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 B.过滤C.稀释浓硫酸 D.收集氧气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B.C.Zn+CuSO4=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3.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4.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酸奶 B.玉米糊 C.可乐 D.冰水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6.下列变化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在纸上写字B.食盐水中加肥皂水C.燃烧条件的探究D.明矾净水7.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淸溶液。(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向步骤(1)所得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 B.SO3 C.H2SO3 D.H2SO49.“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南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下列做法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处理后再排放B.提倡购物时使用塑料袋C.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禁止焚烧植物秸秆10.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3.99.6000反应后质量/g006.62.7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13.5B.物质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1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1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ABC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A.A B.B C.C D.D13.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1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2:3D.Z是由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4.如图所示是几幅与化学有关的图片,下列对图中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②小食品干燥剂③C60分子结构④古代字画A.图①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B.图②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C.图③中的物质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D.图④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15.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
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18.(8分)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e.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①化学式:A___________;②操作名称: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CaC12
溶液显中性。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
I:只有
CaC12猜想
II:有______;猜想
III:有
CaC12
和
Ca(OH)2;猜想
IV:有
CaCl2、HCl
和
Ca(OH)2;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____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III
是正确的。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方法、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滤纸超过了漏斗的边缘,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容器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用图中装置收集氧气时,长导管是出水管,短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
A、,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Zn+CuSO4=Zn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D、SO2+2NaOH=Na2S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会发生改变,但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4、C【解析】
A、酸奶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B、玉米糊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在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C、可乐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D、冰水放入水中,还是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大于100纳米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5、C【解析】A、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氧气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28,水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C物质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1价,没有变化。6、C【解析】
A、浓盐酸在纸上写字,盐酸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食盐水中加肥皂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燃烧条件的探究中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明矾净水过程中只是吸附水中的不溶性小颗粒,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7、D【解析】
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
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
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详解】A、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该A错误;
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该B错误;
C、向步骤(1)所得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故C错误;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该D正确。
故选:D。8、D【解析】
依据原子守恒,反应物中有10个氧原子,生成物X应该有4个氧原子;反应物中有4个氢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2个氢原子,反应物中有2个硫原子,生成物X中应该有1个硫原子;故选择D项。9、B【解析】
A、硫酸厂的污水呈酸性,用碱性的熟石灰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B、提倡购物时使用塑料袋,既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白色污染,符合题意;C、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会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9g+9.6g=6.6g+2.7g+m,m=4.2g,不符合题意;B、物质X属于生成物,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C、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苯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为9.6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不变,故X中含碳、氧元素,不含氢元素,设X的化学式为:CxOy,故12x:16y=(3.6g-1.8g):(9.6g-4.8g-2.4g)=1.8g:2.4g,x:y=1:1,故X为CO,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符合题意;D、物质X不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11、C【解析】
设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1)+x+(﹣2)×3=0,解得x=+5;故选C。12、D【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够达到目的。B.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因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不同,不能够达到目的。C.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因进气管太长,出水管太短,不能够达到目的。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够达到目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3、D【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一定条件CH3OH+H2O;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1,故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Z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错误。故选D。14、D【解析】
A、图①可反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产生水:H++OH+=H2O;故选项错误;B、图②中生石灰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O=Ca(OH)2;故选项错误;C、图③中的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图④中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15、C【解析】
A、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铜,选项A正确;B、首先根据颜色来判断出硫酸铜,能与之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沉淀溶解的为稀硫酸,剩下的为氯化钠,故鉴别出来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选项B正确;C、因为氢氧化钠不仅吸收氯化氢气体,也会将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吸收,选项C不正确;D、氢氧化钡与氯化钠不反应,无现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气体,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现象生成气体【解析】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通过A烧杯中溶液变红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氧气支持燃烧,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其原因是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生成气体的质量。【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物质总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小苏打浓硫酸不能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84%【解析】(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1)NaHCO3俗称为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在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2)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否则,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5)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6)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减少质量为41.2g-35g=6.2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
168
62
x
6.2g
x=16.8g
样品中碳酸氢钠为41.2g-21.2g=20g
所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答: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18、db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3CO+Fe2O32Fe+3CO2Ca(OH)2冷却(或降温结晶)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液B中析出,形成浑浊【解析】(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可将一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回收利用。由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排出的气体中除了有一氧化碳外,还有生成的二氧化碳,故要将二氧化碳除去,再将溶液排出集气瓶以收集一氧化碳,故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如果导管连接错误,那么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3CO+Fe2O32Fe+3CO2,故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吸收二氧化碳后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通过流程图可知最终要得到的是氢氧化钠,故要将碳酸钠除去,那么可将其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PS丰田生产方式》课件
- 决定销售业绩的重要心态(课件)
- LNG气化站应急备用气源自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aoe
- 2024年江苏省招聘社区工作者题库及参考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职员管理】十篇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 果冻袋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返利网站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电子版
- 2025版路灯维护保养及应急抢修服务合同示例3篇
- 2025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试及答案解析(3套)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6:“4组织环境-4.4创新管理体系”(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年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人脸识别项目施工方案方案
- 15《八角楼上》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商业伙伴与合作伙伴管理制度
- 《邓稼先》核心素养教案2(第2课时)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标准图集
- 香港服装购销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