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期中复习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期中复习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期中复习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期中复习检测卷-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府校区墨泽教育圈期中综合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评价错题一、积累运用(25分)1.请阅读小语写的这篇日记,回答下面问题。(10分)今天是2023年4月8日,清明节刚过不久,正是草长莺飞、草绿花香的日子,学校开展了“爱心义卖”活动。我打算捐出最爱的两栖坦克,①所标价格比原价减少一倍。妈妈说:“你不必把这么贵重的东西拿出去卖。”妈妈觉得我不懂人情世故,②可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我觉得她不理解爱心义卖的意义。刚到活动现场,我就看到几十个班级的摊位绕操场一周,气势盛大无比。我被深深震撼了。大家在摊位前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吸引同学前来购物。瞧!有人在表演长沙花鼓戏《刘海砍樵》,扮相地道!也有穿奇装异服的同学在那里嬉戏打闹,甚至装鬼吓人,真是令人难以相信。我们班最有特色的义卖活动是“套圈取物”。大家不知道怎么玩,我自告奋勇地大声解说:首先,;其次,;然后,;最后,。

时间过得真快,③广播里传来了“今天的义卖活动到此结束”,整个义卖现场的叫卖声突然停止下来,④大家依依不舍且井然有序地离开了活动现场。我在草坪上缓步寻一处幽悄,回味今天有趣的活动。义卖活动,使我树立了积小善成大爱的意识,增强了集体责任感。我开始期待下次的义卖活动。(1)下列是小语对日记中加点词语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两栖”中的“栖”读“qī”。可见部分形声字按照声旁发音可能是错的,如“狩猎”的“狩”读“shòu”,“脑畔”的“畔”读“pàn”。B.“人情世故”中的“世故”注意不要写成“事故”,因为“世故”的意思是“处世经验”。要根据词语的整体含义来区分字形,如“次第”“凋零”等。C.有的同学易把“震撼”的“撼”写成“憾”,是因为没有准确理解“撼”的意思是“摇,摇动”。可根据部首准确记忆字形,如“辐射”的“辐”。D.“幽悄”中的“悄”读“qiāo”。当“悄”意思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时读“qiāo”;当意思是“忧愁”时读“qiǎo”,如“悄然落泪”。(2)小语把画横线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替换,下列错误的一项是()(2分)A.“盛大无比”换成“磅礴”。B.“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C.“难以相信”换成“叹为观止”。D.“突然停止下来”换成“戛然而止”。(3)这篇日记中有四个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下列是“套圈取物”的四个步骤,依次填入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站在横线外,不得踩线②把环扔出去,套中什么就可以拿什么③购买套圈用的环,两块钱一个④连续套得两个物品的,奖励再套一次的机会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5)这篇日记涉及不少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解读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日记第一段可推测出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发生的时间在清明与春分之间。B.当顾客来到摊位前时,摊主可以说“欢迎惠顾”。C.“草长莺飞、草绿花香”属物候现象,竺可桢在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中对此进行了准确而又生动的介绍。D.长沙花鼓戏是富有民间色彩的传统戏剧,其表演风格明快、活泼,与刘成章所写的散文《安塞腰鼓》中安塞腰鼓的表演风格不一样。2.古诗文默写。(8分)本真诗文示初心。“,胡为乎泥中?”(《式微》)表达了劳役者的痛心;“,悠悠我思”(《子衿》)穿越千年岁月,投递出一份思恋之人的痴心;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流露出一丝被贬后悲凉凄怆的真心;“,”(《关雎》)是小伙子对美丽贤淑的姑娘的爱心;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的用心。

3.洋芋也叫“土豆”“马铃薯”,深受人们的喜爱。班级开展了关于洋芋的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问题。(7分)【材料一·数学统计】2022年云南洋芋种植面积情况调查【材料二·生物实验】洋芋喜冷凉气候,最佳贮存温度为0—4℃,块茎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17℃,生育期间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宜。【材料三·地理观测】曲靖位于云南省东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约为14.5℃。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合部,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1—21℃。【材料四·化学分析】洋芋主要成分是淀粉,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它能促进消化,排泄毒素,宽肠通便。另外,它供给的黏液蛋白,能促进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土豆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的作用。