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输血
输血(bloodtransfusion),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bloodcomponent)
和血浆增量剂,是治疗外伤、失血、感染等疾病引起的血液成分丢失
或破坏和血容量降低的重要手段。输血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不但直
接挽救病人的生命;输入的多种血液成分还能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
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采
用的成分输血,不但因输入的血液成分纯度大、浓度高而效果更好,
还避免了同时输入不需要成分引起的副作用,因此比输全血更节省血
源、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输血虽有治疗作用,但应当注意血液制品
也有潜在的危险性。外科医生应当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和正确选用
各种血液制品。
第一节输血适应证、输血技术、血制品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适应证:包括急、慢性血容量和血液成分丢失、重症感染及凝血
机制障碍等。
1、急性出血:凡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l)者,可
通过机体自身组织间液向血循环的转移而得到代偿;此时,临床上常
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故并不需要输血。当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的
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其严重程
度,同时参照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病
人可表现为活动时心率增快: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但HCT常无改变。
可输入适量晶体、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若失血量达总血容量
20%(1000ml)时,除有较明显的血容量不足、血压不稳定外,还可出
现HCT下降。通常以HCT30%〜35%作为出现缺氧的临界值。此时,
则除输入晶体或胶体溶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
(concentratedredbloodcells,CRBC)以提高携氧能力。原则上,失血
量在30%以下时,不输全血;超过30%时,可输全血与CRBC各半,
再配合晶体和胶体液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由于晶体液维持血容量作
用短暂,需求量大,故应多增加胶体液或血浆蛋白量比例,以维持胶
体渗透压。当失血量超过50%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还应及时发现
某些特殊成分如清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缺乏,并给予补充。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
白合成不足所致。手术前应结合检验结果输注CRBC纠正贫血:补充
血浆或清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3.重症感染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
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其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
不佳时,可考虑输入浓缩粒细胞以助控制感染。但因输粒细胞有引起
巨细胞病毒、肺部合并症等副作用,故使用受到限制。
4.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功能紊乱的原发疾病,选用
有关的血液成分加以矫治,如血友病人应输vin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
(anti—hemophiliafactor,AHF);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者应补充纤维蛋白
原或冷沉淀制剂,也可用新鲜全血或血浆代替。
输血技术
1、途径经周围静脉穿刺是常用的输血途径。通常采用重力点滴
输入。在病情危重、急性大出血而静脉穿刺困难者可行中心静脉置管
输血。
2.血液过滤:所有血液制品均应经过带过滤器的输血器输入,
便于滤出细胞聚集物和纤维蛋白块。常用的标准过滤器孔径为
170mm。
3.输注速度:依病情而定。成人一般控制在5〜10ml/min:老
年或心功能较差者要调节到较低的速度(lml/min);小儿10滴/min
左右。但一次输血不应超过4小时以免室温下引起细菌繁殖,每次以
200〜400ml为宜。但急性大出血时,则可经加压输血器快速输入或
将塑料血袋卷起后行手工挤压输血。
注意事项
1.严密查对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供血者与病人的姓名、血型、
交叉配血报告、血袋的严密性、血液的外观、所用的抗凝剂及保存时
间。
2.关于保存时间:我国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枸椽酸盐磷酸盐葡
萄糖(citratephosphatedextrose,CPD)和酸性枸椽酸盐葡萄糖(acidic
citratedextrose,ACD)。在2℃〜811c环境中,这二者的抗凝血可保存
21天。如果在CPD中加入腺昔(adenine)时称CPD-A抗凝血,保存期
可延长至35天。所谓保存期是就红细胞而言,意思是指将保存期末
的血输入24小时后,红细胞的存活率在70%以上。随着保存时间延
长,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如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功能逐渐丧失:
而有害成分如血氨、游离血红蛋白、血钾等却逐渐增加。
3.血液预热:一般速度下可输入1〜2L冷藏血而不需要预热。
但当快速大量输血、新生儿输血或输入含有很强的冷凝集素时,应在
血袋外加保护袋预热(<32℃)后输入。
4.不加药物输血前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但不应向血
液中加入任何药物,以免发生凝血或溶血。
5.加强观察输血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病人反应,尤其应注意体温、
脉率、血压及尿色。输血后血袋应保留一段时间(2h左右)以备化验检
查之用。
第二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通过加强血液制品消毒、传染病检测及血液过滤等措施,输血的
安全性明显提高。但仍有3%〜1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据估计与输血有关的死亡率约为1/30000-1
/150万。应熟悉输血常见的并发症,并随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1.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
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2h内,或在输血过程中及输血之后。主要表
现为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C~40~C,同时伴有头痛、
出汗、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症状持续15min至lh后逐渐缓解。
