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冲刺备考速记速练3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时,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样地大小分别为()(单位:m^2)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样方调查中不同植物类型的样地大小。根据图片中的标注可知,A区域为草本植物,B区域为灌木植物,C区域为乔木植物。因此,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样地大小分别为A、B、C区域的面积,即答案为D。2.土壤侵蚀强度以()表示。A、B、C、D、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土壤侵蚀强度的表示是C,因此答案为C。3.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可识别()。A、鱼类的产卵场B、植被的分布情况C、候鸟的迁徙通道D、陆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答案:B解析:此题在教材中能找到答案,但如果有一些遥感影像的常识,也会知道选择B4.该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是()mg/sA、26666B、5760C、266.7D、57.6答案:C解析:5.A、46.68B、366.67C、36.67D、466.8答案:B解析:每小时进入除尘系统的烟尘量=12000x2200x10^-6=26.4kg6.COD反映的是污水中()。A、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耗用的氧量B、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含量C、全部有机物总量D、可氧化的物质含量答案:A解析:COD是ChemicalOxygenDemand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化学需氧量。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所需的氧化剂的量,通常用来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水体的污染程度。因此,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与COD的定义不符,不是COD反映的内容。7.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ι2010),对于低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宜采用()处理。A、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B、化学吸附类处理方法C、物理类处理方法D、生物类处理方法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低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可以排除生物类处理方法,因为生物类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高浓度、单一组分的气体。而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和化学吸附类处理方法都可以对多组分的气体进行处理,但是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高浓度的气体,因此本题答案为B,即化学吸附类处理方法。物理类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固体或液体废物的处理,不适用于气体处理。8.对公路扩建项目,在监测现有道路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时,车辆运行密度应()。A、不低于现有道路平均车流量B、不低于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C、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D、达到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答案:C解析:对于公路扩建项目,由于需要叠加最大值,因而车辆运行密度应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9.以下哪项不属于好氧生物处理法?A、活性污泥法B、接触氧化法C、UASBD、氧化沟法答案:C解析:UASB即上流式反氧污泥床反应器,属于反氧生物处理法。10.某监测点全年S02质量监测数据200个,其中有30个超标,5个未检出,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S02全年超标率为()。A、15.0%B、15.4%C、15.8%D、17.0%答案:B解析:超标率=30/(200-5)x100%=15.4%。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计入监测数据个数。未检出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11.承压水含水层一般不易受其顶部的地表污染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承压水含水层水流速度快B、承压水含水层水量大C、承压水含水层比其上部岩层的渗透系数大D、承压含水层与其补给区空间分布不一致答案:D解析:承压水在很大程度上和潜水一样,主要来源于现代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入渗。当顶底板隔水性能良好时,它主要通过含水层出露于地表的补给区(潜水分布区)获得补给,并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以泉或其他径流方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泄出。当顶底板为弱透水层时,除了含水层出露的补给区,它还可以从上下部含水层获得越流补给,也可向上下部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无论哪一种情况下,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积极。因此,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12.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A、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B、投资费用的来源分析C、拟建项目的产品方案论证D、生活污水排放量计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根据题干中的“应包括运行可靠性论证和”,可知答案与运行可靠性论证有关。因此,选项中与运行可靠性论证无关的选项可以排除,即选项B、C、D。最终答案为A,即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这是因为,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是化工项目生产污水处理场工艺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评估处理工艺的可行性,确定处理工艺的技术路线,为后续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处理工艺的运行可靠性。13.将4台水泵,每台A计权声功率级为80dB(A),等效为一个开阔地面的点声源,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距该等效点声源中心10米处的声级为()dB(A)。A、68B、66C、62D、58答案:D解析:利用查表法计算可知,这四台水泵的等效声源声级为86dB。又此等效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r处的A声级可由公式LA(r)=LWA-20lgr-8求得,则代入数据计算可得:LA(r)=58dB。14.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A、所有排污单位B、重点排污单位C、中等排污单位D、一般排污单位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环境保护法》,可以得知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根据环保法的规定,只有重点排污单位才需要如此公开信息,因此答案为B。其他选项中,中等排污单位和一般排污单位的环保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如此公开信息。15.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于()。A、I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B、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C、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D、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答案:B解析: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Ⅱ类项目(如矿井涌水量,矿床开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水量均衡法既可用于区域又可用于局域水量计算,既可估算补、排总量又可计算某一单项补给量。【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更改为:水量均衡分析是估算评价区补、排总量的一种分析方法,水量均衡分析的结果是地下水流场预测的基础。16.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β卢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时,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β卢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根据β卢经验性标准,当β>4时,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而根据图中的数据,β=5.5,因此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故选B。17.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7。表7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A、0.50mg/sB、0.75mg/sC、1.00mg/sD、1.25mg/s答案:A解析:下游相邻功能区Ⅱ类标准限值0.00005mg/L为最严要求,则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0.00005×10×103=0.50(mg/s)。18.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A、1年内B、2年内C、3年内D、5年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可利用哪些监测资料。