(1)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你的探究结果。(2分)(2)为了助农兴农,班级打算举行“为洋芋拼单”的模拟带货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为曲靖和昭通的洋芋写一段宣传语。(3分)(3)小语听说朱有勇院士曾专门做过洋芋种植的研究,打算去采访他。请参考以下链接资料,为小语设计两个采访问题。(2分)【链接资料】朱有勇院士紧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他常年走进村寨做调研,跑遍山头搞研究,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他构建的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促进农民增收228.8亿元,用科技力量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①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6题。(15分)扁担李汉荣①人们都知道扁担,是用来挑水、挑货物的。但是,还有一种扁担,严格一些说不能叫扁担,而应该叫“尖担”。尖担,形状类似扁担,但两头是尖的。为什么两头要削尖?那时上山割柴采青,柴、草用草绳、棕绳或藤条捆成两捆,尖担的两头各扎进一个柴捆,然后翻山越岭就挑回家了。几十年前山上还有不少狼和熊,割柴采青的乡亲经常遭遇它们的袭击,这两头尖的尖担就成了防卫的武器。②我小时候也随父亲上山割过柴,采过青,使用的就是这种尖担。第一次从几十里外的大山把柴挑回家,父亲特意用秤称了重量,是五十三斤,当时我才满十三岁。以后挑回家的柴就增加到六十多斤,七十多斤,八十多斤,在我快满二十岁的时候,挑回的柴曾经达到一百二十三斤。那时候我就很高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很有“成就感”。那时候人很单纯,我喜欢读书,喜欢劳动,读一本有趣的书,我就快乐得像神仙;挑一担山柴回家,就自豪得像个英雄。那时候用的工具,比如这尖担,是这么朴实单纯,就像厚道纯朴的乡亲。一根木头,一根尖担,最早来到我单薄的肩上,最早认识了我单薄的青春。如它的单纯一样,那时我的快乐和忧伤也是那样单纯。③我用过大约三四根尖担,最后一次用尖担上山割柴是一九七八年二月。刚立春不久,我已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欣喜是难免的,但我没有忘记我的老朋友——我的尖担,我自小爱读书,爱劳动,爱那憨厚的尖担。虽然割柴、采青,重量压在肩上并不轻松,甚至很累,但我喜欢那种感觉:柴的忧郁,有点像中药的味道;草的碧绿,扑面而来的全是山野的清香。有时候挑着柴担走在山路上,竟有两只鸟歇在柴捆上啄理翅膀,扑腾着陪我一程。那时,真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宽广、亲切、伟大的感觉,真想从内心里向人世、向大自然致意:人活着真好啊,活在劳动中真好啊,活在天地间真好啊。所以我在上大学的前几天,特意扛着尖担上山割柴。我想好好看看那些亲爱的山,亲爱的水,亲爱的树木,亲爱的花草,亲爱的白云,亲爱的鸟儿。我想与我的老朋友,我亲爱的尖担,在一起多待些时候,再挑回两肩白云,再挑回一担山色,深深地珍藏在记忆里。④遗憾的是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割过柴,采过青了,也就再没有用过尖担。于今想来,考上大学的那一天,我也就开始疏远土地、疏远劳动、疏远大自然、疏远了人的生命里最珍贵最深切的感受——与万物肌肤相亲、血脉相连。我真想再见到当年用过的尖担,把它紧紧抱在怀里,说一声:老朋友,我想念你。然后仔细凝视它沧桑的面容,从它的皱纹里,找到我肩膀的印痕,贴紧鼻子,会嗅到它木质的微香气息,会嗅到它收藏的山野的气息、柴的气息、草的气息,一个少年单纯的汗的气息。⑤“放下尖担,就打卖柴的”是我故乡的一句俗语,告诫人不要忘了根,丢了人的本分。我想我虽然放下了那根木头的尖担,但肩膀上从来就扛着别的“尖担”,挑着有限的一点儿知识,挑着不大的一点儿本事,有时也挑一点儿责任,也挑一点儿道义,也难免挑一些麻烦和遗憾,在看不见的地方磨下硬茧硌下伤痕。试看茫茫人海,在世界的大街上,谁的肩上不扛着一根或若干根隐形的尖担,挑着一担岁月,挑着一些苦乐,挑着一点欲望,经营自己?不容易啊,日月星辰不容易,虫虫鸟鸟都不容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不容易。我既没有放下尖担,就更不会去“打卖柴的”了,因为,那实在是自己打自己。(选自《植物记》,有删改)4.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5.为帮助同学们完成题为“李汉荣语言风格”的研究性小论文,老师提供了下列提纲,请完成相关任务。(7分)6.文中“尖担”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7—10题。(13分)材料一:①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居家隔离、收入减少、社交活动骤减、担心感染等诸多因素使人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调查显示,焦虑高居心理健康问题首位,占比31.6%。②事实上我们对焦虑这一情绪并不陌生,当面对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在心理上感到烦躁、担忧,乃至恐惧、害怕,这就是焦虑的表现。除此之外,焦虑还表现为行为上的回避和社会功能的减退,并伴有生理的紧张、交感神经功能的兴奋。可以说,焦虑的本质是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③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这意味着焦虑也有多种类型:完成焦虑,因规划不当或缺乏自制力而未能完成固定任务,产生焦虑;定位焦虑,因和他人差距拉大且不知如何赶超而不断自我怀疑;选择焦虑,面临多个选择、多种方法、多个答案时举棋不定、手足无措;环境焦虑,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或生活环境面临许多生活烦恼,如上学时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时的收入低等,感到烦躁;难度焦虑,我们的大脑有严格的路径依赖,对不熟悉的事情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有的书就是难读,有些文章就是难写……越纠结越拖延,越拖延越焦虑。