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绪言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单元内自概述

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

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

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

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

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

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

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Q难总<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

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隹备<

多媒体、NaOH溶液(用喑喔水瓶盛装好)、用酚醐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

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s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

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

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

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配)。]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丙:我是一个制造商,产品是什么呢?(展示蓝色的E液体和无色的F液体)

丙:[向盛有E液体(CuSO,溶液)的试管中倒入无色的F液体(NaOH溶液),倒出试管上层清液后,将蓝色沉

淀物移到一个小果冻盒内。]

丙:同学们,我的产品是什么呢——“果冻”,但这种假果冻是不能吃的。

师:谢谢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同时感谢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这些有趣的现象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将咕喔

水瓶内液体向一张白纸喷去,白纸显示出红色的“化学大世界”字样)。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神秘的“化

学大世界”。

二、推进新课

1.介绍什么是化学

教师播放课前制作的有关化学的一组图片。

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思考问题:什么是化学?

(针对上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本1—2页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能否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教师给出准确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教师简单介绍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学科。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学科。

(3)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可循。

(4)纳米技术:标志着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展示图片: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4.组织活动

(1)小组竞赛

①列举生活、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②说出你所知道的化学家。

③展示搜集的相关资料。

(2)图片展示

①印度漏油造成孟买海岸污染。

②一些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巴士,成为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③泰国首都曼谷拥挤的汽车排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④堆积如山的工业有害废物。

⑤工业废料“红尘”滚滚。

教学意图: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未来化学将是朝着“绿色化学”的方向发展,同时树立

社会责任感,立志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教学版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衣料需经过化学处理和印染

(2)粮食、蔬菜的丰收需要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使用

(3)水泥、钢材、玻璃、塑料等化工产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4)汽油、柴油是许多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燃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化学的起始课,知识性不强,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通过学习化学的发展史和重

要作用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多多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来展示化学对人

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无限的向往。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

化学的资料,进行网上自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本单元是学习化学的开端。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但对于化学及其特点和

应用并不太熟悉,只是感性的、表面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教材编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积极思考、广泛交流,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事实、现象出发,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建立有关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特点,体会学习化学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学会

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化学实验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重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镜子、胆矶、氢氧

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一、导入新课

师: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

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正确认

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下面我们来观察几个小实验。

二、推进新课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

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T⑴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T⑵

首先展示胆矶,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1T⑶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O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研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T⑷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

试管感觉到发热。

师:实验1—1(3)、1-1(4)有什么共同特征?

[结论]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

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1(3)、1一1(4)中,胆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

(比较各物质性质的异同,归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概念)

[结论]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蜡烛(纸张、木材)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关于物理性质的内容)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能力。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一一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一一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矶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一化学性质。

3.实践活动

[演示]实验1-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结论]物理性质:两者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一般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怎么区分它们,并将自己的

看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版书〈:«<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B.洗涤剂可使植物油在水中乳化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

X稀盐酸水水水

Y小苏打氯化钠生石灰硝酸铉

A.①②B.©(3)C.①③④D.②③④

3.三位科学家因“分子合成器”分享2016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个数一定发生改变

D.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C.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使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木条是否熄灭

D.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入过量的CaCCs固体,过滤

5.下列除杂或鉴别物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C0中混有的少量的CO?可以把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氯化镂和氯化钾

C.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木炭粉

D.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NHNh固体

6.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04

向少量BaCk溶液中滴加CuSO,溶液

溶液

现象①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1+Na2S04②

A.①有蓝色沉淀

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I+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7.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

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B.只有铁粉有剩余

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

D.只有锌粉有剩余

8.以下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是()

A.将一小块兵兵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

B.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

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溅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C.烧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Na£03属于盐,但其水溶液的pH>7

10.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烧石灰:CaC03A£jCa0+CO2t

B.乙快的完全燃烧:C此+02^=H20+2C02

C.稀硫酸除铁锈:2H2s0,+Fe2O3=2FeSO4+2H2O

D.铜生锈形成铜绿:2Cu0+H20+CO产CU2(0H)2C03

ll.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喀咤是DNA水解的产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JlsNa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胞喀咤中含有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

B.胞喀陡中碳、氢、氮、氧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5:3:1

C.胞喀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胞嚏咤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

12.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将塑料垃圾就地焚烧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

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

13.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D.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4.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太阳能

H20I电能I比+6

气发电

燃料电池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电解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H2T+O2T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1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能达到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颜色

B.黄铜片和纯铜片:加盐酸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

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震荡后观察垢状物多少

D.尿素[CO(NH2)2]和硫酸钾:加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亚铁离子—。

(2)海水制得的“碱”:―o

(3)标注高镒酸钾中镒元素的化合价:_»

(4)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则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o

17.合理利用和开发燃料是非常重要的。

(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煤燃烧时排放的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减少酸雨危害的一个措施

是o

(2)多数汽车使用的汽油是由_____加工的产品,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做燃料除了能减少空气污染之外,还能

18.回答下列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⑴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小苏打,其化学式为

⑵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

⑶利用厨房中的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s和Mg(OH)。

三、简答题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米棵是一种客家美食。将原料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锅中煮至翻滚,捞起沥干水分,用“兑碧”捣

成黏块,揉成团,放入蒸笼蒸30min即可做成软而洁白的米棵。

(1)糯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o

(2)检验清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3)“捞起沥干水分”与实验室____操作原理相同。

(4)刚做好的米棵,可闻到浓郁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20.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填序号).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及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有关问

①将氧元素的符号填入表中相应位置,填写依据是.

