内

有软塑塞,外有螺口硬塑盖)等。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均保存在棕

色瓶内;其他药品均需密封保存,但强碱固体应选择塑料盖或橡

胶塞的试剂瓶,强碱溶液多现用现配,一般不长期保存。

9、漏斗种类很多,可分为三角漏斗(短颈漏斗)、分液漏斗、长

颈漏斗、安全漏斗、吸滤漏斗等。通常人们所说的漏斗就是指三

角漏斗,三角漏斗由于漏斗颈比较短。三角漏斗的主要用途有两

方面:一是向细口容器内加注液体(如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或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用二氧化碳熄灭烧杯内不同高度的蜡烛

火焰,可通过漏斗向烧杯内侧倾倒二氧化碳气体),二是与滤纸

配合用于过滤。

10、表面皿是由普通玻璃材料制成的中间下凹的圆形玻璃器皿,其

外形与手表的玻璃相似,故也称表玻璃其主要用途是:①盛装少

量固体或液体样品以供观察;②用它覆盖烧杯、广口瓶之类的

容器,可防止液体损失。

11、石棉网是一个四寸见方的铁丝网(起骨架支撑作用),当中涂

以直径为二寸半的圆形石棉心。石棉具有耐高温、热的不良导体

的特点,所以石棉网可以直接受热,常用于烧杯等受热时垫隔在

火焰与玻璃容器之间,以使玻璃容器均匀受热;也常用于承接炽

热的固体生成物,或将灼热的蒸发皿等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12、镶子和母烟钳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夹持器具,用蜗钳主要用

于夹持高温物体(如移走灼热的堪蜗和蒸发皿等),或夹持某些

固体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实验(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镜子一般

用于取用不太大的块状固体药品。每次使用前后,都要用洁净的

滤纸将它们擦拭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也防止被锈蚀。放置时,

要使夹持物体或药品的尖部朝上,以免下次使用时污染试剂。

13、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

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

破容器。

二、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中取用药品时,如果要求取定量,必须严格要求取用,如果

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一般按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

2毫升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

其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斜:将试管倾斜;送:用药匙

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直立: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均

匀落到试管底部。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镜子夹取,操作要是:一横二放三慢立,

横:将试管横放;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慢立:把试管慢慢竖

立起来。目的:以免打破容器

液体药品的取用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取用,也可用倾注法,

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加入试管时,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

应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挨在另一手所持的略倾斜的试管

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试管内,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

来腐蚀标签,如果向烧杯内倾入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以防

液体溅出,倾倒完液体后,试剂瓶立即盖好原瓶塞。使用滴管取

液体时,用手指捏紧橡胶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伸

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注意不能倒

置,把它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可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

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

3、某些药品的特殊保存方法

(1)白磷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必须保存在盛有冷水并

密封的广口瓶中,切割时只能在水下进行,用镶子取用。

(2)易挥发物质的存放,要密封且存放于低温处,如浓盐酸、硝

酸、氨水等

(3)见光易分解的试剂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并置于阴凉处,

如浓硝酸、硝酸银等

(4)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各种碱溶液,

要密封于橡胶塞的玻璃瓶中,不用磨口玻璃塞

4、过滤时A、防止倾倒液体击穿滤纸,在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

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间流下,漏

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防止滤液溅出,漏斗颈下端管口处要紧靠在烧杯内壁

D、过滤时,绝对禁止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这样易划

破滤纸,造成实验失败。

(1)所用仪器: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2)适用范围:过

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

(3)操作要点: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中间不留气泡。二低: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漏斗内液面比

滤纸边缘低。三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倾倒液体时,

烧杯口靠玻璃棒;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浓硫酸在稀释时一定要把酸倒入水中,因为水的密度水于浓硫酸,

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时,水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大量热

量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滴向四周飞溅。

6、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的方法:装置连接好,将该装置导气管的一

端浸没入水中,再用双手掌握住容器,若导管口用气泡冒出,手

掌离开后,导管末端又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连接装置不漏气。

夏天时,由于温差不大,为此,要使容器内的气温升高气体膨胀,

可采用把容器放在热水中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的办法。

7、安放蒸发装置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先放好酒精灯,再

根据外焰的位置固定铁圈位置;然后放上蒸发皿,点燃酒精灯加

热搅拌至有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气所用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依据原理:用加热的

方法,使溶剂不断地挥发而析出晶体。注意事项:加热时要不断

地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发生飞溅;

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洗涤方法如下:(1)附有易溶于水的物质用水洗,附有不易洗掉

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

(2)附有不易用水洗净的油脂,可用热的碱溶液

或洗衣粉清洗。

(3)附有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物质可用酸洗。

用碱酸液或洗衣粉洗去难溶物质都要再用清水洗

几遍。

9、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1)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酸洒在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3)碱洒在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水银洒在桌面上,洒上硫粉进行回收

