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各个学科开展不低于10%课时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初衷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虽然在系统传授上占有优势,但面对真实世界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运用。所以,跨学科既能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也能弥补其局限。此外,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也特别强调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再是原来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的品质。钟启泉教授也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开展跨学科学习。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学习尤为必要。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四大领域之一,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以,形成和发展模型思想、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然而,“综合与实践”作为新的学习领域,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较少,不少教师对“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感到茫然。调查发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认识不清、定位不准、方式单一、教学随意、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新课标明确提出,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因此,我们基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究。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价值(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现状通过知网收索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关键词的收索,共有42篇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章的阅读,梳理和分类,归纳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一、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整体分析研究。苏州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的仲秋月老师在《“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与设计逻辑》中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设计逻辑和实施途径。阐述,通过确定主题、设定目标、设置问题、开展探究、评价成果等环节来实施数学跨学科学习,助力实现数学育人方式的转变与改革。第二、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习方式的研究。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小学胡兵和冯伊娜两位老师在《数学+X”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是探究学习。对于其他学习方式还没有检索到。第三、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如:杭州师范大学张丹教授在《数学话剧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时间测量”为例》、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花子杰老师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以苏教版“时、分、秒”的教学为例》、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实验小学王丽娟老师的《数学+科学:明理生智启智润心——小学数学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小蜂巢,大学问》》都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学习的优秀案例。(二)选题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各个学科开展不低于10%课时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初衷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虽然在系统传授上占有优势,但面对真实世界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运用。所以,跨学科既能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也能弥补其局限。此外,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也特别强调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再是原来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的品质。钟启泉教授也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开展跨学科学习。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学习尤为必要。三、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

1、主题学习。主题式学习(英译名称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探究成为学习的基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用能力成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主题式学习是围绕在一个真实性、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的环境,强调学习情境与真实世界相符合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且建构自己的观点;提出学习成果,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2.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也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分中,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过程。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跨学科背景下的数学内容学习,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概念、关系和规律,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实践精神。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大概念为核心,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主阵地,结合真实情境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视角设计有价值的主题学习任务,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跳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局限,用跨界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大概念解释生活现象,灵活运用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产生跨学科基础的创新与创造。四、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2.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能力与素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数学和其他学科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阵的模式,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形成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序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二)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文献研究。梳理文献资料,对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细致的理论研究。2.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调查。对学校数学学科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现状通过多种形式调查分析,力争获得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研究。建立以数学学科为中心,围绕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主题,整合主题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培育学生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包括主题的融合、目标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形式的融合等。4.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主题活动教学要设计出完整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展示跨学科主题的背景,参考学生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从解决问题需要出发,明确所学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活动形式,明确学习成果的形式和要求等。5.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实施路径的研究。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具有问题性、综合性、实践性、过程性、现实性等特征,其基本环节包括:主题生成→任务分配→研究实践→展示交流。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流程,有利于教师开展活动的设计,掌握活动实施的一般规律,提高活动实施的效率经。6.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评价机制的研究。评价对教与学具有导向、促进、鉴别的作用,但评价不是判定学生的优劣与好坏,而是判断目前学生的习得情况及教学策略是否成功,为教与学的修正提供依据,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对学生的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实施表现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立足发展,提高能力,收获成功。五、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确定研究主题,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二是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三是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相结合。(二)研究过程本课题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三个阶段展开。1.准备阶段(2023.6—2023.9)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总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课题的分工;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2.实施阶段(2023.10—2026.1)着重研究相关理论,探索主题生成的策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形成综合与实践主题学习序列,加强教与学评价的研究;举行阶段性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3.总结阶段(2026.2—2026.6)进行课题结题准备,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体成员完成研究案例、论文等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并提交课题研究报告。(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有关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和评估学校校本课程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访谈法,搜集有关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各种信息与数据。3.行动研究。通过组织学校数学骨干力量,围绕课题开展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调整,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4.案例研究。对不同内容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果,形成个例。六、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一)主要观点:

1.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多学科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形成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能力与素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4.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阵的模式,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序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二)创新之处:1.构建了具体有校本特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序列,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例、教学资源库。2.形成了跨学科融合的策略、主题活动实施的一般流程。编制了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量表。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七、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主要完成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案例集和论文以及课题网站的建设。其中重点完成以下三个内容,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案例集和论文集。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5项)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2023.11“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2023.12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2024.06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2025.06课题网站建设网站2026.02最终成果(限3项)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研究报告2026.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案例集案例2026.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论文2026.3

八、课题的组织和成员分工本题由董晓华老师全面负责,统筹本校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依托区教师发展中心,各学校和教师三方面,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本课题组成员分共如下:XXX

全面主持并负责课题各项工作的有序组织和开展XXX

协助组长开展课题研究的各种工作XXX

负责教学评价体系研究XXX

负责教学评价体系研究XXX

负责教学评价体系研究XXX

负责课程研究、网站建设XXX

负责课程研究、网站建设XXX

负责课程研究、文献研究XXX

负责课程研究、资料收集XXX

负责课程研究、文献研究XXX

负责课程研究、文献研究XXX

负责课程研究、资料收集九、课题保障条件:(一)制度保障课题采取分层管理、逐层负责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的统筹规划和全面管理。课题组定期召开阶段研究情况反馈会议,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与研究进程。组员定期向课题组汇报研究进展情况及阶段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使课题研究按照预定计划有效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