②表中镁元素的每个原子需要失去____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即叶+0r=上0.如图所示氯化钙溶液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但反应物不同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中粒子的变化示意图:

.+g速驾•-碳原子C一氧原子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中由“8”构成的物质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微观原因是

四、实验题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o

(2)实验室制取C0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集CO?气体,证明集气瓶已充满CO?的方法是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

母),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E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

物理性质是。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4)饱和NH£1溶液与饱和NaNOz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再用制得的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氨

气。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装置A中导管a所起的作用是(用序号回答)。

a.防止NaNOz饱和溶液蒸发b.使分液漏斗中溶液能顺利滴下c.使实验装置不漏气

②装置A中反应物所有的氮元素都转化成氮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装置C可以使距、上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并通过观察气泡以调节用和七的气流的速度,除此以外,还有一个

作用是

④从装置E中导出的气体成分是,向装置E的试管中滴人酚献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流程题

22.以硫酸镁与氯化钾为原料制备KzSO,的流程如下。

已知:20℃各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MgS04MgCl2K2S04KC1

溶解度/g33.754.611.134.2

(1)沉淀池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写出沉淀池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能在常

温下发生的原因是.

(2)沉淀池中加入甲醇的目的是。

(3)操作b的名称是o进行操作b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完全的试剂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c稀硫酸

六、计算题

23.某甲醇水溶液中甲醇所含氢原子数和水中含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求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4.油脂(化学式:Cs,HuB)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大约放出39.3kJ的能量,正常人一般

每天消耗9432kJ的能量,其中25%是由油脂提供.贝!

(1)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油脂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

(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4)人类每天大约需要油脂?(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整数)

七、探究题

2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

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性,还可能呈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无色酚配试液变_____溶液呈碱性

1-2滴无色酚散试液,振荡无色酚酸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____

若无色酚歆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

呈_____性。

(分析论证)如图是小亮同学根据实验绘制的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变化的曲线。

pH

7

加入溶满的质量g

①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填“>"V”或“=”)

②根据曲线判断,小亮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

③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配溶液,溶液颜色为_____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DBBCCDDDCAADCCC

二、填空题

16.2Fe2+Na2cOsK速1O4Ca(CIO)2

17.天然气二氧化硫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石油节约化石燃料

18.NaHC03用锅盖盖灭食醋

三、简答题

19.糖类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产生泡沫少则是硬水过滤不停地运动

20.B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应该排在氟元素的前面2MgF2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

点燃

钙沉淀Ca(NO3)2+K2C03=2KN03+CaC03I2C0+0:32co2氧气的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个

数越多,与一氧化碳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越多,因此反应速率越快

四、实验题

21.长颈漏斗CaC03+2HCI<aCl2+H20+C02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满A

A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bNaN02+NH4CI=N21+NaCl+2H20干燥N2、上两种气体M、

玲、NH3溶液变成红色。

五、流程题

22.MgSO4+2KC1=K2SO41+Mga220℃时(或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甲醇降低了KzSO,的溶

解度过滤玻璃棒漏斗a

六、计算题

23.47%

24.342:55:4876.9%60g

七、探究题

25.NaOH+HCl=NaCl+H2O酸中红色酸性或中性Zn+2HCl=ZnCl2+H21中性

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红NaClNaOH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庆0和H曲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石墨晶体是灰黑色的固体,所以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灰)黑色的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却不一定是化合物

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可能是()(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

A.C02B.限C.COD.H2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量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g

D.向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4.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氢原子

---氧原子

---旗原子

A.该反应中a、d属于氧化物

B.反应物a、b是由原子构成的,生成物c、d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为17:24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a、b、c、d的微粒个数比为1:1:1:1

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物质,不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

A.氧气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硫酸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C.灼烧棉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硝酸镂溶于水,溶液温度上升

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

A.t/C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由降到tJ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由tzC降到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镒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锦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5Mn

54.94

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10.中国科学家屠屠呦呦因青蒿素(G此念)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C.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11.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

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1

12.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点勘

A.H202—二京化锚乩0

京气

俵化剂水

B.S02tSO32H2sO4

C.C11SO4溶液_MfiO_^Cu(0H)2'蠹'》CuO

D.CaCL溶液一Si^CaCOsK0H〉Ca(0H)2

13.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她应该选下列的哪种肥料来

进行施用()

A.NH4C1B.CO(NH2)2C.NaClD.KNO3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均有白雾

C.人体中缺少钙、铁、碘等微量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D.用熟石灰、草木灰、烧碱等均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15.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g

lo

度七

50温

0

02

溶性物

属于易

b物质

A.

溶液

g饱和

110

中得

0g水

在10

a溶解

10g

,将

20℃

B.

纯a

步提

,可初

20C

温至

液降

和溶

的饱

a和b

时的

50℃

C.将

数变大

质量分

溶液的

时,

20C

温至

液降

和溶

的饱

时c

50℃

D.将

填空题

二、

联系.

密切的

学有着

均与化

、行

、住

、食

的衣

活中

们生

.人

16

“冰

鉴别

方法

.可用

纤维

合成

分为

要成

,其主

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