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含答案_第1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含答案_第2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含答案_第3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含答案_第4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目录contents(一)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03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26资源能源与国家安全………………59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80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102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考点分布考题统计命题趋势人口分布,人口的数量变化2023浙江6月,17-18题,4分2023浙江6月,28(2)题,6分2023浙江1月,17-18题,4分2023福建卷,1题,3分2023北京卷,19题,12分2022浙江1月,2-3题,4分2022浙江6月,9-10题,4分2022海南卷,3-5题,13题,12分2022山东卷,3-4题,6分2022天津卷,10-11题,6分2022湖北卷18题,12分【命题规律】命题规律,对于生态脆弱区及其综合治理的主干知识,今年来全国卷及地方卷考查频繁。就考查方向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和表现考查较少,侧重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等联系生活实践情境设置问题,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其演变过程为背景材料,体现新高考的命题特点,考查方式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颖设问角度多是分析原因或探讨措施等。【命题预测】生态环境问题侧重于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机制,包括成因、过程、影响、措施等。对于新教材增加的诸多新内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首先要求必须站在一定高度上形成框架结构,构建思维导图,能高屋建瓴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对于具体案例中的自然、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和原理也要理解和把握好。█一、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基础);经济可持续(条件);社会可持续(目的)。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一)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二)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1)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陡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2)气候原因:气温、降水、风力、风向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荒漠化通常与气候干旱、风力大有关,水土流失通常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3)土壤原因:土壤特性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如黄土高原的土壤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会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4)植被原因:植被破坏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滑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5)河流原因:河流流量的大小、侵蚀强度等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发生等。2.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农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到破坏;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如柴草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秸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针对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的对策:首先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然后从减弱或消除那些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角度分析对策。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生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营造薪炭林、生物固沙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修建水库等(2)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田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4)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5)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参与。组织管理措施: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等。█三、案例分析(一)全球气候变暖1.成因(1)自然原因:地球处于温暖的间冰期(主要原因);(2)人为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原理:吸收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1)来得多:生产生活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2)去的少:森林大量砍伐,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变弱(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自然环境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气温降水分布变化土壤和植被变化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海岸渔业资源破坏海岸侵蚀和洪水泛滥疾病蔓延千旱加剧灌溉需求增加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水污染、洪水泛滥森林退化、面积减少野生物种栖息地和物种资源丧失人类活动因极端事件及疾病死亡人数增加粮食和水供应受损移民、环境难民增加(4)全球变暖的影响(二)水土流失(三)土地盐碱化1.概念:土地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和地下水的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集聚的现象。土地盐碱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2.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条件: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或者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水入侵。4.土地盐碱化的危害:(1)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破坏生物多样性;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2)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3)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4)腐蚀各种建筑设备。5.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1)井灌井排;引淡淋盐;采用浇灌、喷灌、滴灌等灌溉措施和技术。(2)平整土地;改良耕作;采用轮作,间种套种措施;等高播种;地膜覆盖;施用农家肥。(3)播种耐盐碱的植物种类,如牧草、绿肥等等。(四)水体污染的治理原理分析1.水体有自净能力:(作用)水体本身可以稀释,分解,氧化还原污染物;水中的底泥可以吸附污染物;水中植物、微生物也可以将污染物当营养物,分解部分污染物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3.水体污染的原理分析(1)水体更新速度慢:(判断依据,看是否有经纬线,分析该区域气候类型及降水;看是否有水流量的标注;看水域类型是否为泉水;等)(2)水域空间密闭:(看图是开阔水域还是密闭水域;看是否有洋流流过)(3)有污染物排放:(看水域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比如城市,耕地,矿业,即工农业存在;位于河流下游)(4)政府部门的作为:(跨区域的河流或湖泊,一个区域部门治理,其它区域继续排污,区域联动性差)典例1(2023·浙江·高考真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2.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答案】1.C2.D【解析】1.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2.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典例2(2022·山东·高考真题)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3.B4.A【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碎,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B正确,C错误。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错误。所以选B。4.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地表水充足,灌丛草地、草甸沼泽广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导致该类景观类型退化,①②正确。由于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大片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所以③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典例35.(2024·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长江两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数据图,悬沙是指河水中悬移的泥沙,甲地为雨养农业(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区。图2为图1中甲地某年土壤盐分变化图,土壤电导率值越大盐分越高。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其下游河段输水输沙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水库下泄水流携带的泥沙越少,对河床冲刷越强。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作物造成危害。(2)分析甲地该年6月土壤盐分偏高的原因。(3)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答案】(2)甲地该年梅雨季(节)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库(建成)蓄水,使得水库汛期下游径流量减少,甲地径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形成咸潮。(3)引水灌溉;开挖沟渠排水;人工降雨、覆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解析】(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处,6月份梅雨季节结束,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碱化加剧;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之后,下游径流量减小,河流入海口处海水入侵,带来大量盐分,盐碱化加剧。(3)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引水灌溉,将土壤表层的盐分淋洗下去;开挖沟渠排水,促进土壤盐分的排出;雨季人工降雨,增强土壤淋溶作用等;通过遮挡措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而达到控制土壤盐份,如覆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等。典例46.(2023·山西·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1)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降水量大,人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3)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防洪压力大,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续时间长。【解析】(1)一般情况下,内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并且陆源输入会携带大量的大分子有机物质进入水体,丰水期类腐殖质是其溶解性有机物库的主要贡献者,由此可知推知,夏季外源类有机物占比高,由此得出结论: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2)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是因为气候有利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达到峰值。就外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就内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3)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主要从秋季的气候特征和降解条件来解释。降解条件与水中氧气含量有关,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较多,秋季时,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对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从气候角度来说,秋季降水减少,湖水更新慢,光照条件增强,光照能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4)由前面题目分析可知,夏季该地区属于降水量丰富的时期,大量地面径流汇聚,会将陆地上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物携带进入流水中,因此洪水会携带大量的腐殖质进入湖泊,增加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增加,在加之腐殖质会分解出营养盐,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变高。泄洪时,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已经很高,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相对湖水来说明显偏低,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会降低。(5)由材料“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可知,洪泽湖的特征(相比于其它湖泊)为地上湖,故其接受地表径流补给与其它湖泊不同,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周边其它水体。洪泽湖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渠道的一部分,雨季汛期时,防洪压力大,因此调峰、泄洪较为频繁,持续时间又长;因此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就会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预测1(2024·广东江门·一模)我国滨海盐碱地面积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田—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A.盐分稳定一淋盐一积盐一积盐 B.积盐一淋盐一盐分稳定一积盐C.淋盐一积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 D.积盐一淋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2.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A.减少水分蒸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降低地下水位 D.加速盐分下移3.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预测2(2023·山东潍坊·一模)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 B.中巢湖东南部 C.东巢湖东部 D.西巢湖西北部5.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预测3(2024·安徽·模拟预测)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

