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审批稿_第1页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审批稿_第2页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审批稿_第3页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审批稿_第4页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审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KKstandardizationoffice【YKK5AB-YKK08-YKK2C-YKK18】YKKstandardizationoffice【YKK5AB-YKK08-YKK2C-YKK18】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蒋秋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自2004年9月入学以来,在导师刘晶波老师的指导要求及个人兴趣的引领下,本人长期在南京某示范幼儿园实地观察,由托班到小班,从中班到大班。最初,我这个陌生人如同爱丽斯漫游仙境一般对生气盎然的孩童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向往。随着观察的日积月累,我对幼儿的了解逐渐增多和深入,并且我对幼儿与同伴之间以冲突为主题的互动行为产生了兴趣。案例1某中班某次医院游戏中,明明(扮演医生)、贝贝(扮演护士)正在等兰兰(扮演妈妈)抱娃娃来看病。兰兰抱着娃娃从娃娃家往医院走来,可能是看到麻辣烫小店的小吃很香,就坐下来当了麻辣烫小店的顾客。拿着听诊器的明明急了,站起来对着兰兰喊道:"兰兰,快来给娃娃看病啊。"低着头整理护士桌的贝贝也抬头朝兰兰喊道:"你的孩子淋雨了,不来看,不来就发烧了。"兰兰没有答理,依旧吃着海带卷,和麻辣烫的服务员小声的说着什么。贝贝和明明见兰兰还没有来,更急了,但并没有从各自位子上站起来去那边催促兰兰。他们两开始互相说话了。贝贝看着兰兰扭头对明明说:"她不来,不来,孩子就发烧了。"明明摸摸听诊器也说:"不来,不来,住院都不行了。"兰兰吃了麻辣烫后,又抱着娃娃跑到教室门口的表演区参加舞蹈班去了。贝贝着急地跑去向老师求救,老师微笑着说"你们自己解决吧。"贝贝点点头无奈地回到护士桌前。别的小朋友都开心的玩着各自的游戏,似乎没有注意到医院里的事情。明明急得背着手在医院的角落里来来回回的走动。贝贝坐下,摇摇头气呼呼的说:"不来,不来,娃娃生病就不能治了!"明明也说道:"不来,娃娃住院也不行了!"贝贝撅撅嘴又说:"再来我也不理她了!"明明接着说:"不管了。"两个小孩就这样有点生气的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同样的话,抱怨着,直到游戏时间结束。当时我很迷惑,为什么贝贝和明明不上前去问询兰兰不带孩子来看病的原因而选择了告状我也曾尝试和同在观察的一位同窗假扮病人去看病,但并没有转移明明和贝贝的注意力,他俩失望和抱怨一直持续到老师宣布游戏时间结束,长达十五分钟之久。假如在这场同伴冲突中,贝贝他们能够通过交谈而了解同伴的意见和想法,那么又是怎样的情形呢类似这样的冲突情景常常发生在幼儿园里的幼儿同伴之间:一个称呼、一个玩具、一张椅子或是一个游戏角色等等都会引发幼儿的人际冲突。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在幼儿园里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每天都会随时产生和面对形形色色的冲突,幼儿如何应对同伴之间的冲突幼儿应对同伴冲突时会采用哪些策略呢影响幼儿应对策略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种种疑问,研究者分别在南京和无锡抽取了三所幼儿园中的三个中班,(包括南京的A园A班和B园B班,无锡的C园C班),以质化研究的视角洞察幼儿的人际冲突。一、概念辨析(一)

策略定义策略(strategy)是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一种计划或方法。Bruner(1960)认为策略是当人面临问题情境时会运用已有知识或讯息以应付情境或达成目标。策略的形成要素为问题情境或原因、认知压力与冒险性、有目标和计划解决的方法。本研究中所指的策略是指幼儿在面临同伴冲突情境中所采用的各种应对同伴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冲突解决策略是指儿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战胜他人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或方式。它是冲突问题的核心,主宰着整个冲突的进程。策略的使用旨在控制冲突局势,使个体内部或冲突双方获得平衡。个体在冲突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实际上反映了其社会化水平及社会技能的高低。

