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_第1页
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_第2页
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_第3页
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_第4页
第二、三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2/2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力提升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同学哈哈大笑后下颌不能正常合拢了,原因最可能是(

)A.关节囊受到损伤B.关节软骨有病变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韧带损伤,颌骨无法复位2.关节结构中与其灵活性相适应的主要结构是()A.关节囊和关节腔 B.关节软骨和滑液C.关节头和关节窝 D.韧带和滑液3.如图为人体的关节和双手投篮动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关节由图中的①③④组成B.②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灵活C.图中肱三头肌先收缩再舒张D.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4.刘畊宏的毽子操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潮。曲腿和伸腿(如图)交替跳能够很快的拉动心率,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B.骨骼肌从结构层次上来说,属于器官C.运动前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D.曲腿时,股四头肌收缩5.骨折、脱臼、肌腱断裂均会引起运动受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B.骨折后的愈合与骨膜的功能密切相关C.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囊中滑出D.肌腱断裂使得肌肉不能带动骨运动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小朋友被大人牵着手“荡秋千”的场景,如图1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小朋友突然就从兴高采烈转成哭闹不安,大多只能保持着屈肘的姿势,手肘不敢乱动,经过检查诊断,肘关节桡骨脱臼,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多见于2~4岁的小朋友,大于5岁就很少见了,原因之一是2~4岁年龄段小朋友肘关节处包围骨的_____和韧带比较松弛,致使关节的_____性较弱。(

)A.关节囊;牢固性 B.关节囊;灵活性 C.关节软骨;牢固性 D.关节软骨;灵活性7.俯卧撑是简单易行却十分有效的力量训练手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甲到乙,动力来自骨 B.从乙到甲,需多块肌肉参与C.该运动需多个关节参与 D.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8.眼保健操中的“脚趾抓地”动作能刺激足部穴位。参与此动作的部分肌肉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趾长伸肌与多块骨相连 B.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运动,使脚趾抓地C.抓地过程中,趾短屈肌处于收缩状态 D.两脚抓地动作由同一条传出神经控制完成9.图是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肱二头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B.屈肘时[①]处于舒张状态,[②]处于收缩状态C.[③]关节是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结构,既牢固又灵活D.这种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关的骨骼肌收缩,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产生的10.如下图所示,跟腱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结构,止于跟骨结节,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跟腱附着在跟骨上 B.跟腱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C.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属于骨骼肌 D.跟腱对人体行走、站立和维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11.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12.握手是人与人之间表示友好的一种礼仪。握手时,大拇指要向手心运动。如图是人右手掌心面骨骼及部分肌肉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拇短掌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握住手时,拇收肌处于收缩状态C.握手时,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D.握手动作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13.下图是短道速滑运动员加速时的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股二头肌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至少跨越一个关节B.运动员右臂后摆动作中,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C.运动员左臂前屈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相互配合D.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14.图甲为正常的髋关节,乙为股骨头坏死的髋关节,丙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人造髋关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为关节窝,B为关节头B.乙图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髋关节C.置换结构的C模拟的是结构A,D模拟的是结构BD.结构A与B紧密联系,中间没有空隙15.跑步是一种常见的健身方式,如图表示与跑步有关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胫骨前肌两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胫骨前肌牵拉骨绕踝关节活动C.动力主要来自于胫骨前肌肌腱D.跑步时还需要其他多个系统参与16.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块骨骼肌的参与下即可完成运动B.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C.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较多有利于细胞获取营养物质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17.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尝试错误的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错误的次数最少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的行为是通过多种运动方式实现的18.震旦鸦雀雏鸟不会主动觅食,先由亲鸟喂养,再转变为亲鸟搜寻食物、雏鸟啄取,最终雏鸟才能像亲鸟一样用坚硬的喙敲打芦苇秆,捉出里面的虫子。下列对震旦鸦雀的摄食行为描述错误的是()A.摄食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 B.属于学习行为C.完全由遗传物质决定 D.适应复杂的环境19.刺猬在受到攻击时,会将身体蜷曲起来,形成一个刺球。刺猬的这种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攻击行为 B.先天性行为

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攻击行为 D.学习行为

防御行为20.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绿色植物捕蝇草具有特殊的捕蝇叶,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捕蝇叶内部时,叶缘上的刺毛迅速交互咬合,随后捕蝇叶分泌的消化液将昆虫分解,获得氮磷等元素。下列关于捕蝇草刺毛的叙述不恰当是(

