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2.识记一些中国文化知识。

3.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识记中国文化知识。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梳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些文化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我们遵守的规则,我们奋斗的动力,我们行动的精神。掌握中国文化,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文

化的继承,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问题导引,学生归纳。

1.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可分为哪几类?

(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

建筑、礼仪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等)

2.在中学语言教材里,有多种对“天空”“月亮”“太阳”比喻说法和称谓,主要有哪些,

请列举出来。

天空的比喻说法和称谓:穹庐(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一〈敕勒歌〉)、太清(洞庭湖水

平,涵虚混太清.一一刘禹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碧落(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

不见一一白居易《长恨歌》)、碧宵(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一刘禹锡《秋词》)。

另外过有凌霄、苍穹、穹碧、穹汉、穹昊、穹宇;月亮的称谓主要有:月轮(江天一色

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一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一

李白《古朗月行》)、玉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一一李贺《南园》)、冰轮(半

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一一苏轼《宿九仙山》)、玉兔(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一

—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一苏轼《水调歌头》)、

玉蟾(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一一李白《初月》)、桂魄(苏轼《念双桥•中秋》:“桂魄飞

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太阳的称谓:白驹(《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白日(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赤乌(白居易《劝酒》:"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东曦(《聊斋志异•促织》: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3.在古代“中国”指什么?中国分九州,请说出它的名字?

中国所指的变迁:最初指京城附近,如《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战国指中原

地区,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如《庄

子•田子方》中有“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

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

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

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

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古代所划分的九州是:九州在《禹贡》中指冀州、兖州(ydn)、青州、徐州、扬州、荆

州、豫州、梁州、雍州。这是最早具体指出九州地理位置的史料。

(1)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2)

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3)青州,起自渤海、泰

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4)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

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5)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

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6)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河南、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

土。(7)豫州,起自荆山、黄河下游,涉及河南、湖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

而硬的黑色。(8)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

±o(9)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

壤。

4.古代的“河”“江”分别指什么?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河内、河外、江表、江

东又指哪里?

“河”指黄河,“江”指长江。

“河南”“河北”分别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

山东和山西多指靖山、华山或太行山之东或之西。

河内地区,即今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和河北省南部。河东代指山西。河西泛指黄河以西

之地。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江东”,长江在芜湖至南京之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在隋以前

这一段是南北来往的主要渡口所在地,习惯上称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5.古代二十八星宿是指什么?“分野”、“四象”指什么?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

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

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

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髯zT、参she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

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

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

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四象”指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东方七宿如

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

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

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6.古代授官的称谓有哪些?

古代授官称谓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受官。

辟:招聘授官。

选:量才授官。

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

举:选拔。

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

简:任命。

补:任命补缺,多指照例补缺。

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领:常指兼任。

摄:兼理,尤指暂兼。

守: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

行:兼管,指比本职低的兼职。

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

知:同“判”

权:暂代官职。

假:同“摄”。

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

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

7.古代对人的年龄及节日的称谓也非常特别,请指出下列年龄、节日的称谓及其他时间

的称谓分别指什么?

襁褓------------

孩提------------

始批------------

垂髯------------

总角------------

束发------------

豆蔻------------

及笄------------

破瓜、二八一

加冠、弱冠一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耋-------------

耄耋----------

九秩----------

人瑞----------

依次指:

婴儿

2-3岁幼儿、儿童

刚刚换牙齿的儿童时代

八九岁到十二三岁的少年、

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的少年

男子十五岁,

女子13-14岁到15岁

指女子15岁

女子16岁

指的男子20岁

30岁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70到80岁

80、90岁的老人

90岁的老人

特指百岁老人。

节日的称谓:

元日——

人日——

上元-----

社日——

寒食——

端午节---

伏日——

七夕、七巧-----

中秋-----

重阳节—

至日——

腊日——

除夕——

依次指: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七

正月十五

农家祭祀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

清明前两天

五月初五

夏至三伏

农历七月七

八月十五

九月九

冬至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年末

其他时间的称谓:

朔日

晦日

望日

既望

下九

初阳

依次指:

农历每月的初一

农历每月的末尾

农历每月的十五

农历每月的十六

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例如:《孔雀东南飞》:“往昔

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8.古代纪年纪时方法有哪些?

