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提到,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对他们说,我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是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王小波为此而深深感动了,我也为此而感动。我也想说,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使我们聪明,给我们快乐,历史知识是好的。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过“人是有历史的动物”,史学的起源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传说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比较能确定的早期史官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背诵史实和系谱的瞽矇(他们大概更古老一些);另一种是用文书记事的史官。在古罗马政治学家西塞罗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动物就没必要知道自己的历史,这对它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人类有精神生活、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人性是由历史和传统所塑造的。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科林伍德有言:“严格说来,没有人性这种东西,这一名词所指称的,确切地说,不是人类的本性而是人类的历史。”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也说得很好:“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历史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教导我们要从人的最崇高的潜力和不朽的创造力出发来看待人。割断了数千年的深厚文明,只有“当代”而无“历史”,我们的世界就只是个单薄贫乏的平面。但人类不是这样的,人类的生活有一个千万年的纵深。人们要了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了解各时代、各民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理解。人类一代一代地积累着这些知识和看法,正是它们的总和塑造了人的特质、人类的形象,使我们得以突破“当代”的束缚,知道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尤其是中国人,拥有强烈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个体生命汇入这条长河才能获得永恒,“名垂青史”几乎是人生的最大成功,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贤人们宁肯舍生取义。人们习惯于在历史中寻找自我:君主效法尧舜,大臣自比诸葛,武将则追随岳飞。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凝聚着他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看法。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术,人类生活中有它的一席之地,会有一些人投身其中而以之为事业,也会有人关注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感受千百年的苦难和欢歌,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以至从一片甲骨发现了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了一场战争的过程……是这些吸引了他们,足以使他们执着于此。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从一些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校园为什么会成为“精神家园”的真正原因。(摘编自阎步克《历史是关于理性和良知的训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认为,有的人一生也用不到什么数学知识,但数学知识却是好的知识。B.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明确分为两类:一类背诵史实和系谱;一类是用文书记事。C.人和动物不同,历史对动物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人有精神生活、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人性从历史和传统中来。D.从一片甲骨发现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一场战争的过程……史学这种特有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历史使我们聪明,给我们快乐,历史知识是好的。B.文章第二段引用文德尔班的话,是为了证明史学的起源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的观点。C.文中说只有“当代”而没有“历史”,我们的世界就只是个平面。这是比喻论证的手法。D.文章多处使用排比,使议论的语言富于变化并带有较强的抒情性,增强了论证的感染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塞罗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意指人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历史能满足这种需要。B.知道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这是“当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了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C.中国人拥有强烈厚重的历史感,习惯于在历史中寻找自我。史籍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凝聚着他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看法。D.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始于枯燥艰涩,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进而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培养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模型一直以“黑匣子”的形态让人们感到不安,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强大的模型却是个“黑匣子”。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①,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图由表示对象的节点和表示节点之间关系的边组成。在蛋白质与配体复合物的图表示中,图的边连接蛋白质或配体节点,表示物质的结构,或者蛋白质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GNN模型使用从X射线结构中提取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图,来预测配体亲和力。最近,波恩大学(UniversityofBonn)的化学信息学专家Jürgen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技术,揭示了药物研究中使用的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主要依赖于回忆现有数据,而不是学习特定的化学相互作用,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在医药领域,研究人员正在狂热地寻找有效的活性物质来对抗疾病——哪种药物分子最有效?通常,这些有效的分子(化合物)会对接在蛋白质上,蛋白质作为触发特定生理作用链的酶或受体。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分子还负责阻断体内的不良反应,例如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寻找有效的化合物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哪些分子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然后在实验研究中,更详细地进一步筛选这些候选药物。