材料二:很多人抱怨自己常因一些小事焦虑到失眠头疼、脾气暴躁,因而无法正常工作。将自己的不顺归因于焦虑情绪,归根结底是因为对焦虑缺乏积极性的科学认识。研究表明,在应激条件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其可以充分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有利于主体应对各种应激源,提高做事效率。焦虑的产生往往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因为它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提醒我们问题的存在。焦虑程度还和我们的认知程度成正比,当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提高时,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书读得越多,就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焦虑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们的进步。而且,焦虑能逼迫着我们主动去面对威胁和挑战,从而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成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如果能够学会正视焦虑,理解焦虑,甚至利用焦虑,可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材料三:右图的“焦虑环”展示了焦虑产生的机制。举个通俗的例子,你计划4月份背完英语单词,但4月末还停留在“D”部分。因未达到既定预期,所以大脑发现威胁并迫切需要消除它,但你却没有办法解决,于是你开始胡思乱想:复习不完怎么办?考不上心仪的学校怎么办?大脑用“灾难性后果”引起你的警惕。你不能忍受自己什么也不做,于是开始看“鸡汤文”为自己“鼓劲”,但这并没有效果,反而让你更加焦虑。于是你又回到起点,被焦虑不断包裹。因此,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并合理推进计划,通过减小预期和现状之间的落差来消解焦虑。适当做减法也是有用的,如提前做完自己认为最紧要的部分,减掉可以暂时减掉的部分,学会抓重点。除此之外,还可以给自己适度的奖励,如给自己买喜爱的物品作为达成某一目标时的奖励,这样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减轻心理压力。家人、朋友、集体往往也可以帮我们分担焦虑。年长的亲友可以引导我们储备更多积极的心理资源,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年纪相仿的亲友则可以作为我们倾吐烦恼的对象和学习的对象,给予我们更多的陪伴和帮助,带我们走出焦虑。7.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B.研究表明,焦虑可以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因此其具有积极意义。C.焦虑反映了我们想要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渴求,是提醒我们问题存在的信号。D.由“焦虑环”可知,触发我们焦虑情绪最直接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或达到预期。8.请根据材料一第②段,给“焦虑”下一个定义。(3分)9.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说明思路。(4分)10.临近期中,焦虑的小乐来到校心理咨询室求助:“我的数学成绩很差,感觉数学很难。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我每天抱着书本一页一页地复习到半夜,还是完不成任务。我焦虑得睡不好觉,上课也无法专心听讲,我该怎么办?”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和小乐的问题,为他开一张心理处方。(4分)心理处方姓名:小乐年龄:14岁症状:焦虑焦虑类型:□完成焦虑□定位焦虑□选择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用“√”勾选,可选择多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指导建议:

(三)整本书阅读。(4分)11.网上有这样的议论:《傅雷家书》写的都是傅雷教育儿子的内容,适合父母看,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请你根据阅读本书的体验,选择一个角度,对网友的观点进行反驳。(4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9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卷石底以出”中的“出”,通过迁移“不复出焉”中的“出”,可理解为“出去”。C.“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D.“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表明作者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溪身,“犬牙差互”写岸势,巧妙而贴切。15.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3分)【链接材料】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不久。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春天的景色。(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6.首联“风烟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17.