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_第1页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_第2页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_第3页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_第4页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提炼一、古诗文阅读1.1诗歌阅读1.1.1诗词的体裁古体诗: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近体诗:主要指律诗和绝句。1.1.2诗词的格律平仄:诗的平仄是声调的平仄,不是现代汉语的平水韵。对仗:古诗词中的对仗,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相对应的词语相对应。押韵:指诗的末尾字音相同或相近。1.1.3诗词的主题和意境主题:诗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意境:通过诗人的描绘,形成的具有情感色彩的画面。1.2文言文阅读1.2.1文言文的词汇实词: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指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1.2.2文言文的句式判断句:用“者”、“也”等词表示判断。疑问句:用“何”、“胡”、“安”等词表示疑问。被动句:用“为”、“见”、“于”等词表示被动。1.2.3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等。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法家思想:法治、权谋等。二、现代文阅读2.1记叙文阅读2.1.1记叙文的要素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涉及的人物。事件:记叙文所要表达的主要事件。2.1.2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引起读者兴趣的开头。主体:详细描述事件的过程。结尾:对事件的总结或感悟。2.2议论文阅读2.2.1议论文的要素论点:作者所要表达的主张。论据:证明论点的依据。论证: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2.2.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提出论题或论点。本论:通过论证来证明论点。结论:对论证的总结。三、作文写作3.1作文的类型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的过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悟。议论文:通过论证来表达作者的主张和观点。说明文:通过解释和阐述来向读者传递知识。3.2作文的要点立意: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选材: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结构:合理安排开头、中间和结尾。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上面所述是对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的提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例题1:诗歌阅读阅读李白的《将进酒》,回答问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分析诗的体裁:这首诗是古体诗,具有豪放的气息。分析诗的格律: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押韵,如“天上来”与“不复回”,“青丝”与“雪”。分析诗的主题和意境:诗人通过黄河奔流和人生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享受。例题2:文言文阅读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战”,回答问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吾闻之,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项王三者皆备,故霸天下。”分析词汇:注意“自刎”是自杀的意思,“太史公”是指司马迁。分析句式:判断句“项王三者皆备”,表示项王具备勇、智、仁三者的品质。分析思想内容:太史公通过项王的例子,表达了勇、智、仁的重要性。例题3:现代文阅读阅读朱自清的《背影》,回答问题。背影愈远了,我要求的次数愈多,要求的性质也愈坚。我仿佛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带着许多给了我影响的痕迹,飘然地跨过边界,飘然地走进那黑暗里去。分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分析结构:引子通过描述背影引起读者的兴趣,结尾通过对背影的回忆表达作者的情感。例题4:议论文阅读阅读鲁迅的《狂人日记》,回答问题。我终于知道了,凡是都有个起源,从前的一切,仿佛都是错了的。分析要素:论点是“凡是都有个起源”,论据是“从前的一切都是错了的”。分析结构:引论通过狂人的观察提出论点,本论通过狂人的反思论证论点。例题5:作文写作根据题目“成长的力量”,写一篇作文。立意:围绕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来展开。选材:选择自己或他人的成长经历作为素材。结构:引论部分引入主题,主体部分详细描述成长的过程和收获,结尾部分总结成长的感悟。例题6:诗歌阅读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问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分析诗的体裁:这首诗是近体诗,结构规整。分析诗的格律: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押韵,如“国破”与“城春”,“溅泪”与“惊心”。分析诗的主题和意境:诗人通过国家的破败和个人的离别,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例题7: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八佾》中的“子曰:‘君子不器’”,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不器。”分析词汇:注意“器”在这里指的是具体的事物,而不是广泛的能力。分析句式:这句话是判断句,表达了君子的品质。分析思想内容: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种具体的事物,而应该具备广泛的能力和品质。例题8:现代文阅读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我会提供一些经典的高考语文习题及其解答,但可能无法达到1500字的长度。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解答,建议查阅高考语文历年真题解析书籍。例题9:诗歌阅读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析诗的体裁和格律: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格律严谨。注意词中的对仗和押韵,如“大江”与“千古”,“灰飞烟灭”与“早生华发”。分析诗的主题和意境:诗人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写,怀古咏史,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自己的人生感慨。例题10:文言文阅读阅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平原君虞卿论赵政策”,回答问题。平原君虞卿曰:“赵之患,在于内虚,而不知在外。”分析词汇:注意“患”在这里指的是问题或危机,“内虚”指的是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分析句式:这句话是判断句,表达了平原君虞卿对赵国局势的分析。分析思想内容:平原君虞卿认为赵国的危机在于国内问题,而没有意识到外部威胁。例题11:现代文阅读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回答问题。阿Q是个穷鬼,他没有钱,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他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有钱人,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他却不肯付出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分析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分析结构:这段文字是引论部分,引起了读者对阿Q这个人物的兴趣。例题12: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谈礼貌》,回答问题。礼貌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一个人如果没有礼貌,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有多么出色,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礼貌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分析要素:论点是“礼貌是人生的一种美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