)A.降水稀少 B.地表径流少 C.蒸发强烈 D.地下水位低7.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 D.地表反射率高8.“盐结皮”的形成(

)A.导致土壤酸化加剧 B.利于土壤湿度保持 C.导致土壤风蚀加强 D.利于土壤肥力提高预测49.(2023·江苏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材料二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明理由。预测510.(22-23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田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田坎高70~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押题1(2024·辽宁锦州·一模)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下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1.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 B.降低区域地下水位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 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2.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 B.农耕利于表土脱盐C.施有机肥作用不大 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押题2(2024·湖北黄石·三模)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候暖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人类活动4.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 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 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5.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造林工程④盐田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押题36.(2024·广东广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泸沽湖地处横断山区,是由地壳活动形成的高原溶蚀断陷湖盆,水深超过50米的湖区约占全湖面积的一半。泸沽湖由亮海和草海组成,两者的水位差存在季节变动。亮海为开敞水面,面积约50平方千米;草海水生植物繁茂,冬季,大面积的挺水植物枯体作为泸沽湖独特的景色被留在草海中。泸沽湖属金沙江水系,盖祖河为唯一出水口,流域四季干湿分明,7月降水量最大,9月降水量开始减少。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而每年9——10月亮海的富营养化会明显加重。下图示意泸沽湖的水系。(1)与其他位置相比,分析泸沽湖东部形成草海的条件。(2)说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的原因。(3)每年9—10月,泸沽湖亮海富营养化加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押题47.(2024·云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图),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麓,临近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90年代已有90%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特别是南部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已不足10%,草原呈斑块状,形成生境孤岛。在沙进人退、生态恶化的情况下,该地开始大规模种植灌木林、围封禁牧,但未能达到治理沙化、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预期目标。2011年,该地开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经过近10年的发展,植被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1)分析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2)简析草原呈斑块状分布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说明当地大规模种植灌木林、围封禁牧,生态和经济效益却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4)简述当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的主要意义。押题58.(2024·广东江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内蒙古乌海市东部存在露天矿区(左图所示),露天采煤形成的巨大矿坑侵入河道,改变了局部小流域水系结构。随着露天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某研究团队提出“矿坑蓄洪”综合利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右图所示),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1)指出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2)分析“矿坑蓄洪”方案的可行性。(3)简析该地“矿坑蓄洪”综合利用方案实施的生态意义。【名校预测】1.D2.C3.A【解析】1.华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解冻后,地表蒸发加强,土壤深层的盐分会随着水分上升至地表,形成积盐的过程;夏季降雨较多,雨水能够对地表盐分进行淋洗,并将部分盐分带入土壤深层,这是一个淋盐的过程;秋季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较旺盛,土壤略有积盐;冬季降水少且气温低,蒸发非常微弱,土壤水盐运动几乎停止,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选D。2.台田的修筑通过挖土成池、筑土为台的方式,提高了地表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地表水的积聚,从而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有利于抑制盐碱化过程,C正确;蒸发强弱主要受气温影响,提高地表温度并不能减少水分蒸发,A错误;土壤肥力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地表高度不能提高土壤肥力,B错误;盐分主要靠地表水下渗过程中淋洗,提高地表高度无法加速盐分下移,D错误。故选C。3.冬季海水结冰,将海冰覆盖在台田上,有利于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减少了盐分随水分蒸发而向土壤表层的积累;海冰含盐量低,春季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时,融化的水可以渗透到土壤中,起到淋洗作用,有助于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浓度。因此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春季,故选A。4.D5.B【解析】4.西巢湖西北方向河流注入的多,从陆地上带来的氮磷钾多,加之西北的河流上游有大城市合肥,排放的含氮磷钾的的生产生活污水多,故西巢湖的西北区域水华严重,D正确;从中巢湖、东巢湖注入的河流少,盐分注入少,水华较西巢湖轻,ABC错误。故答案选D。5.