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上)》教学教材_第1页
《社会性动物(上)》教学教材_第2页
《社会性动物(上)》教学教材_第3页
《社会性动物(上)》教学教材_第4页
《社会性动物(上)》教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性动物(上)》

精品文档

Day1

N01导读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No2社会性动物

No3实验研究

第二章从众

No4概述

No5所罗门-阿希的从众实验

NQ6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

Day2

No7奖惩与信息

NQ8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NQ9特殊的从众:服从

NolO特殊的从众:不介入的旁观者

Day3

第三章大众传播、宣传与说服

Noll概述

Nol2宣传的效果

Nol3说服的两种主要路径

No14宣传的来源对效力的影响

Nol5宣传的方式(一)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ol6宣传的方式(二)

Nol7接受者的特征

Day4

第四章社会认知

No18概述

Nol9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No2O便捷式判断

No21分类与社会定型

No22重构记忆

No23人类认知的保守性

No24态度和信念如何指导行动

No25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Day5

第五章自我辩护

No26认知失调

No27决策与失调

No28不充分理由心理

NQ29为努力辩护和为残忍辩护

No30对不可避免事件的心理

No31自尊的重要作用

No32失调理论是实际运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21导读

当今社会,心理学几乎已成“热学”。林林总总冠以

“心理学”之名的出版物不断更新着书店和读者的书架。

心理学不再神秘,正日渐走近我们的生活。

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

和生活方式,如何才能保持自身的健康身心和塑造健全的

人格?当现代生活的压力在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的关系

中注入了新的特征时,人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以

达到彼此的和谐与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心理学给出答

案。

本周我们将学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

著作《社会性动物》,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

一一位获得杰出著作奖(1975年)、杰出教学奖(1980

年)和杰出研究奖(1999年)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而他

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

经》”。下面我们进入本周的学习。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

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

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

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公元前328年了

N22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意味着什么呢?来自老师的鼓励,会

使小朋友的课堂反应更积极;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会受

到朋友们的影响;有奥运冠军代言的麦片,会受到更多人

的欢迎;男朋友的绝交信,可能使女孩子情绪突变、暴饮

暴食。

尽管以上列举的情境千差万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

因素:社会影响(他人的想法或行为对个人所产生的影

响)。

社会性影响的作用

社会影响如何对人产生作用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

说,九岁的小姑娘玛丽,看上去对家务很感兴趣,她总是

帮妈妈整理餐桌、准备板菜、打扫房间。玛丽的父亲认为

“小女孩基因之中已经融入了家政的成分,不要听那些女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权主义者胡言乱语”。“基因”的说法你相信吗?更可能

的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只要玛丽在烹饪、玩娃娃之类从

传统看属于女性的事情上表现出兴趣,就会得到奖赏和鼓

励,而她在拳击上的兴趣则不太可能受到同样的待遇。久

而久之,她便真心地更加喜爱家务活儿了。

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就在于“社会影响”。采

用这一定义,我们将尝试对以上所举实例中的许多现象加

以解释。比如人们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为什么会受影响?

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

大多数人都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感兴趣,因为所有人都

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度过绝大部分光阴的:被人影响着,

也影响着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人人都是业余的社

会心理学家。那么也许你要问,既然有些道理是显而易见

的,为什么还要费事儿去研究它?

为什么费劲研究显而易见的道理

有两个理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其一,人们经常高估自己,出现事后聪明偏差(这种

偏见指的是一旦知道了某个事件的结果,人们倾向于高估

自己的预测能力)。你一定听过“我早知道!我就说是这

样!”之类的话,尽管事前对推测有犹疑,但事后人们几

乎总是认为,当初自己就百分百确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其二,一些看上去显而易见的结果,经过仔细考察后

被证实是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比如,从自身经验出发,

当我们无意中(背后)听到某人讲我们的好话时,我们会

喜欢这个人。这一点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同样正确的

是,如果我们无意中听到不完全是好话,有时我们会更加

喜欢这个人。

N23实验研究

在我们尝试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过程中,专业社会心

理学家比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更具优势。不同于业余心理学

家的等待事情发生,专业心理学家可以让事情发生一一进

行实验。实验不仅能在特定的情境下保持环境不变,还能

排除干扰,使结论更加可靠。对实验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

本书最后一章的内容“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另外,在开始我们的研究之旅前,还有一个观点需要

解释: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社会情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有时候这种影响具有巨

大的压力,迫使人们做出近乎“变态”的行为。将这些人

简单粗暴地视为精神病患者,认为他们跟正常人没有关

系,并不能增加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因为“这些人”

指的是大部分人。我们需要明白,一些情境性的变量,可

能会导致我们大部分“正常成年人”,做出令人厌恶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事。我们应该去了解这些变量,弄清楚那些破坏性行为产

生的过程。

相关的案例有著名的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及其

同事实施的“模拟监狱”实验。他们将一组正常、成熟又

聪明的年轻人带到地下室装修成的模拟监狱中,这些年轻

人被随机分配为囚犯、看守,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但实验

很快被终止了,因为短短六天,这些健康的年轻人,就迅

速地陷入角色不可自拔:“囚犯”变得唯唯诺诺充满仇

恨,“看守”变得疾言厉色以欺压囚犯为乐。人性中最病

态、最丑恶的一面,以惊人的速度摊开在了人们眼前。

N94从众行为概述

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总是处于个

人价值取向和社会要求遵从的价值取向之间紧张冲突的状

态中。当人们选择跟随其他多数人行动时,从众行为也就

产生了。

美国寓言作家詹姆斯-瑟伯曾描述过一个有趣的场

景,形象地说明了从众的特点:街道上一两个人分别由于

个人原因开始奔跑,不一会儿第三个人也加入了奔跑,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后几分钟,街道上几乎所有人都跑起来了,并且有人开始

叫喊着“堤坝”、“堤坝决口了”……堤坝决口的事当然

是子虚乌有,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他们为自己的愚蠢感

到尴尬。但是下一次,他们能保证不跟着跑吗?万一真的

是堤坝决口了呢?