来自波恩大学化学信息学的研究人员,与罗马Sapienza大学的同事一起,详细分析了图神经网络是否真的学习到了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方法分析了总共六种不同的GNN架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使用从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构中提取的六个经过训练的GNN——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以及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已知,然后,在其他复合物上测试经过训练的GNN,并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如果GNN按照预期行事,它们需要学习化合物和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通过优先考虑特定的相互作用来给出预测。然而,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六个GNN基本上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为了预测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模型主要“记住”了它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相似分子及其结合数据,而不管靶蛋白如何。这些被记住的化学相似性基本上决定了预测。这让人想起“聪明的汉斯效应”——就像那匹看起来会数数的马,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这或许意味着,GNN所谓的“学习能力”可能是站不住脚的,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了,因为可以使用化学知识和更简单的方法进行同等质量的预测。不过,研究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也许通过修改表征和训练技术,这些GNN还能朝着理想的方向进一步改进。(摘编自《机器智能·AI或并未学习》)【注】①图神经网络:开发者将AI发现规律的能力应用于大型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储存着包含各数据点之间关系的信息。两者组合成被称为图神经网络(GNN)的强大新工具。在图神经网络中,被称为“节点”的数据通过被称为“边”的线连接,这使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节点、边或整个图的层面作出有用的预测。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的,却近乎一无所知。B.对接在蛋白质上的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的分子。C.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D.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所有GNN都学会了一些主要集中在配体上的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并成功地做出了准确预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B.研究人员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模型主要依靠训练过程中的“记忆”来作出预测,而不管靶蛋白如何。C.图神经网络(GNN)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预测产生了“聪明的汉斯效应”,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D.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也许意味着GNN还能有进一步的改进。6.结合材料,概括Jürgen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人工智能预测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天深处思范公韩少功①第一次抵达富春江岸,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寻找范仲淹的遗迹。这不仅仅因为我来自洞庭湖畔,熟悉范文正公著名的《岳阳楼记》;也不仅仅因为我曾历访洛阳、苏州等地,对他这位宋学开山的一生轨迹总是充满好奇;更重要的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看来就是给中国文明传统和士大夫操守的立魂之语,是数千年历史暗夜中最耀眼的一道精神闪电。②范仲淹乘坐小船,顺着一江碧水来到浙江桐庐(睦州属地),这是他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中最早的一落,虽时间不长,但已初尝仕途煎熬,锤炼了他的顽强和磊落。富春江在这里蜿蜒流过,草长莺飞,柳垂蝶舞,板桥茅舍,宛若《富春山居图》里那种仙境,很适合文人归隐。不是吗,这俗世红尘的事哪干得完呢?君有道则仕,君无道则隐,前人早就有过适时进退的贴心提醒。但范仲淹似不以为然。他在这里重修旧祠,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赞其不慕功名富贵的“先生之风”,却没打算复制前人。相反,他主张“进亦忧,退亦忧”,即顺境要拼,逆境也要扛,到哪里都活得一个样。特别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越是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倒越是要当硬汉,有担当;知其不可而为;虽千万人逆之,吾往也!③他年幼失父,有一份孤寒和坎坷的经历打底,其实并非不知世事的复杂,故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掐得准各种轻重缓急的分寸,具有丰富的经验,连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但理想者通常的厄运在于,在社会高烈度大危局到来之前,上下同欲的清明务实之风,总是容易为和平时期四面八方的私欲暗流所涣散、所蚕食、所扭曲、所崩坏,因此改革和建设步步艰险。赈灾、治水、削赋、肃贪、兴学、和番、简政、领兵戍边、调解党争……他几乎是最累的一个官。但他干得再好,干得再有理有利有节,连最为欣赏他才华与人品的宋仁宗,受制于各种盘根错节的固化利益关系,很多时候也烦他,不理他,然而又不得不理他。有一次,好友晏殊大惊失色,批评他屡屡直言犯上,将会危及仕途,也会连累亲朋。范仲淹复一封《上资政晏侍郎书》,称“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在他看来,那些越来越多、越来越顺溜、越来越让皇上溺于舒适区的“逊言逊行”,不正是危及社稷的最大危险?相反,忠诚首先是忠直,“危言危行”才是臣子的本分和天职所在。④于是,他一次次受贬降职,以至景祐三年再度出京之时,这位资深老臣和士林领袖,那么多的盟友、同僚、弟子、乡党,竟无人敢来送别。⑤他最终病逝徐州,享年六十四岁,仅留下家中几许义田以助乡间弱小。⑥宋仁宗大概后来也有几许愧疚。他在范公死后亲书“褒贤之碑”,加上一大堆追赠的官职、爵位、谥号,可惜都来得太迟了。⑦仁宗算不上一个昏君,那些与范公过不去、或总是不沾边的,也并非都是小人,他们充其量只是平庸而已。直到滚滚狼烟遮云蔽日,直到外寇铁蹄踏破山河,一个富足、强大、优雅而精致的北宋帝国轰然坍塌,他们这才体会到平庸之恶,才明白范仲淹所昭示的忠直之道是何等珍贵。⑧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选自2023年11月12日《湖南日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抵达富春江岸,最想做的就是寻访范仲淹的遗迹。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熟悉《岳阳楼记》,并对范仲淹的一生充满好奇。B.作者写范仲淹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而他自己却坚持“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则,表现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质。C.作者写范仲淹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连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突出了范仲淹的济世之才。D.文章以“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作结,思人、感时、忧世,万千感慨尽在其中,言简义丰,耐人寻味。8.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9.