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猪的主要性状及遗传规律_第1页
种猪生产-猪的主要性状及遗传规律_第2页
种猪生产-猪的主要性状及遗传规律_第3页
种猪生产-猪的主要性状及遗传规律_第4页
种猪生产-猪的主要性状及遗传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猪生产遗传性状及规律一、质量性状猪毛色主要类型①白色这类型的猪种很多。大约克夏猪、长白猪、斯格猪、苏白猪、哈白猪、上海白猪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后代,其被毛全为白色。②纯黑色我国的许多地方猪多为黑色。如内江猪、东北民猪、八眉猪、北京黑猪、槐猪等。英国的巴克夏、德国的Cornwall等也属此类。③白环带我国的金华猪、通城猪、宁乡猪以及外来的汉普夏猪都属此类。该类猪在回部或颈、肩部为白毛,躯体两端为黑色。白环带的宽窄在不同的猪品种中差异较大,英国的威克斯猪肩部仅有一狭小的白环。④花猪其特征为全身分布大小不同的黑白花斑。如:广东大花猪、北京花猪、皖南花猪以及比利时皮特兰猪等。不同品种中黑白花斑的比例不等。⑤棕红色这种毛色的猪全身都为棕红色或棕黄色,如我国的云南大河猪、贵州可乐猪以及美国的杜洛克猪、泰姆华斯猪。猪毛色的遗传猪的毛色之间有着显隐性关系,其遗传符合盂德尔遗传规律:白色猪如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与其他毛色类型的猪交配,后代均为白色,说明白色对其他毛色为显性,对野猪的毛色也为显性。巴克夏或波中猪(六白猪)与中国地方黑猪(全黑)杂交,子一代全为黑色、回交时后代全黑色和六白比例为1:1,说明黑色对六白为显性。汉普夏、宁乡猪的黑毛色对杜洛克、泰姆华斯猪的棕红色为完全显性,即杂交一代全为黑色。遗传疾病

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疾患有100多种,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特别是种猪场由于亲缘选配,近交程度升高,出现有遗传缺陷的个体增多。引起遗传缺陷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分致死、隐性、显性。其遗传规律和毛色的遗传规律一样符合孟德尔规律。现就猪场较为常见的9种遗传疾患作一简介象猪象猪全身无毛,皮肤白色带红

赫尔尼亚赫尔尼亚又称疝,脐疝和腹股沟疝是猪最为常见的遗传缺陷之一。关节屈曲症又称先天性多关节屈曲、先天性多关节强直。

外翻腿人

肢体发育不全

雌雄同体

上皮形成不全

锁肛,粪便从阴门内排出

玫瑰糠疹又称银屑样脓疱性皮炎

多趾

二、数量性状

1、繁殖性状猪的繁殖性状主要有产仔数、泌乳力、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断奶重和断奶窝重、断奶仔猪数。总的来说繁殖性状属低遗传力性状。(1)产仔数产仔数有两个指标,既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窝产仔数是包括木乃伊、死胎、畸形在内的出生时仔猪总数,而窝产活仔数则为出生时活的仔猪数,包括较弱的仔猪。。(2)初生重和初生窝重初生重是指仔猪出生后12h内称得的个体重。。(3)泌乳力母猪的泌乳力用20日龄的仔猪窝重来表示,即哺乳20日龄时母猪所带仔猪的重量之和就是它的泌乳力,(4)断奶重和断奶窝重断奶重指断奶时仔猪个体的重量。初生重、哺育率、断奶仔猪数量呈正相关。(5)断奶仔猪数每窝断奶时成活的仔猪数量。2、生长性状(1)生长速度肥育结束时重量-肥育开始时重量通常用平均日增重来表示,指在一定的生长肥育期内,猪平均每日活重的增长量,一般用克表示,(2)饲料转化率或饲料效率按生长肥育期或性能测定期每单位活重增长所消耗的饲料量来表示,即消耗饲料(kg)与增长活重(kg)之比值。其遗传力为0.30,与生长速度的相关系数为负0.7,为负相关关系。即料肉比值越低,生长越快。(3)采食量猪的采食量是度量食欲的性状。在不限食条件下,猪的平均日采食饲料量称为饲料采食能力,或随意采食量,但准确度量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用专门的自动采食计量仪测量。其遗传力为0.3,与日增重的相关系数为0.7,与背膘厚的相关系数为0.3,与瘦肉率的相关系数为负0.2。3、胴体性状