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可知可利用的监测资料包括前期工程最近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而对于这些监测资料的时间范围,题干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需要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进行推断。一般来说,前期工程验收监测资料的时间范围较短,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内。而年度例行监测资料的时间范围则较长,一般为一年或更长时间。因此,根据常识和实际情况,可知本题中可利用的监测资料时间范围应该是较长的,即应该是3年或以上。而根据选项中的内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个条件,因此D选项为本题的正确答案。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19.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来制造机件,改进设备结构和形状、改进传动装置以及选用己有的低噪声设备等降低声源噪声方法是指(.)。A、合理布局降低噪声B、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C、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D、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降低声源噪声的方法。选项A、C、D都是降低噪声的方法,但是都不是针对机械设计的,因此排除。选项B是指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20.某垃圾填埋场下游潜水监测井中检出特征污染物。假定潜水含水层为一维稳定流,则关于特征污染物运移源强类型为()。A、连续点源B、瞬时—连续点源C、瞬时点源D、混合源答案:A解析:源强是指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其类型包括瞬时点源、连续点源、连续线源和连续面源。其中,连续点源的源强以单位时间的释放量表示。因此,当题中的潜水含水层为一维稳定流(除流动方向外,其他方向的参数不变)时,该特征污染物的运移源强类型为连续点源。21.A-P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A、规定开发区集中供热B、制定污水集中处理方案C、明确固废处置方案D、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A-P值法计算经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A-P值法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来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而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是明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目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都是经济开发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但并不是计算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条件。22.某区域植物样本调查中,某一植物个体数量占样地面积的比例,可以说明该植物的()。A、数量B、优势度C、频度D、密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生态学中的密度概念。植物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植物个体数的多少,是反映植物种群数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因此,某一植物个体数量占样地面积的比例,可以说明该植物的密度。选项A数量、B优势度、C频度都不能准确反映植物的密度。因此,本题答案为D。23.某水域经5次监测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5.6mg/L、6.1mg/L、4.5mg/L、4.8mg/L、5.8mg/L,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质量浓度值是()mg/L。A、5.36B、4.95C、5.12D、5.74答案:B解析:24.湖泊、水库水质完全混合模式是()模型。A、三维B、二维C、一维D、零维答案:D解析:零维模型是将整个环境单元看作处于完个均匀的混合状态,模型中不存在空间环境质量上的差异,主要用于湖泊和水库水质模拟;一维模型横向和纵向混合均匀,仅考虑纵向变化,适用于中小河流;二维模型垂向混合均匀,考虑纵向和横向变化,适用于宽而浅型江河湖库水域;三维模型考虑、三维空间的变化,适用于排污口附近的水域水质计算。25.A、B、C、D、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无法生成完整的解析。请提供更多的题目信息。26.某火电厂粉煤飞灰比电阻率为2×1012~2×1013Ω?cm,采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需要对烟气进行的预处理措施是()。A、提高烟气流速B、降低烟气流速C、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D、调整三室之间烟气量的比例答案:C解析:烟气调质是指在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前,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以降低粉尘比电阻,提高粉尘颗粒的荷电性能.使之易于被电除尘器捕集,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降低粉尘排放。静电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用于处理大风量的高温烟气,适用于捕集电阻率在1×104~5×1010Ω?cm范围内的粉尘。因此,需要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27.某废水处理站采用二级处理工艺,进水量为10000m3/d,COD质量浓度为1500mg/L;一级COD去除率为80%,二级COD去除率为70%。则该处理站外排COD是()。A、0.45t/dB、0.90t/dC、1.80t/dD、3.75t/d答案:B解析:28.某城市E和ESE风向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0%和18%,静风频率为45%,新建热电厂选址方案正确的是()。A、选址在城市的东面B、选址在城市的东南偏东面C、选址在城市的西面D、选址在城市的东南面答案:C解析:根据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可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从而确定主导风向。本题中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面,而热电厂应建在城市的下风向处,故选址在城市的西面。29.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A、18dBB、24dBC、30dBD、36dB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使用隔声量公式来计算侧墙的隔声量:$TL=L_{in}-L_{out}$其中,$L_{in}$为室内声压级,$L_{out}$为室外声压级。由于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声源到接收点距离的平方来计算室内声压级和室外声压级之间的关系:$L_{in}=L_{out}-20\log_{10}(\frac{r_{out}}{r_{in}})$其中,$r_{out}$为声源到室外接收点的距离,$r_{in}$为声源到室内接收点的距离。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公式中,得到:$L_{in}=55dB-20\log_{10}(\frac{r_{out}}{r_{in}})$$L_{in}=55dB-20\log_{10}(1)$(因为声源在室内侧墙处)$L_{in}=55dB$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室内侧墙的隔声量。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使用声压级和声功率级之间的关系来计算:$L_p=L_w+10\log_{10}(Q)$其中,$L_p$为声压级,$L_w$为声功率级,$Q$为声源的声功率。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声源的声功率,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声压级和距离的关系来计算声功率级:$L_w=L_p+20\log_{10}(\frac{r}{r_0})$其中,$r$为声源到接收点的距离,$r_0$为参考距离(一般取1m)。将上述公式代入隔声量公式中,得到:$TL=L_{in}-L_{out}$$TL=55dB-85dB-L_w+L_w-20\log_{10}(\frac{r_{out}}{r_{in}})$$TL=-30dB-L_w+20\log_{10}(\frac{r_{out}}{r_{in}})$将声源到室内侧墙处的距离$r$代入声功率级公式中,得到:$L_w=85dB+20\log_{10}(\frac{r}{r_0})$将上述公式代入隔声量公式中,得到:$TL=-30dB-(85dB+20\log_{10}(\frac{r}{r_0}))+20\log_{10}(\frac{r_{out}}{r_{in}})$将$r_{out}$和$r_{in}$代入上述公式中,得到:$TL=-30dB-(85dB+20\log_{10}(\frac{d}{r_0}))+20\log_{10}(\frac{d+w}{w})$其中,$d$为室内侧墙到室外接收点的距离,$w$为室内房间的宽度。将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代入上述公式中,得到:$TL=-30dB-(85dB+20\log_{10}(\frac{0.5}{1}))+20\log_{10}(\frac{10}{0.5})$$TL=-30dB-85dB+13dB$$TL=-102dB+13dB$$TL=-89dB$因此,侧墙的隔声量为$TL=89dB$。将其转换为分贝数,得到:$TL=10\log_{10}(\frac{I_2}{I_1})=20\log_{10}(\frac{I_2}{I_1})=89dB$因此,侧墙的隔声量为$TL=89dB$,它与选项B相符,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30.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个方位表示。A、8B、16C、10D、24答案:B解析:风向通常用16个方位表示,即东、东北、北东北、北、北西、西北、西北西、西、西南、南西南、南、南东、东南东、东南、东南南、北北东和南南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即16个方位。31.在同一地点,分别利用双环法试坑渗水实验(a)、直接试坑渗水实验(b)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渗透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直接从试坑中渗水,未考虑注入水向试坑以外土层中侧向渗入的影响(使渗透断面加大,单位面积入渗量增加),故直接法所求得的K值常常偏大。双环渗水试验装置,内外环间水体下渗所形成的环状水围幕可阻止内环水的侧向渗透,可以克服K偏大的弊端。