(1)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以后依次为二年、三年……,直至新君出现。新帝即位当年或

次年改元。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

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再如周平王元年(770B.C.),汉高

祖二年(206B.C.),鲁隐公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等等。

②、帝王年号纪年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

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佑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

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如贞观元年(627B.C.),洪武四年(1671B.C.),

康熙十年(1661B.C.)……等等。

③、干支纪年

中国古代创制的一种纪年方法。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相配组成,以

六十为周期,用以纪年,称六十甲子。该纪年法始于汉朝,与年号纪年法同时并用。如公元

184年为东汉中平元年甲子。《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

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

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

音(sh©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

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

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

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⑤、星岁纪年

利用木星运转周期为12年的规律,借用十二次表示年份,即岁星(木星)纪年和太岁

纪年(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

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

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如《左传》

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

纪年的例子。

⑥、生肖纪年

中国人猜测别人年龄,喜欢问属于何种生肖。究竟甚么是生肖呢?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

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就称为生肖,又叫属相;因为共有十二种,所以总称十二生肖、十二

属,是中国传统纪年法之一。十二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

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年循环一次。例如:若果今年是壬申,就是猴年,这一

年出生的人便属猴。古人又以十二地支分属十二时辰,将十二时辰与十二属相一一对应。例

如子时属鼠,丑时属牛。这种有趣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早在春秋时期就开

始有了。其由来,可能和原始人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

(2)纪月法

①、序数纪月法。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

月”,十二月又名“腊月”。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

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

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

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③、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

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遣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3)纪日法

①、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项脊轩志》: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花冈七一十二烈士事略〉序》: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②、干支纪日法。传说为黄帝时大楼所造,尧即位之日为第一个甲子。如《肴之战》:

“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古人还单

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

忌日。

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月出(fe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

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月出,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

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

坐日观亭。”

⑤、朔、望、念

一个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历的一个月可以分为上句、中旬、下旬三个时段。而农历

的一个月却是分为朔、望、念三个时段:初一到初十为“朔”,十一日至二十日为“望”,

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小月至二十九日)为“念”。如,一个月的初七称为“朔七日”,十六日

称为“望六日”,二十四日称为“念四日”。

(4)纪时法

我国古代计时的四个单位是时、更、点、亥人常按天色、更、时辰、刻计时。

时,也称时辰。古人计时,只根据天色把一日划分为若干时段,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

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

十二等份,即十二个时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载有十二时辰的完整名日为: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联(die)、晡(bu)时、日入、黄昏、

人定。汉武帝时,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代替了原先的夜半、鸡鸣、平旦……。每一时

辰又分为两个小时段,如子时为子初、子正,丑时为丑初、丑正……。这样,一昼夜十二时

细分为二十四小时,和现在的用法完全一致了。

十二时辰表

•二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戾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一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泯11-113-115-117-119-2

23-11-33-55-77-99-1121-23

35791

9.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对人尊对己谦是处事原则,因此古代的称谓很讲究,请

指出称对方及其家人亲戚及自己的家人及亲戚应该怎么称呼?

称谓前加“令”“贤”“仁”等表示对他人尊称。

令尊:一-

令堂:一一

令爱:---

令兄:---

令婿:一一

令郎:--

令妹:一一

令正:

依次指:别人的父亲

别人的母亲

别人家的女儿

别人家的兄长

别人家的女婿

别人家的儿子

别人家的妹妹

别人的妻子

另外还有贤侄贤弟仁兄等等。

称谓前加上“家”或者“舍”“内”表示对自己的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

加母、家慈:------

寒舍:

家兄:------

舍妹:

舍弟:------

犬子:------

内子、内贤:—

依次指:

自己的父亲

自己的母亲

自己的家

自己的兄长

自己的妹妹

自己的哥哥

自己的儿子

自己的妻子

10.古代人的名字号起法和称法有什么特点?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

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

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1)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

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

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名是幼时起的,供

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人社会。女子长大

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

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2)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

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

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

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

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

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

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

①.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日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②.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

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③.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④.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

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

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

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

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

的后果。

⑤.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白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3)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

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

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

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

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

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4)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

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

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

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

号也叫别号或别字。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

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

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说

起古人用的“号”,最常见的有“年号”、“谥号”、“庙号”。“官号”等等。

①.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采用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的。为什么

要用年号呢?因为封建社会没有一个统一的纪年标准,从汉武帝以后,新君即位都要改年号

(也称为“改元”),全国通用。明朝以前,同一皇帝在位时可以多次改元,即可以先后

采用几个不同的年号,如汉武帝一共用了11个年号,先后采用“元光”、“元朔”、“元

封”等;《张衡传》中的“阳嘉”、“永和”都是东汉帝刘保的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

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称谓皇帝。如明世宗被称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

一般说来,封建皇帝用来纪年的年号大都表示一种吉祥的意思,以祝福其在位期间

的丰年和安宁,如武德(唐高祖),表示用武力平定天下;建隆(宋太祖),希望国家建立

后兴隆。

②.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

号以褒贬善恶,称谥号。“谥号”在文言文中经常碰到,如左光斗,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