范仲淹在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作者为什么从他“最早的一落”写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不能记其始终。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朱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以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卒。(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史官实录A多阙B诸镇C因时D倔起E自非有大善恶F暴着于世者G不能H记其始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把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率领,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字意义不相同。B.亲疏,亲近和疏远,是一组反义词,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一词用法相同。C.通于契丹,和契丹勾结,“青,取之于蓝”中“取之于蓝”表示从蓼蓝中取得,两者结构相同。D.之,到、去之意,文中“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意思是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送安从进到镇(赴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末天下太乱,黄巢攻陷京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与了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过程。B.拓跋思谏去世后,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梁拜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拓跋彝昌被作乱的将领高宗益杀死。C.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去世,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并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了李彝超留后的官职,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D.李彝超从关外招引党项人,在安从进等人运粮的道路上抢劫,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民众怨声载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2)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其三、其五)杨万里其二田塍莫笑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岭脚置锥①聊结屋,尽驱柿栗上山颠。其三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乃是山农垦斜崦②,倚锄无力正无聊。其五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溪面只消横一枧③,水从空里过如飞。注释:①置锥:即“置锥之地”,本意是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②斜崦:陡峭的山坡。③枧:过水槽。14.下列对这几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驱”字用得非常巧妙,仿佛柿树栗树本来不愿上山,而是像牛羊一样被人赶上山去的,给诗平添了几分趣味。B.第二首诗中的“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两句,表面写沙鸥,实际描写山农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的辛苦。C.第三首诗写秧田和水源,“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在明快色调中蕴含了对山农的劳动和智慧的赞颂之情。D.本来是静的景物,诗人准确地摄下了动的画面,如“水从空里过如飞”;本来是静的景物,他也能写活,如“尽驱柿栗上山颠”。15.前两首诗是怎样极写山农对土地的珍惜利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口吻表达出不解,意味尤为深长。(2)《诗经·氓》将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被弃后再涉淇水返回娘家的情景。(3)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典故寄托了对朋友的怀念和自己长期被贬谪在外、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湖北的春运期间,一场()的暴雪让原本繁忙的高铁线路陷入了停滞。一列列原本满载着()的乘客的列车,不得不停在铁轨上,等待风雪的过去。乘客的回家梦陡然被冰冻,抱怨和失望如漫天大雪纷纷扬扬。然而,就在这冰天雪地的绝望荒原上,一列列绿皮火车却迎着风雪向他们奔驰而来。这是来自“春天”的火车,“换乘”他们回家的梦,融化他们冰冻的心。乘客们不禁感慨道:“(),无比温暖!”这不仅仅是对那一列列绿皮火车的赞美,更是对在这场考验中,每一个()的铁路工作人员的致敬。当高铁列车因为暴雪而无法正常运行时,绿皮火车成为了春运的主力。它穿越风雪,驶过山川,将人们带回家。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绿皮火车成为了春运的象征,同时也引发了【甲】。①此事件的出现,②让人们重新审视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③高铁的出现,④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速便捷,⑤并且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乙】;高铁的速度过快,让人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高铁的车厢里,人们低头玩手机,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疏远。而绿皮火车,则是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它的票价相对便宜,让更多的人能够承担得起;它的速度适中,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美景;它的车厢里,人们相互交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绿皮火车,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回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下,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绿皮火车【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坚守和奉献,代表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维护。为什么高铁上的人很安静,而火车上的人却是叽叽喳喳的?有这样一个高赞的回答:因为高铁坐的是“儿女”,火车坐的是“父母”;(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高铁很快,快的让你记不起邻座的样子,火车很慢,慢到你可以听一个人讲完他的一生。17.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18.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加点句的“而”与“他虽然年纪小,而思维成熟”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B.加点句“则”与“如果不努力学习,则会落后”中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C.加点句的“也”与“即使老师不在;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D.加点字中“与”与“一个人的学识与能力同等重要”中的“与”意义和用法相同。20.请在【甲】【乙】【丙】处分别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21.高铁与绿皮火车,引发我们许多的感悟,请以“高铁是……,火车是……”为句式,在文中画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字数基本相同,内容符合文意。