所以,同样时间下双环法求得的流速要小,应该在下面。32.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识别重大危险源需根据功能单元的()。A、危险物质毒性B、风险物质数量C、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D、发生重大事故的可信度答案:B解析: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功能羊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3.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属()污染。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越流型D、经流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下水污染类型的分类。地下水污染可分为四种类型: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和经流型。其中,经流型污染是指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本题答案为D。34.A、B、C、D、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选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干中的答案,可知正确选项为A。但是由于题干中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或者背景信息,无法对此题进行更深入的解析。35.A、1.89B、3.03C、5.47D、2.02答案:D解析:36.湖泊根据其垂向水温分布特点,可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两类。根据湖泊水替换次数指标判断,表5所示湖泊中,属于混合型的有()。表5A、甲湖B、乙湖C、丙湖D、丁湖答案:B解析: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较多,比较简单而常用的是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来判别。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若α>20,认为湖泊、水库为混合型。本题中,α甲=2、α乙=40、α丙=5、α丁=30,所以乙和丁属于混合型。37.某污水处理设施监测时,发现该污水的特征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立即修复污水处理设施的泄露点。下列关于泄漏点下伏潜水含水层污染随时间变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污染羽中心浓度不变,且位置不变B、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位置不变C、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小,且向下游迁移D、污染羽中心浓度变大,且向上、下游扩展答案:C解析:要求型。题中,泄漏点被“立即”修复,说明是间断排放。污染物进入含水层后,形成污染羽,污染羽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向下游方向迁移,范围得到扩展。由于是间断排放,而且泄漏点已被修复,在迁移的同时伴随着扩散,因此污染羽中心浓度会逐渐变小。故选C。38.在评价噪声源现状时,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的是()。A、稳态噪声B、偶发噪声C、起伏较大的噪声D、脉冲噪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噪声源现状评价中的评价量。噪声源现状评价是指对噪声源的噪声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噪声源的噪声水平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评价量是用来描述噪声源噪声特性的量值。最大A声级是指在评价噪声源现状时,测量得到的A声级中最大的一个值。A声级是一种用来描述声音强度的物理量,它是按照人耳对声音的感受特性进行加权的声级。A声级越大,表示声音越强。根据题意,我们需要确定哪种噪声源的评价量是最大A声级。选项中,稳态噪声、起伏较大的噪声和脉冲噪声都可能产生较大的A声级。但是,偶发噪声是指在时间上间隔较长的、不规则的噪声,它的声级通常比较高,且难以预测和控制。因此,偶发噪声的评价量往往是最大A声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39.某河道控制断面、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mg/L、1mg/L、5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mg/L,则、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A、1.332.002.80B、1.331.001.20C、0.752.005.50D、0.752.002.80答案:D解析:单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则BOD5的标准指数=3.0/4.0=0.75,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0;DO标准指数分两种情况考虑:题中,DO的实测值为4mg/L<标准值5mg/L,故标准值,选D。饱和溶解氧值为8mg/L是冗余信息。40.A、B、C、D、答案:D解析:41.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流,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A、高于B、低于C、略高于D、等于答案:B解析:尾水排入河流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溶解氧浓度下降。当溶解氧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临界氧亏点,即水中的生物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代谢,导致死亡。因此,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的溶解氧浓度一般低于该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选项B符合这一规律,故为正确答案。42.解决生态调查和评价中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和疑难问题,最好采用()法。A、定位或半定位观测B、遥感技术C、访问专家D、野外调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调查和评价中高度专业化问题的解决方法。A选项的定位或半定位观测是一种调查方法,但并不能解决高度专业化问题;B选项的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数据,但对于专业化问题的解决并不直接;D选项的野外调查也是一种调查方法,但同样不能解决高度专业化问题。而C选项的访问专家则可以通过专家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高度专业化问题和疑难问题,因此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4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次。A、1~2B、1~3C、3~5D、2~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废气采样和测试的周期和次数。根据题干中的提示,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次。因此,我们需要选出一个符合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采样和测试3~5次的选项。A选项1~2次,不符合每个周期采样和测试3~5次的要求;B选项1~3次,符合每个周期采样和测试3~5次的要求,但是没有明确说明采样和测试的周期为2~3个生产周期;C选项3~5次,符合每个周期采样和测试3~5次的要求,且周期为2~3个生产周期,符合题意;D选项2~4次,符合每个周期采样和测试3~5次的要求,但是没有明确说明采样和测试的周期为2~3个生产周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44.某热电厂锅炉烟气拟采取两级除尘处理,一级为三电场静电除尘器,二级可选择()。A、布袋除尘器B、旋风除尘器C、三级烟道沉降室D、二级喷淋洗涤塔答案:A解析:袋式除尘器主要用于处理风量大、浓度范围广和波动较大的含尘气体。当粉尘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或烟气排放标准很严格时,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焚烧炉除尘装置应选用袋式除尘器。热电厂锅炉排放的烟尘粒粒径比较小,一般须选用静电除尘器(一级)、布袋除尘器(二级)除尘。45.工业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是()。A、声压级B、声功率级C、A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D解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为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即等效连续A声级。46.己知距某点声源10m处测得噪声值为90dB,则30m处的噪声值为()dBA、72B、78C、80.5.D、84答案:C解析:47.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中,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B、26%C、37%D、2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中氧化物的种类和空气量对燃烧效率的影响。根据常识可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21%,因此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21%氧气的空气,故选A。同时,空气量的多少与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空气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燃烧效率。48.干法排烟脱硫是用()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A、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B、固态吸附剂C、固体吸收剂D、固态吸附剂或液态吸收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干法排烟脱硫的方法。干法排烟脱硫是指在烟气中添加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使其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二氧化硫的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即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选项B、C、D都只涉及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不全面,因此不是正确答案。