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升测试卷编者:robve一、选做题1.以下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因为〕秦军南〔驻军〕乃得有以报太子〔就〕秦王购之金千斤〔收购〕河北〔黄河以北〕沛公安在〔在哪里〕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秦王还柱而走〔跑〕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张良出,要项伯3.以下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B.惟利是图4.从句式角度合计,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A.燕王拜送于庭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以其无礼于晋5.以下句子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今者出,未辞也辞伐罪辞为辞辞二、填空题6.按课文内容填空〔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不武。〔2〕风萧萧兮易水寒,。〔3〕吾入关,,籍吏民,,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4〕杀人如不能举,。〔5〕臣死且不避,。〔6〕,,何辞为?〔7〕,大礼不辞小让。7.文学常识填空。〔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体史书,共21卷,分为《国语》《》《晋语》《》《》《》《越语》八部分。〔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篇,世家篇,列传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先生赞之为“,〞,有很高的文学价值。8.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①越国以鄙远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吾其还也④皆白衣冠以送之⑤顾计不知所出耳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常以身翼蔽沛公⑨籍吏民,封府库⑩沛公已去,间至军中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宫,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三公为真相知也。9.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知杭州仁和县〔2〕以谢平昔奖进〔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4〕所忧者气峻而骄10.下面句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11.把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12.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索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百姓战惧,皆称神明。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波它境。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暑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大中大夫。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13.对以下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尚:崇尚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C.视事四年视事:就职治事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立案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因好之,遂就经学A〔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为贼所略,遂至于此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何以识黄昌邪C公子畏死邪?何泣也昌乃出足示之D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15.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都杀死,使百姓们吓得颤抖。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任,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2〕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四、高考真题演练〔一〕、〔09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善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2\*GB3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一再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1\*GB3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2\*GB3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B.侍公而食信而见疑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假设属且为所虏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①遂罢兵而去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③故人来,方与之食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⑤曾子欲捕彘杀之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12.以下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遵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欣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保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行,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分〕〔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分〕〔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分〕二.〔09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假设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假设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假设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假设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東缚而柙[xiá,木笼]以予齐。〔节选自《管子·小匡》〕[注]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8.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有加惠于其臣加:增加B.治国不失秉秉:同“柄〞,权柄C.君假设宥而反之宥:宽恕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并列今乃今乃用之,可乎精思傅会,十年乃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其为君亦犹是也其为君亦犹是也以故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彼知其将反于彼知其将反于齐赵尝五战于赵尝五战于秦君何不杀而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卒廷见相加,毕礼而归之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③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④夷吾事君吾二心。⑤君假设欲定宗庙,则亟请之。⑥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1.以下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干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假设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来缚而柙以予齐三、〔08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子产①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假设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假设果行此,必有所害。〞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郑伯如晋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11.以下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假设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A.⑧②B.⑥⑤C.①③D.⑦④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看法,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看法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庞大伤害。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施行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优良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3分〕〔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3分〕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巩固及提升测试卷答案解析1.B〔购:重金悬赏。〕2.D〔A要———邀;B倍———背;C卒———猝〕3.C4.C〔宾语前置句,其它三句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5.B〔告辞、告辞;A旨意;C推辞;D借口。〕6.〔1〕不仁失其所与以乱易整;〔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秋毫不敢有所近封府库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刑人如恐不胜;〔5〕卮酒安足辞;〔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7〕大行不顾细谨7.〔1〕国别鲁语齐语郑语楚语吴语;〔2〕纪传体123070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①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疆界。②敝:损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③其:表商量语气,还是。④白衣冠:形容词作动词,穿白色衣服,戴白色帽子。⑤顾:副词,表转折,不过。⑥穷困:境况困难。⑦活:使动用法,使……活命。⑧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⑨籍:名词作动词,登记造册。⑩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9.〔1〕掌管;〔2〕往常;〔3〕希望;〔4〕高傲。10.BD11.〔1〕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公务。〔2〕凭鞠咏的才干,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12.担心他恃才傲物。13.D〔追究、查处〕14.C〔什么/为什么;A因此;B被;D于是,就〕15.C〔与妻子相识,不是在任州书佐时〕16.〔1〕黄昌暗中拘捕了一个盗匪的首领,逼使那匪首分条列出各县中强暴之人的姓名和住处,于是派人分头全部捕捉,无人漏网。〔2〕她的儿子犯案,她就到黄昌那里诉讼自责,黄昌疑心犯人的母亲不像蜀地人,就问她原因。【参照译文】〔一〕鞠咏做进士,凭借文学功底跟从王公化基学习,到王公主管杭州,咏及第,升咏做大理评事,主管杭州仁和县。鞠咏将到任,先把书和自己作的诗寄给王公,来感谢往常对自己的激励,现在又做官吏,借此可以文字互相娱乐,王公不答应。到了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也不加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鞠咏大失所望,于是不再把他当作知己,而专门学习做官吏的事,那以后,化基升为参知政事,没有把咏推举,有人问原因,回答说:“凭咏的才干,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担心的是盛气骄人,我所以压抑他,来成全他的德行罢了。〞鞠咏听到以后,开始把王化基当作真正相知的朋友。〔二〕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出身寒微,居住的地方靠近学校,多次见到儒生们在校学习行礼,因此喜爱学问,学习经学。他又懂得法律文案,因此在郡中任决曹。当时州刺史巡行所属部域,见到黄昌,很赏识他,就征召他为从事。后来黄昌担任宛令,处理政事严厉凶猛,喜爱揭穿奸邪。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黄昌开始并不声张,后来才秘密派出亲信到他部下贼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赃物,于是把贼曹一家悉数收捕,同时杀死。百姓们见此吓得颤抖,都称黄昌神明。朝廷提拔有才干的官员,黄昌升为蜀郡太守。前任太守李根年老,为政糊涂,百姓多被侵害蒙冤。等到黄昌到任,吏胥百姓前来诉讼的达七百多人,黄昌都给予推断处理,无不合理。他暗中拘捕了一个盗匪的首领,逼使那盗首交代各县中强暴的人的姓名和住处,于是派人分头捕捉,无一漏网。以前的奸恶之人,都逃亡到其他郡境。当时,黄昌担任州书佐的时候,他妻子回娘家,碰到盗贼被劫走,因此流转到蜀地成了别人的妻子。她儿子犯案,她就到黄昌那里投案责备自己。黄昌怀疑犯人的母亲不像蜀人,就问她原因。她回答说:“我本是会稽姚戴次公的女儿,州书佐黄昌的妻子。我曾因为回家,被强盗掳掠,于是流落到这里。〞黄昌大惊,叫她上前并说道:“怎样识别黄昌呢?〞她回答说:“黄昌左脚心有黑痣,常自称当官至二千石。〞黄昌于是伸出脚来给她看。两人因此相抱痛哭,仍旧结为夫妇。黄昌在职四年,被征召,再迁为陈相。县里人彭氏原来骄横放任,在大路边建造高楼。黄昌每次出行巡视县境,彭家的妇女就登楼去看他。黄昌很不高兴,就下令收捕入狱,治罪杀了她们。又升为河内太守,再转为颍川太守。永和五年,被征召担任将作大匠。汉安元年,升为大司农。又贬为太中大夫,死于任上。四〔一〕、9.D过:错误10.D均为副词,将要。A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11.B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12.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13〔1〕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2〕从前吴起外出,碰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翻译】晋文公攻打原邑,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就和大夫们约定十天为期限。到了原邑十天了还没有攻下原邑,就鸣锣退兵,准备撤退军队回去了。有从原邑城中逃出来的士兵,说:“原邑再攻打三天就被攻克了。〞左右群臣劝谏说:“那原邑城内已粮食耗尽兵力衰竭了,君主姑且再等几天。〞晋文公说:“我与战士们约定十天,不回去,就是失去我的信用。因为得到原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干。〞随后收兵离开。原邑城中的人们听说后说:“有国君像那样的守信,我们可以不归附他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说后说:“有国君像那样的守信,我们可以不随从他吗?〞于是就投降了晋文公。孔子听说后记录这件事说:“攻打原邑而得到卫国的,是守信用。〞