血压多无变化。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甚至昏迷。
原因:可由于:①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
因体内已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与输入的白细胞或
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②致热原引起:所使用的输
血器具或制剂被致热原(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等)污染而
附着于贮血的器具内,随血输入体内后引起发热反应。目前此类反应
已少见。③细菌污染和溶血所致:此类发热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后
果严重,详见本节并发症3、4o
治疗.:发热反应出现后,应首先分析可能的病因:对于症状较轻
的发热反应可先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者则应停止输血。畏寒与寒
战时应注意保暖,出现发热时应服用阿司匹林,首次剂量1g,然后每
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可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哌替咤50mgo
预防:应强调输血器具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对于多次输血或
经产妇病人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如洗涤红细胞)。
2.过敏反应:多在输血即将结束时发生,也可在输血刚开始时
即发生。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搔痒或尊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
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表现为咳嗽、喘鸣、呼吸困
难以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和昏迷、死亡。
原因主要是由于①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
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例如青霉素抗体)转移
给病人,当病人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如青霉素)时,即可触发过敏反应。
此类反应的抗体常为IgE型。②病人因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体内产生
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尤以抗IgA抗体为主。或有些免疫低下
的病人,体内IgA低下或缺乏,当输血时便对其中的IgA发生过敏反
应。
治疗当病人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搔痒或尊麻疹时,不必停止输
血,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5mg或氯雷他定(克敏能)10mg,
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
素(1:1000,0.5〜1ml)和/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lOOmg
加入500ml葡萄糖盐水)。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
防窒息。
预防①对有过敏史患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同时口服抗过敏药
(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和静脉输糖皮质激素。②对IgA水平低下或
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液、血浆或血液制品。如必须
输红细胞时,应输洗涤红细胞(其中不含免疫球蛋白)。③有过敏史者
不宜献血。④献血员存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以免某些食物成分引起
输血者发生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虽然很少发生,但后果
严重,死亡率高。
发生溶血反应病人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与所输的不合血型种
类、输入速度与数量以及所发生溶血的程度有关。以输入ABO血型
不合者的症状最重(10〜15mi即可出现症状):而Rh血型不合者则可
在输血后数小时(1〜10h)乃至数天(6〜7d)后才出现症状。典型的症状
为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
休克。随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因免
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或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低血压引
起肾血流减少而继发少尿、无尿及急性肾衰竭。少数病人还因DIC,
出现皮肤淤疮、伤口出血、手术野渗血等。溶血程度较轻的延迟性溶
血反应可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
疽和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降低。
原因①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是由
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其中大多数是配血错误和
输血时疏忽的结果,少数可能是在确定血型或交叉配血时受到一些因
素干扰(如冷凝集、假凝集和自身免疫抗体等)造成判断错误所致。其
次,由于A亚型不合或Rh及其它血型不合时也可发生溶血反应。因
病人曾多次接受过异型血或孕妇怀有异型血胎儿后,体内产生相应免
疫抗体,当再次与异型血接触时即可发生溶血反应。此外,溶血反应
还可因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引起,常见于一次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
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②少数在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可引起非免
疫性溶血;如血液贮存、运输不当,输入前预热过度,血液中加入了
高渗、低渗性溶液或对红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等。③受血者患自
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
破坏诱发溶血。
发生溶血后,随着血管内红细胞的破坏,释放出由补体裂解产生
的肽类,后者引起低血压和肾血流降低,同时可激活凝血系统而引起
DIC,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治疗当出现可疑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应抽取静脉血5
ml,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若为粉红色即证明有溶血。尿潜血阳性也
有诊断意义。此时还应进一步测定尿中血红蛋白含量。同时应核查血
袋标签和配血报告单与病人姓名,并应将血袋中的残留血液及受血者
远离输血部位所取的血样一起送到血库。血库应将病人输血前后的血
标本用多种方法与献血员血样作重复交叉配合试验,找出错输异型血