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是7月、8月气温高,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7月、8月较9月降水多,稀释作用强,氮磷钾的含量较少,②③正确;治理力度、排放的污水没有月份差异,①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6.C7.D8.B【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可知,盐分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蒸发强烈,盐分在地表不断析出,C正确;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有利于“盐结皮”的形成,但不是导致“盐结皮”形成的主要因素,AB错误;地下水水位不是影响“盐结皮”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盐结皮”是盐分在地表析出,并与土壤颗粒聚合,所以其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反射作用较强,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D正确;当地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云层较少,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A错误;地面辐射对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B错误;大气逆辐射对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没有影响,C错误。所以选D。8.“盐结皮”的形成会导致土壤盐碱化,A错误;“盐结皮”的形成之后会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湿度保持,B正确;“盐结皮”稳定性较强,会抑制土壤风蚀作用,C错误;土壤肥力主要与土壤四类物质组成比例、尤其是有机质含量有关,“盐结皮”不会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所以选B。9.(1)变化: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地黄土由西北季风堆积、分选形成;自西北向东南,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2)差异:冬春季节风力侵蚀为主,夏秋季节流水侵蚀为主。原因:冬春季节降水少,风力强,植被覆盖率差,风力侵蚀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3)该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低;树木耗水量大,不易成活;草本植物适应性强,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解析】(1)图示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自西北向东南距离风源地越来越远,风力逐渐减弱,搬运能力降低,土壤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2)根据材料,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冬春季节,该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风力强劲且降水少,因此风蚀作用强;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降水较多,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3)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弱,降水较少;沟壑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且土壤肥力低;树木一般生长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耗水量较大,在该地降水较少的条件下不易存活;草本植物由于植株矮小,耐旱能力较强,一般可以在降水较少的地区生长,因此在沟壑区种草不仅和当地干旱的环境条件相适宜,也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10.(1)喀斯特地区化学风化产物易溶于水,成土物质易流失,土壤浅薄;成土速率慢,成土时间长,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弱;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有机质(碳)积累少。(2)梯田修建大面积改变地表形态,大量破坏原生植被和土壤,使土壤中的有机碳补充减少并大量流失;梯田主要用于耕作,农业生产对土壤扰动大,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快;同时作物生产需要消耗土壤中大量的养分,使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3)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坡面修建鱼鳞坑,在坑内种植果木,发展林果业;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坡面采用梯田嵌套鱼鳞坑,梯田发展种植业(稳定粮食生产)。【解析】(1)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岩石成分为碳酸盐岩,易溶于水,该地区的化学风化产物容易溶解流失,导致土壤浅薄;根据材料可知,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可推测该地区成土速率慢,成土时间长,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由于土壤石砾含量高,土壤缝隙较大,土质疏松,致使该地区下渗能力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由于该地区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且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2)梯田和原来的坡地相比,需要改变地表形态来实现,该行为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原生土壤导致土壤有机碳补充减少并大量流失;该地梯田主要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导致土质更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作用,会加快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同时作物生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壤养分,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无法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同时土壤有机碳又大量被损耗,结果导致该地梯田土壤碳含量最低。(3)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坡度适宜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减少水土流失作用产生的影响,在坡度较陡的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结合材料可知,在坡面修建鱼鳞坑,在坑内种植果木,可以有效减弱地表径流,进而降低水土流失作用,达到保持土壤养分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坡面采用梯田嵌套鱼鳞坑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名师押题】1.D2.B【解析】1.牧草具有很强的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培肥地力的功能。种植牧草不会改变当地的气候,故对该地降水的影响也非常小,A不符合题意;种植牧草可以拦蓄雨水,增加下渗,不会降低区域地下水位,B错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是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典型规律。灌水时,土壤盐分随入渗水向下迁移,表土盐分的淋洗脱盐;停止灌水后,在土壤蒸发作用下盐分又在土壤表面聚集,故促使盐分向下运移主要是与该地的降水有关,C错误;种植牧草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下渗,降低盐分的表聚,稀释土壤中的盐,降低土壤含盐量,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通过林木的种植,施有机肥,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培肥地力,A、C错误;根据图表,改良地(自然恢复)相较于牧草地、农用地、林地的含盐量高,且自然恢复所需要的时间长,三种农耕地的含盐量比自然恢复的土地的含盐量低,农耕对降低盐碱化有很好的效果,B正确,D错。故本题选B。3.B4.B5.A【解析】3.结合图例读图可见,湖泊湿地的面积增加,主要是受降水增加影响所致,B对,ACD错。故选B。4.结合图例读图,沼泽湿地面积较少,主要是受气温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地区由于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加剧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减小,B正确,AD错误;随温度升高,该地热量条件改善,陆生植被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沼泽水位下降,该地沼泽湿地面积变小和水生植被增多无关,C错。