晋文公问箕郑说:“怎么样救济饥荒?〞箕郑回答说:“要讲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份上守信用,在政事上讲信用,在道义上讲信用。在名份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政事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道义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互相鼓励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的。〞命人驾着车返回去。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

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大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他的妻子到了市场上回来后,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依靠父母学得一些事情的,是听信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母亲,这不是能成为教育啊。〞于是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酒醉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酒醉了和身边左右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

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慎重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将要来袭击你们。〞象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到了以后,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相信人的祸患。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集市的关口,集市的官吏呵斥并刁难客商,因此客商用钱财贿赂集市的官吏。卫嗣公对这个官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给了你钱财,你才放他过去。〞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二)、8.A加:施加。9.DA项中“乃〞的含义分别是“居然〞和“才〞的意思,同样是作副词,但是可以透过语境推测出不同的含义;B项中的“其〞,第一个其用作句首,做主语,应为代词,他,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项中的“于〞均做介词,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后一个可解释为“和〞;D项中的“而〞均做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接着〞“再〞等义。10.A②是将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而是表现他是国家的忠臣。11.C“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意思是说“如果管仲接受鲁国的任用,就会是齐国的力量削弱〞是假设的状况,而不是“必将〞被鲁国任用。12.〔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3〕在这种状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翻译】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要加惠于我,使我不致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则非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赦罪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定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桓公说:“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事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能这样么?〞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原故。您假设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亲人,请您们替我国杀掉。〞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国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为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体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是为教育群臣而行杀;假设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二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押送回齐。(三)、9选C,意思是“钱财〞。10选B,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11选C〔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看法,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应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