小金认为从颈联和尾联传达出的情感来看,诗人的情绪急转直下,所以在朗诵时应该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读出伤感之情。小语认为他的看法有误,请你帮小语说明理由。(2分)三、写作(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请以“那天,如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期中综合检测卷答案1.(10分)(1)(2分)DD项,“悄”意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时一般读“qiǎo”,但“悄悄”中的“悄”都读“qiāo”,也就是说“悄”作副词,叠用的时候读“qiāo”。(2)(2分)CC项,“叹为观止”意为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形容“穿奇装异服的同学在那里嬉戏打闹,甚至装鬼吓人”,不符合语境,故不能替换。(3)(2分)DA项,第①句搭配不当,“减少”不能与倍数搭配,应改为“所标价格比原价减少一半”;B项,第②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目的”或“为了”;C项,第③句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上“的声音”。(4)(2分)D阅读候排句可知,本文段说明的内容是“套圈取物”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买套圈用的环,故第③句为首句;然后说明套圈规则,第①句写套圈时站立的位置,应紧跟第③句,第②句写如何扔套环,应紧跟第①句,第④句说明连续套得物品的奖励,应排在句末。故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④。(5)(2分)AA项,日记第一段中“今天是2023年4月8日,清明节刚过不久”表明“爱心义卖”活动发生在清明节后不久。根据二十四节气歌中“春雨惊春清谷天”可知,本次义卖活动时间是在清明到谷雨之间。2.(8分)微君之躬青青子佩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每空1分)3.(7分)(1)(2分)云南曲靖和昭通由于气温比较适合洋芋生长,(1分)洋芋种植面积最大。(1分)(意思对即可)(2)(3分)示例:爱健康,爱洋芋。云南省的曲靖和昭通气温适宜洋芋的生长,洋芋的品质极高。(1分)洋芋富含营养元素,能促进消化,还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洋芋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能够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的作用。(1分)欢迎大家购买品尝我们的洋芋。(1分)(3)(2分)示例:①请问您当初为什么决定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②被大家称为“农民院士”,您有什么想法?(每个问题1分,符合题意即可)【解析】第(1)题,综合考查图文转换和信息提取与概括。作答此题,要阅读前三则材料,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进而写出探究结果。观察材料一的饼状图可知,曲靖和昭通洋芋种植面积最大。材料二介绍了洋芋生长的适宜温度,材料三介绍了曲靖和昭通的气候情况。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曲靖和昭通气温比较适宜洋芋生长。据此将三则材料内容整合作答即可。第(2)题,考查拟写宣传语。解答时,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即结合四则材料为云南曲靖和昭通的洋芋带货宣传紧扣宣传主题,内容明确。前三则材料介绍了曲靖和昭通种植洋芋的优势,材料四介绍了吃洋芋的好处。因此拟写时,要从洋芋的品质和功效两方面入手,同时注意要符合带货情境,要有鼓励大家购买的内容。第(3)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解答此类试题,明确采访对象和采访目的,并据此设计采访问题。本题中,采访对象是朱有勇院士,结合链接资料中对他的相关介绍,提出两个有针对性的采访问题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4.(3分)①结伴尖担②视作自己老友③遗憾想念(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时,首先观察思维导图,方框内四字词语为“我”与尖担的故事,上面为尖担在“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下面为“我”对尖担的情感。然后根据思维导图中已给出的内容提示,锁定答题区间。第①空,根据“认作纯朴乡亲”可锁定答题区间为第②段,由“我”十三岁、快二十岁时挑柴的经历和“一根木头……单薄的青春”可概括为“结伴尖担”。第②空,根据“再用尖担”“留恋珍惜”可锁定答题区间为第③段,由“我没有忘记我的老朋友……憨厚的尖担”可概括为“视作自己老友”。第③空,根据“追忆尖担”“成为精神寄托”可锁定答题区间为第④段,由“遗憾的是……再没有用过尖担”“老朋友,我想念你”可概括为“遗憾想念”。5.(7分)(1)(2分)示例:此句从嗅觉和视觉角度,(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肩担重物却体味到生活滋味、自然情味的欣喜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2)(3分)这句话极写“我”对故乡风光的喜爱,(1分)感情充沛,句式整齐,音律和谐,(1分)为抒发“我”对尖担的喜爱做铺垫。(1分)(意思对即可)(3)(2分)作者对数目和时间记得如此清晰,是因为那段乡村岁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1分)可见作者对尖担的喜爱之深和浓浓的乡愁。(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和内容理解。作答句子赏析类试题,解题思路可参见下面的“妙招技法”。第(1)题,由句中“中药的味道”“草的碧绿”“山野的清香”可知,此句从嗅觉和视觉角度描写,联系上文“但我喜欢那种感觉”可知,这句话写出了“我”肩担重物却体味到生活滋味、自然情味的欣喜之情。