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_第1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_第2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_第3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_第4页
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知识点考前冲刺高三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需要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系统复习。考前冲刺阶段,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将梳理高三化学考前冲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的计算:根据物质的量公式n=m/M、n=N/N_A、n=V/V_m等进行计算。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粒子数目的关系。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判断和计算。三、无机化学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如氢、氧、氮、碳、金属、非金属等。酸碱盐的概念和分类:根据酸、碱、盐的定义进行分类,掌握各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规律、计算。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发生的条件和常见离子反应。四、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反应: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和反应条件。有机合成:有机合成的方法、策略和技巧。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的结构和性质。五、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掌握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气体制备方法、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化学检验方法、物质的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评价。六、化学计算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根据物质的量公式进行计算,如质量、体积、粒子数目等。浓度计算:溶液浓度的定义、计算方法、稀释定律等。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电子转移数、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等。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浓度商、转化率等。七、化学思想方法分类与归纳: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找出规律,形成知识网络。比较与联系:比较不同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宏观与微观:结合宏观现象和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实质。守恒思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八、高考题型和解题策略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填空题:考察对化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注意关键词的填写。计算题:分析题目所给信息,运用化学计算方法,注意单位的转换。实验题:掌握实验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原理,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论述题:阐述化学知识原理,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高三化学考前冲刺,需要对上面所述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并结合历年高考题进行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希望本文对您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祝您高考化学取得优异成绩!###例题1: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25g氧气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解题方法】使用物质的量公式n=m/M,其中m为质量,M为摩尔质量。解答:n(O2)=25g/32g/mol=0.78125molN(O2)=n(O2)*N_A=0.78125mol*6.02*10^23/mol=4.705*10^23个例题2:化学反应的计算【题目】2H2+O2→2H2O,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5mol和0.25mol,求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解题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解答:由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2:1,所以0.5mol的氢气需要0.25mol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例题3:无机化学的计算【题目】向含有0.1molHCl的溶液中加入0.1molNaOH,求反应后溶液中H+和OH-的浓度。【解题方法】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可知反应后生成的水分子将导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相等。解答:由于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且反应完全,故生成的水分子将使溶液中H+和OH-的浓度相等,均为10^-7mol/L。例题4:有机化学的计算【题目】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乙炔(C2H2)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求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解题方法】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根据方程式计算氧气消耗量。解答:乙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化学方程式,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例题5:化学实验题【题目】如何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制备CO2气体?【解题方法】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CO2。解答:首先在实验室中准备NaOH溶液和稀盐酸,然后将NaOH溶液倒入一个装置中,再将稀盐酸慢慢滴入NaOH溶液中,即可观察到CO2气体的生成。例题6:化学计算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HCl气体放入一个体积为2.0L的容器中,若容器内压强为1.0atm,求HCl气体的浓度。【解题方法】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温度。解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浓度C=n/V=PV/RT=(1.0atm*2.0L)/(0.1mol*0.0821L·atm/mol·K*T)。由于题目未给出温度,故无法计算具体的浓度值。例题7:化学平衡计算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将NH3(g)+H2O(l)⇌NH3·H2O(aq)的平衡体系放入一个体积为2.0L的容器中,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1mol,H2O的物质的量为1.0mol,求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解题方法】根据平衡常数Kc的定义,Kc=[NH3·H2O]/([NH3]*###例题8:2010年高考题【题目】将22.4L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压缩至11.2L,若温度不变,求压缩后的CO2气体的压强。【解题方法】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温度。解答:压缩前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压缩后物质的量不变,仍为1mo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P1V1=P2V2,即22.4L1atm=11.2LP2,解得P2=2atm。例题9:2012年高考题【题目】向含有0.2molNa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HCl,求反应后溶液中OH-的浓度。【解题方法】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可知反应后生成的水分子将导致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少。解答:由于HCl的物质的量小于NaOH,故HCl完全反应,生成的水分子将使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少。反应后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0.1mol=0.1mol,溶液总体积不变,故OH-的浓度为0.1mol/L。例题10:2014年高考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O2气体放入一个体积为2.0L的容器中,若容器内压强为1.0atm,求O2气体的浓度。【解题方法】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温度。解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浓度C=n/V=PV/RT=(1.0atm*2.0L)/(0.1mol*0.0821L·atm/mol·K*T)。由于题目未给出温度,故无法计算具体的浓度值。例题11:2016年高考题【题目】向含有0.1molBa(OH)2的溶液中加入0.1molH2SO4,求反应后溶液中BaSO4的浓度。【解题方法】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可知反应后生成的BaSO4沉淀。解答:由于Ba(OH)2和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故H2SO4完全反应,生成的BaSO4沉淀。反应后溶液中Ba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液总体积不变,故BaSO4的浓度为0.1mol/L。例题12:2018年高考题【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的N2气体和0.1mol的H2气体混合放入一个体积为2.0L的容器中,若容器内压强为1.0atm,求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浓度。【解题方法】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温度。解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浓度C=n/V=PV/RT=(1.0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