所以,从众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从众”这个词

本身带着一些贬义,但是从众这种行为本身是很难界定其

好坏的,因此我们需要强调,在下文提及“从众”时,是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是指合作、顺从,而“不从众”

指的是偏离、不顺从。

从众的好坏难以界定

从众的好坏之所以难以界定,是因为社会对从众和不

从众的看法总是不一致的。有时不从众是令人讨厌的。在

沙赫特所做的一项实验中,一组九个人针对一个案例进行

讨论,其中三个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助手(真正的被试

不知情),在讨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是合作者,总

是赞同真正被试的意见;一个是偏离者,与真正被试的意

见针锋相对;还有一个一开始站在偏离者一边,后来转向

真正被试一边。结果发现,人们最喜欢合作者,最讨厌偏

离者。这个实验说明,规范群体更喜欢的是从众者。不从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众令人讨厌,甚至可能造成灾难一一比如我突然厌倦了从

众,打算在高速上反向驾驶。

从众可能造成灾难

但另一些情况下,从众也可能造成灾难。1986年1月

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几秒钟后爆炸。尽管

此次发射遭到了来自工程师们郑重的警告,航天局的官员

们仍然作出了发射的决定。是他们罔顾航天员的性命吗?

更可能的解释是,一系列经济、政治和公共关系方面的压

力,促使他们做出了发射的决定:以往的发射都成功了;

普通公众热烈期待此次携带了平民的太空之行;航天局希

望展示力量以获得资金投入……在狂热和充满外界压力的

氛围中,发射的命令就“顺理成章”地下达了。

不难发现,群体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群体思维中一一

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

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会轻视甚至无视实事求是的

评价。而我们只有通过仔细地分析,加深对这些过程的理

解,才有希望改善人们的决策方式,并因此减少人们未来

可能做出的灾难性决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95所罗门•阿希的从众实验

通过以上列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将从众定义为

“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

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针对这个定义,我们

可以问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会从众?行为或意见的改

变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个所罗门-阿希实施

的经典实验。设想,你和其他三个人一起参加一个简单的

实验,实验者向你们展示了一条线段X,同时又展示了其他

三条线段(A、B、C),请你们依次判断,三条线段中哪一

条与X长度最接近。

你想,答案很明显是B。但是第一个人信心十足地回答

是A,第二个点头说是A,第三个也认为是A。现在轮到你

回答了,你会说什么呢?阿希本人在实验前预测说,任务

如此简单,肯定很少有人会犯错。但事实上,在每组(由

三个实验助手和一个真正的被试组成)的12轮判断中,有

四分之三的被试至少有一次从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也许你要说:“我是个坚定的不从众者。你们这套把戏

我很熟悉,不可能上当。"嗨,那你可高估了自己。就在

几年前,有人就找了这么一批成熟老练的大学生,准确重

复了50多年前阿希的实验,结论几乎完全一致。

为什么被试会出现从众行为呢?我们猜测有两个可

能:

第一,他真的相信自己错了,答案是A;

第二,他通过附和多数人的意见来获得认同,免得遭

人反感。

为了验证猜测,我们重复了阿希的实验,但当其他三

个人回答完毕后,不需要真正的被试公开作答,改为私密

作答。这时候,我们发现,私密性越强,被试从众的可能

性越小。

这说明,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是迫于他人判断产生

的从众压力而回答A,并且这种意见的改变只是暂时的。但

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从众的原因和持续时间并不总是如

此,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有哪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26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

作者认为,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致性

在类似阿希实验的情境中,一个影响被试从众行为的

关键因素是:多数人的意见是否一致。只要有一个不同的

声音出现,被试从众的压力就会骤减,遵从错误判断的可

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表态

如果被试首先公开表态答案为B,其他三个人后面全部

回答A,被试就很少会修改原答案。

责任

当需要为决定负责时,人们更不容易从众。当不需要

负责时,大多数人会为了相安无事而顺从他人。

个体与文化

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个体更易屈从群体压

力。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承担当前的任务,从

众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此外,集群主义社会(如日本、中

国)比个体主义社会(如美国、法国)从众的现象更多,

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从众。

施加压力的群体

如果群体具有以下特征,会更易导致从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第一,群体由专家组成;

第二,成员们对个体来说是重要的;

第三,成员在某方面与个体类似。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对人的社会性,以及从众行为进行了分析,

了解到我们的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其实生

活中,我们也很容易做出一些从众的行为,出于自身利益

或者其他原因的考量,想想我们自己有哪些从众行为,或

做什么事情时容易受他人的影响。那么有没有什么实际的

办法来避免这一行为呢?

N27奖惩与信息

在阿希的实验中,我们提到被试从众是为了获得奖励

(同伴的认可)和逃避惩罚(被嘲笑)。但有时人们从众

是为了获取信息,这种情况下他人的行为可能是我们行动

的唯一指南。想象你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上洗手间,但门

上的标识被损坏了,你站在门口无所适从,这时左边的门

打开了,有位绅士从里面走出来。你立刻相信他出来的一

边是男厕。当事实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他人就成为了信

息的来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沙赫特与辛格做过一个实验,说明人们对自己情绪的

认知,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他们给一部分志愿者注射能够引起生理兴奋的消旋肾

上腺素,而给另一部分注射无害的安慰剂。他们告知部分

被试,药物有心悸和手颤等副作用。知情的被试能在出现

副作用的时候,找到合理的解释。而不知情的被试,在出

现一些副作用的时候,会如何行为呢?事实是,不知情的

被试,做出了与周围人一致的反应。

具体操作如下:在不知情的被试身边,安排一名“帮

手”,且告知被试他也被注射了同样的药物。一种情境

下,“帮手”被要求表现出欣喜若狂的样子;另一种情况

下,表现出愤怒。在第一种情境下,大多数被试看上去很

快乐,且报告自己有幸福感;可想而知,第二种情境下也

是一样,被试看上去很愤怒。

同样,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那些知情的被试,以及

注射安慰剂不会产生不良症状的被试,受到实验帮手影响

的可能性很小。可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更

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即当事件本身不清晰的时候,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他人便会成为我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我们从众有