故选B。5.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会导致农作物、牲畜、牧草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资源减少,湿地面积减小,①②正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森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也会导致周边湿地面积减小,③正确。盐田为人工湿地的其中一类,开发盐田会使湿地面积增加,④错误。故正确的为①②③,结合选项,A正确,BCD错。故选A。6.(1)山前冲积扇发育,大量碎屑物质入湖,湖泊水体变浅;临近泸沽湖唯一的出水口,营养物质向此处富集;水域较为封闭,水流平缓,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2)旱季降水量少,湖泊补给减少,水位低;2,5月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湖泊储水量进一步减少;仅依靠盖祖河排泄,外泄通道单一;外泄径流需经过草海,被湿地沼泽拦截,水体停滞。(3)气温下降,草海大量挺水植物死亡,吸附、固定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幅减弱;保留的死亡残骸分解释放养分;草海涵养水源能力更强,水位下降更慢,草海水位高于亮海,营养物质随水倒流进入亮海。【解析】(1)考查地理事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从四大圈层要素综合作用角度分析即可。与其他位置相比,泸沽湖的东部河流上游有大面积的冲积扇,说明该处河流上游带来大量泥沙堆积物,导致形成冲积扇,而在湖泊处,大量泥沙堆积,导致湖水变浅,草海下游为泸沽湖的出水口,水流较缓,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且湖泊在此出水,营养物质在此富集,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2)该问需要从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从四大圈层要素综合作用角度分析,基本无地表径流并非绝对无地表径流。11月到次年5月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说明出湖水量减少,说明泸沽湖的水量减少。泸沽湖的冬春季节为其旱季,周边降水稀少,河流补给水量减少,导致湖泊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其次是春季气温回升快,恒发增江,导致湖泊水位进一步下降。而在外泄过程中,流经草海,被湿地拦截,使外泄水量进一步减少。(3)9-10月为秋季,气温下降,植物凋零。此季节草海会大量死亡,吸附净化水体能力减弱,导致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增加,其次使植物体会死亡分解释放养分,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增多。加之草海水位较高,水位下降能力较弱,阻碍了水体的外泄和更新,导致营养物质在湖里,使梁海富营养化加重。7.(1)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年降水量较少,且降水变率较大;地处草原向沙地的过渡地带,土地易沙化;距冬季风源地近,低温、大风日数多,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2)生物栖息地缩小,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形成生境孤岛,物种逐渐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种群隔离,基因交流受阻,部分物种退化和消失。(3)大规模种植灌木,灌溉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灌木生长耗水量大,地下水位下降,土层更干燥;不合理灌溉加剧土地盐碱化;种植灌木使饲料来源减少,牧业减产;围封禁牧,牧民收入减少。(4)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沙化、盐渍化的风险,改善风沙灾害对农牧业的威胁;增加饲草料供应,促进畜牧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解析】(1)生态脆弱区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体现为植被覆盖率低。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导致水分不足;该地地处草原向沙地的过渡地带,土地易沙化,生态环境脆弱;位于内蒙古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低温、大风日数多,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2)草原斑块化限制了动物活动范围,影响物种间的迁徙与交流,从而导致部分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斑块化草原使得生物栖息地破碎化,导致生物栖息地面积减少,不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生存,物种逐渐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破碎化易使种群隔离,使基因交流受阻,从而造成部分物种退化和消失。(3)相较草本,灌木林需水量较大,而当地水资源有限,因此种植灌木林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使得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由于灌木生长耗水量大,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层更干燥;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不合理灌溉加剧土地盐碱化,使土壤生产力下降;种植灌木使饲料来源减少,从而使牧业减产;围封禁牧,就会减少放牧面积,使牧民收入减少。(4)首先,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可以显著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土壤沙化、盐渍化的风险,并改善风沙灾害对农牧业的威胁。其次,种植牧草可以增加饲草料的供应,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高牧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此外,多年生优质牧草的种植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后,这种种植方式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8.(1)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判断依据:集水路径大致由东向由西(东南问西北)汇集。(2)矿坑多且较大,蓄水能力强;矿坑基本位于原集水路径上,集水效率高;利用原有的露天矿坑,改造成本较低。(3)蓄积洪水,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洪水带来的泥沙留存在矿坑内,利于缓解水土流失;增加下渗,有利于补给区域地下水;拦蓄水量用于植被灌溉,有利于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提升周边生态环境。【解析】(1)读左图,从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集水路径大致由东向由西(东南问西北)汇集,故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2)据材料:“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可知该地煤矿矿坑多且较大,蓄水能力强;读左图可知,矿坑基本位于原集水路径上,集水路径短,集水效率高;利用原有的露天矿坑,工程量小,改造成本较低。(3)“矿坑蓄洪”能够蓄积洪水,调节径流,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减少洪涝发生的频率;矿坑能够截留泥沙,洪水带来的泥沙留存在矿坑内,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矿坑蓄洪”能够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有利于补给区域地下水,减轻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拦蓄水量用于植被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恢复植被,涵养水源,提升周边生态环境。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考点分布考题统计命题趋势流域内

