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g)亵渎(xiè)相得益彰(zhàng)矫揉造作(róu)B.劫掠(luè)妖娆(ráo)自吹自擂(léi)强聒不舍(guō)C.宽宥(yòu)冠冕(miǎn)间不容发(jiān)自惭形秽(suì)D.瞥见(piē)丰润(rùn)不言而喻(yù)絮絮叨叨(x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书籍乱蓬蓬不屑置辨无精打采B.惦记瞟一眼锱铢之力涓涓细流C.发泻捎马子如坐针毡望眼欲穿D.驾驭赫留金断壁残恒芒刺在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三年的努力,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C.“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D.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5、下列句子没使用的修辞手法的是()A.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的花苞里。B.你不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C.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D.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A.①⑤④②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④②⑤①D.①③②④⑤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①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②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③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鲁肃简公①劲正,不徇爱憎,出于天性。素与曹襄悼②不协,天圣中因议茶法,曹力挤肃简,因得罪去;赖上察其情,寝前命,止从罚俸,独三司使李谘夺职,谪洪州。及肃简病,有人密报肃简,但云“今日有佳事”。鲁闻之,顾婿张昷之曰:“此必曹利用去也。”试往侦之,果襄悼谪随州。肃简曰:“得上殿乎?”张曰:“已差人押出门矣。”鲁大惊曰:“诸公误也。利用何罪至此?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枢密院,尽忠于朝廷,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嗟叹久之,遽觉气塞。急召医视之,曰:“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是夕,肃简薨。李谘在洪州,闻肃简薨,有诗曰:“空令抱恨归黄壤,不见崇山谪去时③。”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注释)①鲁肃简公:即鲁宗道,曾与李谘讨论茶税法。②曹襄悼:即曹利用。武人出身,真宗时恃功逞威,仁宗时被罢免,自缢而死。③崇山谪去:此处借典故说曹利用被贬。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徇爱憎(无原则地顺从)B.天圣中因议茶法(凭借)C.谪洪州(降职)D.嗟叹久之,遽觉(突然)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B.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C.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D.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脉/已绝/不可复治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宗道与曹利用素来不和,他被贬官也是因为曹利用的排挤。B.皇上了解了实情后撤销了对鲁宗道的罢官令,只是扣了他的俸禄。C.鲁宗道认为曹利用还是尽忠职守的,只是不学无术,脾气倔强。D.李谘的诗,表达了对鲁宗道为曹利用抱不平而气绝身亡的遗憾。4.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进退大臣,岂宜如此之遽!(2)但素不学问,倔强不识好恶耳,此外无大过也。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私塾教育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其作用。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4.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尊严是自己给的叶春雷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你。②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8年梅校长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报”,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三百元。当时国民党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一千二百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子,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③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比起嗟来之物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④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不名一文,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同样在《庄子》里,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愁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毫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愁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⑤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原载《读书文摘》,有改动)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只有严苛地对待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B.尊严是自己给的。C.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D.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即使一文不名,也可以怡然自乐。2.在本文的论证中,没有使用的论证方法是()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使用了事实论据。B.选文第③段论证了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的道理。C.选文第④段中“明白了这一点”中的“这”指的是“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D.“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四、写作题(40分)“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DBDCAC(1)①静以修身②飞鸟相与还③秋容如拭(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二1.B2.C3.D4.⑴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