时候是为了获取信息。

N28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至此,我们已经介绍了两种从众行为,从原因区分,

一种是由于奖惩,一种是为了获取信息;从持续时间区

分,一种是短暂的,一种是持久的。现在,我们要更进一

步,了解一种更加实用的分类: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

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取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的

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是“权力”。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取

决于奖励诱惑或惩罚威胁存在的时间。比如独裁者可以通

过威胁臣民的性命或者给予他们赏赐来得到臣服,但一旦

威胁或奖励停止,忠诚也就不存在了。

认同

认同,指个体为与他人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

反应,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如果你身边有一位“非

常完美”的人,你崇拜和喜爱他,他反对社会福利立法,

你也反对。你反对并不是因为他会给你奖励或者惩罚,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不是经过思考而强烈认可这个观念,而只是为了“像”

他。

内化

内化,是一种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牢固的反应,最

重要的因素是“可信性”。将某种价值或信念内化的动机

是渴望自己是正确的,它们构成我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

分。

意识到下面这一点很是重要:任何一项具体的行动都

可以归因于依从、认同和内化。举例来说,当人们得知交

警正在前方段路进行检查时,便会在规定限速范围内驾

驶,这就是依从。当车辆驶出巡视范围后,许多人便会加

速,但也有一些人仍会继续在限速范围内驾驶。一个人继

续限速行驶,很可能就是他的父亲或者崇拜的人总是按照

交通规则驾驶,这属于认同。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发自

内心地赞同限速驾驶,认为它有助于防范交通事故,这就

是内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29特殊的从众:服从

服从是依从的一种形式。米尔格拉姆进行过一系列关

于服从的研究。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他招募志愿者,声称要完成一项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实

验。一些志愿者的角色是老师,另一些(由实验助手扮

演)的角色是学生。实验者要求“老师”检查“学生”记

忆词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就要对他们施加电击。

老师坐在“电击发生器”前,仪表板上有30个开关,从15

伏上升到450优电击。学生坐在隔壁房间的电椅装置上,

而电椅并没有通电。学习开始后,学生开始作答,他有时

答对,有时答错,每当答错,老师就给予比上一次更高的

电击。电击达到不同的水平,学生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当电击强度到达75伏时,学生开始抱怨并呻吟;

到150优时,他请求退出实验;

到180伏时,他大叫受不了了;

当电击水平到了“危险:极度电击”时,老师能听到

学生在砸墙并乞求停止,但是实验者仍然要求老师继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如果是你,你会继续吗?每一次实验,99%的人都说不

会。但是真实情况呢?大约65%的人会继续电击到实验终

止!也许你认为这些人天性残忍,但并不是。他们来自各

种正当职业,性格测试的结果与那些拒绝服从压力的人之

间没有差异。这些服从者并非冷血,他们一些人在实施电

击时也提出了抗议,很多人有发抖、出冷汗等紧张表现,

但他们仍然服从了。

也许这能让你能想起阿道夫•艾希曼的话,他将自己

屠杀无辜平民的行为,归咎于纳粹帝国中上级的命令,他

认为自己只是服从命令的好军官。米尔格拉姆的一位服从

者被试,也说到:“我住手了,可是他(实验者)命令我

继续下去。”

应当强调的是,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存在着一些可能促

进服从行为的因素。比如,在实验中发出命令的是一位富

有声望的权威科学家,他的发言使志愿者相信,他们参与

的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实验。志愿者相信,科学家是善意

的,不会真正伤害人。

如果主持实验的不是一位科学家或者权威人士,服从

的人是否会减少呢?米尔格拉姆在另一项研究中对这一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题进行了考察。事实证明,服从人数确实有所减少。另外

一个减少服从程度的因素是权威人士是否在场,如果命令

是通过电话发布的,服从比例下降25%。而且,有几个继续

试验的人出现了“欺骗”行为,他们所发出的电击比要求

的强度要低一一而且他们没有告诉实验者自己违背了正常

试验程序。这种表现让人动容,他们在服从权威的同时,

尽可能减小自己强加给他人的痛苦。

我们应当意识到,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尽管受到了

实验者的催促,仍然有志愿者公开反对并拒绝继续实验。

在人类历史中也曾有过很多充满勇气、激荡人心的事例,

至今在挪威等一些欧洲国家的“自由纪念馆”里,还在颂

扬为抵抗纳粹而付出努力的少数英雄。但是,尽管这些义

举如此激动人心,我们也不能忽视人们对权威普遍的服

从,不能回避特定场合下自身的脆弱之处。

N”0特殊的从众:不介入的旁观者

1964年,一位名叫珍诺维丝的年轻女子在凌晨三点被

刺身亡。这一凶杀案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整个施暴过程

持续了30分钟,而期间至少38位居民在自己窗前看到了

这一暴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她,直到最后才有一个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人打电话叫了警察,然而悲剧已经酿成。这些邻居都是麻

木不仁的吗?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供帮助?

(编者注:本书定稿在2003年,参考的是纽约时报的

一篇文章,详见书末的英文注释。而在2015年,珍诺维丝

的弟弟比尔声明,警方确实被传唤了两次,但因他们认为

这是家庭纠纷故没有回应,并且责备了纽约时报的错误报

道。2016年,纽约时报承认上述的报道有“硬伤”,并补

充道:虽然袭击发生时部分邻居忽略了呼救声,但38个目

击者充分认识到袭击却反应迟钝的描述是错误的。文章严

重夸大证人人数和他们的认知度。无人全程目击袭击事

件。只有少数人瞥见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听到呼救声。许

多人认为,是情人或醉鬼在吵架。有两次攻击,而不是三

次。后来,两个人打电话报警了。一个70岁的女士冒险将

垂死的受害者抱着,直到他们到达。珍诺维丝是在去医院

的途中去世的。)

珍诺维丝案件的原因

我们更倾向于另一种推测:危难事件的现场如果有很

多人,受难者反而很可能得不到帮助,这是一种不介入的

从众心理。研究者针对此事设计了一个实验,发现单独呆

在房间的被试听到隔壁有人求助时,70%的人会提供帮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而与一群陌生人一起呆在房间的被试,只有20%提供了帮