协调发展2023全国乙卷,44题,10分2023海南卷,4题,3分2023浙江6月,13-14题,4分2023浙江6月,27(20)题,6分2023北京卷,16(2)(3)题,6分2022全国乙卷,36(3)(4),10分2022湖南卷,19(3)题,6分2022北京卷,16题,15分【命题规律】流域内协调发展知识往往结合水循环中河流知识进行考查,单独考查较少。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知识内容,近几年高考的考查频率较低。产业转移往往结合区域某一产业的发展过程,强调将生产的某一环节调整生产格局。国际合作主要侧重于“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外合作项目,与产业转移联系比较密切。资源跨区域调配2022湖北卷,17题,15分2022江苏卷,26题,16分2022浙江6月,29题,9分2020浙江7月,28题,13分产业协作和产业转移2023湖南卷1-2题,6分2023湖南卷1-2题,6分2022全国甲卷1-3题,12分国际合作2023福建卷,5题,3分2023海南卷,10题,3分2023北京卷,17(4)题,6分2022天津卷,18(3)题,8分流域的协作发展一般会以流域内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切入,分析探讨治理措施及协调方式。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区域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某一项资源调配工程为切入,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线路布局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产业转移往往结合区域间或某一产业的发展过程,强调将生产的某一环节(部门)调整生产格局,体现产业协作。国际合作是现阶段的大趋势主题,以中外合作项目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一、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一)流域统筹管理1.原因: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跨越不同的行政区。2.措施: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3.有效管理机制:河长制。流域内协调管理的措施:(二)国际性河流的协调解决措施1.信息共享,联合研究,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开展上下游的联合监测、研究与保护工作。2.签订协议,制订有关的原则、法规和争端解决的法律程序3.流域内国家(或区域)开发目标协调与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流域协调发展4.公众参与与多方参与。公众参与与多方参与是协调多方利益冲突的必要途径之一。█二、资源跨区域调配(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布局①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③安全系数高;④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三、产业转移(一)转移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2)转移环节早期的产业转移是属于完整价值链的转移,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的往往是某一产业或产品。而接受转移的产业多是出于成熟期及衰退期的产品。第三次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的不再是某一产业或产品,而是某产业或产品中的不同要素密集环节和工序,国际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前提】产品技术的标准化,再加上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到售后服务的生产链各个环节实现了时空分离。有了生产的标准化,产品可以通过全球分工进行生产,产品生存的关键就在于成本和价格。【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研发、销售、核心部件生产等工序安排在发达国家,将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工序转移至应用技术方面存在竞争优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而将辅助零配件制造、组装等工序转移至非熟练劳动力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中国。【经济全球化下的劳动地域分工】发达国家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小部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大国(如中国)部分发展中国家从事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加工3.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下图:(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政策。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劣势】推力(1)在产业上下游配套方面,还不完善;(2)东南亚政治风险相对较高;(3)法律体系相对落后;(4)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5)工人罢工问题会给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带来困扰;(6)**国家在物流等基础设施方面、港口、进出口工作效率较低。(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②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承接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转出国或地区: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②承接国或地区:缓解就业压力。(4)对环境的影响①转出国或地区:污染产业移出,环境质量改善,区域景观变化。②转出国或地区:接受污染产业,环境污染加重,区域景观变化。四、国际合作(一)经济全球化1.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的跨国流动2.基本动力: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不断寻找可以赚取更高利润的区位)3.技术保障: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进步4.结果: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5.经济全球化在生产领域的体现(意义):(1)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由此形成全球生产网络。(2)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劳动地域分工。①不同地区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具有不同的优势部门;②不同地区通过交通运输进行优势产品的交换。【形成三元结构“核心-中间层-边缘”】: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金融业和高科技行业,而其制造业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抓住产业转移机遇,成功崛起为新兴国家和制造业大国。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依托资源禀赋,在劳动分工中提供初级产品。(二)企业产业协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措施思考方向答题术语发挥各地优势各地或者各产业需将各优势互补发展,××应发挥其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发挥土地、劳动力、政策优势打造产业链立足××研发,××应该积极发展××零部件制造业,构建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竞争力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制造水平,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竞争力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区域运输效率产业人才的互通共享通过人才交流机制,形成产业人才的互通共享产业转型、转移升级、产业对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园建设,挂钩帮扶,实现产业对接。典例1(2022·江苏·高考真题)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发电2.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A.茶叶 B.水稻 C.咖啡 D.甜菜【答案】1.A2.B【解析】1.从材料中可知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多座大坝,这些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从某支流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也可以看到,在建坝前流量冬季较大,夏季较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在建坝后流量相对较为平稳,同时建坝后的径流总量较建坝前的径流总量减少;西班牙北部内陆地区主要为旱作农业,农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多,河流径流量减少,说明此部分水源可能用于农业灌溉,A选项正确。建坝后该河流整体流量减小,不利于航运的开展,B选项错误。大坝若起到防洪作用,应在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但埃布罗河整体流量在建坝后均下降,故其大坝主要的功能并非防洪,C选项错误。发电主要看流量及落差,从材料可知,埃布罗河的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并非用于发电,D选项错误。故选A。2.大坝调节下游的流量,使得河流季节流量变化较小,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茶叶喜欢种植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下游地势平坦,且茶叶对水源的整体要求并不高,A选项错误。水稻种植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而埃布罗河下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较为缺乏,通过调节径流,可为水稻种植提供更稳定的水源,B选项正确。咖啡属热带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该地相对纬度较高,不适宜咖啡种植,C选项排除。甜菜喜温凉,适合种植在中高纬地区,该埃布罗河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其气温相对较高,不适宜甜菜种植,排除D选项。故选B。典例2(2024·浙江·高考真题)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与该区域的降水量和面积成正相关。下表为2022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状况,下图为甲、乙用水量的构成。完成下面小题。省(区市)降水量(毫米)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用水量(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立方米)甲482.123.740.0183.0乙987.2714.2353.1605.03.调节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可采取(