49.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的表示方法是)。A.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A、优势度B、密度、优势度和频度之和C、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答案:A解析: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是指该物种在植被中的重要程度,通常用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来表示。其中,相对密度是指该物种在样方中的个体数与样方总个体数的比值;相对优势度是指该物种在样方中的重要值与其他物种的重要值之和的比值;相对频度是指该物种在样方中出现的频率与样方总频率的比值。因此,选项A“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是正确的表示方法。选项B“优势度”只是相对优势度的一部分,不足以完整表示物种的重要值。选项C“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只考虑了物种在样方中的重要程度和出现频率,没有考虑到物种在样方中的个体数,也不能完整表示物种的重要值。因此,答案为A。50.下列物品不属于木制家具生产项目中的固体废物是()。A、刨花B、废乳胶C、废聚醋漆D、纤维板答案:D解析:纤维板应属原材料,其他都是家具行业的固废。创花按理说是可以利用的,但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主要被其他厂家利用(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对生产厂家而言,就成了固体废物。51.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D、被取代污染源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于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的理解。根据题意,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哪些,因此可以排除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这两个选项都是针对已有污染源的处理方式。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也不符合题意,因为这个选项是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染源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即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这个选项符合题意,也是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之一。52.下列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A、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B、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C、水平衡D、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污染物分析的内容,选项中只有A不属于污染物分析的内容。因此,答案为A。A选项中的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的消耗量,虽然与环境保护有关,但不属于污染物分析的内容。B选项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是指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限制和控制,属于污染物分析的内容。C选项中的水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水的消耗量和排放量进行平衡分析,属于污染物分析的内容。D选项中的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与分析是指对企业非正常排放源的强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属于污染物分析的内容。53.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A、地表植被被破坏B、水土流失C、水体富营养化D、地下水位抬升答案:D解析: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水库蓄水会使周边区域地下水位抬升,进而可能造成区域土壤盐渍化甚至沼泽化。54.某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分别布置在两个区块,通过约7km管廊互供物料。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应()。A、作为一个生产单元估算B、按两区块分别估算C、仅按炼油装置区估算D、仅按化工装置区估算答案:B解析: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5.在排污企业排放污染物核算中,通过监测并计算核定日平均水污染物排放量后,按()计算污染物年排放总量。A、建设单位所属行业平均年工作天数B、建设单位年工作的计划天数C、建设单位年工作的实际天数D、行业排放系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排污企业排放污染物核算中的计算方法。首先需要监测并计算核定日平均水污染物排放量,然后按照建设单位年工作的实际天数来计算污染物年排放总量。选项A、B、D都与实际天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56.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是()。A、风和大气稳定度B、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C、风和端流D、温度层结和揣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大气扩散能力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能力,是评价大气污染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风、大气稳定度、温度层结、端流等。其中,风和端流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因为它们能够带动污染物向远处扩散,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而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则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静力因子,它们会影响大气中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和扩散速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57.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技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要求。A、视觉B、精度C、分辨率D、图幅尺寸答案:B解析: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为了将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技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达到精度要求。因此,答案为B。视觉、分辨率和图幅尺寸都不是图件配准的主要目的。58.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择题,共有四个选项,答案为C。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无法生成完整的解析。建议在提问时提供完整的题目信息。5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不少于()次。A、2B、3C、4D、5答案:B解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为了确保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废气的采样和测试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不少于3次,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岩溶塌陷的是()。A、塌洞回填B、控制地下水开采C、河道引流,避开塌陷区D、建立地面塌陷监控网答案:A解析:岩溶塌陷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有:①合理安排厂矿企业建设总体布局;②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③修筑特厚防洪堤;④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的发生;⑤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⑥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A项,属于岩溶塌陷后的治理措施。61.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的叠加影响。A、最小值B、加权平均值C、最大值D、平均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方法。根据题干中的“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叠加影响”,可以推断出需要将预测值和现状背景值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地面浓度值。而在叠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值的权重,因此应该选择加权平均值或平均值作为答案。由于加权平均值需要给出各个值的权重,而题干中并未给出,因此应该选择平均值作为答案。因此,本题答案为D。62.A、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物多样性变化值B、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值C、开发建设活动后i因子的质量指标D、开发建设活动前i因子的质量指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推断。选项A中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变化值,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是增加还是减少,因此不能确定答案为A。选项C和D中分别提到了i因子的质量指标,但是并没有明确说明i因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因此也不能确定答案为C或D。而选项B中提到了生态质量变化值,与题干中的生态环境有关,因此可以确定答案为B。63.一般废水分()进行预测。