助,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效应”。

珍诺维丝案件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责任分散”,

当人们知道其他人也目睹了这一事件时,感受到的责任就

会分散(既然别人也看到了,那他们应该会采取措施,我

就不用多事了)。研究者对此也做了实验,所有被试都单

独呆在房间,通过麦克风和耳机远程联系,突然似乎有一

位被试出事了。此时,如果被试相信只有他(她)一个人

听到了,比知道起码还有另一个人听到时,离开房间去帮

忙的可能性大得多。

刺激人们采取行动

那么,什么情况下,人们更容易采取助人行动呢?可

能有两种:

第一,情境让人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例

如,当你在爬山时,身体出现不适,很容易得到其他登山

者的帮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第二,他们与受难者处于面对面的情境中,并且不能

快速离开。例如,在同一节地铁车厢中,有人昏倒,人们

普遍会上前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危难事件的紧急性、是否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救助需要付出的代价、救助所能起到的作用等

因素,会影响旁观者的救助行为。

综合考量以上的实验,发现它们经常涉及隐瞒实验目

的、使被试面临痛苦抉择的处境等严肃的实验伦理问题,

我们在本书的最后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在这里则稍作解

释,希望读者不要因此产生误解。事实上,实验者必须采

取措施,借助“心理纾解”等手段保证被试的心理状态在

离开时与到来时一样完好一一与实验的主题部分相比,这

一过程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

既然伦理问题如此严重,令实验者如履薄冰,他们为

什么还要进行这类实验呢?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为了人类

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社会心理学家有义务不遗余力地进行

研究,增进人们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思考与讨论:

通过举例说明,来看看自己对依从、认同和内化的理

解。

试想一下,如果你也参加了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你是

否会有足够的勇气说“不”。或者阻碍你说不的因素有哪

些?

或许我们对“旁观者效应”已经非常了解了,因为现

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如何破

除这种效应呢?

你对“实验”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实验效果是否真的

真实有效,又该如何避免实验规则对实验者的影响?

Noll概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众传播迅猛发展,我们生活在

了宣传和说服的时代里。打开电视机、电脑或者一本书、

一份报纸,总有人在尽力告诉我们一些事,或者说服我们

去购买某种产品。有时候这种企图是很明显的,比如各个

制造商花费大量的金钱来发布广告,劝说人们购买他们的

产品,尽管有时这些产品与其他品牌没什么两样。还有各

种候选人(从竞选总统到竞聘清洁员)通过卖力表现试图

胜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有时候这种影响是很微妙的,比如美国一部描述核弹

爆炸后境况的影片《浩劫后》,促使无数人对核战进行了

更多的思考,不仅影响了他们对核战的态度,还可能使他

们为避免核战争而积极采取行动;而另一部反映强奸案受

害者的影片《受害者的呼声》播放后几周,报案的强奸受

害者大大减少,因为她们受到影片的暗示一一在控告强奸

犯的过程中,必须冒着承受更多痛苦的风险。前一部影片

也许有意引起人们对核战的思考,但后一部影片,初衷却

绝不可能是劝阻受害者报案。但它们最后都确实影响了我

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类似重大事件的反应方式。

我们再看一下“新闻”这种从原则上要求客观的事

物,新闻大概不会向我们推销东西吧?但是,那些制造新

闻的人,却能够筛选决定将哪部分新闻公之于众。他们筛

选的标准也许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必须吸引观

众。英国广播公司的主管等专家说过,电视新闻就是一种

娱乐形式。就像足球比赛比棋类比赛更具有趣味性一样,

骚乱、爆炸、屠杀等激烈事件远比平静的生活画面更吸引

眼球。为了吸引我们观看,新闻制造者们大比例地介绍这

些事件,对这些事件的过度报道,又使得我们相信这是真

实的社会现状,最终影响我们去某地旅游的愿望、对某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国家的态度等。甚至如我们将在第6章介绍的一样,引发

人们更多的暴力行为。

媒体这种巨大的威力,可以通过一种“情绪感染”的

现象来说明。例如,1982年,芝加哥出现一起投毒案,有

七位居民因服用被掺入氯化物的泰诺林胶囊而死亡。这一

悲剧被新闻广泛宣传,随后各地迅速出现类似的中毒报

告,这些报告里的有毒物品涉及漱口水、苏打水、热狗

等。这些报告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居民陷入恐慌,

稍有不适便涌入医院声称中毒一一但后来证实不过是常见

的病痛而已。几年后,新泽西州的四个少年制订并实施了

自杀计划,在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两个中西部的少年

实施了类似的自杀。社会学家菲利普斯及其同事发现,在

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有关自杀的新闻报道越多,青

少年自杀率越高。这类报道触发了随后的盲目性模仿自

杀。

我们并不是指责新闻对事件的报道,但事实是,对报

道重点的选择会影响之后发生的事情。如芝加哥投毒案

中,媒体先是宣传这一案件,随后更多相关的案件进入公

众视野,公众开始恐慌,而后媒体开始报道“专家们对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类宣传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而提出的批评”一一到这时我

们发现,媒体自身陷入了一种可笑的境地。

N212宣传的效果

如果人们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借助大众媒体进行产品

包装和推广,那么它似乎必然是有效的?针对母亲们的一

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学前儿童曾向他们要过电视里见过

的玩具或食品。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意识到

广告里含有不真实的成分。一项民意测验表明,受教育程

度越高的人,对广告所持的怀疑越大。并且他们相信,了

解广告宣传者立场不客观这一事实,可以使自己免受宣传

的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扎荣茨已经证明,其他条件相

同时,人们对一个产品越熟悉,它越具有吸引力。假设你

走进超市购买一袋洗衣粉,站在货架前,面对着令人眼花

缭乱的品牌,这些产品对你而言都差不多,你便直奔自己

熟悉的品牌而去了一一这种熟悉感,就来自铺天盖地的广

告宣传。

也许你认为,选择什么洗衣粉并不重要,因此才随意

拿取了熟悉的品牌。那么在总统选举的投票中,是否也是

同一种决策方式呢?迈克尔-法乌及其同事发现,在总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竞选中,插播电视广告仍然是影响人们投票选择的最有效