第(2)题,内容上,运用铺陈手法,反复渲染故乡的风光,表达了“我”对故乡风光的喜爱;形式上,句式整齐,富有音韵美;结构上,写故乡的风光是为了写尖担,为下文抒发“我”对尖担的喜爱做铺垫。第(3)题,“大约三四根”“一九七八年二月”这些清晰的数目和时间说明作者对乡村生活印象之深;联系下文“欣喜是难免的,但我没有忘记我的老朋友——我的尖担”可知,作者与尖担的情谊深厚,亦可知作者乡愁之深。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妙招技法学会“句子赏析”的解题思路题干规定赏析角度题干未规定赏析角度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词语妙用、句式特点等方面选取赏析角度观察所给句子,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或观察句子的结构和标点符号,判别所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等结合所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的一般作用,或结合关键词句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语境,从故事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情感表现、文章主旨揭示等方面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6.(5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思维结构水平评分标准参考示例单点结构水平理解肤浅单一,只是简单笼统地解释或照抄原文句子。(1分)示例一:尖担寄托了“我”的乡愁。示例二:尖担是“我”的老朋友。示例三:一根尖担,最早来到“我”单薄的肩上,最早认识了“我”单薄的青春。如它的单纯一样,那时我的快乐和忧伤也是那样单纯。多点结构水平理解有一定的深度,能联系文本内容答出两点或两点以上,但只是孤立地表述。(2—3分)示例四:尖担承载着“我”少年青春时期的美好记忆,寄托着“我”的乡愁。(2分)示例五:尖担能作为防卫武器;尖担是“我”少年青春时期的美好记忆;尖担告诫人们不要忘了根,丢了人的本分。(3分)示例六:尖担能作为防卫武器,像纯朴的乡亲,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是“我”的精神寄托。(3分)关联结构水平理解全面深刻,能整合全文内容,阐述有条理。(4—5分)示例七:尖担承载着“我”少年青春时期的乡村生活和生命体验的回忆,它不仅代表着青春岁月以及渐行渐远的故乡、土地、大自然,寄寓着“我”的乡愁,还教会了“我”责任和道义,告诫“我”不丢本分,不忘根本,勇敢前行。【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事物内涵。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形式。【注意】分层赋分类试题在中考中愈发重要,平时要注意对思维深度的训练解答此类试题,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的事物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表层含义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等,分析作者借此物旨在表现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揣摩事物的深层含意。尖担指伴“我”度过乡村生活的工具,同时它也承载着“我”少年青春时期的乡村生活和生命体验的回忆。因此“尖担”代表着“我”的青春岁月以及渐行渐远的故乡,寄寓着“我”的乡愁。根据第⑤段中“但肩膀上从来就扛着别的‘尖担’……也挑一点儿道义”可知,尖担教会了“我”责任和道义,告诫“我”不丢本分,不忘根本。据此整合作答即可。7.(2分)B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作答时,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所给选项,从材料中找到相关内容,一一进行对照;然后做出判断。仔细阅读材料二第二段可知,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意义,能够调动身体机能,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故B项表述有误。8.(3分)焦虑是一种因不能耐受各种不确定性而心理上感到烦躁、担忧、恐惧、害怕,(1分)行为上表现为回避和社会功能减退,生理上表现为紧张、交感神经功能兴奋(1分)的情绪。(句式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下定义。认真阅读材料一第②段可知,第一句介绍了“焦虑”的性质(情绪)和心理表现;第二句具体描述了“焦虑”在行为和生理上的表现;最后一句点明了焦虑的本质特点。考生从中筛选信息,按照“焦虑是一种……的……”的形式组织语言作答即可。9.(4分)材料二以很多人将自己的不顺归因于焦虑情绪的现象开篇,点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焦虑缺乏积极性的科学认识;接着介绍适度的焦虑对人有生理层面的积极影响;然后介绍焦虑对人有心理层面的积极影响;最后点明我们要积极应对焦虑。(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说明思路的把握。作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二,厘清每段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第一段介绍了很多人把不顺归因于焦虑的现象,点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焦虑缺乏积极性的科学认识。第二段介绍了焦虑具有哪些生理层面的积极作用。第三段也介绍了焦虑的积极作用,由“内在渴求”“认知程度”“面对威胁和挑战”等可知,其重在从心理层面进行说明。第四段提出要学会正视、理解、利用焦虑。然后考生分析这几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其说明思路并作答即可。10.(4分)“焦虑类型”勾选“完成焦虑”“环境焦虑”“难度焦虑”。