Howe指出冲突解决策略是区分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关键因素,Perry(1992)也认为冲突解决策略比冲突频率更能预测冲突结果。因此,从策略取向的维度出发是研究人际问题解决最常用的方法。

二、本研究中有关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定义通过对202个冲突事件当中的冲突行为的观察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划分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1、请求说理:指幼儿通过事先请求询问或向同伴讲道理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保护自己的权利或阐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如:幼儿甲把桌上三个相同的积木视为自己的玩具。幼儿乙请求甲给予一个。幼儿甲不同意。幼儿乙于是说理:"你有那么多,人家一个也没有,你应该分一个给我。"幼儿甲只好同意分给乙一个。又比如:午饭时间,幼儿甲和幼儿乙引发语言矛盾冲突。幼儿丙介入对甲说:你先骂人的,是你的错。"幼儿甲或许认识到丙说的是事实或许是觉得同伴的压力,只好向幼儿乙道歉。2、协商交换:指幼儿同伴冲突双方经过商量或交换的方式来达成一致的解决冲突的办法。如:幼儿甲和幼儿乙都想用桌上的宝高玩具块。幼儿甲拿起玩具说:"我要用。"幼儿乙说:"在我这边的,我先用。"幼儿甲说:"我先拿到的"。幼儿乙想想说:那我们来剪刀、锤子、布,谁赢了谁用。"乙点点头说:"好吧。"3、道歉安慰:指幼儿在面临冲突时主动向同伴道歉或是安慰同伴的策略。如:幼儿甲的玩具不小心碰了一下幼儿乙,幼儿乙带着哭腔说:"你碰到我了。"幼儿甲忙说:"对不起,我来跟你摸摸。"说着并用手摸摸碰到乙的地方。幼儿乙不再生气,继续开心的跟甲玩。4、互不相让:指幼儿同伴面临冲突时各自维护自己的权利和立场,彼此都不肯让步,包括语言和动作行为上的针锋相对。如:幼儿甲和幼儿乙都想用桌上的玩具,儿甲快一步拿起紧紧握在手上。幼儿乙使劲去掰幼儿甲的手。两个人持续这种情形谁也不让谁。5、争抢:指幼儿在解决冲突时不用语言方式而是通过"武力"动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幼儿甲想用幼儿乙的玩具,事先不请求也不询问,用手一把抢过来。6、攻击:指幼儿通过语言或行动上的攻击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消极策略。如:幼儿甲想和乙交换玩具,乙不同意,甲就揪住乙的耳朵不放手,直到乙屈服。7、告状:指幼儿向同伴和教师告状,同伴和教师是被动的介入的。如:幼儿甲看到乙拿了自己的玩具,就大声对老师说:老师,甲抢了我的玩具!"8、谦让:指幼儿在游戏材料使用、游戏角色、游戏机会等方面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主动先满足同伴的意愿,如把玩具让给同伴使用、把自己喜欢的游戏角色让给同伴等等。例如:幼儿甲和幼儿乙同时想使用桌上的红色积木,两人开始争吵起来。幼儿甲说:"是我的,我先看到的。"幼儿乙争论道:"谁先看到是谁的,明明是我先看到的。"幼儿甲说:"让你用吧,我给你好了。"9、威胁:指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用吓唬胁迫对方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幼儿甲和乙因游戏角色发生冲突,幼儿甲对幼儿乙说:"如果你不让我当医生,我就不做你的好朋友。"10、屈服:指幼儿在面临同伴冲突时,由于对方的强势或者威胁而接受对方要求,放弃自己的目的。如:幼儿甲和幼儿乙同时抢一个玩具,幼儿甲威胁说:"如果你不给我,我就叫丙发火,我们不和你玩!"幼儿乙说:"那给你吧。"11、综合策略:指幼儿在面临冲突时轮流反复的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策略。如:幼儿甲的玩具被乙占用了,甲发出警告:"你拿了我的玩具,小心我告老师哦。"