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1页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2页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3页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4页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2009.2.155/20/20241目录输血安全成分输血及其临床应用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5/20/20242输血治疗发展简史1818年Blundell首次在临床输血救治产妇成功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提高输血安全性二战期间,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在前线救治大量伤员现代对成分输血、血浆代用品的广泛应用及人造血球的研究--节约并安全用血5/20/20243WHO输血工作主题血液安全已被WHO列为全球卫生工作七项重点工作之一其主题是---安全输血从我做起

5/20/20244输血安全的战略和措施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体系无偿献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严格检测血液,提高输血安全性临床合理用血5/20/20245输血安全目前我国献血员筛查ALT、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5/20/20246临床合理用血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具有“双面”性

1.目前仍是一类无法用其它药物替代的产品

输血不良反应2.不安全性输血传播疾病因此,必须强调临床合理用血,减少患者冒不必要的输血风险5/20/20247临床合理用血科学合理输血成分输血自身输血5/20/20248科学合理输血5/20/20249明确输血治疗的

原则和目的补充血容量提高携氧能力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增强免疫调节和营养

5/20/202410输血前检查临床医护人员及输血科医生应做到:输血前检查申请:血常规、肝功能、抗-HIV、抗-HCV、梅毒抗体、乙肝六项患者病史和标本的检查、核对及处理;受血者、献血者ABO、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合试验;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查和配合试验;标签与核对发血5/20/202411输血观念要更新全血并不全认为全血含有各种血液成分,输给病人可起到纠正和补充双重作用的认识不正确

5/20/202412全血不全1.血液一旦离体就开始各种变化,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种血液成分的活性都在减弱,保存1天的全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活性已基本丧失5/20/202413全血不全2.对病人不需要的血液成分盲目使用,不仅起不到补充,还可能产生有害作用甚至带来危险免疫反应增加传播疾病的机会增加:全血中的白细胞是传播病毒的载体5/20/202414全血不全3.输血一个单位的全血,治疗剂量不足,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应针对病人需要每次提供足够治疗剂量的血液成分制品5/20/202415全血不全4.全血输注的禁忌症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婴幼儿、老年及慢性病体弱患者对血浆蛋白过敏者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者可能实施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者5/20/202416输血观念要更新输血量要达到预期输血疗效临床上常见输血1-2U的情况,大部分是不合理的,要么病人根本不需要输血,要么输血量不足.比如,输1URBC,病人HGB只能提高0.5g%,2U也只能提高1.0g%,对于真正需要输血的贫血或急性失血病人来讲,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5/20/202417输血观念要更新输血治疗已从全血治疗发展进入到成分输血时代

病人大多只需要补充某种血液成分,提供必需成分就可达到有效输血治疗的目的。5/20/202418成分输血5/20/202419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定义成分输血现况成分输血的优越性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5/20/202420成分输血定义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将供者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应用科学的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5/20/202421成分输血现况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占输血总量>95%我国输血现况:整体相对落后于国际水平,但在进步之中。我院现状:成分输血率>98%5/20/202422成分输血的优越性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节约血源经济方便5/20/202423一、疗效显著高纯度、高效价、体积小

例:欲将60公斤体重的患者的血小板由10×109/L至50×109/L需全血:3,000ml需浓缩血小板400ml(2.5×1011/200ml)

5/20/202424二、副作用少1.输血反应少输全血与输红细胞的输血反应率比较输入总量反应人次反应率(单位)(%)全血19,126870.45红细胞42,678740.17P<0.0015/20/202425二、副作用少2.输入量少

可减少输血过多所致循环负荷过重或输入保存液过多所致酸中毒的发生率;5/20/202426二、副作用少3.减少血源性疾病(AIDS、肝炎、梅毒等)的传播机会。5/20/202427三、节约血源一血多用,节约血源5/20/202428四、经济方便。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血浆和RBC分离后可长期保存5/20/202429

