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加减_第1页
5以内数的加减_第2页
5以内数的加减_第3页
5以内数的加减_第4页
5以内数的加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以内数的加减

活动目标:

lo通过竞赛游戏形式,联系5以内的加法,巩固归加法意义的

理解。

2.培养幼儿的分析及运算能力,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红,绿俩队的标志,小红旗若干,写字板二块

黑板一块,练习纸人手一张,

活动流程:复习组成争夺小红旗全体幼儿练习

复习组成

碰球游戏练习

1.集体练习

2.个别幼儿练习

争夺小红旗

小红旗及红绿两队的标志。

告诉幼儿游戏名称《争夺小红旗》

玩法:每队请一位代表争夺小红旗,看最后哪对的小红旗多,

规则:比赛时场上的幼儿听清题意,场的幼儿不可以提醒暗示。

全体幼儿练习

每人一张联系纸。

数一数,比一比哪队的小红旗多?

6以内数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初步体验交换律。

2.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会变应用题。

活动准备:

果蔬图片、6的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复习6的分解组成。

(二)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王国的小动物又要去超市购物,

我们和它们一起去吧。

二、基本环节

(一)学习加法算式

1.小狗在超市买了1个苹果,小刺猬又买了5个苹果,它们一共

买了几个苹果?1+5=65+1=6

2.小狗买了2棵白菜,小刺猬又买了4棵白菜,它们一共买了几

棵白菜?

2+4=64+2=6

3.小狗买了3个蘑菇,小刺猬也买了3个蘑菇,它们合起来买

了几个蘑菇?

3+3=6

(二)小结交换律。

师:加号前后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三)朗读6的加法算式。

(四)编应用题列算式。

1.小丽有1颗糖,妈妈又给了他5颗糖,小丽一共有几颗糖?(请

幼儿根据应用题列两个算式,1+5=6,5+1=6)

2.停车场停了2辆车,又开来了4辆,停车场一共停了几辆车?

3.小刺猬先摘了3个苹果,又摘了3个苹果,小刺猬一共摘了

几个苹果?

(五)鼓励幼儿自己编应用题。

三、游戏

玩《分分家》的游戏,并根据结果列算式。

四、小结活动效果

7的加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

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

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

香蕉,4只在吃苹果。)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

我们去看看它们吧。-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

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

小猴子,6只大猴子.....-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

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

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

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6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加法

算式;第7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减法算式。(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

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活动评价:

8以内的加法

活动课题:8的加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

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

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

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

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

颜色、

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

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

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

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

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

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8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物体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

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及其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树上有1只鸟妈妈,7只鸟宝宝,6只

鸟嘴里衔着虫子,2只鸟嘴里没虫子;3只蓝色的;5只红色,4只鸟

有起飞的姿势);

作业本、笔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分解。

1、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

2、开火车的游戏——复习7的以内的减法。

二、学习8的减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

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1)幼儿相互交流。

引导幼儿从鸟的不同特征、动态去观察,提醒幼儿飞走的鸟原来

也在树上。(让幼儿相互说说)

2)集中交流。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

②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出减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

式中各数及各符号的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的方法根据鸟是否衔了虫子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

还剩下多少只?

3、带领幼儿读8的7种减法算式。

4、引导幼儿交流,说说减法应用题的特点,观察算式与分合式的

关系。

9以内数的加法

活动内容:

9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掌握和为9的加法。

2.培养幼儿观察和讲述能力。

3.培养幼儿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板学具图片题卡数卡等

活动过程:

1.安静韵律

2听音乐拍手.跺脚。

3.在操作中学习9的加法。

(1)个别操作

A.请一幼儿听铃声取物,并且把学具分别放在两个花瓶里。

——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听铃声取出相应数量的花,请你把

第一次取出来的放在黄色的花瓶里,把第二次取出来的放在绿色的花

瓶里。

B.请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并且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我们一起看看他做得对不对?

——谁能根据这两个花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例:绿色的花瓶里比黄色的花瓶里多几朵花?

黄色的花瓶里比绿色的花瓶里少几朵花?

两个花瓶里一共有几朵花?

你是怎么知道有9朵花的?