)A.捕蝇草与昆虫之间具有信息传递B.捕蝇草的刺毛结构有利于捕获昆虫C.捕蝇草的生活方式只能自养D.该特点有利于其适应环境21.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C.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D.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22.小华发现猫每天都到家里的固定地点大小便,从高处落地时总是“四脚”先着地。查阅资料得知后者称为翻正反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翻正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猫定点排便是一种先天性行为C.猫定点排便行为的形成与大脑皮层无关D.翻正反射只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2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仓鼠逃生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属于学习行为 B.仓鼠的逃生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不同仓鼠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 D.学习行为有利于仓鼠更好地适应环境24.科学家吉姆达彻和他的妻子跟狼群一起生活了6年。他们观察记录狼群的行踪,发现狼主要以鹿、羚羊、兔为食,狼群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吉姆达彻研究狼群主要用的是实验法 B.刚出生的小狼会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C.狼具有社会行为 D.狼之间会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传递信息25.当灾难发生时,搜救犬捕捉到空气中一些细微的人体气味后产生扒地、摇尾巴等动作,引导训导员接近人体,展开搜救。据此判断,搜救犬的这种行为()A.是生来就存在的 B.通过学习获得的C.遗传因素决定的 D.与环境因素无关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26.慢跑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近年来“慢跑”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慢跑运动主要通过运动、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协调完成。(1)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组成。完成一个慢跑动作,至少需要组肌肉相互协调配合。(2)跑步过程中屈膝时,股四头肌(收缩/舒张),而伸膝则相反。(3)以下两幅曲线图是跑步前后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请据图回答:①曲线表示跑步后的呼吸情况,依据是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均。②轻度贫血的人在跑步时会感到乏力和头晕,这是因为血液中携带氧气的浓度降低,导致组织细胞缺少氧气。③从两幅曲线图的对比中可知,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增加,从而增强肺的呼吸功能。2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中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完成此动作需要系统的调节。(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即关节头从乙图中[d]中滑脱出来。正常情况下关节的连接非常牢固,此外,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面覆盖的[e]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填字母)。(4)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硬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骨的特性不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骨的质量(g)【骨硬度指标】1.081.231.06骨的承重能力(N)【骨强度指标】109.64110.2394.54骨的韧性(mm)【骨韧性指标】0.410.50.46本实验的对照组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组能更好地改善骨的特性。28.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常见的蜜蜂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在采集花粉、花蜜行为上的差异,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意义。(1)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等,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其中工蜂在蜂群中承担哺育、采集、守卫等工作,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工蜂完成这些工作属于行为。(2)工蜂的触角具有嗅觉感受器,对花粉、花蜜的气味敏感。当这类物质刺激触角时,口器会伸出,称为伸吻反应。为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以及不同采集蜂(含采粉蜂和非采粉蜂)对蔗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1:有研究表明,与意蜂相比,中蜂更善于利用花小且分散、流蜜量少的零星蜜源,据此有人提出假设:中蜂对糖的敏感性高于意蜂。本实验的结果(填“能”或“不能”)支持这个假设,判断依据是。(3)为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步骤一:将发育为成虫后6,12,18日龄的工蜂分别用糖水刺激触角,通过观察有无伸吻反应进行筛选。步骤二:将选出的工蜂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训练:每只工蜂训练四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第2~4次训练时,若工蜂在给予香叶醇气味刺激的3秒内发生伸吻反应,则表明训练成功。实验结果如图2:①步骤一中,应(填“保留”或“淘汰”)不能对糖水产生伸吻反应的个体。②由图2可知,第1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第2~4次训练时,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说明这些工蜂形成了(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实验结果表明,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学习效果随训练次数增加而加强。③通常6日龄和12日龄工蜂主要负责巢内工作,18日龄工蜂主要从事采集花蜜等巢外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未达到18日龄的工蜂也有提前出巢采集的行为。图2显示,经过训练,12日龄的工蜂表现出,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29.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容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使骨的脆性增加。(1)骨质疏松会引起关节疼痛。图1是人体关节结构示意图,其中③和⑤表面覆盖的④及②中的滑液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将③和⑤连接起来的①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近1/3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为探究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①实验选取40只大小相近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用10只大鼠而不用1只的目的是。B、C、D组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高强度运动训练,A组的处理是。②实验结果如图2、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强度的提高最有利。判断的依据是:在此运动强度下,。③为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症,请依据上述研究结果,从运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