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输入“疯子”“傻子”和“喷子”三个词汇,下面是由AI生成的一段文字:“疯子”“傻子”和“喷子”是三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不同类型的人。“疯子”通常指行为或思维异常、不理智或失去控制的人。“傻子”通常指智力或判断力相对较低、不够聪明或容易受骗的人。“喷子”通常指那些喜欢胡乱批评、指责或攻击他人的人。这些词语的使用往往是主观的,而且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语境。尼采在傻子眼里就是疯子;马斯克在喷子嘴里就是傻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不能简单地用这些词语来概括。在交流和讨论中,我们应该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避免轻易地给他人贴上标签或对他人进行贬低。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以理性和客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凉山州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提到,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对他们说,我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是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王小波为此而深深感动了,我也为此而感动。我也想说,史学是许许多多学问中的一种,它使我们聪明,给我们快乐,历史知识是好的。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说过“人是有历史的动物”,史学的起源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传说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比较能确定的早期史官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背诵史实和系谱的瞽矇(他们大概更古老一些);另一种是用文书记事的史官。在古罗马政治学家西塞罗看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动物就没必要知道自己的历史,这对它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人类有精神生活、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人性是由历史和传统所塑造的。人类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诉诸历史。科林伍德有言:“严格说来,没有人性这种东西,这一名词所指称的,确切地说,不是人类的本性而是人类的历史。”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也说得很好:“对于我们的自我认识来说,没有任何现实比历史更为重要了。”历史显示了人类最广阔的境界,提供着生活所依据的传统,指点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现世,教导我们要从人的最崇高的潜力和不朽的创造力出发来看待人。割断了数千年的深厚文明,只有“当代”而无“历史”,我们的世界就只是个单薄贫乏的平面。但人类不是这样的,人类的生活有一个千万年的纵深。人们要了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了解各时代、各民族对真善美、假恶丑的不同理解。人类一代一代地积累着这些知识和看法,正是它们的总和塑造了人的特质、人类的形象,使我们得以突破“当代”的束缚,知道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尤其是中国人,拥有强烈厚重的历史感。历史有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和未来。个体生命汇入这条长河才能获得永恒,“名垂青史”几乎是人生的最大成功,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贤人们宁肯舍生取义。人们习惯于在历史中寻找自我:君主效法尧舜,大臣自比诸葛,武将则追随岳飞。浩如烟海的史籍之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凝聚着他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看法。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学术,人类生活中有它的一席之地,会有一些人投身其中而以之为事业,也会有人关注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感受千百年的苦难和欢歌,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以至从一片甲骨发现了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了一场战争的过程……是这些吸引了他们,足以使他们执着于此。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从一些枯燥艰涩的东西开始,去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逐渐去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去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去培养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的校园为什么会成为“精神家园”的真正原因。(摘编自阎步克《历史是关于理性和良知的训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认为,有的人一生也用不到什么数学知识,但数学知识却是好的知识。B.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不仅出现时间早,而且明确分为两类:一类背诵史实和系谱;一类是用文书记事。C.人和动物不同,历史对动物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但人有精神生活、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人性从历史和传统中来。D.从一片甲骨发现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一场战争的过程……史学这种特有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历史使我们聪明,给我们快乐,历史知识是好的。B.文章第二段引用文德尔班的话,是为了证明史学的起源几乎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的观点。C.文中说只有“当代”而没有“历史”,我们的世界就只是个平面。这是比喻论证的手法。D.文章多处使用排比,使议论的语言富于变化并带有较强的抒情性,增强了论证的感染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塞罗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意指人有自我认识的需要,而历史能满足这种需要。B.知道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这是“当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了解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C.中国人拥有强烈厚重的历史感,习惯于在历史中寻找自我。史籍中潜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凝聚着他们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特有看法。D.史学提供一种特有的训练,始于枯燥艰涩,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进而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培养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王小波在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里面认为”错,根据“他的大学数学老师对他们说”等内容,可知这不是王小波的观点。B.“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错,根据“传说中国在黄帝时就有了史官”可知这只是“传说”而非史实;“而且明确分为两类”错,是“比较能确定的早期史官大概有两种”。D.