10、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

(1)加热时,先预热,加热过程中也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均

匀受热

(2)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要超过容积的1/3

(3)加热时,使试管倾斜45度,且管口不能对着有人处(原因:

试管与桌面成45度时,受热面积大,且易使之均匀受热;为

了使试管内的液体均匀受热,要不时上下移动试管)

11、实验室中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或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

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实验室取用药品的原则“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

也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2、在用酒精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要防止炸裂现象就要注意以下几

占-

八、、・

(1)给烧杯、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使之均匀受热;(2)给试

管里的物质加热时要“先匀后定”

(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玻璃仪器

加热前外壁上的水一定要擦干

(5)玻璃仪器受热过程中避免与灯芯接触;(6)实验完毕后待

玻璃仪器冷却再用冷水清洗。

13实验室组装仪器时,从操作方便角度考虑一般按由下而上,从左

到右的顺序组装。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为了不使玻璃管折断,应左手拿橡

皮塞,右手拿玻璃管,先把要插入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

后稍稍用力转动。

1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步骤:(1)计算(溶质和溶剂的质量)(2)称量(用天平称取

所要溶质的质量)(3)溶解(将溶质和溶剂放入烧杯中,

搅拌使之溶解)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

15、粗盐提纯(1)所用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蒸发

皿、酒精灯

(2)操作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3)玻璃棒在各步骤中的作用:溶解(加速粗盐的溶

解);过滤(引流);蒸发(使液体均匀受热,防

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16、药品的存放

(1)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集气瓶: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正放;密度比空气小,倒放)

(2)遇光、受热易分解的药品用棕色瓶盛(如硝酸、硝酸银溶液)、

盛碱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

(3)白磷存放在水中

(4)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某些结晶水

合物及有毒的化学试剂要密封后妥善保存。

(5)易燃物、易爆物要远离火源

(4)气体的制备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一般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

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

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排气法:(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

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

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

纯度不高。

注: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

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

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

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

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

(1)排水法: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

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

止。

⑵排空气法: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

能放在集气瓶内

2、气体的干燥与除杂

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

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

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干燥时,

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不引进新的杂质。

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

吸收,或者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

质的试剂

除杂顺序: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氧气的制取2KC1O3=MnO2=2KCl+3O2T或2KMnO4=△

=K2Mn04+Mn02+02t

1、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

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装入试管

中。

④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预热)

⑥收:收集氧气。

⑦移: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

⑧熄:熄灭酒精灯

(1)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

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

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

管。药品应倾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药品的受热面积,同时

便于氧气逸出。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

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上应有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

导管。

D、如果以高锯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

时高锦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

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钾又具有强

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2)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逸出时不能收

集,因为开始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是容器中的空气,当气泡连续

均匀地从导管口逸出时,此时可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为防

止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收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

桌面上。

(3)催化剂: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注意:催化剂

可以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一定要纯净。

氢气的制取Zn+H2SO4====ZnSO4+H2t或

2Al+6HCl====2AlC13+3H2t

(1)实验室制备氢气时,金属宜用锌粒,而不用镁条(太贵)、铁片

(太慢);酸宜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易挥发,产生杂质);

浓硫酸和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得到氢气)

(2)氢气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口朝下,

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

纯,要再收集再检验,若听到噗声,表明氢气已纯。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装置特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导气管通入试管底部,位于氧

化铜上方;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实验开始时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

目的是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实验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目的是防

止被还原出的铜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可归纳为“氢气”早

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实验现象:黑色氧化铜变为光亮

红色;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二氧化碳的制取:CaC03+2HCl=CaCl2+C02+H20

(1)实验步骤:连:按要求把装置连接好。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小块装入广口瓶;注:向广口瓶内注

入稀盐酸;集:收集二氧化碳。

注:A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较好。因为粉末状大理

石跟稀盐酸反应速度相当快,且形成大量泡沫,进入导管甚至

集气瓶。

B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挥发性强。

C制氢气,通常用不具有挥发性的稀硫酸,而制二氧化碳时,却

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成

为薄膜包住碳酸钙,使反应很难继续进行。

D二氧化碳气体中往往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时,在制得

二氧化碳后,要除去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除氯化氢)

(2)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火焰熄灭证明瓶

内已充满二氧化碳。

(3)灭火原理: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除可用扑灭一般

火灾外,还可用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液态

二氧化碳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

器等火灾。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离子

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能独立存在,是化学变化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中的最小粒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体积都很水;质量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有

一定的间隔,都有可分性,又都具有不可分性;分子间,原子间和离子间都有

相互作用

都能构成物质,都具有微观意义,都可以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不可

分分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它们都是混合物,但三者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分