的原因。对病人的治疗包括:①抗休克:应用晶体、胶体液及血浆
扩容,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输入新鲜同型血液或输浓缩血小板或凝
血因子和糖皮质激素,以控制溶血性贫血。②保护肾功能:可给予5%
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
防止肾小管阻塞。当血容量基本维持,尿量基本正常时,应使用甘露
醇等药物利尿以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若有尿少、无尿,或氮质血
症、高钾血症时,则应考虑行血液透析治疗。③若DIC明显,还应
考虑肝素治疗。④血浆交换治疗:以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异型红细
胞及有害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预防①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②严格按照输血
的规程操作,不输有缺陷的红细胞,严格把握血液预热的温度。③尽
量行同型输血。
4、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
病人,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表现为输
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绡、咳吐血性泡沫痰。颈
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大量湿罗音。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原因①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问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
担能力。②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③原有肺
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以除去过多的体
液。
预防对有心功能低下者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及输血量,严重贫
血者以输浓缩红细胞为宜。
5.细菌污染反应:虽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病人的反应程
度依细菌污染的种类、毒力大小、输入的数量而异。若污染的细菌毒
力小、数量少时,可只发生发热反应。反之,则输入后可立即出现内
毒素性休克(如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和DICo临床表现有烦躁、寒战、
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维、腹痛和休克。也可出现血红蛋
白尿及肾衰竭。
原因: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革兰阴
性杆菌在4℃时生长很快,并可产生内毒素。
治疗①立即中止输血并将血袋内的血液离心,取血浆底层及
细胞层分别行细菌培养及涂片染色细菌检查。②采用有效的抗生素
治疗。细菌尚未确定时,可主要针对革兰阴性菌选择两种药物,如头
抱菌素(头胞他定)加氨基糖甘类(妥布霉素),联合控制感染。
预防①严格无菌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和输血。②血
液在保存期内和输血前定期按规定检查,如发现颜色改变、透明度变
浊或产气增多等任何有受污染之可能时,不得使用。
6.疾病传播经输血可传播下列病毒和细菌性疾病。
⑴肝炎主要因输入含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血制品所引起的乙
型和丙型肝炎以及其它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及风疹病毒)引起的
肝炎。其中以丙型肝炎为主,输入后的潜伏期平均为60天,乙型肝
炎则为30天。
(2)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该病毒
经破坏人T淋巴细胞而损伤免疫功能,继发一系列条件致病菌感染及
少见的恶性肿瘤而致死。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输血也是该病传
播重要途径。据研究,HIV感染的窗口期大约为45天,故目前以检
测HIV抗体的方法来判断供血者是否已感染HIV尚不可靠。据报道,
每输入1单位(400ml)血制品引起HIV感染的危险性为I/225000;在
高流行区则可增至1/40000〜1/60000万。
(3)人T细胞自血病病毒I型: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本病在我国福建东部沿海流行。已经证实此病可经输血传播,其潜伏
期可长达10年以上。
⑷梅毒:可由输入二期梅毒患者的血液而直接传播,潜伏期约
60〜90天。
⑸疟疾:经输血后数周至数月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想到感染
疟疾的可能。
预防:加强对献血人员的体检、筛严格的献血员对于避免上述疾
病的血液传播至关重要。此外应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
的输血和鼓励自体输血。
7.其它并发症
大量输血后(24小时内用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或数小
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000ml),可出现①低体温(因输入大量冷藏血);
②碱中毒(枸椽酸钠在肝脏转化成碳酸氢钠);③暂时性低血钙(大量
含梅椽酸钠的血制品)和④高血钾(一次输入大量库存血所致)等变化。
低体温损害血小板功能,也影响正常凝血,并且加重低血钙。当临床
上有出血倾向及DIC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多数体温正常、无休
克者可耐受快速输血而不必补钙,提倡在监测血钙下予以补充钙剂。
在合并碱中毒情况下,往往不出现高血钾,除非有肾功能障碍。此时
监测血钾水平很重要。若血钾高又合并低血钙,应注意对心功能的影
响。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肿瘤化疗者)多次输血还可引起移
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常在输血后7〜14
天出现皮肤红斑、肝肿大及全血细胞降低。应采用经卜射线照射后的
血液,还应避免长期反复输血。
第三节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是指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或术中失血,然后再回输本人
的方法。它有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L预存自身库存血:择期手术前,如无禁忌证者,可每周采400ml
血,最多4次,将血以液态全血(最长35天)或浓缩红细胞形式低温
(-80℃)保存(可达8年),留待手术或需要时回输。禁忌证为血液已受
污染(脓、菌、尿)者,肿瘤有血液扩散者、胸腹腔开放性损伤和心、
肺•、肝功能不全者及原有出凝血障碍和贫血者。
2、血液稀释回输麻醉前自身取血,同时从另一静脉补充血浆增
量剂以置换采集的血量。此时血液虽被稀释,但仍维持原来的血容量。
取血量不超过总血容量的20%〜30%,取血速度约200ml/5min。取
出后可室温下保存4小时,在术中或术后需要时可按后采的血先输的
原则回输。此法对急性大出血效果较差。:。
3.术中失血回输:回输术中失血能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和减少输
血量,并且很安全。可用自身输血装置,经抗凝和过滤后回输。胸、
腹腔内出血及术后引流血液也可处理后回输。但回输总量以不超过
3500ml为宜,另需适量补充新鲜冷冻血浆以提供凝血因子。:.