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B、正常排放、不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C、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D、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三阶段答案:A解析: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早知宁地面水环境的影响。该阶段的地面水环境影响应按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64.植被现状调查时,一般草本、灌木林、乔木林样方面积应分别不小于()。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植被现状调查中样方面积的要求。根据《植被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草本层样方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灌木层样方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乔木层样方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根据图片可知,该样方中有草本、灌木和乔木,因此应分别满足以上要求,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C。6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环境空气质量测试一般不少于()doA、2B、1C、3D、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环境空气质量测试的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测试应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等六项指标。因此,一般不少于3项测试。故选C。66.下列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乡湿度差异形成的局地风B、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高空则相反C、白天风从城市近地面吹向郊区,晚上风从郊区近地面吹向城市D、市区的污染物通过近地面吹向郊区答案:B解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地区相对于周围农村地区温度更高的现象。城市热岛环流是指城市周围的空气流动形式。根据热力学原理,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周围的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区,周围的农村地区则形成高压区,因此城市周围的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从郊区吹向城市。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城市热岛环流与城乡湿度差异无关;选项C错误,城市热岛环流的方向与时间无关;选项D错误,城市污染物的扩散与城市热岛环流有关,但不是通过近地面吹向郊区。67.房间内的吸声措施主要用于降低()。A、室内墙面反射的混响声B、声源辐射的直达声C、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D、消声器的再生噪声答案:A解析: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包括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需要针对不同发声对象综合考虑使用。其中,吸声技术主要适用于降低因室内表面反射而产生的混响噪声,其降噪量一般不超过10dB;在声源附近,以降低直达声为主的噪声控制工程不能单纯采用吸声处理的方法。68.A、土壤侵蚀模数B、土壤容许流失量C、土壤侵蚀面积D、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壤侵蚀的相关概念。根据题干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将选项进行解释:A.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模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的侵蚀量,通常用t/(hm²·a)表示。B.土壤容许流失量:土壤容许流失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土壤表层的最大可承受流失量,通常用t/ha表示。C.土壤侵蚀面积:土壤侵蚀面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受到土壤侵蚀影响的土地面积。D.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是指在多年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土壤侵蚀量,通常用t/ha表示。根据题干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D,即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因为题干中提到的是“多年平均”,所以选项D是最符合题意的。69.矩阵法环境影响识别表中,建设项目各建设阶段与环境要素交叉的格点,表示的是()。A、影响因子B、影响范围C、影响要素D、影响程度答案:C解析:矩阵法是通过系统地列出拟建项目各阶段的各项“活动”,以及可能受拟建项目各项“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构造矩阵确定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在矩阵法环境识别表中,如果认为某项“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的格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因此,格点代表的是影响要素。70.某项目占地面积35km2,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尺不应小于()。A、1:100000B、1:50000C、1:10000D、3.51388888888889答案:B解析:该项目占地面积35km2,且评价区域内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所以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评价属于二级评价。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可知项目面积为20~100km2时,二级评价的成图比例尺要求为≥1:5万。71.河口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A、河口的河宽较大B、河口的流速较慢C、河口受到潮沙的影响D、河口的流量较小答案:C解析: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相接的地方,是淡水与海水混合的地带。因此,河口受到潮汐的影响,潮汐会影响河口的水位、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等。选项A和D都与河口的特点不符,选项B的流速较慢并不是河口的特点,而是因为淡水与海水混合的缘故,水流速度会减缓。因此,正确答案为C。72.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A、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A计权等效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的主要评价量。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15)规定,环境噪声的主要评价量为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选项A、B、D中均有一项是错误的,因此可以排除。73.潮沙河流中,最重要的质量输移是(),因此,可以用一维模型来描述质量的输移。A、水平输移B、垂向输移C、横向输移D、混合输移答案:A解析:在潮沙河流中,最重要的质量输移是水平输移。虽然存在垂向输移,但与水平输移相比较是较小的。因此,在浅水或受风和泼浪影响很大的水休,在描述水动力学特征和水质组分的输移时,通常忽略垂向输移;在很多情况下,横向输移也是可以忽略的,此时,可以用一维模型来描述纵向水动力学特性和水质组分的输移。74.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当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时,生态现状调查可考虑选用()。A、生态监测法B、现场勘查法C、遥感调查法D、资料收集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现状调查的方法选择。根据题干中的“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效应”,可以判断需要进行长期的生态监测,因此选项A“生态监测法”是最合适的选择。选项B“现场勘查法”只能获取短期的生态现状信息,选项C“遥感调查法”虽然可以获取大范围的生态信息,但是对于长期累积效应的监测不够准确,选项D“资料收集法”只能获取历史数据,无法获取实时的生态现状信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75.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核算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A、现场实测法B、物料衡算法C、模拟法D、反推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监测中的一种方法——核算无组织排放量的方法。根据题干中的“通过全厂物料的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确定答案为物料衡算法,即通过对物料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衡算,计算出无组织排放量。其他选项的解释如下:A.现场实测法: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直接测量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计算出排放量。C.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污染物的传输和转化过程,计算出排放量。D.反推法:通过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反推出排放源的位置和排放量。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7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d,1~2次/d.A、2~3B、1C、1~3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水环境质量测试的频率。根据常规实践,水环境质量测试一般为每天1~2次,而选项中只有C为符合要求的范围,故选C。77.下列关于海陆风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B、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C、夜间上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D、夜间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答案:D解析: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上层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但是夜间下层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78.