“史学这种特有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错,根据“是这些吸引了他们,足以使他们执着于此”“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可知“从一片甲骨发现一个古国的存在,由一块碑文澄清一场战争的过程……”只是“吸引了他们”;“理性和良知的训练”,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东西”。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开门见山”错,文章从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谈起,然后引入“历史”的话题,因此不是“开门见山”。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这是‘当代’赋予我们的任务”错,根“知道我们正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可知是历史赋予的,而不是“当代”赋予的。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模型一直以“黑匣子”的形态让人们感到不安,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强大的模型却是个“黑匣子”。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①,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图由表示对象的节点和表示节点之间关系的边组成。在蛋白质与配体复合物的图表示中,图的边连接蛋白质或配体节点,表示物质的结构,或者蛋白质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GNN模型使用从X射线结构中提取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图,来预测配体亲和力。最近,波恩大学(UniversityofBonn)的化学信息学专家Jürgen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技术,揭示了药物研究中使用的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的运行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主要依赖于回忆现有数据,而不是学习特定的化学相互作用,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在医药领域,研究人员正在狂热地寻找有效的活性物质来对抗疾病——哪种药物分子最有效?通常,这些有效的分子(化合物)会对接在蛋白质上,蛋白质作为触发特定生理作用链的酶或受体。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分子还负责阻断体内的不良反应,例如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寻找有效的化合物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哪些分子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然后在实验研究中,更详细地进一步筛选这些候选药物。来自波恩大学化学信息学的研究人员,与罗马Sapienza大学的同事一起,详细分析了图神经网络是否真的学习到了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方法分析了总共六种不同的GNN架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使用从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构中提取的六个经过训练的GNN——化合物的作用方式以及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已知,然后,在其他复合物上测试经过训练的GNN,并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如果GNN按照预期行事,它们需要学习化合物和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通过优先考虑特定的相互作用来给出预测。然而,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六个GNN基本上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为了预测分子与靶蛋白的结合强度,模型主要“记住”了它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化学相似分子及其结合数据,而不管靶蛋白如何。这些被记住的化学相似性基本上决定了预测。这让人想起“聪明的汉斯效应”——就像那匹看起来会数数的马,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这或许意味着,GNN所谓的“学习能力”可能是站不住脚的,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了,因为可以使用化学知识和更简单的方法进行同等质量的预测。不过,研究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也许通过修改表征和训练技术,这些GNN还能朝着理想的方向进一步改进。(摘编自《机器智能·AI或并未学习》)【注】①图神经网络:开发者将AI发现规律的能力应用于大型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储存着包含各数据点之间关系的信息。两者组合成被称为图神经网络(GNN)的强大新工具。在图神经网络中,被称为“节点”的数据通过被称为“边”的线连接,这使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节点、边或整个图的层面作出有用的预测。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AI)一直在迅速发展,但对人类来说,AI到底从数据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作出推理的,却近乎一无所知。B.对接在蛋白质上的可能的化合物数量巨大,因此研究人员使用AI模型来预测最能与各自的靶蛋白对接并牢固结合的分子。C.研究人员使用他们专门开发的“EdgeSHAPer”程序,可以判断GNN是否学习了化合物和蛋白质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D.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所有GNN都学会了一些主要集中在配体上的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并成功地做出了准确预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人工智能发展以来,药物发现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与AI相关的技术。比如图神经网络(GNN),适用于预测某种分子与靶蛋白结合的强度。B.研究人员使用EdgeSHAPer分析GNN如何产生预测,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模型主要依靠训练过程中的“记忆”来作出预测,而不管靶蛋白如何。C.图神经网络(GNN)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预测产生了“聪明的汉斯效应”,实际上是根据搭档面部表情和手势的细微差别,来推断出预期的结果。D.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另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也许意味着GNN还能有进一步的改进。6.结合材料,概括JürgenBajorath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人工智能预测的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果。【答案】4.D5.C6.①人工智能模型主要依赖于回忆现有数据,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性。②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③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所有GNN都学会了……并成功地做出了准确预测”错。根据“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可知,选项扩大范围,变“大多数”为“所有”,变“只学会”为“都学会”,且“成功地做出了准确预测”于文无据。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C.“图神经网络(GNN)在药物发现研究中的预测产生了‘聪明的汉斯效应’”错。