(1)背膘厚指背部皮下脂肪厚度,(2)胴体长度胴体长度测量有两种方法:一是由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结合处的斜长,我国一般采用胴体斜长;另一种是从耻骨联合前缘至第一颈椎前缘的直长,我国称胴体直长。(3)眼肌面积眼肌面积指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相关系数为-0.35和-0.45。(4)胴体瘦肉率指瘦肉(肌肉组织)占所有胴体组成成分的总重百分率,是反映胴体产肉量高低的关键性状。测定时将左侧胴体去除板油和肾脏,将其余剖析为骨、皮、肉、脂四种组分,然后求出肌肉重量占四种成分重量的百分率。种猪生产猪群质量提高

猪群质量的提高

我国猪品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三大类型。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三个品种。多数地方品种属于脂肪性,多数培育品种属于肉脂型,多数引入品种属于瘦肉型。选择好的品种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质量性状

种猪在质量性状方面的要求主要有毛色、耳形、体形及遗传病,其毛色、耳形、体形必须符合该品种的特征,不得出现遗传病症。

如果选择了显性性状而淘汰隐性个体,其后代不同程度的会出现分离现象,纯度越低分离的可能性越大,纯度越高分离的可能性越小,我们希望最终能达到不再分离,由于携带隐性基因的个体不表现,很难彻底淘汰它们。

第一种,用一头已知隐性纯合母猪和待测公猪交配,以检测公猪是否带有隐性基因。通过概率分析和显著水准来加以判别,如果它们生下的5头以上仔猪中无一头出现隐性性状个体,我们就有95%以上的把握断定该公猪为纯合子;

第二种,用一头已知的杂合体母猪和被测公猪交配,以检测公猪是否带有隐性有害基因。同样的道理我们可知,如果它们生下的11头以上仔猪中没有一头有害个体,我们就有95%以上的把握断定该公猪为纯合子;

第三种,用被测公猪与自己子代的母猪交配,不管这母猪的母本是谁,只要40头后代中没有一头隐性个体,我们就有99%以上的把握断定该公猪为纯合子。二、数量性状

1、选择的原理我们把选择性能优秀的公母猪用作种猪生产下一代的过程叫选种。其目的是为了获能更好的后代以不断提高猪群的质量。选留个体的子女平均表型值与原亲本群体均值之差称为选择反应(R)或选择进展,用它来反映选种方法的正确性、准确性。

2、选择方法①个体表型选择根据种猪个体本身的成绩高低来决定种猪的选留。适用于遗传力高的性状。如猪的生长性状,胴体性状,可直接根据其个体表型值的高低选留。可以提高选择程度、缩短世代间隔。②系谱选择是根据个体祖先的表现成绩来选择种猪。因为个体的基因来源于祖先,具有优良基因的祖先(特别是父母)才有可能将优良基因传给后代。这种方法用于早期选种,适用于低遗传力的性状。在猪的选择上一般多在断奶时选用。

③家系选择根据家系的平均表型值进行选择,选留平均表型值高的家系,因为家系匀值缩小了环境偏差的影响,更能反映其遗传本质,所以用于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对猪的产仔数等繁殖性状常采用此法,效果较为理想。④同胞选择根据全同胞或半同胞测定的平均表型值进行选留。由于它们的遗传来源相同,所以能够利用其同胞的表现来表示被选个体。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同胞资料在数量上超过系谱中可利用的祖先资料。在时间上可以在没有后代出现的情况下,较早地对种猪作出评价,对限制性状、活体性状、系谱中不准确的性状尤其具有优越性。经预测,当遗传力达到0.3时,5个半同胞或4个全同胞可以相当于本身表型值估计的准确程度。