乙不理会。同伴丙介入说:"是甲的,快还给甲。"乙继续使用,并和甲争论。甲去告状,老师建议用剪刀石头布来解决。甲输了,但是不服气。两人仍旧争论不休。最后甲乙开始协商讲和来解决问题。12、物质贿赂:指幼儿在同伴冲突中通过使用物质来诱惑、哄骗同伴,从而达到自己的愿望和目的。如幼儿甲想中途更换游戏玩具但是遭到幼儿乙和丙的拒绝,幼儿甲在使用威胁策略无效后,主动提出把自己贴花给幼儿乙和丙,从而达到了自己要更换玩具的目的。13、放弃离开:指幼儿在面临同伴冲突时,放弃自己的目标并离开当前进行的互动主题,从而使自己摆脱冲突情境。如:幼儿甲想加入幼儿乙和丙的医院游戏,遭到乙和丙的拒绝。双方发生争执后,幼儿甲不再继续与同伴争论,而是撅着嘴主动离开了乙和丙。14、第三者介入:指在冲突情境中,同伴和教师主动介入到幼儿同伴冲突中来。如幼儿甲和乙争论玩具谁先用,幼儿丙主动说:"你们来剪刀、锤子、布。"15、哭泣或生气策略:指幼儿在面临冲突情境时通过哭泣、生气的表情等来应对。如:幼儿甲的椅子在吃饭时碰到了乙的椅子,乙急得马上哭了起来。三、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情况分析(一)中班A、B、C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分析根据本研究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的定义,考察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的情况,得到结果如下:表3.1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分布次数表?请求说理、?谦让协商交换道歉安慰互不相让争抢?攻击求助同伴求助教师同伴介入教师介入哭泣生气放弃离开物质贿赂?威胁屈服?综合策略总计A班26414322821211922196178?17191B班3?213?2267116?41??39C班3?4?4???2051172109?66从上述表格来看:1、A、B、C三个班中告状(求助教师和求助同伴)和第三者干预(教师介入和同伴介入)的解决冲突的策略在各自的总分布次数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高。其中,在告状行为中,以求助教师占绝对多数,而向同伴主动求助的次数很少,(在B班中,由于教师赋予值日生行使教师的权利,因而多出现了一次),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可见一斑。这和幼儿同伴间形成的独特的告状文化有关。在第三者干预的情形下,以同伴主动介入的次数占据绝大多数;教师很少介入。同伴主动介入的原因可能有:在角色自居作用下作为规则的维护者;主动表示关心,帮助同伴;维护好朋友的立场。教师一般在幼儿发生抢、攻击等行为时才会主动介入。2、研究者进入这三个班级的时间段不同,面临的班级情形也不一样。A班的幼儿由于是日常进度,所以每天上下午都有相应时间段的游戏时间,其中每天上午幼儿有30分钟的自由游戏时间,因而收集的案例较多也较自然。当研究者进入B班时,已经是临近期末的最后一个星期,教师要面临上级考核检查,同时还要排练幼儿告别中班的节目,因此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很少,就算有,也是稀少的几个同学,别的同学都被分组排练节目去了,平时幼儿主要是配合教师完成各项作业。C班的幼儿刚从小班升到中班,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团体游戏占多数,况且游戏时间较少,以认知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占大多数。可见班级情形对幼儿同伴间的互动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到幼儿同伴冲突间的策略选择。如,B、C两班的告状、负向策略在各自的策略总数中居多数。3、从A班的策略使用情况来看,幼儿出现了运用综合策略的能力,且次数较多。这也说明了在冲突情境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不断互动,逐渐发展从运用单向策略到使用多项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B、C两班幼儿没有多少自由游戏的时间、加之教师维护常规和其主导地位的时间占多数,所以没有出现运用综合策略的现象。4、从观察情形来看,幼儿彼此形成一种告状文化。他们不仅意识到怎样的时机可以请求老师的协助,而且也知道即使老师不介入还是可以达到威胁对方的效果。告状交织着幼儿们的喜忧情绪。但对幼儿而言,在威胁同伴的要告状那一刻或是走向老师那一瞬间,似乎成败已定。也许有的幼儿只是说说,有的幼儿会认真对待,但无不传达出这样的讯息:教师在幼儿心目中不可动摇的权威的地位。(二)