的因素。

我们已经说了很多有关媒体宣传的事,在此还要讨论

另外一个我们通常不会与宣传联系在一起的领域:教育。

宣传是指“对某种特定信条的系统的传播”,教育指“传

授知识和技能的行为”。我们应该都同意,电视上的牙膏

广告是宣传,那么电视节目里常常将妇女、老人表现成一

种固定类型一一温柔的妇女干着家务,慈祥的老人唠唠叨

叨一一这是在传授一种知识吗?想一想你数学课里的应用

题:买一块橡皮多少钱,买一支铅笔多少钱,贷款几年利

息是多少,工人平均工资如何计算。这些例子,正如津巴

多、埃布森和马斯拉克所言,不仅仅反映了产生这种教育

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系统地对资本主义制度加以认

可,暗示人们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而然的运行方式。

N213说服的两种主要路径

认识到教育与宣传之间的微妙关系,对我们来说是有

益的。毕竟它们不会因为我们不去看就不存在,我们应通

过分析有关说服的实验来加深对它们的了解。因此,接下

来我们将对说服的两种主要路径、宣传的来源(是谁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的)、宣传的方式(是怎么说的)、接受者的特征(对谁

说的)等方面分别加以讨论。

首先,当有人试图说服我们某种观点时,我们是如何

反应的?是经过深入的思考再决定,还是不假思索就认可

了呢?佩蒂和卡西奥普从理论上假定有两种主要路径一一

中心地或者边缘地说服。

中心路径说服即指经过仔细的思量、考察,最终决定

是否接受观点。

边缘路径说服指的是随意根据简单线索做出反应。

多数时候这两种说服是结合起来使用的,比如某电脑

的广告,既吹捧其配置、运行速度等,也选用年轻的广告

演员说出广告词“好家伙,你搞到了X牌”。对配置和参

数的介绍,就是一种中心路径的说服,让人了解到这种电

脑的性能优越,从而吸引关注性能的观众。而年轻的广告

演员及感叹性的广告词,是一种边缘说服,使人感觉到用

这个电脑会很酷,从而吸引青少年。

N214宣传的来源对效力的影响

影响宣传效果的因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想象一下,你的门铃响了,一个穿着花茄克、衣领破

损、裤子皱巴巴、胡子拉硅的中年男子,提个小罐子,试

图说服你向一个没听过的慈善机构捐几块钱。他讲话时目

光飘忽不定,尽管他的话很有道理,但你会被说服并捐钱

的几率有多大呢?好,现在我们回到几分钟前,门铃响

了,你打开门,看见门口站着一位穿老式西装的中年男

人,他的衣服制作考究、熨烫平整,他目光正视着你,请

你向那个慈善组织捐几块钱。他说的话与前一人没有区

别,但你是否更有可能掏出钱包呢?

尽管信息是一样的,但来源不同时,对人们产生的效

果是不一样的。实验表明,著名诗人和批评家可以左右人

们对一首诗的评价,权威医学杂志可以改变人们对某种药

物的看法。因为他们是领域内的专家,更值得相信。

但也正如前面所说,信息的效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

的,包括信息的来源、信息来源的特征、信息的接受者

等。作者与戈尔登进行过一个实验,让六年级学生听一段

强调算数的重要性的演讲。实验者告诉一部分学生,演讲

者是工程师;告诉另一部分学生,他是个洗碗工。结果很

显然,“工程师”的演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后来实验者

改变演讲者,有时是个白人演讲,有时是个黑人,结果发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现,在对黑人偏见很深的孩子中,白人工程师演讲的效果

更大;在对黑人最没有偏见的孩子们中,黑人工程师的影

响力更大。显然听众的态度影响了效果。

增加宣传效果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可以增加宣传效果的方法呢?很明显,提

高可信性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可信性呢?

第一,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

反,他的可信性就增加了。比如,售卖某品牌电脑的店主

在回答什么电脑最好用时,推荐了(自己没有售卖的)另

一个品牌,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增加了。

第二,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他们的意

见,他的可信度会增加。如果一位股票经纪人向你推荐股

票,你可能会犹豫。但当你无意中听到他跟别人聊天说某

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时,你反而更可能购买该股票。

第三,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人,那么至少是在不

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他们比通常的内容更易影响我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们。就好像我们很清楚明星只是为了获利而代言产品,他

们的可信性很低,但是我们仍然愿意接受他们的宣传。

N215宣传的方式(一)

1.借助理性还是情感?

如果你要说服别人驾驶时不要打电话,是展示交通事

故悲惨的现场有效,还是通过理论和逻辑说明驾驶时接电

话的危害更有效?通常,理性的宣传和情感的宣传是很难

区分开的,因此我们转而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情感的不同

水平对宣传的效果的影响。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试图劝导人们戒烟:

第一种条件下,仅仅给别人戒烟和做X光胸透的建

议,这能引起别人的轻度恐惧;

第二种条件,给他们看一部电影,里面一个年轻人做

胸透时发现了肺癌,这能引起他们中度的恐惧情绪;

第三种条件试图引起高度恐惧情绪,安排人们既看电

影,又看到肺癌手术血淋林的场面。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这三种不同水平的恐惧情绪,哪种更能促使人们戒烟

并做胸透?利文撒尔及其同事的实验表明,最高程度的惊

吓会促使人们去行动。同时利文撒尔也证明,虽然高度恐

惧诱发了更强烈的戒烟意向,但必须同时提供具体可行的

行动方案,否则人们的行动改变也很少。但是强烈的惊吓

总会有效吗?并不是,有时恐惧反而可能起到抑制作用,

妨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执行。在为了预防艾滋而进行的

宣传中,通常既诱发恐惧情绪一一艾滋导致死亡,又提供

具体的行为指导一一使用安全套。但有迹象表明,这种宣

传并没有用,甚至起到反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当广告强

烈提醒做爱、安全套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时,会增加人们的

顾虑,减少做爱的快感。此时,很多人会拒绝去想它们,

把安全套之类抛诸脑后。

2.统计证据与个别案例

假如你正考虑买一辆车,一份调查了1000名用户的报

告详细描述了沃尔沃轿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说它的维

修记录最佳。你觉得不错,打算就买沃尔沃。但在与朋友

聊天时,他显得很不赞同,并向你描述了他表弟购买沃尔

沃后悲惨的经历:变速器不好用、发动机很快就坏了等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表弟的遭遇仅仅是个例,相比1000个用户的报告简直不值

