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路径7-针灸科_第1页
中医临床路径7-针灸科_第2页
中医临床路径7-针灸科_第3页
中医临床路径7-针灸科_第4页
中医临床路径7-针灸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科

中医临床路

目录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139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142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

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西

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

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

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

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袭络

证风热

袭络证

风痰阻络

证气虚

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

-139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W6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

G51.802)

-140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

lyme病、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

围性面瘫或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

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神经系统检查

(3)面肌电图(EMG)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1神经兴奋性试验

(NET)最大刺激试验(MST1面神经电图(EN0G1肝功能、肾功能、电解

质等。

(八)治疗方案

1.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

线法取穴针灸治疗。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

络。风热袭络证:祛风清热,

活血通络。风痰阻络证:祛风

化痰,通络止痉。气虚血瘀证:

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3.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部分恢复。

2.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141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142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门诊路

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医:面瘫(TCD编码:BNV120)西医:面

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门诊号:

时一年—月—日一年—月—一年_月_日一年—月—日一年—月_日

版后转蝴表)年月BB进入丽汨蝌6-30天)(第31-45天):年(第昼60君)给

口承四晔J

束他彳辘]悯或与体格□中医四诊信息三口中医四诊信□中医四诊

采集------------息米集息采集信

标加口中医辨证名;际痴涧:_由强医辨证口息采集

□根据病情变,

口根据病情变根据病情变化口中医辨证

主要□中医辨证

诊疗化调整治疗方化调整治疗方调整治疗方案口根据病情

口血常规、尿常规、

工作案案□疗效评价变化调整治

便常规

□疗效评价疗方案

□神经系统检查□疗效评价□完成复诊记

口面肌电图检查□完成复诊记录□完成复诊记录□疗效评价

口其他检查项目录□完成复诊

□完成初步诊断记录

口确定治疗方法口制定随访

□针灸治疗计划

□辨证选择口

服中药汤剂

□其他疗法

□完成首次门诊记

口与患者或家属沟

通,交代病情及注

意事项

病口无口无口无口无口无

口有,原因:口有,原因:口有,原因:口有,原因:口有,原因:

1、1、1、1、1、

2、2、2、2、2、

-143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

者。

一、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证(TCD编码:BNV26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TO编码:

M75.0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

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7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

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

社,2008年)

2.疾病分期

(1)粘连前期:肩周部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轻,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

(3)恢复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

围炎)诊疗

方案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见证

候:风寒湿型

瘀滞型

气血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肩凝证(肩关节周

-144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围炎)诊疗

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45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凝证(TCD编码为:BNV262)和肩关节周围炎

(ICD-10编

码为:M75.om

2.疾病分期属于粘连前期、粘连期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肩部骨折未愈合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

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

目肩关节X线检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MRI等。

(八)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湿型:驱风散寒、利湿通络。

(2)瘀滞型: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3)气血虚型:补养气血,通络止痛。

3.其他疗法:小针刀、物理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1.肩部疼痛改善,视觉模拟评分W2分。

2.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达到24级。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特殊治疗,退出本路径。

2.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146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

二、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医:肩凝证(TCD:BNV262)西医:肩关节周围

炎(ICD-10:M75.01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

诊号:________

进入路径时间:年_月_日结束路

径时间:年月日标准治疗时间W20天

一年一月—日年同年月国第_年_月本第

五笈天)

[1(第1天)II实际■洋i端犷土16-20天)

□询问病史与体□中医四诊信息□中医四诊信息□中医四诊信息□中医四诊信息

格采集采集采集采集

检查口中医辨证□中医辨证□中医辨证口根口中医辨证

□中医四诊信息

口根据病情变口根据病情变化据病情变化调整口根据病情变化

采集

化调整治疗方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

口完成必要的辅案□疼痛、关节活□疼痛、关节活□疼痛、关节活

主助检查□疼痛、关节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