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分析根据所收集到的三个幼儿园中班的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表3.2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情况频数分布?请求说理谦让协商交换道歉安慰互不相让争抢攻击告状第三者介入哭泣生气放弃离开物质贿赂威胁屈服综合策略频次(次)324204298450354328311817百分比(%)10.81.46.81.49.82.71.416.911.81.410.82.710.56.15.7由上表可知,在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中,告状(即求助教师和同伴)和第三者介入(即教师和同伴主动介入)为幼儿主要策略,分别占16.9%和11.8%。说明中班幼儿同伴面临冲突时,依旧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其次为请求说理、放弃离开、威胁策略,分别占应对策略总数的10.8%、10.8%、10.5%。可见,幼儿在面临冲突时使用请求说理、协商交换的策略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实际观察中,幼儿在使用威胁策略时一般以告状或不跟对方玩为条件来要挟同伴,其中以告状占多数。虽然幼儿使用威胁策略占10.5%,但幼儿以屈服的应对策略来解决冲突的只占6.1%。幼儿使用较少的策略有谦让、道歉安慰、攻击策略,分别占应对策略总数的1.4%。将中班幼儿冲突应对策略数据作频率分布图,可以直观看到各种策略的应用情况。图3.1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情况频率分布图(三)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将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根据其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亲社会策略、负向策略和中性策略。其中亲社会策略包括请求说理、协商交换、道歉安慰、谦让;负向策略包括互不相让、抢、攻击、物质贿赂、威胁、情感性策略、屈服;中性策略包括告状(求助教师、求助同伴)、策略综合、放弃离开、同伴介入、教师介入。1、中班A、B、C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分布将三个班级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数据,列表如下:表3.3中班A、B、C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分布?亲社会策略中性策略负向策略总计A班475865170B班6141131C班7272650把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卡方统计量为4.667,自由度为2,相伴概率为0.097〉显着性水平0.05,因此三个班级的幼儿所使用的冲突解决策略类型没有显着差异。从上述结果来看,中班幼儿在解决同伴冲突行为中,使用负向策略和中性策略高于亲社会策略。2、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将A、B、C三个班级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3.4中班幼儿策略类型频数分布表?亲社会策略中性策略负向策略频次(次)6099102百分比(%)23.037.939.1可见,在中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类型中,幼儿以使用负向策略和中性策略为主,其百分比分别为37.9%和39.1%,中性策略和负向策略的百分比较为接近。中班幼儿使用亲社会策略的百分比为23.0%。