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前两章。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当一个公历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次的月亮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蓝月亮”。继上一次8月2日的“超级月亮”之后,8月31日(农历七月十六),又迎来了“超级蓝月”。据悉下一次“超级蓝月”出现要等到2037年。完成下面小题。1.“超级月亮”在天体类型中属于()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2.“超级蓝月”所处时间的月相是()A.满月 B.下弦月 C.上弦月 D.蛾眉月【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超级月亮”就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8月31日(农历七月十六),又迎来了“超级蓝月”。农历七月十六此时的月相应是满月,A正确;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上弦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上蛾眉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三、初四,下蛾眉月一般出现在农历二十六、二十七,排除BCD;故选A。【点睛】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号称“超级月亮”。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定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温度适中且水能以液态形式存在。下图为太阳系宜居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位于太阳系宜居带内的行星有()①金星②火星③地球④水星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行星宜居除了水和温度外,还需要的其他内在条件是()A.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 B.行星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C.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D.有卫星环绕【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图可知,宜居带的范围主要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②火星、③地球正确,①金星、④水星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故行星宜居除了水和温度外,还需要的其他内在条件是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C正确;与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行星自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有卫星环绕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存在的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2023年6月,太阳表面出现了160多个太阳黑子(如下图),这是20多年来太阳黑子数最多的一个月。更多的太阳黑子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太阳耀斑,还意味着更多的日冕物质抛射(即高能带电粒子流的抛射,该粒子流是太阳风的主要成分)事件。完成下面小题。5.推测下一次太阳黑子大量出现的年份可能是()A.2027年 B.2028年 C.2034年 D.2039年6.更多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产生时()A.我国北方地区极光绚烂 B.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国内有线电视信号中断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若2023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下一个太阳黑子大量出现的年份为2034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极光主要出现于高纬度地区的夜空,我国北方地区纬度低,看不到极光现象,A错误;更多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产生时,这些物质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造成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对有线电视信号没有影响,B正确,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诱发水旱灾害,但不是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在两极地区的夜空产生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等。2022年8月,浙江杭州的两位科学老师在杭州崤山游玩时意外发现大量化石,经专家初步判断,这些化石由石炭纪到二叠纪之间的珊瑚、菊石等生物形成。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有关这两位科学老师发现的化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 B.含有珊瑚、菊石的化石不在同一时期形成C.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生物的化石 D.化石主要是在火山喷发和板块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8.这些化石形成时代的特征是()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哺乳动物快速发展C.铁矿形成 D.鱼类大量繁衍【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材料可知,崤山野外考查中发现了很多古生物化石,化石是沉积岩层所有的特点,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A正确;据材料“这些化石由石炭纪到二叠纪之间的珊瑚、菊石等生物形成”,说明含有珊瑚、菊石的化石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的,B错误。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生物的化石,C错误;化石主要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D错误。故选A。【8题详解】据材料所知,化石由石炭纪到二叠纪,地质年代属于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鱼类大量繁衍,A错误,D正确;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的时代是新生代,B错误;铁矿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前寒武纪,C错误。故选D。【点睛】生物化石是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结构上从简单到复杂,在生活环境上从水生到陆生,在进化水平上从低级到高级。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09月07日07时48分在智利外海30°30′N,73°45′W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50km。完成下面小题。9.智利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10.当地震波到达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先左右摇晃,再上下颠簸 B.只有上下颠簸C.只有左右摇晃 D.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约80~400千米处;此次地震位于智利外海,震源深度50千米,故震源位于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因此当地震波到达时,智利居民感觉到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布达拉宫是我国西藏地区著名景点。下图为小明在假期去西藏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1.从图中能直观看到的地球圈层结构有()A.3个 B.4个 C.5个 D.2个12.图示事物位于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的是()A.树木 B.高山 C.湖水 D.空气【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片显示有高山、湖泊、云和树木等景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个圈层,B正确,排除ACD。故选B。【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为生物圈,树木属于生物圈,高山属于岩石圈,湖水属于水圈,空气属于大气圈,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壳和地幔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不连续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岩石圈主要指的是软流层之上的地幔和地壳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描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A. B. C. D.14.“夜雨”出现的原因主要是()A.山谷盛行上升气流 B.山谷盛行下沉气流C.地表温度较低 D.人类活动较少15.“夜雨”出现对该地区的影响主要是()A.使该地区昼夜温差增大 B.多地震现象C.空气湿度增大 D.温度降低【答案】13.B14.A15.A【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山谷风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夜晚时,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在山坡处形成高压,山谷由于降温慢、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山坡冷而重的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山谷的暖湿气流受冷气流影响,被迫辐合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随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又因为巴山谷底地带的水汽含量丰富,所含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故呈现“巴山夜雨涨秋池”,因此B项正确。A项显示的为谷风,根据所学知识,谷风主要在白天,因此A项错误。C、D两项显示的是海陆风,主要发生在滨海地带,因此CD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夜雨的出现是因为在山风的影响下,山谷的暖湿气流被迫辐合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随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又因为巴山谷底地带的水汽含量丰富,所含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成云致雨,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夜雨出现后,受降水的影响地表温度降低,因此地表温度降低是夜雨产生的结果,所以C项错误。夜雨的出现主要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D项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夜雨出现时会使夜间温度降低,但在白天,由于降水后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云层变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变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地面温度升高,进而使得昼夜温差增大,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地震主要由于板块运动导致的,因此B项错误。夜雨出现时,受降水的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湿度下降,因此C项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的成因:白天,山坡升温快,形成低压,山谷升温慢,形成高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山坡降温快,形成高压,山谷降温慢,形成低压,风由山坡吹向山谷。昼夜温差是由白天温度的最高值和夜间温度的最低值之差决定的。在实际测量中,白天最高温常在午后的14点左右,夜间最低温常在日出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夜晚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7.下列选项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18.