⑤后裔测定根据个体所生产的后代的平均表型值的高低来进行选择,其目的是要选留一些能够产生优良后代的种猪,因为种猪的种用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生长、生产、繁殖性能,而在于它能否将这些优良的性状传给后代,在后代中得以表现。这种方法在繁殖性状和生长性状的选择中准确性较高,且多用于种公猪。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测公猪与配3~5头母猪,每窝选出4头仔猪为一个测定组,体重要求接近窝平均值,公母各半,公猪去势,进行肥育测定和屠宰测定,以其平均成绩作为选择公猪的依据,而每窝4头仔猪成绩也可作为与配母猪的成绩。

BLUP法

选择的方法叫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它估计的是猪的育种值。育种值是亲代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型值,它反映支配一个数量性状的全部基因的加性效应,应该是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然而,猪的育种值却是无法直接度量的,我们只能根据猪本身或它的亲属、后裔等的性状表型值来估计它,最准确有效的估计方法就是BLUP法

BLUP法估计育种值有许多优点,该方法考虑了各种亲属资料信息,利用充足,其对育种值的估计更准确,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环境效应亦得到同步估计,可在不同的种猪间进行比较。

(一)猪的主要品种

2、育成经过:到1904年才统一命名为汉普夏猪。汉普夏猪原属脂肪型,后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改良,约经60多年时间,变成皮下脂肪薄、胴体伸长、瘦肉多的肉用型品种。由于其皮薄,故曾被称为薄皮猪。

3、特征和特性:汉普夏猪毛黑色,前肢白色,后肢黑色。最大特点是在肩部和颈部接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包括肩胛部、前胸部和前肢,呈一白带环,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又称银带猪。头中等大小,耳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躯臀部肌肉发达,性情活泼。

4、国内生产实践:汉普夏猪产仔数达9.78头,母性好,体质强健,生长快,较早熟,是较好的母本材料,在迪卡配套繁育体种,就较好的利用了这一特性。(一)猪的主要品种3、品种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产活崽数9头左右。4、引种繁育:由于皮特兰猪产肉性能高,多用做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用皮特兰公猪配上上海白猪(农系),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的日增重可达650克,体重90公斤屠宰,其胴体瘦肉率达65%;皮特兰公猪配梅山母猪,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685克,饲料利用率为2.88:1,体重90公斤屠宰,胴体瘦肉率可达54%左右。由于皮特兰猪的高产肉性能,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养殖厂家的青睐。(二)猪的品种选育

依据:1.繁殖力:中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外国猪种性成熟一般在180日龄以上,排卵数也较少。2.肉质:中国地方猪种虽然脂肪多、瘦肉少,但肉质明显优于外国猪种。3.适应性: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地方猪种具有良好的抗寒、耐热、抗病、耐低营养和适应粗纤维饲料的能力。4.生长速度:在生长速度上,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5.饲料利用率:饲料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饲养成本的高低。中国地方猪种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料肉比为3.5:1,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的平均料肉比为3:1。外国猪种的饲料利用率高,可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6.瘦肉率:外国猪种的胴体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外国猪瘦肉率达55%以上,我国地方猪胴体瘦肉率在45%以下。同时要考虑到:养殖场自身饲养条件和种猪的饲养要求。(二)猪的品种选育选猪:1、公猪:(30-40头),人工受精更多。一是:看外形;二是了解生产力(90公斤小于180天;料肉比小于3.5;瘦肉率大于58%);三是查看亲缘情况。2、母猪:留种:奶头6对以上,腹大而不拖地,三次选留(60天,配种,产第一胎后)。淘汰:老弱病残、生产异常、性能低下。500头母猪:母猪淘汰率30%,年更新150头,每周3头,留后备5头,受胎4头,留3头转群,保证20张产床。3、小猪:品种、外貌、就近、同窝、留作种用五个方面。(二)猪的品种选育

二元杂交:多为两个外种猪的杂交。二元杂交生产出的下一代母猪主要用于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二元杂交的一代公猪一般经阉割育肥。实验证明: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性能优良的长白和大白进行杂交生产,其产仔数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12%左右,断奶仔猪窝重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15%左右。一般讲,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与纯种猪的生长速度接近,其瘦肉率是父母代的平均数。另外,二元杂交母猪的母性和泌乳能力明显优于纯种猪。与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