方法:点数接数分合式加法

(2)幼儿集体操作

请小朋友轻轻地面向桌子做端正。

老师第一次敲铃,请你去出相应数量的小鱼放在黄色的鱼缸里,

老师第二次敲铃,请你把取出的小鱼放在绿色的鱼缸里。

开始操作

核对:黄色的鱼缸里应该有几条小鱼?绿色的鱼缸里应该有几条

小鱼?

那么,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小鱼?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出一共有9条小鱼的?

(3)同种方法学习其他算式

4.初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图上有什么?

他们那里不一样?

你分析这是在问我们什么问题呢?

幼儿作业练习

5.听音乐围半圆做韵律。

6.游戏:占圈。

目的:练习口算9的加法

方法:1.幼儿每人一个题卡(或者数卡)。

2.听音乐围圆圈走,音乐停止,幼儿马上站在和自己得数相同的

数字(或算式)的格子里。

3.和同伴交换卡片再次游戏。

7.结束。

9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物体特征分解画面,并能熟练地根据物

体的不同特征编9的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引导幼儿看不同的图示列式计算,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引导幼儿按格式书写,培养幼儿的前书写习惯,提高幼儿的作

业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1、图一幅(上面有幼儿9人,期中女孩8人、男孩1人;

2人穿衣服,7人穿裙子;3人踩高跷,6人手跳绳;4人正面人,5

人背面人)。

2、表现形式不一的减法图3幅(有的是用虚线表示“走了”,有

的是用“剪刀”表示;有的是用“去掉符号”表示)。

学具:作业本、笔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9以内的减法。

(出示算式卡)依次复习9的加减法。

二、学习9的减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

导幼儿说出性别、服饰、运动项目不一样)。

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1)幼儿相互交流。

引导幼儿从小朋友的不同特征、不同运动项目去观察,提醒幼儿

要把总数分成两部分,该如何提问?(让幼儿相互说说)

2)集中交流。

①教师根据孩子性别不同编减法应用题,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

②谁能根据服饰不同编出减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

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

式中各数及各符号的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的方法根据小朋友的运动项目不同编减法应用题。为什

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呢?

3、带领幼儿读9的8种减法算式。

4、引导幼儿交流,说说减法应用题的特点,观察算式与分合式的

关系。

三、幼儿作业。

1、看图列算式。(出示表现形式不一的减法图)

引导幼儿审题,提醒幼儿去掉部分也该是总数中的。

2、听口报应用题写算式。

四、展示、评价部分幼儿作品。

五、整理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10以内数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到“小猴摘桃”的数学活动中,并能遵守游

戏规则。帮助幼儿能正确熟练地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数学游戏化,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熟练地运

算,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难点:运算中能灵活运用运算方法,思维灵活。

活动准备:场景设置:自制一棵桃树(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石块

(泡沫垫子)、皱纸(溪水)、小猴头饰若干、自制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小猴子们,猴外婆打来电话说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们小

猴子们去摘桃,高兴吗?(高兴)好!那我们就出发吧!外婆家离我们比较

远,我们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难。”

二.小猴去摘桃

1过小溪:

(1)“猴妈妈"(老师)带着“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条

小溪挡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块。小溪边还有一块牌

子(请你踩着石块走,只能踩算出来得数是10的石块,踩错了要掉进

水里的)。

(2)师:“赶快找找能踩的石块哪块石头可以踩?为什么?你是怎么

算出来的”?

(3)幼儿进行相应的计算:4+6、3+7、8+2等,并说出运算过程。

(4)找出后,幼儿一个一个过小溪。

2租篮子:

(1)总算安全地过了小溪,小猴们继续往前走,咦?路边还有个出

租屋,专门出租篮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篮子借给我们用。出租屋的

外面还有一块牌子呢(只出租10号篮子,请你看清楚三个数,相加是

10,这只篮子就租给你)。

(2)师:“小猴们赶快找找哪些是10号篮子,说说你是怎么算出

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又快又准确)

(3)幼儿进行相应的运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师生:哇!又大又红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准备摘桃。

(1)老师讲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数字(4、6、

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数是10的桃子。

四.庆丰收:

(1)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小猴们欢天喜地分享劳动的收获与喜

悦。

⑵老师播放轻松的音乐,小猴们稳定情绪,休息吃“桃子”。

五.课后延伸:游戏“卖桃子”。

1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减法。

2、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大胆回答问题。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操作完成后将物品归还原处。