(勾选正确得2分,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指导建议示例:①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如每天复习一个单元,同时完成任务后,给自己一些小奖励,让自己适当放松。②适当做减法,重点复习数学中的必考常考内容,拿稳基础分,暂时减少复习和自己学习能力不相当的内容。③调整情绪,尝试向同学或老师倾吐烦恼,并向他们请教学习数学的方法。(每点1分。任答两点,能结合材料三且适合小乐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迁移运用。作答前,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分析小乐的问题。由“数学成绩很差,感觉数学很难”可知,数学对小乐来说有难度,是小乐的焦虑之源;由“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睡不好觉”“无法专心听讲”可知,小乐面临巨大的压力;由“每天抱着书本一页一页地复习到半夜”“完不成任务”可知,小乐的复习方法有问题,总是无法实现自己的规划。然后结合小乐的问题,进行答题。勾选“焦虑类型”时,考生要将材料一最后一段提及的五种焦虑类型和小乐的问题进行对照。提指导建议时,则要根据小乐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材料三中找答案。如根据小乐的复习方法和任务完成情况,可建议他设立阶段性目标适度学习,以及做减法,抓住重点来突破学习;根据小乐的学生身份,可建议小乐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向他们寻求帮助;此外,小乐此时面临巨大压力,可建议他给自己适度的奖励。11.(4分)示例一:本书内容丰富。书信中有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所以适合中学生阅读。示例二:傅雷对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的谆谆教诲,都值得中学生用心体会和学习。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中学生能从中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解答时,首先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即反驳《傅雷家书》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观点;然后调动阅读积累,结合书中对中学生有益的内容,如书中对美术、音乐作品、艺术修养等的谈论,傅雷教育儿子如何做人,等等,都能给中学生知识和启发;最后总结观点作答。12.(2分)BB项,“卷石底以出”中的“出”意为“出现,显露”。13.(2分)砍倒竹子,开辟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水潭,水格外清凉。(“尤”“冽”1分,大意1分)14.(2分)CC项,“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游鱼的动态,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作者着重表现的是游赏的乐趣,并没有表明“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15.(3分)被贬谪的境遇,(1分)让柳宗元时时感到如同被囚禁在“圆土”中,无法解脱。(1分)面对小石潭的美景,作者也只能有片刻的欢娱,最终还是会泛起“凄神寒骨”的伤感。(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课内外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柳宗元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深层原因。细读题干中的“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可知,两篇文章写作的背景一样,故心情的凄凉是因为被贬谪;由链接材料中的“譬如囚拘圆土……岂复能久为舒畅哉”可知,作者此时的内心是伤感的,故面对眼前美景,也只能“暂得一笑”。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参考译文】【链接材料】我烦闷时就外出游览,有时来到幽静的树林中和美好的山石旁,暂时能够笑笑,不久也就不再高兴了。为什么呢?就好像一个人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一遇到春天的景色,就伸展肢体,也认为很舒适,但终究不能出去,怎么能够长久心情舒畅呢?16.(2分)不好。“望”字是虚写,从空间着眼,写诗人自长安遥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将宦游的巴蜀之地,在阔大的想象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1分)“看”字则是实写,表示距离较近,表达不出诗人的这种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看”多是对近处的观察,而“望”则是向远处看,“五津”代指朋友要赴任的距离长安十分遥远的巴蜀之地。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境界阔大,思绪飞扬,用“望”字更恰当。该字从空间上着眼,写诗人自长安远望朋友赴任之地,流露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17.(2分)颈联写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空间的阻隔,表现出诗人昂扬乐观的态度;尾联劝慰友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因离别而哭泣,表现出诗人旷达豪放的胸襟。(1分)因此朗读时应用激昂的语调读出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把握。作答时,首先分析颈联和尾联的内容,然后结合诗人表达的情感分析感情基调。颈联诗人安慰友人不要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