关于收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历史监测资料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B、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不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C、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五年监测资料有效D、若评价区域内污染源变化很大,近三年监测资料有效答案:B解析: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79.反映地面生态学特征的植被指数NPVI是指()。A、比值植被指数B、农业植被指数C、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D、多时植被指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被指数中反映地面生态学特征的指数,根据常见的植被指数分类,可以排除掉比值植被指数和多时植被指数,因为它们分别反映的是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生长变化情况。而农业植被指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不太可能反映地面生态学特征。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简称NDVI),它是一种常用的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可以反映出植被的绿度和覆盖度等信息,从而反映出地面生态学特征。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80.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和合理调整建筑物()。A、建筑物功能平面布局B、平面布局功能C、建筑物结构使用方法D、建筑物功能使用年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方法,需要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什么和合理调整建筑物的什么。根据常识和建筑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为A,即建筑物功能平面布局。因为建筑物的功能平面布局可以合理地安排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从而减少噪声的传播。而其他选项与噪声的传播关系不大,因此不是正确答案。81.A、56B、19.0C、15.2D、8.52答案:D解析:按完全混合模型公式计算初始浓度,一维稳态计算断面浓度。82.某村庄距新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中心线50m,预测近期噪声超标5dB(A),超标户数较多且分布较集中,房屋为一层平房(相对路基标高为-0.5m),对该村庄应优先采用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A、平房安装隔声窗B、在高速公路和村庄之间植树造林C、修建居民区栅栏D、设置声屏障答案:D解析:公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主要对象是线路两侧的以人群生活(包括居住、学习等)为主的环境敏感目标。其防治对策和措施主要有:①线路优化比选,进行线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距离的调整;②线路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改变;③道路和敏感建筑物之间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临街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变更、声屏障和敏感建筑物本身的防护或拆迁安置等;④优化运行方式(包括车辆选型、速度控制、鸣笛控制和运行计划变更等)以降低和减轻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一般人工设计的声屏障可以达到5~12dB实际降噪效果。这是指在屏障后一定距离内的效果,近距离效果好,远距离效果差,因为声波有绕射作用。本题中,村庄距公路中心线50m,距离很近,且预期噪声超标为5dB(A),超标户数较为集中,房屋为一层平房,设置声屏障是首选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83.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d越小,K越大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粘滞性相关D、K与d相关,与液体粘滞性无关答案:B解析: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K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还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如流体的黏滞性)有关。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地区地下水的黏性差别并不大,在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时,常常可以忽略地下水的黏性,即认为渗透系数只与含水层介质的性质有关,使得问题简单化。84.用放射性标记物测定自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某元素要用"暗呼吸"法做校正,这是因为植物在黑暗中能吸收()。A、B、C、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暗呼吸的理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某元素可以通过放射性标记物测定,但是在测定前需要进行暗呼吸法的校正。暗呼吸是指在黑暗中,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因此,答案为D。85.按工程可研方案,新增的冷却塔噪声会导致相邻居住区噪声超标,可优先考虑的噪声防治措施是()。A、居住人群搬迁B、减少冷却水量C、调整冷却塔位置D、冷却塔排风口安装消声器答案:C解析:新增的冷却塔噪声会导致相邻居住区噪声超标,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为首先调整冷却塔位置,其次冷却塔排风口安装消声器和减少冷却水量,不得已居住人群搬迁。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大致包括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几种,需要针对不同发声对象综合考虑使用。86.II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A、饱水带B、非饱和带C、天然隔水层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答案:B解析:包气带走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有时人们也把包气带称为非饱和区,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不完全相同。87.下列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中,不属于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的是()。A、燃烧法B、生物净化法C、重力法D、膜分离法答案:C解析:气态污染物与载气呈均相分散,作用在两类分子上的外力差异很小,气态污染物的净化只能利用污染物与载气物理或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沸点、溶解度、吸附性、反应性等),实现分离或者转化。常用的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净化法等。88.某企业厂界背景噪声检测结果为50dB(A),企业两个声源单个开启时在厂界测得的声级均值为53dB(A)(含背景噪声值),该企业厂界噪声排放值为()。A.53dB(A)B.54.8dB(A)A、56dBB、C、57dB答案:A解析:进行边界噪声评价时,新建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题中,两个声源单个开启时的声级均包含了背景噪声值,而背景噪声值为50dB(A),故两个声源的贡献值均为50dB(A),噪声排放值为两个声源的叠加53dB(A)。最大干扰选项为C,不可简单叠加。注意对导则中基本概念的理解。89.景观生态学中,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的背景地块是()。A、斑块B、基质C、廊道D、景观答案:B解析:此题在生态影响导则附录C中有详细的答案。空间结构分析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景观由斑块、基质和廊道组成,其中基质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景观中一种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因此,基质的判定是空间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判定基质有三个标准,即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90.某水域经几次监测CODCr的质量浓度为16.9mg/L、19.8mg/L、17.9mg/L、21.5mg/L、14.2mgl/L,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质量浓度值是()mg/L。A、18.1B、21.5C、19.9D、19.4答案:C解析:91.己知某车间(近似扩散声场)窗户的传输损失TL为20dB,靠近窗户的室内声级为85dB,则关窗时靠近窗户的室外声级为()dB。A、59B、65C、71D、75答案:A解析: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利用此式计算:92.某装置产生浓度为5%的氨水000,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15%的氨水300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40%,进入废水中的氨是()。A、2tlaB、3tlaC、5tlaD、15tla答案:B解析:用物料衡算原理。产生量=1000tx5%=50t;回收=300tx15%=45t;总损耗量=50-45=5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40%,即2t,则进入废水中的氨是3t93.在植物样方调查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大小,对于灌木林样,其样方面积不应小于()m^2A、1B、10C、100D、200答案:B解析:在植物样方调查中,样方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样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灌木林样,由于灌木较密集,样方面积不宜过小,否则可能会漏掉一些灌木,影响样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灌木林样方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故选B。