临床输血用血液成分制品全血红细胞制品: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血小板制品:机采血小板、冰冻机采血小板白细胞制品:机采粒细胞(白细胞)血浆: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冷沉淀5/20/202430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1.全血输注:输注时起到补充红细胞、稳定凝血因子的作用和扩容作用。主要适用于严重急性出血、体外循环手术和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禁忌症输血不良反应多5/20/202431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2.红细胞输注:包括浓缩红细胞、悬浮RBC、洗涤RBC、少白细胞RBC、冰冻RBC。可增强运氧能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5/20/202432红细胞的临床应用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浓缩红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4±2℃作用:增强运氧能力。交叉细胞RBC,总量110ml~120ml,ACD:21天适用:①各种急性失配合(CRC)红细胞压积0.7-0.8。CPD:28天血的输血;②各种试验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CPDA:35天慢性贫血;③高8~10ml,运氧能力和体钾血症、肝、肾、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心脏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规格:110~120ml/袋5/20/202433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少白细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4±2℃作用:(同CRC)与受血胞红细96.3~99.6,红细胞回24小时适用:者ABO胞收率>90%;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血型(LPRC)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胞抗体,引起发热相同率79±1.2%,红细胞回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收率>74±3.3%;患者;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2.防止产生白细胞抗率>93%,红细胞体的输血(如器官回收率>87%。移植的患者)。5/20/202434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红细胞400ml或200ml全血(同CRC)(同CRC)交叉悬液离心后除去血浆,配合(CRCs)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试验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5/20/202435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洗涤红400ml或200ml全血(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主侧细胞经离心去除血浆和24小时适用:①对血浆蛋白配血(WRC)白细胞,用无菌生有过敏反应的贪血试验理盐水洗涤3~4次,患者;②自身免疫最后加150ml生理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盐水悬浮。白细胞③阵发性睡眠性血去除率>80%,血红蛋白尿症;④高浆去除率90%,RBC钾血症及肝肾功能回收率>70%。障碍需要输血者规格:由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

5/20/202436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冰冻红去除血浆的红细胞解冻后作用:增强运氧能力加原血浆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4±2℃适用:悬浮红细(FTRC)-80℃保存,保存24小时①同WRC;胞要做交期10年,解冻后洗②稀有血型患者输血;叉配血试涤去甘油,加入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验。100ml无菌生理盐④自身输血。加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水悬浮只做或原血浆。白细胞主侧配血去除率>98%;血浆试验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椽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规格:200ml/袋5/20/202437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3.血小板输注: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种类:1.机采血小板:每袋含PLT≥2.5×1011,细胞含量<0.4ml2.冰冻血小板:含二甲亚砜,降低活性适应证: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②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要求ABO同型,快速、足量输注5/20/202438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4.血浆输注:新鲜液体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各种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表现者与严重肝病患者;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Ⅺ、Ⅻ、Ⅻ等);冷沉淀主要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5/20/202439血浆的临床应用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新鲜液含有新鲜血液中4±2℃作用:补充凝血因子,要求与受体血浆全部凝血因子24小时扩充血容量。血者ABO(FLP)血浆蛋白为6-8g%;(三联袋)适用:①补充全部血型相同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包括不或相容0.2~0.4g/%;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他凝血因子Ⅴ、Ⅷ);②大面0.7~1单位/ml积烧伤、创伤。规格:根据医院需要而定5/20/202440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新鲜冰含有全部凝血因-20℃以下作用:扩充血容量,要求与受冻血浆子。血浆蛋白为一年补充凝血因子。血者ABO(FFP)6~8g%;纤维蛋(三联袋)适用:①补充凝血血型相同白原0.2~0.4g%;因子;②大面积或相容其他凝血因子创伤、烧伤。37℃摆动0.7~1单位/ml水浴融化5/20/202441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普通冰FFP保存一年后即-20℃以下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要求与冻血浆为普通冰冻血浆。四年因子和血浆蛋白。受血者(FP)规格:200ml,100ml,适用:①主要用于补充ABO血50ml,25ml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型相同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5/20/202442品名特点保存方式作用及适应证备注及保存期冷沉淀每袋由200ml血浆-20℃以下适用:①甲型血友病;要求与(Cryo)制成。含有:Ⅷ因一年②血管性血友病受血者子80~100单位;(vWD);③纤维蛋白ABO血纤维蛋白原约原缺乏症。型相同250mg;血浆20ml或相容规格:20ml