将以上数据做频率分布图如下:图3.2中班幼儿策略类型分布频率图四、影响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因素分析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及实际观察情形来看,不同班级的幼儿或是同一班级的不同幼儿在面临冲突时所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幼儿在面临不同的冲突情境也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这除了与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幼儿个体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外,也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引发冲突事件的起因或情境有关不同的冲突起因或冲突情境下,幼儿在与同伴互动时所使用的策略是不同的。例如,在由游戏材料使用控制引起的冲突中,幼儿使用互不相让、抢和告状的次数较多;在参与游戏引发的冲突中,幼儿使用请求或者攻击的次数较多。当幼儿的身体受到攻击或是同伴不经意的碰触或者有损本身的利益时,幼儿通常使用负向策略。案例19午休后的点心时间,吃好的幼儿开始自由活动起来。小杰跑到小德身边,微笑着友好的轻轻拍了一下小德。小德感觉被拍了一下不高兴的把手重重地甩到了小杰的身上。小杰:你打到我的膀子了!(委屈的说)小德:你再这样就不给你溜溜球!(那天小杭生日家里带了好玩的溜溜球要分给全班小朋友)小浩:小杰,你去告诉老师。小杰:老师,小德打到我了。老师:谁先的(听到小杰的告状,赶紧问道,但并没有走上前来)小德走开了,一脸的不快。小德:我的膀子――。(摸着自己的肩膀苦着脸对小生说)教师接完电话后,继续问询小德,小德终于开口向老师解释,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向小杰道歉,握手言和。案例20小杰和小德正在玩拼装机枪的游戏,两个人手里拿着自己一步步完善的机枪,嘴里不断发出瞄准的咻咻的声音,俨然一副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战士情景。也许是太投入,小德的机枪不小心碰了小杰一下。小杰:你快跟我说对不起!(马上变脸生气的对小德说)小德:对不起――!(声音拖德长长的,有些委屈和不情愿,并且说完后脚重重的踩了一下地板,发出咚的声音)小杰:你这个臭袜子!(责备似的对小德说)小德:哈哈,臭袜子!(并没有生气反而开心的笑了)小德:不许动!(小德把枪对准小杰)小杰:你的枪这里用这个改一下。(小杰建议并递给小德一个玩具块)小德和小杰开始很专业的讨论机枪的拼装,似乎刚才的冲突全然没有发生过。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冲突的起因都是与同伴的动作碰触有关,在案例19中,情境为自由活动时间,小德以重重的甩手的动作来应对小杰友好的轻拍动作,且以威胁的方式来应对小杰的委屈的述说。在同伴的建议下,小杰采用了告状的应对策略,冲突最后以教师的干预来解决。但在案例20中,由于幼儿同伴彼此在游戏情境中,小杰被小德的枪碰到了,小杰以生气并且说理的方式来提示同伴说对不起,小德虽然很不情愿,但依旧按照同伴的要求说了对不起。并且小德在对方说自己是臭袜子后反而不计较开心的笑了。可见,冲突的起因或情境不同,幼儿使用的策略也是不相同的。2、与冲突的对象及策略使用的回应有关在幼儿同伴冲突中,幼儿所使用的策略不仅有因人而异的倾向,而且还与所使用的策略的回应有关。如果对方在同伴中的地位比较高,或者对方是幼儿的好朋友,幼儿采用的亲社会策略的机率较高。如,在前述案例中,A班的小栋在同伴冲突中偏向于使用互不相让、抢一类的动作策略,但他在与同班女孩的冲突中,却很少使用这类具身体优势的动作策略,反而会采用互不相让策略与对方语言争论或是采用放弃策略。又如A班小飞在同伴中的地位较高,幼儿与他发生冲突的比例相对较小,就算是班上具攻击性倾向的小德也是采用协商的方式来与他解决。案例3小栋和小德在拼装好自己的机枪后,开始玩起了互相射击的游戏。两个人彼此用机枪近距离的放到对方的身体上射击,兴奋地嘴里不停发出机枪扫射的声音。几个回合之后,两个人手足并用,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小德把小栋的枪一推,由于动作幅度大了,小栋的枪散在地板上。小栋立刻涨红了脸,马上给了小德后背一拳,嘴里还模糊的说着什么。小德跑开了,但很快跑了回来。小德:我把你的枪劈碎了,看你还能打过我!(气愤地对小栋说)小栋不理小德,把散在地上的枪捡起来,拿回到桌上重新安装。小栋:我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小德!(眨着眼睛,脸已经不红了)小德:我们两个谁也不打谁,只打坏蛋!(似乎在提醒小栋)小栋:假设有两个坏蛋是日本鬼子。小德和小栋两人并排的爬在地上,嘴里发出啾啾的枪声,开始认真打起了幻想中的日本鬼子。案例4拼插件游戏中,幼儿都在挑选筐里的颜色形状各异的拼插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