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练习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练习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练习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练习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 练习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一、选择题1.(2023·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多极化趋势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国际事务中听取不同的声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据此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A.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B.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的实现C.使发展中国家抓住发展机遇D.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2023·四川眉山三模)柏林墙倒塌20年后,保加利亚学者伊万·克拉斯特夫指出,民主的胜利产生了自相矛盾的结果,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民主政体的不满日益增长,并且人们越来越感到民主大厦的内部存在问题。这反映出()A.苏东剧变的真实原因B.多极化开始挑战西方影响C.西方霸权地位的丧失D.人们对西方民主有所反思3.(2023·四川凉山三模)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苏联体制僵化”说、“美国因素”说、“西方和平演变”说、“中国诱因”说、“阿富汗诱因”说、“越南诱因”说等。由此可见()A.历史解释具有主观随意性B.多角度分析易产生历史虚无主义C.历史叙述具有不可认知性D.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历史结论4.(2023·广东梅州二模)2020年7月,在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后,欧盟、加勒比和南美国家就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作出了回应,包括德国、法国、巴西和阿根廷在内的18个国家外长共同发表声明坚决支持联合国,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材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C.美国单边主义已彻底失败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开启5.2023年8月,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标志着美军在阿富汗20年的驻留彻底落幕,美国政府表示将与阿富汗新政权合作,不管是谁执政。这些政治行为意味着()A.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丧失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挑战D.多极化格局已然形成6.下表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及其相关情况。据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分析正确的是()召开/成立时间会议/组织参与情况1955年万隆会议29个亚非国家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有25个国家,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开始有77个国家,现有130多个国家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促进了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成为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主要力量D.推动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7.(2023·江苏南通联考)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使用“自由世界”一词的次数为71次,1993年该媒体使用“自由世界”一词降为44次,使用“西方”一词从46次增加到144次。同期的《华盛顿邮报》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A.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B.互联网发展影响媒体舆论C.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美国政府图谋构建单极世界8.(2023·常熟质检)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破裂9.(2023·湛江调研)自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不结盟运动几乎每次首脑会议都会通过《关于联合国的决议》,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后来都被联大通过。这反映出()A.不结盟运动主宰联大会议B.两极世界格局趋向瓦解C.联合国成员结构发生变化D.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形成10.(2023·泉州质检)1971年尼克松在演讲中说道:“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这反映出()A.美苏争霸的终结 B.多极化格局的确立C.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实力相对削弱11.(2023·株洲检测)有学者指出,“深陷越南战争泥泞的美国人民反对美国介入越南的抗议不断扩大,这表明公众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公开疏远——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死在世界的另外一边的时候”。美国民众的这一态度()A.直接导致越战的结束 B.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C.导致美国“冷战”政策失败 D.引发中美关系正常化12.(2023·郴州一模)如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A.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D.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改变,苏联外交政策也做了很大调整。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在1947年提出了“两个阵营”的观点。提到“社会主义阵营”不能放松警惕,以防止美帝国主义的进攻。“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在美苏两国扩大自己阵营的时候,他们除了在地域上的争夺外,都极力地推销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摘编自范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材料二1955年3月,艾森豪威尔签署了NSC5508/1号文件,力图通过东西方信息和文化交流来把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到“铁幕”后的苏联民众之中,让他们了解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优越的生活方式以回击苏联对美国形象的丑化,最终赢得“铁幕”后民众的心灵和思想。1958年1月28日,美苏签署了《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交流的协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宣传战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与苏联签署协议的目的和主要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戴高乐执政时期法国的主要外交活动时间外交活动1963年宣布大西洋舰队在战时不再归北约指挥1964年1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65年拒绝参加北约军事演习1966年3月宣布退出北约1966年6—7月戴高乐访问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现代史知识,对表格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一、选择题1.(2023·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多极化趋势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国际事务中听取不同的声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据此可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A.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B.推动了世界贸易规范化的实现C.使发展中国家抓住发展机遇D.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由材料可知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而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选D项;“避免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世贸组织推动世界贸易的规范化发展,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23·四川眉山三模)柏林墙倒塌20年后,保加利亚学者伊万·克拉斯特夫指出,民主的胜利产生了自相矛盾的结果,人们对现实存在的民主政体的不满日益增长,并且人们越来越感到民主大厦的内部存在问题。这反映出()A.苏东剧变的真实原因B.多极化开始挑战西方影响C.西方霸权地位的丧失D.人们对西方民主有所反思解析:据材料可知,东欧剧变后的西方民主没有实现人们的政治诉求,说明人们开始对西方民主有所反思,故选D项;苏东剧变的真实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A项;当今多极化格局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西方民主政体的不满,与西方霸权无关,排除C项。3.(2023·四川凉山三模)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苏联体制僵化”说、“美国因素”说、“西方和平演变”说、“中国诱因”说、“阿富汗诱因”说、“越南诱因”说等。由此可见()A.历史解释具有主观随意性B.多角度分析易产生历史虚无主义C.历史叙述具有不可认知性D.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历史结论解析:由材料可知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识,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历史结论,故选D项。