得一提,但是在知道表弟的故事后,你还会毫不犹豫地购

买沃尔沃吗?与大量的统计证据相比,多数人更偏向清晰

形象的个别案例的说法,而且事例越生动,它产生的说服

力越大。

3.单方面证据与正反论证

如果你正试图发表一场演讲,说服听众相信死刑是必

要的。那么是只陈述死刑的必要性,还是同时提及反对观

点并驳斥更有效呢?提及反方观点,一方面会使你显得比

较客观可信,另一方面又提醒了听众反对观点的存在促使

他们自己思考。事实上,采用单方面论证还是正反论证更

有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听众的见识。听众见识越广,越

不容易被单方面的观点说服,他们更愿意同时考虑正反观

点。另外,听众最初的立场也会起作用。如果听众一开始

持有相反的观点,那么显然只做单方面的论述会使他们产

生怀疑,正反论述更能影响他们。

N216宣传的方式(二)

4.观点呈现的顺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如果你是两位市议员的竞选者之一,现在需要两位发

表一场演讲,之后观众进行投票。此时主持人问你,你想

先讲还是后讲?一方面,听众对最后听到的内容的记忆更

新鲜,后一个讲就有“近因效应”的优势;另一方面,最

先听到的内容对后面听到的有抑制和干扰作用,第一个讲

能占据“首因效应”优势。两个效应正好是相反的概念,

先讲和后讲各有利弊,那么这是否说明演讲的顺序无所谓

呢?

这得看两个关键变量:两个人演讲之间的时间间隔,

和两个演讲全部结束到听众投票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两

个演讲之间的间隔非常短,首因效应的抑制作用非常强,

先讲比后讲有优势;如果听众必须在听完两个演讲后立刻

投票,则近因效应非常明显,后讲更有优势。

5.差异的大小

在观点的宣传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时,说

服的效果最好呢?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作者及其学生,根据前人大量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实

验,请女大学生阅读几节现代朦胧诗,并根据它们的好坏

进行排序。接着再让她们读一篇诗歌评论,评论里面提到

了被她们之前列为最差的那首诗。一部分被试拿到的评论

热烈赞扬了那首诗,评论宣传的观点与被试真实的观点差

异很大;另一部分被试拿到的评论只是稍微称赞了那首

诗,此时观点的差异是中等的;还有一部分被试看到的评

论是对那首诗不屑一顾,此时观点的差异最小。最后,让

实验的一半被试相信诗歌评论的作者是著名诗人艾略特,

另一半被试相信评论的作者是一个大学生。实验者要求被

试再次对那首诗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宣传者是非常

可信的诗人艾略特,他的观点与接受者观点之间差异最大

时,对接受者的改变最大。而如果宣传者是可信度不高的

大学生,他的观点与接受者存在中等差异时对被试的影响

最大,他的观点与接受者的观点差异极大时,被试会质疑

他的可信性,从而拒绝被说服。

N217接受者的特征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相同的观点对不同的接受者影

响不同,这一节我们将详述这一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自尊

自我感觉不好的人比那些相信自己的人更容易被宣传

说服。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高,当自己的想法被挑战时,

倾向于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接受他人的观点。

2.接受者的前期经验

贾尼斯及其同事们发现,那些事先食用了美味食物的

人比没有食用的人,在阅读一份宣传材料后受到的影响更

大。宣传前一刻接受者愉快的心情会使他们更易被说服。

而如果事先警告接受者有人将说服他们,说服就更不易起

作用。弗里德曼和西尔斯向被试展示一场演讲,一种条件

下,他们事先告诉青少年们他们将听到题为“为何不许青

少年驾车”的演讲,似乎在说“注意,我要开始说服你

了”,然后再让他们观看演讲;另一种条件下被试直接观

看演讲。结果表明,得到警告的被试,更不容易被说服。

因为人们往往有保护自己的自由感的需要,当感到这种自

由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对抗心理,拒绝被影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另一种避免被宣传影响的方法叫“预防接种效应”,

即接受者先接触简短的宣传信息,然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思考和反驳,随后当宣传信息大规模出现时,接受者们会

产生“免疫”反应,不再受影响。

有关预防接种效应的一个著名的现场实验由麦卡利斯

特及其同事们完成:七年级学生往往面临来自同辈的吸烟

压力,他们吸烟会被认为很酷,不吸烟会被叫做“雏

鸡”。为了帮助他们抵抗这种观念,实验者先向学生“接

种”了一则流行广告,该广告暗示女人们吸烟才是真正获

得了解放。随后向他们进行了预防,告诉学生沉迷于尼古

丁的女性是不可能得到解放的,并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活

动中讲出类似“如果我吸烟只是为了感动你,那我才是一

只真正的雏鸡”的话,使他们接触不同的观点。这种抵抗

同辈吸烟影响的措施被证明非常有效,因为在这些学生升

入九年级时,他们吸烟的比例仅仅是其他学生中吸烟比例

的一半。

思考与讨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在了解了媒体的巨大威力之后,我们也应该思考一

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媒体从

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广告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反感它的同时,其实也

深受影响,想想你能否分辨出广告里使用的说服手段,是

什么因素影响了你的购买行为。想想哪种方法能够避免自

己受宣传的影响。

明天我们将从自身出发,分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保

守性、判断的相对性等内容,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模式,

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N218概述

名著《民意》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快乐的小女孩

忽然陷入了痛苦的哭泣之中一一她看到一阵狂风打碎了厨

房的窗户,她认为出门在外的父亲肯定死掉了,因为“窗

户被打碎意味着亲人的去世”。

看到这个故事,你是否觉得好笑?你完全不相信小女

孩的说法,认为这只是一种迷信,而自己是清醒的、理性

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是的,18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提出的著名观点就是,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的,人们