根据“这让人想起‘聪明的汉斯效应’”可知,文章只是将图神经网络预测的依据与“聪明的汉斯效应”做类比,并不是说其预测产生了“聪明的汉斯效应”。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仔细阅读并理解材料,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观点和发现,注意区分事实和推断。然后基于提取的信息和逻辑关系,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概括即可。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主要依赖于回忆现有数据,而不是学习特定的化学相互作用,来预测药物的有效性”,可分析得出第①点。根据“根据研究小组的分析……大多数GNN只学会了一些蛋白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集中在配体上”,可分析得出第②点。根据“研究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当测试化合物的效力增加时,模型倾向于学习到更多的相互作用”,可分析得出第③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天深处思范公韩少功①第一次抵达富春江岸,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去寻找范仲淹的遗迹。这不仅仅因为我来自洞庭湖畔,熟悉范文正公著名的《岳阳楼记》;也不仅仅因为我曾历访洛阳、苏州等地,对他这位宋学开山的一生轨迹总是充满好奇;更重要的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看来就是给中国文明传统和士大夫操守的立魂之语,是数千年历史暗夜中最耀眼的一道精神闪电。②范仲淹乘坐小船,顺着一江碧水来到浙江桐庐(睦州属地),这是他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中最早的一落,虽时间不长,但已初尝仕途煎熬,锤炼了他的顽强和磊落。富春江在这里蜿蜒流过,草长莺飞,柳垂蝶舞,板桥茅舍,宛若《富春山居图》里那种仙境,很适合文人归隐。不是吗,这俗世红尘的事哪干得完呢?君有道则仕,君无道则隐,前人早就有过适时进退的贴心提醒。但范仲淹似不以为然。他在这里重修旧祠,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赞其不慕功名富贵的“先生之风”,却没打算复制前人。相反,他主张“进亦忧,退亦忧”,即顺境要拼,逆境也要扛,到哪里都活得一个样。特别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越是遭遇人生的至暗时刻,倒越是要当硬汉,有担当;知其不可而为;虽千万人逆之,吾往也!③他年幼失父,有一份孤寒和坎坷的经历打底,其实并非不知世事的复杂,故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掐得准各种轻重缓急的分寸,具有丰富的经验,连同时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但理想者通常的厄运在于,在社会高烈度大危局到来之前,上下同欲的清明务实之风,总是容易为和平时期四面八方的私欲暗流所涣散、所蚕食、所扭曲、所崩坏,因此改革和建设步步艰险。赈灾、治水、削赋、肃贪、兴学、和番、简政、领兵戍边、调解党争……他几乎是最累的一个官。但他干得再好,干得再有理有利有节,连最为欣赏他才华与人品的宋仁宗,受制于各种盘根错节的固化利益关系,很多时候也烦他,不理他,然而又不得不理他。有一次,好友晏殊大惊失色,批评他屡屡直言犯上,将会危及仕途,也会连累亲朋。范仲淹复一封《上资政晏侍郎书》,称“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在他看来,那些越来越多、越来越顺溜、越来越让皇上溺于舒适区的“逊言逊行”,不正是危及社稷的最大危险?相反,忠诚首先是忠直,“危言危行”才是臣子的本分和天职所在。④于是,他一次次受贬降职,以至景祐三年再度出京之时,这位资深老臣和士林领袖,那么多的盟友、同僚、弟子、乡党,竟无人敢来送别。⑤他最终病逝徐州,享年六十四岁,仅留下家中几许义田以助乡间弱小。⑥宋仁宗大概后来也有几许愧疚。他在范公死后亲书“褒贤之碑”,加上一大堆追赠的官职、爵位、谥号,可惜都来得太迟了。⑦仁宗算不上一个昏君,那些与范公过不去、或总是不沾边的,也并非都是小人,他们充其量只是平庸而已。直到滚滚狼烟遮云蔽日,直到外寇铁蹄踏破山河,一个富足、强大、优雅而精致的北宋帝国轰然坍塌,他们这才体会到平庸之恶,才明白范仲淹所昭示的忠直之道是何等珍贵。⑧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选自2023年11月12日《湖南日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抵达富春江岸,最想做的就是寻访范仲淹的遗迹。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熟悉《岳阳楼记》,并对范仲淹的一生充满好奇。B.作者写范仲淹纪念东汉大隐严子陵,而他自己却坚持“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则,表现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质。C.作者写范仲淹为官处事“有经有权,道术兼通”,连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也都深为折服,突出了范仲淹的济世之才。D.文章以“呜呼!江上千年渔火忽,何人深夜梦汴京?”作结,思人、感时、忧世,万千感慨尽在其中,言简义丰,耐人寻味。8.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9.范仲淹在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作者为什么从他“最早的一落”写起?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答案】7.A8.这句话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范仲淹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困境。其中,“上下同欲”与“私欲暗流”形成对比,揭示了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冲突;“所涣散、所蚕食、所扭曲、所崩坏”则通过排比手法,强调了这种冲突对改革和建设造成的巨大阻碍。最后,“最累的一个官”是对范仲淹在这种环境下坚持改革和建设的艰辛和不易的概括,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9.①这是为了突出范仲淹在仕途上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尽管他早期就遭遇了仕途的挫折,但他并没有选择归隐,而是坚持“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则,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职责。②这有助于展现范仲淹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和责任感。在遭遇人生至暗时刻时,他更是选择成为硬汉,有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是他一生行为的缩影。③这也为后文范仲淹在仕途上的多次大起大落以及他坚守忠直之道、为民请命的形象塑造提供了铺垫和背景。通过回顾他早期的经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后来的行为和选择。【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熟悉《岳阳楼记》,并对范仲淹的一生充满好奇”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作者想要寻访范仲淹遗迹的主要原因是敬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上下同欲”“私欲暗流”运用对比的修辞,把“上下同欲的清明务实之风”与“和平时期四面八方的私欲暗流”进行对比,揭露了人们心中的理想天国与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之情。“所涣散、所蚕食、所扭曲、所崩坏”运用排比的修辞,揭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对改革和建设造成的巨大阻碍,全面展现了范仲淹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作者总结范仲淹是“最累的一个官”,表达对范仲淹默默工作的肯定,是对范仲淹在种种艰难困苦环境下仍然坚持自己初心、努力工作的艰辛和不易的概括,表达了对他的崇拜和敬仰。【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锤炼了他的顽强和磊落”,作者从范仲淹“最早的一落”写起,是为了突出范仲淹在仕途上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顺境要拼,逆境也要扛,到哪里都活得一个样”,范仲淹一直怀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尽管他早期就遭遇了艰难困苦,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则,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职责,是一个有担当的硬汉。