5/20/202443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5.浓缩白细胞的输注: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乏<0.5×109/L并发感染且抗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每袋含粒细胞≥1×1010要求:从严掌握适应证,24小时内输注5/20/202444临床几种情况的输血原则5/20/202445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急性失血多见于严重创伤、手术、产后、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生理变化是血容量及血红蛋白速减失血量<20%血容量时,可不输血,但应输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失血量>20%血容量时,应在积极止血和扩容的同时做好输血准备,其输血方案:(1)先输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再输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2)失血量超过40%,应纠正凝血障碍及补充血浆蛋白,根据血小板计数决定是否输用血小板5/20/202446急性失血病人的输血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并有微血管出血时,应输注血小板大量输血后如有微血管出血表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正常1.5倍时,应输FFP,剂量为10-15毫升/kg如纤维蛋白原低于1g/L,应输冷沉淀,剂量为1-2单位/10kg;5/20/202447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慢性贫血病人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病人多能耐受Hb的减少,因此Hb低但无明显贫血、缺氧症状者可暂不输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问题,有输血指征时应输红细胞(HGB<60g/L或HCT<0.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PNH、血浆蛋白过敏等应输用洗涤红细胞5/20/202448慢性贫血病人的输血PLT<5×109/L时,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输注无效PLT在10-50×109/L时,可考虑输注,但应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FFP,FP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剂量为10-15毫升/kg5/20/202449

DIC的输血发生弥漫型血管内凝血(DIC)时,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凝血因子和PLT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严重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肝素抗凝治疗,根据相关检验指标积极输血治疗根据情况可及时补充红细胞、FFP、血小板、冷沉淀

5/20/202450

DIC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对DIC不同时期的判断比较困难,决定输血方案时,可参照以下原则:1.DIC的病因、病理过程得到控制,输注各种需要的血液成分都相对安全2.DIC的病因未得到控制,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疗效差,还可能加重病情3.DIC的病因得到控制、而病理过程未得到控制,输注不含或少含血浆的RBC、PLT等相对较安全5/20/202451免疫力低下病人的输血患者白细胞低于1~2109/L,输血时可采用γ射线照射后输用照射目的:以灭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避免淋巴细胞在患者体内植活引起GVHD

5/20/202452大量输血一般指24h输血达总容血量,或3h输血达总容血量的50%,或成年患者24内输注40U以上的RBC。大量输血不宜输全血。关注点:心脏负荷问题出血倾向问题酸碱平衡失调枸橼酸盐中毒及高血钾肺损伤或发生ARDS输血不良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浆蛋白过敏反应、心衰、非心源性水肿等5/20/202453大量输血要求合理搭配成分输血,处理原则一般为:在充分扩容抗休克治疗同时,紧急输注悬浮红2-4U,以快速缓解组织缺氧进一步分析,根据病情选择更合适的红细胞制品根据临床出血止血情况和有关实验检查,确定需要输注的血小板、冷沉淀、FFP或其它制品的时间和剂量,常需输1个治疗量的浓缩血小板或若干单位冷沉淀和FFP术中有大量出血时,尽量进行自体血液回输随后再需输注的RBC制品,多要进行复温有条件可选用满足速度的能过滤微聚体的输血器5/20/202454临床输血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输“安慰血”、“人情血”不输全血,输用高浓度高纯度的成分血输注剂量符合标准治疗剂量,每次足量,达到预期效果5/20/202455自身输血5/20/202456自身输血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在适当时候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输血方式。特点:对符合特定条件的患者,自身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之一,可避免因输注异体供者血液引起的输血传播疾病和其他不良反应。分类:储存式、回收式、稀释式5/20/2024571.储存式自身输血适应证:一般情况良好、外周血象及造血机能正常、符合血液采集条件和将来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如择期手术患者

方法:“蛙跳”式采血、单纯采血5/20/202458

(1)单纯采血采血400ml400ml800ml

术前周数321手术

5/20/202459

(2)蛙跳法(Leapfrog)

贮血单位采血AB1/B2C1/C2D1/D2E1/E2C2,2D,2E

术前天数322518113手术

回输血液AB1B2C1

5/20/2024602.回收式自身输血适应证:某些大出血情况,如宫外孕、脾破裂腹腔内出血;无菌术野内术中较大量出血条件:患者出血的自身血液中红细胞基本正常,未严重破坏;如已被胃肠液、胆汁、感染源、癌细胞等污染,不能回收输注。5/20/2024613.稀释自身输血对特定患者在术前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储存,适量补充胶体、晶体液维持血容量,在保证组织供氧的前提下,使患者体内的血液稀释,术后回输储存自身血。适应证:适用范围较广,特别是对需要深低温麻醉、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通常是在患者麻醉状态下采血。对有心、肝、肾等功能异常,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应慎重。5/20/202462输血不良反应5/20/202463

输血不良反应一、概念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因血型抗原系统复杂。其次是一些非免疫因素引起,如细菌污染、空气栓塞等。5/20/202464二、分类即发反应:输血期间或输血后24小时内。按时间迟发反应:输血24小时后,甚至数十天。免疫反应: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按发病机制非免疫反应:发病与免疫因素无关。三、发生率无确切资料,各家报告发生率相差较大,且数字偏低。5/20/202465