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从而确定其好坏。比如我

们想购买一部车,我们会把各种车在款式、舒适度、发动

机功率等方面可以带来的快乐相加,再减去它们在能耗、

维修方面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快乐相对

最多痛苦相对最少的车子。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的人类认知模型稍微复杂一点,他

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像个朴素的科学家一样去行动:“如

果现象X总是先于Y出现,同时和且仅和Y一起变化,那

么可以推断现象X引起现象Y的变化。”例如,贝丝亲吻

了斯科特,为什么?在回答之前,你可能会问,贝丝动不

动就亲吻人吗?是否有很多人亲吻了斯科特?如果是贝丝

总是亲吻他人,那么她亲吻斯科特是很平常的。如果很多

人亲吻了斯科特,那么可能斯科特特别讨人喜欢。如果贝

丝只亲吻了斯科特,其他人没有亲吻斯科特,那么就是因

为他们有特殊关系。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这种对行动的一贯性、一致性、独特性等信息的权

衡,说明我们总是努力保持理性思考,然而现实生活中我

们能做到吗?别忘了理性思考的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贝丝确实只亲吻了

斯科特,而不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亲吻了很多其他人;

第二,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上帝之眼,得到的信息不可

能是完整的和完全准确的。就算我们得到了这些信息,分

析和权衡它们可能花费几个小时,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午假

吃什么、下班后是否去买支笔等一大堆决定要做,我们真

的会花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一件事吗?就像个完全理性的

人一样?

事实上,如同菲斯克和泰勒所说,人类是认知吝啬

者,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走捷径快速完成决

策。我们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认识到这一

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警惕自己的认知局限性,

才不会误认为自己是真理。再去回想前文的小女孩时,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不会仅仅是嘲笑她,而是警惕自己也常常抱有错误的信

念。

N919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思考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

的,我们的思考往往受到背景的影响。下面我们依次分析

不同的背景影响因素。

1.参照点与对比效应

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可能比实际上更好或更差,这取决

于它与什么东西相比较,即“对比效应”。肯里克和古铁

雷斯在实验中,向男大学生播放一段电影《霹雳娇娃》

(正如你所想,“娇娃”是一些特别漂亮的年轻女子),

要求他们在观看影片前后各评价一次初次约会的女朋友的

吸引力。很显然,看过影片后,他们对女朋友吸引力的评

价明显降低了。这种对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房产销售

可能会先带你看一间很破的房子,再带你去看他真正想介

绍给你的房子,也许这个房子也不怎么样,但显然“已经

好很多了”。

2.启动效应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启动效应认为,在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最近出现

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希金斯、

罗尔斯和琼斯做了一项研究,首先要求一部分被试记住一

些褒义的单词(敢作敢为、独立),另一部分被试记住一

些贬义的单词(鲁莽、自以为是)。五分钟后,被试们阅

读一段描述虚构人物唐纳德的故事。故事内容模棱两可,

例如唐纳德跳伞的行为既可以被解释为勇敢也可以解释为

鲁莽等。结果发现,被试接受的“启动”,影响着他们对

唐纳德的印象。如果他们接受的是贬义词启动,他们更倾

向于负面描述唐纳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非常微

妙,我们不曾注意的线索,能够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判

断。

3.为决策设置框架

假设你参加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一项实验,得知一

个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瘟疫,预计将有600人丧生。现在有

两套对抗疾病的方案需要你选择:选择方案A,其中200人

会活下来;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600人都活下

来,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没有一个人会活下来。你会选择哪

一套方案?实验中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A。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好了,现在实验者要求你看另外一种决策描述:选择

方案A,其中400人会死去;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

能没有人死去,有三分之二的可能600人会死去。此时你

同意哪一种方案呢?实验中78%的被试选择了方案B。可是

实际上,方案A和B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措辞方式。实

验者认为,人们不喜欢损失,第一种决策框架下,方案B

看起来像一种巨大的损失;第二种决策框架下,方案A看

上去必然受损。因此决策框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4.首因效应与印象形成

在上一章,我们提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两种情况,

但是在印象形成领域,首因效应总是最有影响力的。阿希

在实验中,向被试提供了一些描述性句子,例如:

a)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

妒忌的人;

b)史蒂夫是一个好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奋、

聪明的人。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让被试读完句子后对史蒂夫进行评价。尽管两个句子

提供的信息一模一样,但读到a句子的被试对史蒂夫的评

价更正面。为什么印象形成中,首因效应这么明显呢?有

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注意力减退,由于观察者疲劳或注意分散,他们

对后面出现的信息关注较少;

二是解释性定势,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

一致信息的低估(例如史蒂夫很聪明,他怎么会好妒忌

呢?)或者转化解释(史蒂夫很聪明,挑剔只因要求高;

史蒂夫很固执,挑剔是心胸狭隘)。

5.稀释效应

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

们的判断和印象。朱奇尔请被试根据描述判断两个学生的

成绩高低:

a)帝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b)汤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他有一个兄弟和两

个姐妹,每三个月看望一次祖父母,与一个女朋友约会

过,每两周打次台球。

被试们怎么说呢?他们认为帝姆比汤姆更聪明。这可

能是因为,无关信息使得汤姆看起来与一般人差不多,一

个普通人在学业上的成绩也应该很一般。

N&20便捷式判断

前文提到,人们喜欢走捷径快速判断。比如“吃健康

食品店里的食品,对健康有益”,“那个人来自上海,他

一定爱吃甜口”。便捷式判断往往只参考很少的规则,几

乎不需要思考。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便捷式判断。

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关注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并由此推断它

其他的特性。例如高品质通常意味着高价值,因此,当我

们看到价格不同的两瓶酒时,倾向于认为价格高的品质更

好。虽然很多人知道,高价值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品质。代

表性便携式判断常常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先

是得到有关他人性别、肤色、体型、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息,再根据一些简单的规则对他们进行判断。比如,他

(她)很漂亮,应该个性很好、很成功;那人衣着整洁昂

贵,应该很自信、地位很高。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

解为何“励志”书籍总是鼓励读者穿得像个成功人士。

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做判断时,常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事例。如果