)A.增加甲的降水量 B.减少乙生活用水量C.甲乙间产业转移 D.甲乙间跨区域调水4.两省(区市)相比(

)A.甲的人口数量更多 B.乙第一二产业比例更高C.甲水环境压力更小 D.乙的地下水回灌量更大【答案】3.D4.B【解析】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甲地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量,水资源短缺;乙地水资源总量大于用水量,水资源盈余。可以通过甲乙之间跨区域调水的形式,调节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状态,D正确;甲地区降水量较少,说明其位于北方,由于其本身降水量较少,加上降水受大气环流影响,难以通过人工降雨等形式增加降水量,A错误;减少生活用水量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应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B错误;读图可知,甲地水资源短缺,但工业耗水量少,故产业转移对调节水资源供需矛盾关系不大,C错误。所以选D。4.甲人口数量=40亿立方米÷183立方米≈2200万人,乙地人口数量=353.1亿立方米÷605立方米≈5800万人,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地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量远大于甲,第一二产业比例更高,B正确;甲地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量,水环境压力更大,C错误;乙地水资源充足,地下水开采量较小,地下水回灌量较小,D错误。所以选B。典例3(2024·浙江·高考真题)总部位于深圳的某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近年来,该企业为珠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等部门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扩散。完成下面小题。5.珠三角地区被改造企业的变化是(