表1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即发反应常见原因免发热反应白细胞疫过敏反应血浆蛋白或IgA抗体性溶血反应红细胞血型不合反输血相关急性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抗体应肺损伤

高热(伴休克)细菌污染非充血性心衰循环超负荷免空气栓塞加压输血或输血操作不严疫出血倾向大量输注库存血性枸橼酸中毒输入大量ACD保存血反(电解质紊乱)应非免疫性溶血反应血液物理破坏、非等渗溶液与RBC混合5/20/202466

表1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迟发反应常见原因免溶血反应对红细胞的回忆性IgG疫移植物抗宿主病植入有功能的淋巴细胞性输血后紫癜产生血小板抗体反血细胞或血浆蛋白对异体抗原的识别应答应的同种异体免疫

非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多次输血(100次以上)免疫输血传播的疾病相应的微生物传播反(输血传染病)应如:肝炎、艾滋病等5/20/202467

表2403次输血反应分析*

—————————————————————————————————————

反应类型反应率(%)——————————————————————————————发热反应52.1(210/403)过敏反应42.6(172/403)溶血反应4.5(18/403)循环负荷过重0.7(3/403)———————————————————————————————*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报告5/20/202468

表3某院5个月输血反应率

输血人次反应人次反应率(%)内科病房1242016.1内科门诊63711.1外科8011.3妇产科60813.3儿科6169.8手术室6611.5传染病科3226.3五官科900合计425459.15/20/202469

表4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率*

——————————————————————————————

成分反应率(%)

——————————————————————————————

全血1.06白细胞6.49浓缩红细胞0.88洗涤或冰冻红细胞0.47血小板0.40血浆0.44

——————————————————————————————*加拿大多伦多三所医院综合报告

5/20/202470

表5各类红细胞制品输血反应率种类受血者人次反应人次反应率(%)浓缩红细胞235151910.81少白细胞红细胞3731170.46洗涤红细胞280520.07冰冻红细胞276730.11

5/20/202471

表6输血死亡328例原因分析*反应类型死亡人数死亡率(%)溶血反应18255.5丙肝4413.4乙肝267.9急性肺水肿3310.1过敏性休克72.1艾滋病30.9TA-GVHD10.3体外溶血61.8*美国FDA报告1976~1985年输血死亡数5/20/202472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一、原因多为ABO血型不相容输血引起人为差错是其主要原因以误认受血者身份最为常见二、临床表现畏寒、发热、腰背痛贫血、黄疸、尿色深警惕休克、DIC、心肾衰5/20/202473三、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防止DIC和急性肾衰严重者尽早换血四、预防㈠重视血液标本最好给病人佩带腕环㈡坚持正反定型㈢严格交叉配血5/20/202474迟发性溶血反应一、病因

因输过(异型)血或妊娠被免疫→再次输血“回忆反应”→体内抗体↑↑→溶血。多由ABO以外血型不合引起:Rh-E、Kidd、Duffy等血型不合较多见。5/20/202475二、症状与体征

输血后3~7天发热(多为低热)、黄疸(柠檬黄)、Hb不升高,甚至下降。多数无血红蛋白尿(血管外溶血),易漏诊。血涂片发现大量球形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5/20/202476三、预防1.详细询问病人输血史和妊娠史,并认真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2.有输血史及妊娠史者不能只用盐水介质配血,还应加用其它方法交叉配血;3.短期内多次输血者,输血前应作抗体筛选试验。5/20/202477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污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少数为革兰阳性杆菌和球菌。多数细菌在2~6℃生长受到抑制,少数嗜冷菌可在2~6℃生长,特别危险。嗜冷菌和非嗜冷菌在室温条件下能快速增殖。5/20/202478一、病因㈠保存液、采血和输血器具消毒不严,血袋有破损;㈡采血或成分制备中无菌操作不严格;㈢献血者有菌血症(有局部感染灶);㈣血液贮存温度过高(要求4±2℃);㈤血液在贮存前或输血前在室温中放置太久5/20/202479

表7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细菌污染血反应鉴别FNHTR细菌污染血反应发热有有寒战有有血压无变化低血压或休克皮肤充血无有对症处理很快缓解无效5/20/202480二、临床表现轻者以发热为主。重者于输入少量血后发生畏寒、寒战、高热、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和肾衰。全麻时只有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不止。