“这俗世红尘的事哪干得完呢”,即使有千万人退缩,范仲淹仍然一往无前的拼搏着,表现了范仲淹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和责任感。在遭遇人生至暗时刻时,他“越是要当硬汉,有担当”,知其不可而为之,文人的傲骨他从未失去,这种精神是他一生行为的缩影,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范仲淹在仕途上多次大起大落,这“最早的一落”不仅为后文范仲淹在仕途上的多次大起大落做了铺垫,更为他坚守忠直之道、为民请命的形象塑造提供了背景。范仲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文有治国的本领,武能阻击西夏来犯,在蝗灾治理和水灾治理方面更是杰出,上对君主忠心耿耿,下队百姓无比仁慈。范仲淹被宰相诬陷两次,他也没有畏惧强权势力,虽然被贬,但是内心依然无比淡然宁静。通过回顾他早期的经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后来的种种做法和表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仁福,不知其世家。当唐僖宗时,有拓跋思敬者,为夏州偏将,后以与破黄巢功,赐姓李氏,拜夏州节度使。思敬卒,乾宁二年,以其弟思谏为节度使。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不能记其始终。是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诸镇之兵,四面并起而交争,独灵、夏未尝为唐患,而亦无大功。朱玫之乱,思敬与鄜州李思孝皆以兵屯渭桥。其后,黄巢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会诸镇兵讨贼,思敬与破巢复京师,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梁开平二年,思谏卒,军中立其子彝昌为留后,梁即拜彝昌节度使。明年,其将高宗益作乱,杀彝昌。是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戍兵于外,军中乃迎仁福立之,不知其于思谏为亲疏也。是岁四月,拜仁福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终梁之世,奉正朔而已。是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数会兵攻仁福,梁辄出兵救之。仁福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其子彝超自立为留后。自仁福时,边将多言仁福通于契丹,恐为边患。明宗因其卒,乃以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徙彰武安从进代之。恐彝超不受代,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彝超果不受代,从进与彦稠以兵围之,百馀日不克。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自陕以西,民运斗粟束刍,其费数千,人不堪命,道路愁苦。明宗遂释不攻,以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卒。(节选自《新五代史·卷四十·杂传第二十八》,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史官实录A多阙B诸镇C因时D倔起E自非有大善恶F暴着于世者G不能H记其始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把的意思,这里引申为率领,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字意义不相同。B.亲疏,亲近和疏远,是一组反义词,与《出师表》中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一词用法相同。C.通于契丹,和契丹勾结,“青,取之于蓝”中“取之于蓝”表示从蓼蓝中取得,两者结构相同。D.之,到、去之意,文中“遣邠州药彦稠以兵五万送从进之镇”的意思是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送安从进到镇(赴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末天下太乱,黄巢攻陷京城,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与了打败黄巢、收复京城的过程。B.拓跋思谏去世后,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梁拜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拓跋彝昌被作乱的将领高宗益杀死。C.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去世,任命他的儿子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并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了李彝超留后的官职,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D.李彝超从关外招引党项人,在安从进等人运粮的道路上抢劫,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民众怨声载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皆未尝有所可称,故思敬之功过不显而无传。(2)夏州城壁素坚,故老传言赫连勃勃蒸土筑之,从进等穴地道,凿不能入。【答案】10.BEG11.B12.C13.(1)然而他们都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功绩,所以拓跋思敬的世系和功过都不显著,也就没有传记留下来。(2)夏州的城墙向来坚固,据传说赫连勃勃是用蒸过的泥土筑成的,安从进等人挖地道,无法挖进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史官的实录大多阙失,各节镇凭借时机崛起,如不是有大善大恶昭着于世的,就无法从头到尾地记述。“史官实录多阙”主谓结构,“多阙”是对“实录”的说明,其后断开,选B;“诸镇因时倔起”句式完整,其后断开,选E;“自非有大善恶暴着于世者”省略主语“诸镇”;“……者”,一般置于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其后断开,选G。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的“以”介词,用来表示原因或理由,即“因为”或“由于”。句意:拓跋思敬和鄜州李思孝都率兵屯驻在渭桥。/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B.错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存亡”是偏义副词,偏重指灭亡。句意:不知道他跟拓跋思谏的亲疏关系怎样。/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C.正确。“通于契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契丹通”;“取之于蓝”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蓝取之”。句意:边将多说李仁福和契丹勾结。/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以此来消除李仁福造成的边患”错误,原文“彝超外招党项,抄掠从进等粮道”可知,安从进与李彝超互换驻防是唐明宗为了防止李彝超勾结党项。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未尝”,没有;“称”,称赞;“传”,文字记载。(2)“素”,向来;“穴”,打洞,钻洞;“凿”,挖。参考译文:李仁福,不知道他的家世。当唐僖宗时,有个叫拓跋思敬的人,任夏州偏将,后来因参加攻破黄巢有功,赐姓李氏,拜为夏州节度使。拓跋思敬死,乾宁二年,任命他的弟弟托跋思谏为节度使。自从唐末天下大乱以来,史官的实录大多阙失,各节镇凭借时机崛起,如不是有大善大恶昭着于世的,就无法从头到尾地记述。这时,兴元、凤翔、邠宁、鄜坊、河中、同华各镇的军队,四面并起而交相争斗,只有灵夏没有成为唐的祸患,但也没有大的功劳。朱玫作乱,拓跋思敬和鄜州李思孝都率兵屯驻在渭桥。后来,黄巢攻陷京师,王重荣、李克用等人会同各镇的军队讨伐贼军,拓跋思敬参加攻破黄巢收复京师,但都不曾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因此托跋思敬的世次、功过都不清楚而没有传下来。梁开平二年,拓跋思谏死,军中立他的儿子拓跋彝昌为留后。随即授官拓跋彝昌为节度使。第二年,他的将领高宗益作乱,杀掉拓跋彝昌。这时,李仁福任蕃部指挥使,带兵戍守在外,军中于是迎接李仁福拥立他,不知道他跟拓跋思谏的亲疏关系怎样。这年四月,授官李仁福为检校司空、定难军节度使。