活动准备:

1、焦距准备:2个塑料篓子做“粮仓”、“粮袋”(上面写有10

以内的算式)

2、学具准备:双色圆片10个(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色),算

式卡片若干,飞行棋、汽水盖,塑料碗、扑克牌、红枣等。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游戏:拍手问答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

教师问到:“小朋友,我问你,10可以分成几和几?”幼儿回答:

“老师,告诉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

二、游戏活动。

创设游戏情景:游戏连环套。游戏王国的国王知道小朋友门都喜

欢做游戏,于是国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玩个

够。

1、游戏“双色卡”。有那10个双色卡(正面是红色、反面是蓝

色)向上抛去,双色卡落地后,数一数红色的有多少片,蓝色的有多

少片,红色的和蓝色的合起来有多少片?教师将幼儿说的答案用算式

在黑板上列出来。

2、游戏“扣碗”5人一组,每组准备10个汽水瓶盖,一个塑料

碗,一名幼儿左手向桌面上撒开瓶盖的同时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盖,

大家一起数一数桌上剩下瓶盖,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几个瓶盖,可

以调整瓶盖的总数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

3、游戏“抓抓抓”将小鞋盒挖个洞,里面放10个红枣,请幼儿

将手伸进洞里抓出红枣,数一数抓了几个红枣,算算盒子里还有几个

红枣。

4、游戏“小马运粮食”幼儿分成两队扮演小马运粮食,老师发

出命令后,两队排头跑向“小河边”拿起一袋粮食,“粮食上贴有10

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题目,幼儿将答案填在等于号的后面,跑向“粮

仓”答案正确的才能将粮食袋放到粮仓,再将每队的第二名幼儿上来

运粮食,依次进行,相同时间里哪队云的粮食多为胜利。

三、分组活动。

1、双色圆片游戏,幼儿操作双色圆片完成算式后,把得数填写

在方框里。

2、扑克牌游戏,幼儿两人一组,扑克牌1到10,两人各自抽出

一张牌,比一比谁的大,用大数减去小的数,或者将两张牌合起来列

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戏。2到4人为一组玩飞行棋游戏,每人两次掷2次,

显示的点数相加就是飞机要走的步数,最后谁先到达中点谁就是胜

利。

4、交流小结:

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游戏后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软的、硬的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尝试按玩

具的软硬分类。

2、乐意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大胆表达和表现。

二、活动准备

1、玩具球两个,一软一硬;百宝箱两个。

2、“各种软软的、硬硬的玩具若干。

3、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比一比,初步感知软和硬。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两个球,大家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出示两个小球,比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用手触摸后发现

一个是软的,另一个是硬的)

2、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还带来两个百宝箱,小朋友来摸一下,里面的东西,给

你的感觉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你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2、分一分,给玩具归归类。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可以分成小组,把框子

里的玩具分类,软软的玩具放在软软的家里,硬硬的玩具放在硬硬的

家里。

出示软软的和硬硬的玩具的“家”,幼儿尝试对软硬玩具进行分

类。

4、找一找,巩固软软的和硬硬的。

出示糖果盒,请幼儿每人挑选两颗糖果,一颗软软的,一颗硬硬

的,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四、活动结束

评价

找规律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

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

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

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

有规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图形变魔术

活动目标:

学习从交叉的图形中找出几何图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包含关

系。

观察力和分类能力有所发展。

活动准备:

画有各种图形的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人手一张。

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游戏。

请幼儿都来做小小魔术师,用一张圆形纸变出半圆形或扇形等形

状,幼儿自己探索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来变魔术。

幼儿探索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可变成的图形。

2、“捉迷藏”游戏。

依次出示图一:谁躲在三角形里?有几个三角形?还有什么形

状?

图二:谁躲在长方形里?有几个图形?

图三:谁躲在圆形里?有几个圆形?几个半圆形?