数颗粒的大小和状态的不同而造成的。

物质比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微粒分子或离子很多分子的集合很多分子的集合

体体

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

静置后有固体沉静置后出现分层

淀物

实例食盐水、糖水泥浆植物油与水的混

合物

分散物质原来固体、液体、或气固态液态

状态体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弄清楚以下几点:(1)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

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2)两种溶液混合时,

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单

位为一(4)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

越多,溶液越浓;相反,则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少,溶

液越稀。

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对比表

固体物质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物质溶解性的量度,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

受外界温度影响的多少,不受外界条

件影响

溶剂量要求100g无要求

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

单位克g1

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溶解度/100g+

溶解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区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镒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镒,四氧化三铁,(活

性炭)

a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磷(暗红色)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

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无色酚配试液

U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含有铜离子)

U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含有亚

铁离子)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含有铁离

子)

15.紫红色溶液:高镒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黄绿色气体:氯气

1A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显中性的溶液:蒸镭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钢、氧化钾、氧化钠,硫

酸铜;

区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钢,

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

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献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锁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

11、镀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

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C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

有石灰石

16、检验NaCH中是否含有NaCh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0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D3稀HD1,稀H29CM?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3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

H2&M再分别滴加3D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D1,剩下

的是稀HN03

1&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ia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格燃烧,缓慢氧化。

区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a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久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D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

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

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a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

子质量不变。

io,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RK

U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

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

甲烷(常用)。

1久8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ia三种黑色金属:铁,镒,铭。

26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

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8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

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a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

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0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

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

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

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

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

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D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

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A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D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

粒的大小

4a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和氧气(Q)

2水煤气:一氧化碳(8)和氢气(H)

区煤气:一氧化碳(8

4天然气:甲烷(CH)

5石灰石伏理石:(CaOQ)

&生铁麻:(Fe)

7、木炭德炭炭黑牌性炭:(。

&铁锈:(Fe2O3)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02)

2水煤气:一氧化碳(8)和氢气(H)

区煤气:一氧化碳(8

4天然气:甲烷(CH)

5石灰石伏理石:(CaCQ)

&生铁廊:(Fe)

7、木炭德炭炭黑能性炭:(。

&铁锈:(FQQ)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D:食盐

2碳酸钠N&8):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HaC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权氢氧化钙CaCHh):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8):干冰

大氢氯酸HDD:盐酸

&碱式碳酸铜Otm2cn):铜绿

9,硫酸铜晶体OiSQ.5HQ):蓝矶,胆研

10.甲烷CH):沼气

11、乙醇CHCB:酒精

U乙酸CHOCXB:醋酸

13.过氧化氢HQ):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g):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8(8: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8(8):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H(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健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FeSQCuSQ):加入足量的铁粉

&NaCl(Na20co:加入足量的盐酸

ANaCl(Na2sQ):加入足量的氯化钢溶液

10.NaClNaC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CH(N^CQ):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Q):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钢溶液

UNag(NaCD: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UNaCl(ETO):蒸发溶剂

15.KNQ(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8(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o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o

区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o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o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Oo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昨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

素。

a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m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U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

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

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H^一: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02),乙酸铅等;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田的溶液除Ba9O4);

3.有毒的气体:CQ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2IM1Q也WK2MleHM1O24Qf

2RI1Q也MiQWKDHBQf

2H2O2也MnO2=2H2OK)2f

2实验室制氢气ZrHH2SQ=^nSQH«t常

用)Fe-B2SO4=^e9Q-mf

N^H29Q=^9Q4HtSQN12(SCM)343Ht

Zn^HCl^^nCl2HHt24Hf

2A146HDl=2AlCl3-ffit

4实验室制CQ:

CaOCH近l=CaCb4CQt4H0

十三:工业制法

1、Q:分离液态空气

a8:高温煨烧石灰石(CaGQ=高温WDaOKDt)

&H: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生石灰:高温煨烧石灰石(Ca83嗡温-CaOKHt)

仅熟石灰:CaOftiO=Ca(CH2

6烧碱:Ca(CH24Na2OQ:CaOCH+2NaCH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目的:帮助解答化学的推断题。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

它相关的所有反应和现象,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求解。

缺点:因按元素来分类,一些反应有重复。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现象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

2N纭2"燃曰值0

眼的白光

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

咏)/燃内)2蓝紫色的火焰;问时生成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

GK)"燃X02

气体

2GK)"燃WGO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Ho次燃WP2O5生成白烟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

3Fe丹0次燃#e3O4

固体

2H2K)次燃WH20淡蓝色的火焰

2H2O2^hO2=^H2QK)21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A=2Hg+02f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