4.(2023·广东梅州二模)2020年7月,在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后,欧盟、加勒比和南美国家就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作出了回应,包括德国、法国、巴西和阿根廷在内的18个国家外长共同发表声明坚决支持联合国,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材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B.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C.美国单边主义已彻底失败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开启解析:由材料可知,西方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说明美国对他们的影响力相对下降,体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选A项;材料未反映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材料不能说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开启,排除D项。5.2023年8月,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标志着美军在阿富汗20年的驻留彻底落幕,美国政府表示将与阿富汗新政权合作,不管是谁执政。这些政治行为意味着()A.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丧失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C.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挑战D.多极化格局已然形成解析: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说明试图将特定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民族和文明不可能长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故选C项;“丧失”说法错误,美国仍是超级大国,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排除B项;至今仍没有形成多极化格局,排除D项。6.下表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三大里程碑事件及其相关情况。据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分析正确的是()召开/成立时间会议/组织参与情况1955年万隆会议29个亚非国家1961年不结盟运动开始有25个国家,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组织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开始有77个国家,现有130多个国家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与矛盾B.促进了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C.成为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主要力量D.推动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解析:由材料“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可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并联合起来,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D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尚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抗衡,排除C项。7.(2023·江苏南通联考)1988年美国《纽约时报》使用“自由世界”一词的次数为71次,1993年该媒体使用“自由世界”一词降为44次,使用“西方”一词从46次增加到144次。同期的《华盛顿邮报》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A.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B.互联网发展影响媒体舆论C.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D.美国政府图谋构建单极世界解析:由材料可知,1988年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自称“自由世界”,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诬蔑为“极权政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称呼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西方”的频率明显增加,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是报刊,不是网络媒体,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国谋求霸权的意图,排除D项。8.(2023·常熟质检)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破裂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基辛格认为欧洲一体化冲击了美国在欧洲的霸权,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选C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是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的表现之一,不是深层背景,排除A项;欧洲虽然对美国的霸权形成冲击,但其实力无法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霸权,排除B项;欧洲经济的发展使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但他们之间的盟友关系没有破裂,排除D项。]9.(2023·湛江调研)自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不结盟运动几乎每次首脑会议都会通过《关于联合国的决议》,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后来都被联大通过。这反映出()A.不结盟运动主宰联大会议B.两极世界格局趋向瓦解C.联合国成员结构发生变化D.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形成解析:不结盟运动提交的提议在联合国大会都被通过,说明20世纪7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并进入联合国,使得在联大投票时能够团结一致应对美苏的霸权主义,故C项正确;A项“主宰”说法错误;B项“趋向瓦解”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这一时期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D项错误。]10.(2023·泉州质检)1971年尼克松在演讲中说道:“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这反映出()A.美苏争霸的终结 B.多极化格局的确立C.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实力相对削弱解析:由材料“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可知,20世纪70年代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并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美国实力相对削弱,故选D项;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排除A项;多极化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并未形成格局,排除B项;两极格局瓦解后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C项。]11.(2023·株洲检测)有学者指出,“深陷越南战争泥泞的美国人民反对美国介入越南的抗议不断扩大,这表明公众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公开疏远——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死在世界的另外一边的时候”。美国民众的这一态度()A.直接导致越战的结束 B.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C.导致美国“冷战”政策失败 D.引发中美关系正常化解析:材料信息是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反对越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态度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尽快退出战争,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民众的抗议没有导致美国“冷战”政策失败,排除C项。]12.(2023·郴州一模)如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A.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变化D.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趋势呈现出在曲折中增加的状态,这主要与当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关,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C项正确;当时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联合国,A项排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B项排除;当时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改变,苏联外交政策也做了很大调整。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在1947年提出了“两个阵营”的观点。提到“社会主义阵营”不能放松警惕,以防止美帝国主义的进攻。“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在美苏两国扩大自己阵营的时候,他们除了在地域上的争夺外,都极力地推销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摘编自范帆《美国对苏联宣传战研究(1953—1961)》材料二1955年3月,艾森豪威尔签署了NSC5508/1号文件,力图通过东西方信息和文化交流来把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到“铁幕”后的苏联民众之中,让他们了解美国的民主自由和优越的生活方式以回击苏联对美国形象的丑化,最终赢得“铁幕”后民众的心灵和思想。1958年1月28日,美苏签署了《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