第四节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
(一)血细胞制剂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
1.红细胞加入抗凝剂的全血离心除去上层血浆后剩下的便是红
细胞。
⑴浓缩红细胞(CRBC):由于其HCT较高(约75%〜80%)、性质粘
稠而不易输注,常用生理盐水降低其HCT或加入红细胞添加剂使其
HCT接近全血水平,制成悬红细胞。后者除HCT较CRBC低(50%〜60%)
和输注较容易之外,其余功能均与CRBC相同,二者均主要用于须补
充红细胞的各种贫血,而且容积小且效果好。例如从200ml全血分离
出的1单位CRBC能提高70kg体重成年人的血红蛋白浓度5~7.5g
/L,或者能提高HCT1%〜2%。
⑵特殊红细胞制剂:包括去白细胞的红细胞(leukocyteprivative
redbloodcells,LPRBC)和洗涤红细胞(washedredbloodcells,WRBC)。
前者去除了70%白细胞,后者则除去全部血浆和90%WBC及血小板。
二者均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WRBC还适用
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毒症等对血浆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
白细胞制剂:主要有浓缩白细胞但
2.(leukocyteconcentrate)o
由于输注后合并症多,已较少应用。
3.血小板制剂有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plateletsconcentrate-1,
PC-1)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两种: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
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及大量输库存血或体外循环手术后血小板锐
减患者。成人输注2袋血小板I小时后血小板数量可至少增加5x109
/L。此外还有与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第三种血小板。当
因自身免疫等原因血小板输注无效时,此种HLA相合性血小板能与机
器单采血小板配合提高疗效。
(二)血浆成分:有新鲜冷冻血浆、冷冻血浆和冷沉淀三种。新鲜
冷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
置-20℃--30℃保存的血浆。冷冻血浆(frozenplasma,FP)则是FFP4℃
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
1.FFP和FP两种血浆的主要区别是FP中VDI因子(FVHI)和V因子(FV)
及部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FFP低,其它全部凝血因子和各种血浆蛋
白成分含量则与FFP相同。二者皆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胆
疾病引起的凝血障碍和大量输库存血后的出血倾向。对血友病Fvn和
FV缺乏引起的出血病人均可应用FFPo
2.冷沉淀(cryoprecipitate,Cryo)是FFP在4℃融解时不融的沉淀
物,因故得名。每袋20〜30ml内含纤维蛋白原(至少150mg)和
FVID(80〜120单位以上)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因子)。主要用于血
友病A、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及vonWillebrand病。
三、血浆蛋白成分:包括人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浓缩凝血因
子。
1.人血清蛋白:有5%、20%和2S%三种浓度,皆为纯清蛋白
溶液,其中以5%制品最常用。除能补充清蛋白外,还有扩充血容量
的作用。后两种则由于浓度高而具有脱水作用。
2.免疫球蛋白:包括正常人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清洁保养考核试卷
- 2024年行政管理师考试中的解题策略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前心理预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汽车修理工(中级)】考试题及答案
- 索道制动系统设计与优化考核试卷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经济学考核试卷
- 糖果与巧克力产品创新设计考核试卷
- 路基工程挖土施工方案
- 花艺师个人创意题目及答案
- 江西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运输公司机务管理制度
- 妇科管理制度
- 初中数学课标培训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新晋管理者培训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防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