2KDlO3VhO2=^KC143O21

2KMnCM^\=<2Mn04Mi024O21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日燃WH20淡蓝色的火焰

ZrHH29O^^nSOW2f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NfeTOSOl——Nfe90m2f同上

Fe4H2SCMF=^eSOffl2f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1-^H29O^^12(BOO3+3H2f有气体生成

ZrH^HDl-------ZnClWCt同上

2Wt同上

FeWDl=^eClWEt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1-^HD1=2A1C1^H2f有气体生成

H2KuOA=CtHH20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

水珠生成

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

2Fe2O34阳2/温WFeKH20

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GK)E燃^=002氧气充足的情况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下)气体

2GK)公点燃扃温W8氧气不充足的

不明显

情况下)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

Gmi(X温WQH82f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

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

3G^2Fe2O3=^Fe4BOO21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8*嗡温N8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

3G^H2O=CHH^OO

以燃烧的气体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GK)"燃W02

气体

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

Cam2-KD2=CaOO31HH20

CaCD^KDM20=€aW03)2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

CaW03)2=A=CaCD3;-KD2f-WO

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

Cu2CO2CD3=ANCuOIH20Ko21

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

2NaCHKD2=^a2CD3^2O(也可为

不明显

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8福温=CaQKD21

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

尸6304刊8<温WFH482

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

FeOKlX温#eKD2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

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

Fe2ORBOCX温=2Fe4BOO2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

CuOKD=CirKD2

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CH也可为W)-UEl^^aCHH2O不明显

HDl-hW^^gCl1-m)3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

验氯离子

Ca8计狂l=CaCl2IH2OKD2f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83H组4H2OKD2f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NaHI划理丑OKD2f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Fe2O3+6EEl=2FeCl3HHH2O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

FeCH石缸l=^eCl*H20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

的溶液

CuCH2m:l=CuCl2W2O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C>m:l^=CuCl24H20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W21------ZnCl24H21同上

N^m:l=^feCl24H21同上

FeKJCL^^eCl24H21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1-^HD1=^A1C1^H2f有气体生成

NaCH也可为W)4HDl=^aCl-|H2O不明显

以上四个反应,盐酸、硫酸都相似,后面两类就不赘述了,读者只需

写出配平即可;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物一般不为H2

跟硫酸由关的化学方程式

2NaCH或W)-W23O1——Na2304+^H2C不明显

Fe2O3H^H29O4=^e2600重印0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IH2so^=CuS0^H20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m24H29O^=CuSCMrF2H2O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

H290^®aCl2=^a9O41-WD1

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D^ffl29CM==CaS04ffi2OKD2f

Na28冲丑90^^a2S04田20+82f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

2NaHX)34H29O^^^a29(WH2(H2CO2象一致

t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D3=^Fe(ND3)34BH2O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m<)3=Cu(N03)24H20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m2+2BW3=Cu(ND3)2-^H2O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CH或KCH-UW3=^aND34H2O不明显

NfeOH)(N03)2+2H2O白色沉淀溶解

CaG03H^HN33=Ca(N03)24H20Ko2t

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

Na28MHN03=^NaN3讯20+82f

现象一致

NaHDOTN03=^^aN0^ffl2OKD2f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CHWl或HN03,

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H2so4)=^^aCHH20

CaOffl2O=CaCH2放出大量的热

NaCH(W+FeC13(Fe(ND3)3.

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

Fe2(SOO3)=^eCH)3|+NaCl

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NDaNa2SO0

2NaCH(KB4FeCl2(FeN03)N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

Fe9CM)=^eCH)21-WaCl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CH(KB4ale12OiW3)2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括号里面的反

CuSCM)^=CiiCH2;-WaCl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EilCl0H4N33.

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

(NEW2904)4NaCHOTO=^H3f

-HffiCHNaCl

帷C12帷(ND3)Z!Vfe9CM)4NaCH(KB)=生成白色沉淀,括号里面的反应过

CH2|HNaCl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

NaHD34NaCl^=^a2CO34H2O

CaW03)2WaC^=CaOO3;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

HNa2834^H20是一样的

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

2NaCHKD2=^a2GO3-m2O

一样的

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

Cam2KD2=CaOO31HH20

氧化碳

NaIW4Wa(l^^a29O44H2O无明显现象

2NaCHW2=^a29OM2O无明显现象

跟领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a29O^=^a9O41-F2NaCl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4Na2CD3=^aCD3;-F2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

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

酸领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4Na2CD3=Ca(D3;+2NaCl生成白色沉淀

CaCO3-KD24H2O=CaW03)2固体逐渐溶解

CaW03)24€aOD2=^CaOO3;

生成白色沉淀

-H2H2O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S045ffi(>A=CuSO4j-5H2Of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