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47: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梳理】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①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②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内容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举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意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3.整体性的表现表现举例说明意义自然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4.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实例要素相互影响典例气候与地貌气候→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中地貌→气候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差异大,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气候与水文气候→水文我国北方河流大多有结冰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文→气候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气候与生物气候→生物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则为针叶林,动物耐寒生物→气候森林茂密的地方,周围的气候相对湿润;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加剧干旱程度气候与土壤气候→土壤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土壤→气候冻土加剧气候的寒冷地貌与水文地貌→水文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盆地地形有关;北欧高地上多湖泊,由冰川地貌积水形成水文→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表是流水侵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生物地貌→生物阴坡与阳坡植物不同,如马尾松分布在阳坡,冷杉分布在阴坡生物→地貌生物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加剧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水文与生物水文→生物骆驼刺生长在干旱的环境中;芦苇生长在水湿的环境中生物→水文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改变水的化学成分土壤与生物土壤→生物南方低山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生长生物→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课堂例题】(2023年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2题。1.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2.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A2.C【解析】第1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第2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课堂训练题】(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3~4题。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4.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答案】3.B4.C【解析】第3题,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第4题,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故C对;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故A错;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做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故B错;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689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可见这不是其原因,故D错。【课后巩固题】(2021年江苏卷)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5.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A.气温 B.水分 C.光照 D.风向6.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答案】5.B6.A【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在大草原上形成了林地,一般草原上降水较少,在温度带一样的情况下形成林地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且该地林地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第6题,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此时牛轭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轭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过程是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所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阶段测试题】(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冰川是全球环境变化灵敏的响应器。下图示意阿拉斯加湾某濒海冰川同一区域1941年(左)和2004年(右)的不同景观。近几十年冰川消退后,当地出现幽深的峡湾地貌。据此完79题。7.冰川消退后,在消退区可出现的景观变化是(
)A.野生动物减少 B.裸岩面积减少 C.植被覆盖增加 D.平原面积增加8.峡湾形成后,冰川消退加快。峡湾对冰川消退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是(
)A.海浪顶托破冰 B.海水释热融冰 C.寒流加快运冰 D.海风强劲蚀冰9.1941—2004年当地下垫面的变化可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温度下降 C.地面辐射增强 D.水面蒸发减弱【答案】7.C8.B9.C【解析】7.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后,在消退区生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增加,野生动物增多,A错误,C正确;冰川消融,裸岩面积增加,B错误;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峡湾,平原面积减少,D错误。故选C。8.由题干可知,峡湾形成后加快了冰川消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海水释放出热量,促使冰川消融加快,B正确,C错误;由图片信息可知,峡湾地貌形成后,两侧山体较高,对风的摩擦力及阻挡作用较强,海风较弱,D错误;由于海风较弱,峡湾内海浪小,不足以顶托破冰,A错误。故选B。9.下垫面的变化不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A错误;下垫面变化后,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变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升高,B错误,C正确;该地1941—2004年水面面积逐渐变大,水面蒸发增多,D错误。故选C。10.(2021年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川具有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1)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4分)(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4分)(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4分)【答案】(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解析】第(1)题,题意表明,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应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进行推测。图中显示,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大,冰川呈片分布,而材料信息表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由此推测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图中显示,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呈碎片化分布,由此推测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第(2)题,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从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大量冰川消融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表明,冰川服务价值减幅与冰川面积变幅密切相关。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说明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面积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图中显示,东部地区冰川面积较小,则平均海拔较低,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容易退缩,加上基数(冰川面积)小,因此退缩率较高,从而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11.(2022年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因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型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图7为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③和⑤的原始位置。结合冰斗和U型谷特征,阐释该山区的气候变化。【答案】冰斗成层分布且基本完好(受破坏微弱),说明雪线逐期上升;两期U型谷前期宽后期窄,说明冰川活动规模逐期变小;因此,当地气候逐期变暖,冰川面积减小。【解析】据材料“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冰斗成层分布,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基本完好,说明冰川萎缩,雪线逐期上升;据图可知,早期U型谷A宽大,后期U型谷B窄小,说明冰川活动规模逐期减弱;因此,推测当地气候逐期变暖。12.((2020年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8分)(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分)(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8分)【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解析】第(1)题,在审题时注意关键词为“说明”“湖泊贯通”“自然条件”。思考顺序应为降水导致湖水增加乃至外泄,地形导致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最终贯通各湖泊。第(2)题,本题关键词为“指出”“对下游河湖”“影响”。影响既包括有利影响,又包括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为: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不利影响为:加剧地表冲刷,最终形成新的河道。第(3)题,“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所以当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时,内流水系就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变成外流河后,湖水流出,会导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13.(2021年福建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1)推测1.1万年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