拼图形: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各种物体,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孩子很感兴趣,我利用了游戏的形式学

习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较困难。

图形玩具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颜色的

干扰进行图形的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饰各一个,圆形、方形、三角形

卡片若干,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区域。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图形王国,引出课题。

“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这时,有三个

图形妈妈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逐一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图形

的主要特征)

2、送图形宝宝回家

分别让幼儿拿一种图形送给相应的“图形妈妈”,教幼儿说:“我

把XX形宝宝,送给XX形妈妈。”

3、请幼儿到图形宝宝家做客

亲亲“圆形妈妈”的脸,拍拍“方形妈妈”的肩膀,给“三角形

妈妈梳梳头,捶捶背,跳到圆形宝宝家,飞到方形宝宝家,游到三角

形宝宝家等……

活动延伸:小朋友与各种图形妈妈分别做游戏(方形、圆形、三

角形)

相邻的数

活动名称:《相邻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

相邻数,

2.认识数字9。

3.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

2.数字卡片1-9大小各一套。

活动重点:

能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

相邻数。

活动难点:

认识数字9,并喜欢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

活动过程:

1.了解1-9以内相邻数

(1)师:我们小朋友有相邻朋友,那数字宝宝也有相邻朋友吗?

我们请数字宝宝出来问一问吧?

出示数字卡片1-9(乱排数字顺序)

师:数字宝宝排的队伍出来了,看排的对吗?

让幼儿重新排放数字卡片。

(2)帮助幼儿找出数字宝宝2的相邻朋友

《相邻数》活动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

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

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

是那么容易。

四等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体验四等分的含义,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

整体。

2、发展幼儿操作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熊、蛋糕、各种几何图形、四等分图片。

2、学具:没组放有小蛋糕、几何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熊分蛋糕,引起幼儿学习四等分的兴趣。

师:小熊要把蛋糕分乘一样大的四部分,该怎样分呢?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等分

请幼儿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教师小结使幼儿明白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部分叫四等分。初

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二)图形等分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几何图形。你们能不能把它

们四等分呢?”引导

幼儿把几何图形四等分。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

的分法。

3、教师总结几何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对四等分的含义有

进一步的理解。

(三)比较大小

师:等分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吗?什么地方不一

样?谁大谁小?

启发幼儿观察比较等分前后图形大小的变化。感知整体大于

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理解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判断游戏

教师出示等分、不等分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观察是不是四等分,

为什么?

在判断游戏中巩固幼儿对四等分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等分后的图形再四等分呢?

本次活动在等分游戏中结束。学习四等分

等量判断

活动目标:

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串珠和绳子,画有串珠的纸板,一组画3串串珠。

操作方法:

1、出示3排穿好的串珠,幼儿观察哪两排一样多。引导幼儿数

数再比较。

2、幼儿比较纸板上的串珠,哪两排是一样多,将一样多的珠子

用笔画上线穿起来。

3、同样的方式感知10以内的数量。

认识时间

目标: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

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内容:《时钟》

准备: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过程:一、游戏:猜谜语你见

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二、

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

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

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

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

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

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

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

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

两个0,表示整点)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三个物体对应

活动目标

通过给物品找朋友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复习分类,联系日常

生活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活动重点与难点

如何将相关的物品图片对应摆放。

活动准备

1、“小明家”背景图两幅。(室内、室外)

2、室内放置物品图:床、桌、脸盆、碗。

室外放置物品图:被、椅子、毛巾、筷子。

红线一条、小旗一面。

教具:动物头挂件(小猫、小兔、小狗)(一半幼儿数)

动物的食物:(鱼、萝卜、骨头)(一半幼儿数)

学具:

第一组:将相关物品一一匹配。

每人排列方格板一块、篮子一个、操作插卡图片:

牙膏脸盆花瓶桌子锤

牙刷毛巾花椅子钉

第二组:找朋友。

每人排列方格图一张、篮子一个、操作卡片六对:

床脸盆桌子碗花锤

被毛巾椅子筷子花瓶钉

第三组:找对子。

每人一个分类盒,内有四格,每人四对操作卡片:

床碗桌子脸盆

被筷子椅子毛巾

(白)(绿)(红)(黄)

活动过程集体活动: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用品。

给物品排队。

再认识另几种物品。

学习一一对应排列相关物品的方法。(我们替红线上已经排好队

的物品找朋友,找朋友的时候要有顺序,从红旗这边开始,一个跟一

个地找,找到朋友就“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