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夜晚在温空大棚里放置装满水的水桶 B.给刚种植的农作物覆盖地膜C.夜晚在农田点烟释放烟雾 D.在果园里铺设鹅卵石【答案】16.C17.B18.D【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晚没有①、④,AD错误;②是地面辐射,对夜晚温度影响小,B错误;③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是影响夜晚温度的主要因素,C正确。故选C。17题详解】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图A陆地晴天、图C海洋晴天昼夜温差较大,AC错误;阴天,云量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温较低;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海洋由于比热容较陆地大,气温变化慢,昼夜温差较陆地更小,图B表示海洋阴天,图D表示陆地阴天,故海洋阴天昼夜温差最小,B正确,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夜晚在温室大棚里放置装满水的水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气温变化较慢,升高了夜晚的温度,减小了昼夜温差,A错误;给刚种植的农作物覆盖地膜,地膜可以阻挡地面辐射损失热量,提高地面温度,减小昼夜温差,B错误;夜晚在农田点烟释放烟雾,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升高,昼夜温差减小,C错误;在果园里铺设鹅卵石,鹅卵石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高,夜晚降温快,气温低,昼夜温差增大,D正确。故选D。【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江苏省气象台2023年09月16日15时59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夜里到明天早晨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将出现能见度不足500m,局部不足200m的雾或浓雾。完成下面小题。19.9月16日夜间江苏省多地出现能见度较低的浓雾,其成因是()A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B.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C.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D.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20.此次浓雾造成的影响有()A.使昼夜温差增大 B.使该地区易形成大风天气C.增加空气湿度,使空气变得洁净 D.汽车尾气难以扩散,空气质量变差【答案】19.A20.D【解析】【19题详解】雾的形成一般需要稳定的大气层结构,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容易辐射冷却,形成下冷上热的稳定大气层结构,大气不易对流,容易形成能见度较低的浓雾,A正确,B错误;阴天,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效果好,地面不易辐射冷却,不利于浓雾的形成,CD错误;故选A。【20题详解】浓雾形成大气是较稳定的,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汽车尾气等难以扩散,空气质量会变差,D正确,C错误;昼夜温差大容易形成浓雾,而不是浓雾使昼夜温差增大,A错误;大气稳定,难以形成大风天气,B错误;故选D。【点睛】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有利于雾的形成。为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成都市政府结合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建筑信息,欲建设通风走廊。下图为成都市通风走廊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成都市通风走廊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风 B.建筑物布局 C.地形 D.人口分布22.构建城市通风走廊的主要目的有()A.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 B.提高城市等级C.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3.下列适合布局在城市通风走廊的是()①高大建筑②绿地公园③河流④活动广场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21.A22.C23.D【解析】【21题详解】城市通风走廊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成都市是季风气候,影响成都市通风走廊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向,A正确;建筑物布局、地形、人口分布不能引导天然气流,不是影响素通风走廊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构建城市通风走廊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引导天气气流,使城市空气流通,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减弱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不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A错误;对提高城市等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城市通风走廊是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引导天然气流运动,适合布局绿地公园、河流,②③正确;高大建筑,会阻挡空气的流通,不适宜布局,①错误;活动广场是人群聚集的场所,通风走廊风力较大,也不适合布局,④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通风廊道的构建是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对局地气候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为北平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5.②地的风向是()A.偏北风 B.偏东风 C.偏南风 D.偏西风【答案】24.C25.A【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北平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2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③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因此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由图可知,②地北侧气压值高,南侧气压值低,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北半球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所以②地的风向为偏北风,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1)说出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区,并分析原因。(2)简述我国大力推广太阳能原因.(3)请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答案】(1)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间较短等。(2)太阳能储量巨大,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影响小;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地区限制小,前景广阔;技术水平较高;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等。(3)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灶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地区是四川盆地。该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盆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削弱作用强;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等。【小问2详解】太阳能资源储量巨大,清洁,无污染,推广太阳能对环境影响小;我国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可利用地区广,可利用时间较长,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太阳能开发利用方式多样,技术水平较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满足能源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小问3详解】太阳辐射可以直接提供光和热,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灶等。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图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图层示意图。(1)请说出火山喷发时,岩浆经过的圈层对应的字母及其名称。(2)简述两种地震波从F层到G层速度的变化。(3)产生地球磁场的圈层是____(填字母)。【答案】(1)E上地幔,D地壳(2)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3)G【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图层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事物、基本原理的能力。【小问1详解】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因此火山喷发时,岩浆向上运动,经过上地幔、地壳喷出地表,对应的字母及其名称是E上地幔,D地壳。【小问2详解】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在固、液、气体中都能畅通无阻,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最快。读图可知,F为地幔,为固态,纵波和横波都可以通过,G为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地核,外核为液态,纵波可以通过,横波不能通过,因此两种地震波从F层到G层速度的变化是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小问3详解】地核包括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包含了地球2/3的铁和镍,约1400英里(约2300公里)厚,且外核为不停流动的液态,可以形成类似环形电流的地磁场,因此产生地球磁场的圈层是G。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准时发射,3名航天员开始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个载人飞行任务。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km。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示意图。(1)指出A层温度垂直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2)说出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并分析原因。(3)天气现象多发生在____(填字母)层,请说明原因____。【答案】(1)A层温度上冷下热,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逐渐降低。原因:A层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故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2)臭氧。原因:臭氧能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3)①.A②.原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显著;且大气中的水汽约有80%存在于对流层,越接近地面,水汽含量越高,固体杂质也越多,故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垂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大气的成分、大气的垂直分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事物、基本原理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层位于地表至12km的高空,为对流层,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故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因此A层温度上冷下热,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逐渐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