在整个梁代,奉行唐朝历法罢了。这时,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多次合兵攻打李仁福,梁就出兵救他。李仁福累官到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为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死,他的儿子李彝超自任为留后。从李仁福时起,边将多说李仁福和契丹勾结,恐怕会造成边患。唐明宗藉他死的机会,于是任李彝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而调彰武军安从进代替他。怕李彝超不接受替代,派邠州药彦稠率兵五万人送安从进赴任。李彝超果然不接受替代,安从进和药彦稠率兵包围他,一百多天不能攻克。夏州城墙历来坚牢,老人们传说是赫连勃勃蒸土修筑的,安从进等人挖地道,挖到城下坚如铁石,凿不能入。李彝超从关外招党项,抄掠安从进等人运粮的路,从陕州以西,老百姓运送一斗粮一束草料,花费数千钱,人们受不了,一路上都是愁苦之声。唐明宗于是放弃而不攻打,任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清泰二年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其三、其五)杨万里其二田塍莫笑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岭脚置锥①聊结屋,尽驱柿栗上山颠。其三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乃是山农垦斜崦②,倚锄无力正无聊。其五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到得西?溪面只消横一枧③,水从空里过如飞。注释:①置锥:即“置锥之地”,本意是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②斜崦:陡峭的山坡。③枧:过水槽。14.下列对这几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诗中“驱”字用得非常巧妙,仿佛柿树栗树本来不愿上山,而是像牛羊一样被人赶上山去,给诗平添了几分趣味。B.第二首诗中的“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两句,表面写沙鸥,实际描写山农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的辛苦。C.第三首诗写秧田和水源,“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在明快的色调中蕴含了对山农的劳动和智慧的赞颂之情。D.本来是静的景物,诗人准确地摄下了动的画面,如“水从空里过如飞”;本来是静的景物,他也能写活,如“尽驱柿栗上山颠”。15.前两首诗是怎样极写山农对土地的珍惜利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D15.(1)杨诗以夸张的手法极言田埂之细,突出土地的稀缺和珍贵。接着,“便是桑园与菜园”一句表明,即便土地有限,山农们还是将其充分利用,种植了各种农作物。最后,“尽驱柿栗上山颠”一句则进一步体现了山农们对每一寸土地的珍视和利用,他们将柿树栗树种到了山巅之上,不浪费任何一寸可耕种的土地。(2)《其三》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山农对土地的珍惜。诗中的“垦斜崦”表明,山农们不仅在平地上耕种,还将垦荒的范围扩大到了陡峭的山坡。这既显示了土地的稀缺,也体现了山农们对土地的极度渴求和珍惜。【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在于本来是静的景物”错。“水从空里过如飞”是动的景物,应改为“在于本来是动的景物”。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首前两句写不要说田塍比屋上的木椽还细,那也是桑园和菜园啊。“细于椽”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山农居然在比椽子还细的田塍上开出了菜园桑园,表现了山农对土地的珍惜及其超高的利用率。“置锥聊结屋”,农民在岭脚留出一点仅可“置锥”的地方,准备搭房子,此处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山农缩减居住面积的场景。显而易见,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扩大耕地面积。“尽驱柿栗上山颠”使用拟物手法,写农民把本来应该种在屋子周围的柿栗一股脑儿赶到上顶上去了,目的是不浪费任何一寸可耕种的土地。“沙鸥数个点山腰,一足如钩一足翘”,作者走在桑茶坑道中,远远望去,星星点点,半山腰中停留着数个“沙鸥”,他们一足钩住山岩,另一足却无站立之处,只好翘在半空中。写沙鸥,形态逼真。走近一看,“乃是山农垦斜崦,倚锄无力政无聊”,原来是山农在陡斜山坡间开垦荒地。这里运用拟物手法,把陡峭山坡上垦土的山农说成是沙鸥,极写山农连陡坡上的隙地也不放过。可见山农对土地是多么珍惜,多么充分利用,也表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渴求。(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表达出不解,意味尤为深长。(2)《诗经·氓》将淇水作为背景贯穿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写女子被弃后再涉淇水返回娘家的情景。(3)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典故寄托了对朋友的怀念和自己长期被贬谪在外、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其险也如此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③.淇水汤汤④.渐车帷裳⑤.怀旧空吟闻笛赋⑥.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嗟尔”“汤”“渐”“吟”“赋”“翻”。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湖北的春运期间,一场()的暴雪让原本繁忙的高铁线路陷入了停滞。一列列原本满载着()的乘客的列车,不得不停在铁轨上,等待风雪的过去。乘客的回家梦陡然被冰冻,抱怨和失望如漫天大雪纷纷扬扬。然而,就在这冰天雪地的绝望荒原上,一列列绿皮火车却迎着风雪向他们奔驰而来。这是来自“春天”的火车,“换乘”他们回家的梦,融化他们冰冻的心。乘客们不禁感慨道:“(),无比温暖!”这不仅仅是对那一列列绿皮火车的赞美,更是对在这场考验中,每一个()的铁路工作人员的致敬。当高铁列车因为暴雪而无法正常运行时,绿皮火车成为了春运的主力。它穿越风雪,驶过山川,将人们带回家。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绿皮火车成为了春运的象征,同时也引发了【甲】。①此事件的出现,②让人们重新审视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③高铁的出现,④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速便捷,⑤并且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乙】;高铁的速度过快,让人们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高铁的车厢里,人们低头玩手机,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疏远。而绿皮火车,则是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它的票价相对便宜,让更多的人能够承担得起;它的速度适中,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沿途的美景;它的车厢里,人们相互交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绿皮火车,成为了人们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回忆。在现代化的浪潮下,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绿皮火车【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坚守和奉献,代表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维护。为什么高铁上的人很安静,而火车上的人却是叽叽喳喳的?有这样一个高赞的回答:因为高铁坐的是“儿女”,火车坐的是“父母”;(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高铁很快,快的让你记不起邻座的样子,火车很慢,慢到你可以听一个人讲完他的一生。17.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18.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加点句的“而”与“他虽然年纪小,而思维成熟”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