有人问你,死于火灾的人多还是溺水的人多?人们更可能

回答死于火灾的多,因为这类灾难更容易出现在新闻报道

中,你在回忆时更容易抓取到这类记忆。

3.态度便捷式判断

态度包含了情感和观点,我们进行判断时,对判断对

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

现,大学生们会根据女性所吃的食品类别,给她们特定的

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位女士食用健康食品,她会

被认为比食用垃圾食品的人更有魅力更可爱,即为“光环

效应”。态度便捷式判断的另一个表现是“错误一致效

应”,即如果我相信某件事,那么我通常认为,大多数人

都是相信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N221分类与社会定型

我们对人和事如何分类,会对它们后续的发展产生影

响。

1.定型化认识与预期

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唤起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

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在罗森塔尔和

雅各布森实施的一项经典实验中,他们对某小学的学生进

行了智力测验,然后随机挑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他们的

老师,测验显示这些学生能成大器,今后一年智力会有很

大提高。一年后他们再次检测,果然发现这部分学生比其

他学生更聪明。为什么呢?当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富有潜

力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予更多的成长机会,这

些关注和机会给予了学生进步的氛围。这一现象称为“自

证预言”。

2.发现不存在的关系:虚假关联

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两种对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比如,当你听到一个人从事会计工作时,你会联想到他是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个谨慎的人;而推销员则会让人联想到健谈。定型化的词

汇,让性格特征和职业之间产生了虚假关系。

3.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一种常见的将人分类的方法是:我群体内的人,非我

群体内的人。例如:我们国家,你们国家;我们学校,你

们学校。在这样分类时,至少会产生两种后果,即同质性

效应和内群体偏爱:

同质性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的成员之间

相似性更高,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似性较低。

内群体偏爱是指,我们通常感觉自己的群体更好,群

体内的成员更讨人喜欢。而这种倾向,正如我们将在第七

章讨论的,可能构成种族或民族偏见的基础。

N222重构记忆

也许你会不相信,但是有一个事实是:记忆是一个重

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一样纪录客观事实,

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在1986年,亨尼斯被控谋杀和强奸罪并因此入狱,直

到两年多后一位法官要求重审本案,他才被宣判无罪。事

情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有目击者认定在犯罪现场附近

看到过亨尼斯,其中一位证人巴恩斯作证说,曾看到一个

很像亨尼斯的人在使用一张银行卡。尽管亨尼斯能证明案

发当晚自己不在场,并且现场也没有发现与他有关的物

证,陪审团仍然认为,目击者的证词可信,并宣告亨尼斯

有罪。事实上,当巴恩斯第一次与警察接触时,她肯定地

说,事发当天她没有再取款机前看到任何人,但后来却更

改了证词,她在说谎吗?

我们先看一个实验。洛夫斯特曾进行过记忆重构研

究,让被试收看一段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影片,看完后,

问一些被试“汽车相撞时速度大约有多快?”,问另一些

被试“汽车相碰时大约有多快?”前者对车速的估计明显

要快于后者,并且在一周后,他们更可能(错误地)声称

当时看到了撞碎的玻璃。在这里,引导型提问影响了被试

对事实的判断。

在下面的实验中,则改变了被试的记忆。洛夫斯特请

被试观看一套汽车与行人相撞事故的幻灯片,其中一张显

示有一辆绿色汽车经过了事故现场。实验者向一部分被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提问:“经过事故现场的那辆蓝色汽车车顶上是否有滑雪

架?”向另一些被试提问时则没有提到“蓝色”。那些被

问到了“蓝色”汽车的被试,事后更可能声称他们看到的

汽车是蓝色的。

那么回到上面的案件中,巴恩斯是在说谎吗?更可能

的是,经过警察和律师不断的盘问,她重构了自己的记

忆,并且逐渐相信这是事实。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记忆可以被重构,我们的自传体记

忆一一即对过去经历的事情的记忆,也会出现严重的歪

曲,以便适应我们对自己的整体印象。例如,如果我们总

体上认为童年是不幸福的,父母对自己很冷淡,那么我们

更容易回忆起那些符合这一印象的童年事件,而淡忘那些

不同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改写了对过去的

记忆。

N223人类认知的保守性

“证实偏差”与"事后聪明偏差”

我们总是试图证实自己的假设,因此经常出现“证实

偏差”现象。斯奈德与斯万在一项实验中,告诉部分被

试,她们将会见到一位外向者,又告诉另一部分被试,她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们将见到一位内向者。实验者要求她们准备一套问题,到

时候可以询问来者,以便了解他(她)。前一组被试准备的

问题类似“你常跟别人谈论什么?”或者“晚会上你会怎

么活跃气氛?”而后一组被试的问题则多是“在吵闹的宴

会上,你最讨厌什么?”或者“你喜欢一个人干些什

么?”观察这两套问题,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一个人本身

外向还是内向,他(她)回答第一套问题时都像个外向

者,而回答第二套会看起来像个内向者。我们先前的印

象,总会被证实。

除了“证实偏差”,我们还有“事后聪明偏差”,这

在第一章已经讨论过了,即我们在事后总是习惯高估事情

发生前自己预测的准确性。

这两种偏差都证明了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

守。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已经形成某种认知,之后我们就

会尽量保证这套认知不被打破。比如,第一印象的影响力

总是很大,在判断时常常遵循便捷式判断,还有重构记忆

使其符合整体观点。毕竟推倒已形成的认知再进行重建,

是十分痛苦的,而对现有认知进行补充修正则容易得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但我们必须对这种保守性心存警惕,因为它常常导致

对事实的歪曲、错误的决策、种族主义、偏见等。

N224态度和信念如何指导行动

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态度和信念的事,现在请考

虑一个问题:态度和信念,就代表着一致的行动吗?如果

我喜欢冰激凌,你很讨厌冰激凌,那么我们不同的态度可

能导致不同的行动:我会经常购买冰激凌,你不会。

但维克尔在回顾了40多项有关态度和行为的研究后,

认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很可能不存在相关或者相关性很弱。

直觉告诉我们态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