94.植被调查中"频度"是指()。A、单位面积上某种植物株数B、群落中包含某种植物的样地数与总样地数之比C、某种植物个体在不同样地中出现的频率D、植物冠层垂直投影面积答案:B解析:植被调查中的“频度”是指某种植物在群落中出现的频率,通常用该种植物出现的样地数与总样地数之比来表示。因此,答案为B。选项A是“密度”的定义,选项C是“重要值”的定义,选项D则与“盖度”相关。95.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Ⅰ类一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是()。A、地下水排泄区B、地下水径流排泄区C、同一水文地质单元D、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答案:C解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水文地质单元是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区域。96.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临界量的功能单元。A、等于B、等于或超过C、超过D、低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及其特点。根据题干中的描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因此,答案为B。选项A“等于”和选项C“超过”都不准确,选项D“低于”更是与题干描述相反,因此都不是正确答案。97.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可视为体源,采用估算模式确定项目的评价等级时,必须输入()。A、地表粗糙度B、排放温度C、平均风速D、排放高度答案:D解析:体源调查内容包括体源中心点坐标,以及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m);体源高度(m);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体源的边长(m);体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98.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向公众公开全本报告书的时间是()。A、征求公众意见前B、交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审前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受理后D、环境管理部门批复后答案:B解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规定了报告书公开的内容及时间。建设单位在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前,应依法主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信息,并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同时附删除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内容及删除依据和理由说明报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对说明报告进行审核,依法公开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信息。99.野外现场渗水试验的目的是测定()。A、含水层孔隙度B、包气带孔隙度C、含水层垂向渗透系数D、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答案:D解析: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许多水文地质资料皆需通过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才能获得。其中渗水试验是一种在野外现场测定包气带土层垂向渗透系数的简易方法,在研究地面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时,常需进行此种试验。100.某电厂锅炉排气噪声的A声功率级为125dB(A),距离排气口100m处的A声级是()dB(A)。A、74B、77C、85D、94答案:A解析:电厂锅炉噪声排放口位于空中,教材中,自由声场指声源位于空中;教材中,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r处的A声级为:,故选A。101.()具有对S02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优点,但吸收剂价格昂贵。A、读法B、钙法C、氨法D、铀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中的气体吸收法,需要考生对各种气体吸收法的特点有所了解。选项A的“读法”是错误的,因为“读法”并不是一种气体吸收法。选项B的“钙法”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吸收法,但是它的优点并不是“对S02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因此也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C的“氨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吸收法,但是它的优点也不是“对S02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因此也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选项D的“铀法”是一种气体吸收法,它的优点包括对S02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因此是本题的正确答案。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0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用于计算烟气出口速度的烟气量是()。A、标态烟气量B、干烟气量C、湿烟气量D、工况烟气量答案:A解析:在环评计算过程中使用的烟气量均为标态烟气量。103.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A、包气带水B、潜水C、承压水D、岩溶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下水的分类。根据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可以分为自由水、承压水和包气带水。自由水是指地下水位以上的水,承压水是指地下水位以下,但是受到上覆岩层压力的水,包气带水是指地下水位以下,但是没有受到上覆岩层压力的水。因此,本题答案为C,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104.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50km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是()。A、DMS模式B、AERMAP模式C、AERMOD模式D、CALPUFF模式答案:D解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包括:ADMS模式、AERMAP模式、AERMOD模式和CALPUFF模式。其中,ADMS模式、AERMAP模式、AERMOD模式均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CALPUFF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105.某水生生态系统调查时,采用黑白瓶法测定初级生物量。初始瓶IB=5.0mg/L黑瓶DB=3.5mg/L,白瓶LB=9mg/L则净初级生物量和总初级生物量分别为()。A、5.5mg/L,4mg/LB、4mg/L5.5mg/LC、1.5mg/L,4mg/LD、1.5mg/L,5.5mg/L答案:B解析:净初级生物量=9-5=4Cmg/L),总初级生物量=9-3.5=5.5(mg/L)。106.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进行。A、两个时期内B、一个时期内C、丰水期D、平水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水文测量与水质调查的同步进行原则。根据题干,可知水文测量应该在一个时期内进行,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的原则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排除。107.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3/d),.项目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为()A、75.0%B、78.8%C、81.5%D、83.9%答案:A解析: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率的公式: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为600m3/d,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为200m3/do108.下列内容中,属于社会环境调查的是()。A、地理位置B、人口分布C、气象气候D、生态环境答案:B解析:社会环境调查包括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状况;公众参与;文物与景观。其中,社会经济包括:①人口。其包括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②工业与能源。其包括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③农业与土地利用。其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附土地利用图。④交通运输。其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109.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采用的评价量为()。A、铅垂向Z振级B、铅垂向Z振级量大值C、累计百分铅垂向Z振级D、累计百分振级答案:C解析: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是指振动的频率和振幅都不规律的振动。评价无规则振动的量应该考虑振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选项A和B不够全面。而累计百分铅垂向Z振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铅垂向Z振级超过某个阈值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能够全面反映无规则振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D中的“振级”没有明确指定方向,不够准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10.