)A.二三产业融合 B.生产的多元化C.工作岗位增加 D.产品种类改变6.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①强化城市的特色功能②促进同类产业分散分布③缓解城市间交通压力④增强城市间的产业联系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5.A6.C【解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进行改造,使得其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能够促进二三产业融合,A正确;对于企业生产多元化、工作岗位以及产品种类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6.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制造等部门向珠三角其他城市扩散,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增强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化城市的特色功能,①正确;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才要求高,难以实现分散分布,②错误;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增强,不会缓解城市间交通压力,可能会加大交通压力,③错误;能够增强城市间的产业联系,④正确。故选C。典例47.(2023·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阴影区域)。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1994年金华市划出3.8km2土地建设金磐开发区,用于磐安县异地发展工业,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集中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这一模式被称为“飞地生态补偿”。截至2019年,金磐开发区累计上缴各类收入50多亿元,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磐安县空气质量和出境地表水质常年保持较高标准。(1)简述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条件。(2)分析金磐开发区对磐安县发挥区域主体功能的有利影响。(3)说明该“飞地生态补偿”模式给金华市带来的益处。【答案】(1)通过金磐开发区产业飞地为“生态立县”提供资金补偿;地处大盘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适合发展立体生态农业;邻近长三角客源市场,交通便利,适合发展生态旅游。(2)磐安县地处大盘山区,多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金磐开发区能够为磐安县增加产值,创造税收,保障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安置移民,增加就业,缓解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地矛盾,提升环境承载力。(3)金华市位于河流下游、夏季风下风向,磐安县的污染减轻能改善金华市的环境;带动金华市城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为金华市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旅游目的地,提升金华市民生活品质。【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为推动流域协调发展,1994年金华市划出3.8km2土地建设金磐开发区,用于磐安县异地发展工业,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可知,金华市设置金磐开发区产业飞地,经济收益归磐安县所有,能够为磐安县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提供资金;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知,磐安县位于大盘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为重点生态功能区,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磐安县位于浙江省,距离我国东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靠近生态旅游客源地,靠近高速公路和高铁,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适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大盘山区,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知,磐安县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多限制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等;根据材料信息“园区内产值和税收归磐安县所有。”、“截至2019年,金磐开发区累计上缴各类收入50多亿元”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增加磐安县的产值和税收,增加磐安县的经济收入,能够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提供资金保障;根据材料信息“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促进磐安县居民转移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根据材料信息“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促进磐安县生态移民,缓解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地矛盾,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功能区的保护。(3)根据材料信息“吸纳磐安县就业人员2万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000余人”可知,金磐开发区能够吸纳大量磐安县劳动力,带动金华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磐安县空气质量和出境地表水质常年保持较高标准。”可知,磐安县的空气和水质较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磐安县位于金华河流上游、夏季风上风向,能够为金华提供优质的水源,保障金华的大气质量,有利于促进金华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材料信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集中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知,磐安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能够为金华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提高金华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幸福感。典例58.(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答案】(1)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2)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3)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地表储水条件差意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所以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可从下渗量大和蒸发量大两个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蒸发旺盛;该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质土壤,下渗强。(2)本题考查输水线路的特点。隧洞、暗渠和渡槽均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水体污染;由材料可知,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单条线路长度。(3)本题考查网状输水线路布局的积极意义。该区域水资源短缺,输水线路网状布局可以增加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范围,满足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有利于完善沿线地区与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典例69.(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材料二: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随着油气资源衰竭,相关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1)甲地的气温特点是、,并指出其对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负面影响。(2)分析大庆利用闲置油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3)说出中俄东线投产对东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的影响。【答案】(1)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油气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人才储备丰富。(3)增加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北纬50度以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气温特点表现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且气温年较差大。由材料“该管道工程管径大,试压残留水难以彻底清除,天然气在低温、高压条件下遇水易生成水合物”可知,冬季气温低,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大,管道冰堵,影响天然气输送;气温年较差大,冻融变化导致管道变形损坏。(2)由材料“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局部示意图,线路途经东北地区,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可知,大庆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重要节点;由材料“大庆油田拥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气藏(地下富含油气资源的密闭空间)”可知,大庆油气藏资源丰富,密闭性好,安全性高;由材料“培养并储备了大量油气工业建设和管理人员”可知,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生产成本;人才储备丰富。(3)由材料“投产后东北地区整体供气格局将呈现“北气南下、就近供应、海气登陆”的特点”可知,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中俄东线投产后,可以给东北地区增加天然气供给,缓解天然气短缺;天然气是相对清洁能源,污染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可以推动天然气替代煤炭,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改变供气格局。典例710.(2023·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工业向外转移,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材料二图1为北美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波士华城市带主要城市的支柱产业。图1

图2(1)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城市带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2)分析交通对该城市带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影响。(3)该城市带计划建设高铁,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答案】(1)腾出发展空间,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集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间的交流;促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3)城市带内城镇密集;;城市间距离适宜;各城镇经济发达,分工协作;经贸往来频繁,职住分离,客流量大。【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士华城市带是美国工业化的重要发源地,以发展传统工业为主,占地面积大,且环境污染严重。产业转移可以腾出发展空间,促进生产要素向金融、服务业和高技术工业等新兴产业集中;通过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2)读图可知,该城市带沿交通干线在不同城市的支柱产业不同,如波士顿以发展科技产业和金融为主、费城以发展健康服务、制药为主。因此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间的交流,促进了同类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各城市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的布局,促进了各城市之间进行更好的产业分工和合作。(3)读图可知,该城市带内城市众多,人流量大,对高铁运输的需求量大;城市间距离不会太远,但有不是很近,城市之间的往来适合高铁出行;该区域是世界重要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经济发达,有修建高铁的能力。随着地区内产业分工和合作的加强,需要便捷的交通便于城市之间的联系;区域内经贸往来频繁,职住分离,客流量大。11.(2022·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答案】(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解析】(3)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智利,中国技术、资金充足;智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价格低。预测1(2024·浙江嘉兴·模拟预测)为应对滇中地区缺水问题,云南省于2018年开始兴建滇中引水工程,计划从金沙江引水,自流至滇中地区。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输水,预计2028年全线贯通。完成下面小题。1.滇中引水工程没有选择从怒江、澜沧江引水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体不能自流 B.避免国际纠纷 C.地质条件复杂 D.工程投资额大2.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对滇中地区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A.减少地质灾害的损失 B.提升滇中地区环境容量C.增加滇中地区洪涝风险 D.杜绝旱灾带来的危害预测2(2024·甘肃武威·二模)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较低电压输电方式相比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资源的优势。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在巴西美丽山承建的±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工程全长2518千米,于2019年建成运营。下图示意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线路电能远距离输送的基础条件是(