休克和皮肤充血是常见特征(暖休克)三、诊断㈠取血袋剩余血直接涂片和找细菌(阴性不能排除)㈡取血袋剩余血和病人血液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4℃、22℃和37℃),二者细菌一致可确诊。5/20/202481血液成分相关输血不良反应1.红细胞相关输血反应免疫性溶血反应:血型不合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受血者或供血者红细胞有缺损输血前红细胞已破坏临床表现要点:急性溶血反应;迟发型溶血反应;休克;广泛性渗血及凝血障碍;肾衰和尿毒症治疗: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抗休克、防止DIC、防止急性肾衰、换血疗法

5/20/202482血液成分相关输血不良反应2.血小板相关输血反应临床表现要点: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治疗:激素治疗

5/20/202483血液成分相关输血不良反应3.血浆蛋白相关输血反应免疫性反应:荨麻疹反应、过敏性反应机制:IgA同种免疫、IgE介导防治:1.输血前或出现过敏反应时,给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对IgA抗(+)患者输入IgA(-)全血或血浆5/20/2024844.白细胞相关输血反应发热性非溶血输血反应(FNTR):常见,免疫介导性,因HLA抗体、粒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产生引起,确诊后用退热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或暂停输血、支持治疗。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异体淋巴细胞通过免疫反应破坏受者组织器官,免疫抑制剂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反应是因为产生HLA或血小板抗体其他: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恶性肿瘤复发、发生感染并发症血液成分相关输血不良反应5/20/202485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

处理程序(一)发生输血反应后(特别是怀疑溶血反应或细菌污染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抢救治疗;2、临床医护人员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3、采病人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血库核对检测分析:核对并重测供受者ABO、Rh血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5/20/2024864、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5、抽血患者血做血常规、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抗人球蛋白试验;6、如怀疑细菌污染,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7、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临床上常常忽略的是:1、几小时后才采患者的血,影响了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检测;2、未留第一次尿,影响了血管内溶血的检定。5/20/202487(二)血库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当立即分析: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记录;2、复核患者ABO血型(输血前留置样本,反应后采集的样本);3、复核输血前留置的供者血样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5/20/2024884、患者输血前、后样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凝集法与抗球蛋白法(或凝聚胺法、酶法);5、患者输血前样本Rh血型(尤其D、E)检定;6、抗体筛选,抗体鉴定;7、患者输血后血标本和剩余血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分别在4℃、22℃、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5/20/202489输血相关传染病5/20/202490输血相关传染病定义: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常见的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疟疾;其它:如EB病毒感染、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丝虫病和弓形体病、锥虫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另外,还有因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5/20/202491传染性病原体经血传播经血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1、病原体必须能随血进入宿主或患者体内2、被感染的献血者必须没有任何相应的疾病迹象和症状3、病原体在宿主血液中必须能存活一段时间5/20/202492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这一段时期血液中测不出病毒抗体,我们将从病毒感染到抗体转阳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此期照样会传染病毒

输血传播时抗体转阳时间较短,2-8周。性传播时稍长,2-3个月。90%的病例暴露后3个月内发生阳转。>95%的感染者在5-8个月之内发生阳转。5/20/202493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防控严格筛选献血员,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的无菌技术操作除去血液中被认为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特殊成分(白细胞)用物理方法灭活可能存在的传染性病原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强消毒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提倡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5/20/202494

艾滋病病原学: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CD4+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份或全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

5/20/202495艾滋病

1981:FirstcasesofAIDSsuspectedreported1983:鉴定其为单链RNA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嗜神经性,在外界生存能力差,对热很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WHO推荐灭活方法100℃20分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25%以上的酒精、0.2%次氯酸钠、漂白粉均可灭活。紫外线和γ射线不能灭活HIV。1985:FirstcaseofHIVdiagnosedinChina。5/20/202496HIV有2型:HIV-1型:大多数病例感染的都是HIV-1。据env基因V3段碱基排列不同,HIV-1分为12个亚型:A-J、O、NHIV-2型:少,源于西非HIV-1型。HIV-2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其传播效率较低,很少发生垂直传播,引起的艾滋病临床进展较慢,症状较轻。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艾滋病5/20/202497艾滋病传染源-病人和HIV无症状携带者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HIV在宿主体内存在于血液、精液、乳汁、唾液、泪液、尿液、脑脊液、阴道分泌液、淋巴结和脾脏中。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伤口渗出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没有传染性的体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5/20/202498体液中的HIV精液11,000阴道分泌液7,000血液18,000羊水4,000唾液1每毫升体液中平均的HIV病毒颗粒数5/20/202499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全球大约70~80%感染者通过性接触感染,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男性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经血传播:静脉注射吸毒占5~10%,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占3~5%。母婴传播:胎盘、产程、产后血性分泌物、母乳喂养。医源性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效性: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各国的传播途径有很大的差别。艾滋病5/20/2024100HIV进入血流途径开放性伤口破损皮肤粘膜直接注射艾滋病5/20/2024101

