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五校联考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五校联考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五校联考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五校联考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武汉新洲区五校联考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珍珠B.冰水C.酱油D.空气2.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用盐酸不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用盐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与活动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3.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二氧化碳6.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体有害,我们应该控制碳的排放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生活用水量所占用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我们要节约用水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7.现有下列方法:①蒸发、②用石蕊试液、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④用硝酸银溶液、⑤导电性实验,其中可用于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是A.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8.2019年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8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描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为了粮食增产,尽可能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农药B.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禁止使用新型材料,防止污染环境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9.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A.FeO+H2SO4═4FeSO4+H2O B.Fe2O3+3H2SO4═Fe2(SO4)3+3H2↑C.Fe2O3+2H2SO4═2FeSO4+2H2O D.Fe2O3+3H2SO4═Fe2(SO4)3+3H2O10.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 D.充入二氧化碳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需区分的物质18K黄金和黄铜磷矿粉和硝铵氧化铜和氧化铁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方案一灼烧观察颜色用磁铁吸引抽丝拉伸方案二加入稀盐酸中闻气味观察颜色灼烧闻气味A.A B.B C.C D.D12.合理搭配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如图所示食品中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A.米饭 B.馒头C.西红柿 D.鸡蛋牛奶13.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甲烷分子(CH4)被包进水分子构成的“笼子”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可燃冰作燃料会大大减弱温室效应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何存在间隔D.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15.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东晋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描述了许多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指出反应类型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④氨气易溶于水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18.(8分)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空气成分的_______%,空气污染指数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两个)。氧气是________(多选题)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E.纯净物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氧的原子序数是8B.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g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如下图,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这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31.6克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上述紅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①_____假设2成立2.取上述红色溶液,②_____,③_____观察现象。红色褪去假设③成立(拓展延伸)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其原因:_____。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_____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珍珠是由碳酸钙、碳酸镁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酱油是由水、氯化钠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2、B【解析】

A、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CaCO3,碳酸钙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即盐酸能洗掉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所以A说法不正确;B、盐酸是酸,氢氧化铁是碱,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用盐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B说法正确;C、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溶液中电离得到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所以C说法不正确;D、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得到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所以D说法不正确;故选B。3、B【解析】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施用大量农药会造成空气污染,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符合题意;C、合成新型洗涤剂可以减少氮磷排放,减少水污染,不符合题意;D、研发易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

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钢的性能优良,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不是很纯的铁,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A【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6、C【解析】

A、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故A正确;B、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体有害,我们应该控制碳的排放,故B正确;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工业用水量所占用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我们要节约用水,故C不正确;D、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故D正确。故选C。7、D【解析】①蒸发后食盐水有固体剩余,蒸馏水没有,故①正确;②石蕊试液在食盐水和蒸馏水中都不变色,不能别食盐水和蒸馏水,②错误;③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观察到离子,不能进行鉴别,故③错误;④硝酸银和食盐水水生产沉淀,和蒸馏水没有现象,可以鉴别,故④正确;⑤溶液导电依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食盐水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蒸馏水中不存在离子,不能导电,能鉴别开,故⑤正确;故选D。8、D【解析】

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应适量使用,不符合题意;B、霾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不符合题意;C、新型材料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再者新型材料的使用不一定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D、实施“绿色化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使用,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选D。10、B【解析】真空包装可使食品不易变质,放入一小包铁粉,可以吸收水分和氧气,食品不易受潮也不易被氧化,二氧化碳和食品在常温下一般不发生反应,而氧气能加快食品的氧化,使食品容易变质,故选B11、D【解析】

A、黄铜(铜锌合金)中的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18K黄金中含有铜和金等,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不能鉴别,故A错误。B、磷矿粉为灰白色固体,硝铵为白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磷矿粉、硝铵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B错误;C、氧化铜和氧化铁均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不能鉴别,故C错误;D、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用抽丝拉伸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织品抽丝拉伸易断,涤纶织品抽丝拉伸不易断;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织品,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织品;两种方法都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12、C【解析】

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D、鸡蛋、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13、C【解析】

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减少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选项错误;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何存在间隔,因为任何物质之间的分子都存在间隔;故选项正确;D、水中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水不能变成油;故选项错误;故选:C。14、B【解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观察空气成分示意图可知,R的体积分数是第二位,R指的是氧气。故选B。15、D【解析】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正确;B.由①②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物质本身性质)有关,选项正确;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选项正确;D.由②③分子种类相同时,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①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比较,选项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解析】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可溶性铜盐,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②CO2+H2O═H2CO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氨水的性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显示不同的颜色、二氧化碳性质以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棉花团的水中生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涉及到的相关性质有:①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到的②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③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显碱性。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则没有得到体现。故选②;(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3)图丙中有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两组实验,前一组是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后一组是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这两组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质、溶剂的种类有关。18、21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AE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3.2g【解析】(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2)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AE;(3)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表示原子序数为8,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氧,带有“气”字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