)A.南部能源丰富,消纳能力弱 B.北部能源丰富,消纳能力弱C.沿途人口密集,需要能源多 D.沿途能源丰富,利于补充能源4.影响巴西此工程建设的最大因素是(

)A.资源 B.资金 C.环境 D.技术5.巴西建设此工程的首要目的为(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就业岗位 C.保护热带雨林 D.减轻环境污染预测3(2024·北京石景山·一模)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2021年6月10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拉伊铁路(拉各斯-伊巴丹)举行通车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尼日利亚(

)A.地处热带、亚热带的临海国 B.稀树草原分布面积广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大 D.几内亚湾有寒流流经7.拉伊铁路(

)A.缩短了两大城市的空间距离 B.有助于提升港口与内陆货物运输效率C.促进了热带经济作物的东运 D.利于全面提升尼日利亚的城镇化水平8.近年来,中国部分皮革产业向尼日利亚转移,主要原因是(

)①当地有充足的原料②当地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③该国基础设施完善④当地皮革产业发展潜力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预测4(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2023年1月23日开港的尼日利亚莱基港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深水港。该港由中资企业控股,是几内亚湾地区最大的深水港,毗邻中尼共建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一莱基自由贸易区。下图为莱基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尼日利亚经各铁路线运往莱基港出口的大量货物有(

)A.石油、木料、家电 B.机械设备、建材、水泥C.咖啡、矿砂、木材 D.煤炭、活牲口、渔产品10.中尼共建深水港,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尼日利亚方可提供的服务是(

)①港务技术咨询②港口日常巡逻③港口看管护④港口建设规划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港口建设毗邻莱基自由贸易区,可(

)A.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B.扩大港口经济腹地C.获得政府大量资金支持 D.增加港口劳动力人口预测512.(2024·辽宁沈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期以来,煤炭和天然气占土耳其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土耳其的天然气长期依赖进口。自20世纪70年代土耳其开始实施“东南安纳托利亚项目”,包括建设22座大坝及19座水电站,引起了伊拉克的强烈不满。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伊拉克的母亲河,下游交汇形成巨大的沼泽湿地。伊拉克认为土耳其掌握着他们的“水龙头”,把水当作武器。图示意两河流域位置。(1)指出土耳其实施“东南安纳托利亚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说明伊拉克认为土耳其掌握着他们“水龙头”的自然原因。(3)从流域协调发展角度,阐述土耳其和伊拉克两国协作的必要性和措施。预测613.(2024·福建南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内蒙古鄂尔多斯某煤炭公司利用北煤南运的空驶列车,从丹江口水库向北调水。取水项目从码头建设引水管道,经供水预处理后管道直达火车站,运用该煤炭公司自制液袋装入集装箱,三天后到达鄂尔多斯,满足该公司化工基地生产需求。未来,还将计划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多地利用空驶列车的调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下图示意空驶列车“南水北调”流程。(1)与水渠输水相比,简述利用空驶列车完成“南水北调”的优势。(2)分析该煤炭公司使用自制液袋的原因。(3)说明调配丹江口水源对该煤炭公司化工基地生产的意义。预测714.(2024·福建福州·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匈牙利是欧盟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及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的国家,也是欧洲重要汽车工业中心。在欧洲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背景下,中国B企业面向欧盟市场的高端新能源巴士生产基地于2017年在匈牙利建成投产,带来良好收益并吸引了动力电池等上下游企业在附近落户。2023年,匈牙利发现了具有开发前景的锂矿,提取试验项目即将启动。图1示意匈牙利位置,图2示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相对于西欧传统经济强国,在匈牙利投资建厂对中国汽车企业更具吸引力。请说明原因。(2)简述在欧洲生产高端新能源巴士给中国B企业带来良好收益的原因。(3)分析动力电池企业落户匈牙利对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利影响。预测815.(2024·江西·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厄立特里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马萨瓦港位于该国东北沿海的马萨瓦湾内,建在马萨瓦岛和托鲁得岛上,有堤坝和铁路连接大陆。港区年平均气温在27℃左右,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50mm,淡水资源缺乏。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6个,最大水深9.1m,无法靠泊3万吨级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