通过分析和预测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项目可行性指标的变化幅度,判断该因素变化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程度,此种分析法是()。A、敏感分析法B、环境价值法C、影子工程法D、反向评估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项目管理中的敏感分析法。敏感分析法是通过对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可行性指标的影响程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其他选项的含义如下:B.环境价值法: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所处的环境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C.影子工程法: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与实际工程相似的模型,以便对实际工程进行模拟和分析。D.反向评估法:是指在项目实施结束后,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成功程度。111.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是()。A、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B、恶臭对环境的影响C、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D、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答案:D解析: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但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释放气体和恶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垃圾填埋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释放气体及恶臭对环境的影响。112.物料衡算法能进行工程分析的原理是依据()。A、自然要素循环定律B、市场经济规律C、质量守恒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物料衡算法是指在工程分析中,对物料的输入、输出、转化等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即物料在任何过程中,其质量总量不变。因此,通过对物料的输入和输出进行衡算,可以得到物料在不同过程中的转化情况,从而进行工程分析和优化。选项A自然要素循环定律、B市场经济规律、D能量守恒定律均与物料衡算法无关。因此,答案为C。113.对掌握候鸟迁徙的规律、变化,在下列生态调查方法中最好采用()法。A、野外调查B、遥感技术C、访问专家D、定位或半定位观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调查方法的选择。对于掌握候鸟迁徙的规律、变化,最好采用定位或半定位观测法。因为定位或半定位观测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候鸟的迁徙情况,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而野外调查、访问专家等方法则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主观性强等问题。遥感技术虽然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数据,但对于候鸟迁徙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因此,选项D是最好的选择。1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在距高速公路路肩()m,高度大于1.2m范围内布设24h连续测量点位。A、50B、60C、70D、8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高速公路噪声监测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应选择车流量有代表性的路段,在距高速公路路肩60m,高度大于1.2m范围内布设24h连续测量点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115.单一河流处于恒定均匀流动条件下,假定某种可降解污染物符合一阶降解规律,降解速率K1沿程不变。排放口下游20km处的该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下降50%,在排放口下游40km范围内无其他污染源,则在下游40km处的污染物浓度较排放点处浓度下降()。A、70%B、75%C、80%D、85%答案:B解析:根据一阶降解规律,可得:$$C=C_0e^{-K_1x}$$其中,$C$为距离排放口$x$处的污染物浓度,$C_0$为排放口处的污染物浓度,$K_1$为降解速率。由题可知,在排放口下游20km处,污染物浓度下降50%,即$C=C_0/2$,代入上式可得:$$\frac{C_0}{2}=C_0e^{-K_1\times20}$$解得$K_1=\frac{\ln2}{20}$。在排放口下游40km处,污染物浓度下降多少呢?根据上式可得:$$\frac{C}{C_0}=e^{-K_1\times40}$$$$\frac{C}{C_0}=e^{-\frac{\ln2}{20}\times40}=\frac{1}{4}$$即污染物浓度下降了75%,故选B。116.某工业车间工段的水平衡图如下(单位m3/d),该车间工艺水重复利用率为()。A、40%B、28.6%C、54.5%D、80%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工艺水重复水量为20m3/d,根据工艺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工艺水重复利用率=工艺水重复利用水量/(工艺水重复利用水量+工艺水取水量),该车间工艺水取水量为补充新水量(本题是问"车间"),即50m3/d117.某煤油输送管道设计能力为12t/h,运行温度为25℃,管道完全破裂环境风险事故后果分析时,假定5分钟内输煤油管道上下游阀门自动切断,则煤油泄露事故的源强估算为()。A、60tB、24tC、12tD、1t答案:D解析:计算型。送分题。5分钟煤油泄漏事故源强=12t/h×5/60h=1t,选D。118.3个相邻城市向同一河流干流排放某种难降解污染物,干流功能区目标(类别及限值)分布如图4所示。已知干流枯水设计流量为10m3/s,在忽略悬沙吸附沉降作用、背景负荷为零的条件下,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的最大允许负荷为()。A、14.4kg/DB、43.2kg/DC、86.4kg/DD、129.6kg/D答案:B解析:为了保证3个城市所有功能区达标,则都需满足Ⅲ类水体的限值(0.05mg/L),则最大允许负荷为:0.05×10=0.50g/s=43.2kg/d。119.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A、定性B、定量C、半定量D、定性或半定量答案:D解析:矩阵法是一种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它通过将环境因素和影响因素分别列成矩阵,再对它们进行交叉分析,以确定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矩阵法既可以定性描述环境影响,也可以半定量地评价环境影响,因此答案为D,即定性或半定量。120.城市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厂,在排放前常采取消毒处理,最经济的消毒处理方法是()A、臭氧法B、紫外线法C、双氧水法D、二氧化氯法答案:D解析:是否需要消毒以及消毒程度应根据废水性质、排放标准或再生水要求确定。为避免或减少消毒时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最好采用紫外线或二氧化氯消毒,也可用液氯消毒。在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臭氧≈紫外线>二氧化氯>液氯,故最经济的消毒处理方法是二氧化氯法。臭氧消毒适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如脱色、除臭等)。在臭氧消毒之前,应增设去除水中SS和COD的预处理设施(如砂滤、膜滤等)。121.环境风险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A、资质工作人员B、技术职称队伍C、专业队伍D、主管部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风险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的责任单位。根据环境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环境风险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本题答案为C。122.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A、水动力弥散B、淋溶C、稳定渗流D、非饱和渗流答案:D解析:降雨初期,土壤中的孔隙空间还未被充分饱和,因此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非饱和渗流。非饱和渗流是指土壤中水分含量未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在孔隙中的运动方式。水动力弥散、淋溶和稳定渗流都是饱和状态下的水分运动方式,因此不是降雨初期的主要地下水入渗方式。因此,本题答案为D。123.某企业进行锅炉技术改造并增容,现有S02排放量是200t/a(未加脱硫设施),改造后,S02产生总量为240t/a,安装了脱硫设施后S02最终排放量为80t/a,请问:"以新带老"削减量为()t/a。A、80B、133.4C、40D、13.6答案:B解析:第一本账(改扩建前排放量):200t/a第二本账(扩建项目最终排放量):技改后增加部分为240-200=40t/a,处理效率为(240-80)/240x100%=66.7%,技改新增部分排放量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商品交易终止协议法律范本版B版
- 2024年定制临时仓储租赁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家装施工劳务合作模板协议版B版
- 2024常年水泥供应协议格式版B版
- 2024年企业退休人员劳动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与整改合同2篇
- 2024年家居木工承揽协议标准版下载一
- 202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24年人工智能研发项目施工承包合同
- 2024南京商用车辆租赁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采购管理流程
-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 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 强制执行申请书强制执行申请书个人强制执行申请书
- 衍纸社团教案
- 高中数学-复习课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
- 数据结构:链表
- GB/T 21655.1-2023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第八章 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
- 下载打印版本楼兰古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