A:传染途径:性传播、静脉吸毒、输血、母婴传染最为危险。暴露类型–经粘膜/皮肤损伤程度–表浅/深入器具类型–空心/实心针B:个体免疫状况易感性,有差异。C:艾滋病毒株不同,传染的能力也不同。D:患者处在不同时期,传染能力不同。E:病毒量:越高传染力越强。

F:是否立即处理和预防用药。影响艾滋病病毒传染的因素5/20/2024102HIV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按照WHO的标准观点,以下行为不会传播HIV:一般接触如握手、接吻、拥抱、共同进餐、生活在同一房间或办公室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经马桶圈、门把、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可能传播HIV的途径

5/20/2024103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

5/20/2024104HIV感染机制HIV对CD4细胞具有亲嗜性。通常T4细胞富含CD4受体,HIV-1外膜蛋白gp120与CD4细胞结合时,除通过CD4受体外还需一些辅助因子,即第二受体(如CXCR4和CCR5等)HIV感染细胞后,在2天内到达局部淋巴结,并在5天内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导致全身播散,到达脑部和淋巴组织器官。5/20/2024105HIV感染/AIDS的临床表现

美国CDC于1987年提出HIV感染的临床表现分类方案。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与HIV相关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参照我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试行)

《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将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和艾滋病期。5/20/2024106

实验室检查检测方法分为初筛实验和确认实验,前者要求敏感性高,后者要求特异性强。初筛实验主要应用ELISA法和快速检测试验。但初筛试验阳性的标本必须进一步做确认试验,初筛实验室只能报告阴性,不能报告阳性。确认试验常用方法有WB(免疫印迹试验)、LIA(条带免疫试验)、IFA(免疫荧光试验)。若确认试验结果呈阴性反应,则可以认为受检者在受检之前的时间内未感染上HIV,或者受检者正处于HIV感染的“窗口期”,HIV抗体尚未出现阳转;若为后者,则要求受检者3个月后接受一次检测,仍为阴性反应,才可确定为非HIV感染。

HIV感染/AIDS的实验室诊断5/20/2024107抗-HIVEIA检测试剂的发展5/20/2024108献血人群中HIV携带者的监测WHO推荐:

所有HIV检测应该在受检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必须提供HIV检测前后咨询,提供预防HIV传播的信息,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我国对采集的献血者的血液常规进行HIV抗体检测。HIV/AIDS的处理原则:血液初筛初筛实验室HIV抗体阳性标本送CDC确认实验室确认,确认之前不得通知受检者。经确认的阳性结果由CDC通知受检者本人或亲属,不得泄露。通知时要给予咨询,同时血液中心将有关信息传到网上。5/20/2024109职业暴露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病原体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胸膜、腹膜、心包液、羊水及含有病原体的实验室样本,经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破损的皮肤而感染。可由于针刺伤或利器割伤;或经皲裂、擦伤或患有皮炎的皮肤和黏膜导致感染。5/20/2024110HIV

单次暴露于HIV阳性血液

皮肤0.3%

粘膜0.09%HCV单次暴露于HCV抗体阳性血液

1.8%(平均,范围0to7%)HBV单次皮肤暴露

(未疫苗接种者)

30%(如HBeAg阳性);<6%(如HBeAg阴性)职业暴露5/20/2024111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可能性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共有6135例健康工作者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其中被感染者20例,HIV感染率为0.33%1143例粘膜表面暴露,其中1例被感染,感染率为0.09%2712名皮肤暴露无一例感染发生5/20/2024112我国防疫、医院、公安系统HIV职业暴露事故发生比例(1997-2001)5/20/2024113HIV暴露的高危职业(英国2001年7月材料)DataprovidedbySCIEH&PHLSCommunicableDiseaseSurveillanceCentre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分组(n=1172)47%38%3%4%1%2%5%护士医师牙医助手刺络医师实验人员其他5/20/2024114HIV职业暴露后处理原则

1.急救:刺激出血:应实行急救。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使其尽量挤出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已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报告与保密本着自愿的原则可通知其上级,以获得正确的处理,每一个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