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_第1页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_第2页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_第3页
氓教学实录-人教课标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氓》教学实录【教学过程】师:同学们,童话中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结婚了,往往是故事的结束。而在现实生活中,结婚才刚是故事的开始。那么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看看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这些问题。请同学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事情节。生(齐读)师:谁来告诉我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教师出示投影上的问题)生: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被丈夫抛弃的故事。生: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回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分手的全过程。师:这名同学说得很好。(教师在投影上出示答案)这首诗叙述了一名女子追忆她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决裂的全过程。请同学分别用两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节结构。生:婚前、婚后。生:婚前、婚后、分手。生:恋爱、结婚、分手。师:看来从结婚到分手这一段同学们不知该怎么说。一个人变心了该怎么说?生:该叫“情变”。(同学笑)生:该叫“婚变”。(同学笑)师:那么这首诗的情节结构可以这样概括(师生共同说)结婚婚变决裂。我们概括出了情节,那我们应怎样读每一节诗呢?为什么要这样读?生:、节应读的欢快些,因为这一节写的是主人公由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她的心情应该是较快乐、兴奋。生:、节的情感应由平顺到欢快,女主人公由开始回忆到回忆渐深,逐渐沉浸在热恋时的甜蜜之中。(同学鼓掌)生:、节应读的低沉些,因为主人公的心情悲哀。生:我也觉得、节应读出主人公的忧伤、哀怨。师:是这样吗,同学们?我们要尽量去贴近主人公的心情。也曾是窈窕美少女,爱听关雎声;也有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有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与深情……可如今,这些美丽的日子哪里去了?一旦“红颜未老恩先断”,悔耶?怨耶?恨耶?(学生陷入沉思)生:又怨又恨。生:又悔又恨。师:那怎么读才能读出主人公的这种心情呢?生:我觉得、节应读的高亢些,因为主人公的心情变得特别激动和愤怒。生:这两节是主人公由于自己的经历而发出的对女子的沉痛的告诫,她很愤慨,因此要读的沉痛、激切。师:好。这位同学对主人公的感情把握得很深刻。生:、节应读的比较平缓,读出那种“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哀伤。生:女主人公委屈、无助,觉得自己前途茫茫。师:确实如此。同学们分析的很好。谁来试试读课文?(学生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师:闫爽同学。(学生听,闫爽同学读的很好,学生们被感染了。她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师:闫爽同学是咱班女生中朗读最出色的。谁还来挑战她的朗读。生:我来。(学生们笑,并为他的勇气鼓掌。)(学生听,姚强同学读的也非常有感染力。)师:姚强同学读得真好。同学们试试从女子形象、写法和语言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生: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又怨又恨的女子形象。生:这首诗塑造了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委屈、无助的女子形象。(教师板书:女子形象:怨恨难平、委屈、无助的弃妇形象。)生:这是一首叙事诗,但叙事中又有抒情和议论,如、节。生:这首诗还使用了比兴手法,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教师板书:写法:叙事中有抒情、议论;比兴写法。)师:你能再说说这种写法好在哪里吗?先从内容方面说。(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生: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可以让人联想到女子容颜娇美,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又让人想到女子年老色衰,憔悴不堪。生:这两句还可以让人想到他们的爱情由盛而衰。生:也可以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了暗示作用,暗示女子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师:这种写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呢?生:这些比兴句起过渡作用。这之前的诗句写婚前,这之后的诗句写婚后。生: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感觉上是到此故事发展告一段落,而后面要发生的事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生:这是四言诗,句式整齐。师:四言诗有什么缺点吗?生:感觉上不是很灵活,缺少变化。师:说的很好。还有吗?(学生沉默)师:如果把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比作一个人的成长,那么《诗经》时代可以说是人类的童年时期,同学们想想你童年时说话有什么特点?你会不会反复斟酌?(学生摇头齐声:不会。)生:比较自然,不事雕琢。生:有所感触就脱口而出。师:很好。(板书:语言四言诗的古朴、自然、整齐和缺少变化。)师:课文我们分析完了。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师生齐读)师:“痴心女子负心汉”,千百年来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可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却大有不同。请同学利用手中的资料分析三个女子形象的不同。(学生读材料,分组讨论,然后各派一名代表发言。)师:同学们可以从女子对负心人的态度和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和把握角度考虑。生:莺莺对张生没抱什么幻想,她很清醒,对自己被抛弃的事她也没有怨天尤人,心胸很宽广。《无缘缘》中的“我”非常豁达,她觉得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生:莺莺对张生求见的拒绝非常坚决,但她也谴责了张生。“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她能推己及人,她的心胸甚至是好多现代女子都望尘莫及的。《无缘缘》中的“我”把感情上的挫折看的很淡,只当作是“无缘”而已。生:莺莺心胸博大,《无缘缘》中的“我”则洒脱、自信。师:也许一段感情的结束,大家都是千难万难的,何必一定要揪来一个被告,逼他招供画押。也许“弃妇”这个称呼的本身,就把女子幸福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而“无缘”的说法才体现了男女在感情上地位的平等。(教师在投影上出示答案)〈〈氓〉〉:委屈、无助、无奈〈〈莺莺传〉〉:清醒、坚定、博大〈〈无缘缘〉〉:豁达、自信、洒脱师:同学们,同是遭遇感情挫折,时代不同,三个女子的形象也大不同,请思考: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生:有社会原因。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低,她们的幸福完全掌握在男人的手中。生:封建社会及以前的时期,女子不外出工作,经济上不独立,才造成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下。生:那时的社会是男权社会,男女不可能平等。现在不同了,男女完全平等了。(学生笑)师:那莺莺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例?生:不是。应该说唐朝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特例。那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生:像唐朝女子穿的衣服较为暴露,可见当时社会对她们的束缚较少,才有了莺莺这种健康、大度的性格。生:也有个人原因吧。她们的性格不同,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师:对,有个人原因更有社会原因,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评价古人,要从具体历史背景出发,学会知世论人,不要苛责古人。(学生若有所思。)师:同学们,生活中一扇门关上了,同时一定有另外的门打开了。而我们通常只看到了那扇关上的门。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辩证的看问题,相信如果温婉善良是一种美德,那么潇洒自信一定是另一种风采。(学生鼓掌)师:课下请以“从‘弃妇’到‘无缘’”为题,评析中国女子的成长历程。下课!【教学后记】.本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课上得比预想中的好。比如在闫爽动情的朗读后,学生自动的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一男同学姚强挑战闫爽的朗读时,男同学们自动的给他鼓掌。当我说完教师小结并宣布该课结束时,学生中自发地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我想这该是学生对本节课最好的肯定。.也许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依然带给我一些遗憾和思索。如我在每一道讨论题后都给了标准答案,因为我自信自己的答案比学生的回答更准确更全面。可学生的答案尽管不完美却有那么多的亮点,我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答案呢?只有学生的答案才更贴近学生的心灵啊。.古人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许一节好课,一节堪称“神品”的课,一定是师生在充分预设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有许多“神来之笔”的生成课。附加材料:《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它叙述的是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个书生张生,旅居蒲州,寓居普救寺;恰好崔氏孀妇也寓于寺中。适值蒲州发生兵乱,幸亏有张生在蒲州驻军中的朋友,派人保护,使崔氏全家生命财产幸免于难。崔氏孀妇非常感激张生,设家宴招待,并让女儿莺莺出来会见,表示谢意。张生为莺莺的美貌所打动,托莺莺的侍婢红娘从中牵线,终于在西厢与莺莺相处了将近一个月。后张生赴试失利,滞留京中。过了一年多,当负心的张生途经莺莺所居,要求“以外兄”之礼相见时,莺莺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并写诗怒斥万忘恩负义之人。其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你已经遗弃我了,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然而当初却是你自己要来亲近我的。还请你将旧时待我的情谊,加在你身边的人身上吧。)当代台湾作家简浈《无缘缘》:那么,旧情若已去,不必狠狠要剐净心壁的情痕,这是自我了原,只要随它去,新缸底盖任它居。旧情若未去,何妨拿它是人行砖缝暗暗滋生的青苔,荣也好,枯也好,随生随灭。最想念的时候,也只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再怎样的不放心,也只是“返影入深林”,复照于不为人知的青苔上。情苗若萌于无缘土,也不揠它,也不濯它,揠它伤了自己,濯它苦了他人;不如两头都放。无缘,不能代表所有生机的失坠,它仅仅是,而且只是,一个生命过程中注定要陷入的苦壳而已。茧都能破,何况壳。……“偶开天眼觑红尘”的人怎么看无缘?我不知道,我只是自个儿打算,若有人塞来一桩无缘,我必将天涯行去,换回许多有缘。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