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1页
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2页
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3页
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4页
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幼儿必然将会长大成人,他们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是我国能否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坚实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使其具有良好的品性,不但能够有效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其能够轻松乐观的应对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是推进该进程不断前进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幼儿的情绪表现加以关注和重视是十分必要的,是教学任务中不可脱离的关键部分。本文通过对教师回应策略进行研究,对其回应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回应策略应更加注重满足幼儿积极情绪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两个方面,以期能够让老师在现实教学中能够有所参考和借鉴,最大程度上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教师回应一、引言(一)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人们必然会有各种情绪的表现,如喜、怒、哀、乐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既然处于这个社会之中,就一定会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产生某种情绪。幼儿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情绪表达最为敏感的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情绪这一因素,对其身心发展有着很大影响,这也是幼儿与年长儿童最为明显的差异所在,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造成的。曾有人提出幼儿是“情绪的俘虏”,这一比喻很形象的反映出了幼儿与情绪的密不可分,前者在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基本上都有着情绪的表达。比如,大多数幼儿对色彩都比较喜欢,在成长过程中喜欢画画,如果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画就会表现的非常开心,一直手舞足蹈,把画画的很大,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心的喜悦;而如果和自己讨厌的人一起画画,他们的情绪明显就能看出不是很高涨,一般就会画的很丑很小,有时脸上还会有一种委屈、难过的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受到情绪支配的,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基本上是无法通过理智来对行为进行控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幼儿时期成为情绪表达和发展最佳时期的原因所在。在这个时期,找到科学合理的情绪教育方法并进行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幼儿形成情绪调控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他们的身体健康,保证其尽可能的少生病、不生病,同时对于其心理健康也要加以特别的重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其健康成长的首要前提。目前在我国的幼儿园中,由于幼儿烦躁、焦虑等原因导致其免疫力下降而生病的现象十分常见,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同时,如果幼儿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有可能会使得幼儿在生活中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据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对幼儿健康成长及课堂教学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应从中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情绪表现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应积极培养幼儿的情绪情感,提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一旦发现情绪不良问题,及时采取方案进行应对,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但关系到他们这一生的健康,同时对于我国社会稳定也具有着重要意义。(二)尊重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内在需要在幼儿园中,幼儿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的变化,这与他们该时期的发育特点存在很大关系,对于情绪的敏感程度非常之高。对此,作为与其长时间接触的教育者,为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如何引导他们表达情绪才是最合理的呢?才是最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教学环境是否需要做出改变?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变?针对当前幼儿的情绪不良情况,我们该采取哪种教育方式促进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二、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及教师回应的影响(一)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朱小蔓在《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中将情绪分为正、负两极,正极为积极情绪,负极为消极情绪。前者是能够正向促进人的发展的,可以在生活中给予人们积极性的主观体验。本文的积极情绪包括兴趣、高兴、惊奇;后者是引起人们不满、否定等消极性的主观体验,本文消极情绪包括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当发现幼儿的情绪表现后会对其进行识别,而对于情绪识别,应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去了解和获知该个体的真实表达意图。如“皱眉”,通常来讲,我们会尝试去解释其背后的情绪,以此来了解幼儿想表达什么,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尖锐的声音、捶胸顿足的动作,都可能是一种情绪表现,都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二)教师回应对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幼儿表现积极情绪时,教师会通过游戏、拥抱等方式对其进行鼓励,以促使他们在日后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的表现积极情绪;但当幼儿表现出消极情绪时,老师一般会对其进行惩罚或批评等方式,以此来试图让其记住教训,避免以后再出现此类情绪或行为。据研究表明,老师对于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情绪表现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发育状况存在差异造成。老师往往会采用比较简单的方式对前者进行鼓励,如游戏、拥抱等;但对后者,如果老师对其给予鼓励,极有可能导致其产生更多的兴奋,从而在过于兴奋的状态下实施某些不理智的行为,因此,老师一般大多会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并教给他们更多调控情绪的方法。三、教师对婴幼儿情感情绪表现回应的特点探讨(一)教师对待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以中立性态度为主目前,教师在对待幼儿情绪表达时往往持中立态度,即任由其发展,并不会对其进行任何干预。卡尔·兰塞姆·罗杰斯认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自动记住那些使其感到满足、愉快的经验,并在之后的成长中尽力保持和再现这类经验,以此获取身心的愉悦,对于那些痛苦的经验则会尽力避免。积极经验有两大来源,一是他人的关心,二是他人的尊重,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是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他们无法决定能否得到这两种经验的满足。但对于成人来说,对于儿童是否被得到尊重和关心,有着他们自己的标准。在对待幼儿情绪表达事件中,教师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态度,主要是由于在幼儿园中同类的情绪表达事件重复发生,老师对该事件的认识产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态度的处理方面出现了差异。同时,教学压力、幼儿管理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下是对教师的访谈,我们可以从中探讨分析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幼儿情绪在对事件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在时间上都相对不长而且都是一些小事件,所以虽然冲突也会在他们之间产生,但是一般会不了了之,因此有时候不需要对他们予以理睬。”(摘自教师的访谈)“从理论的角度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同伴冲突对其有一定的价值性,但若想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则会有一定的难度。当许多幼儿在我面前时,整个教室只要一人说一句那么就会乱成一团,何况幼儿在产生冲突时会不停的叫喊和吵闹,因此在面对众多幼儿同伴冲突时,凭一人之力对此进行解决是很艰难的。有时候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为了让幼儿能够安静也不得不采取严厉的态度来进行。”(摘自教师的访谈)“当幼儿间产生冲突时,让幼儿自行解决可以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争吵是幼儿对冲突进行解决时难以避免的,故而倘若教师不阻止幼儿这样解决他们的冲突,那么其他幼儿在这几个幼儿的争论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在这样的氛围下会乱成一团。而当这样混乱的现象发生时,幼儿园领导又恰好进行工作检查,那么领导对我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即会觉得我管理和能力低下。”(摘自教师的访谈)(二)对幼儿不同情绪类型,教师态度不同由观察可见,对于幼儿的兴趣和悲伤情绪,教师所持的态度是积极的;当幼儿情绪是高兴的时候,教师所持态度有两种,一种是积极性态度,另一种是中立性态度;当幼儿情绪为惊奇时,中立性态度则为教师的所持态度;而当愤怒、恐惧、和厌恶情绪发生在幼儿身上时,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消极。从上可得,对于幼儿的积极情绪表达事件,教师的态度则一般是积极和中立的,而幼儿在表达事件中情绪消极时,积极的态度只在悲伤情绪时持有,其他持有的则是消极态度。以下将通过案例来分析对待不同情绪类型老师所持的态度差别:案例一:在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由于道具的使用问题霖霖和壮壮在角色区发生了冲突。霖霖:“老师,我好生气,幼儿乙抢我的头饰!”教师向霖霖看了一眼,然后便对其置之不理。霖霖见老师没有搭理她,于是又回到角色区与壮壮讨论。霖霖:“快给我兔子头饰!”说完就一手抢过壮壮手中的头饰,紧接着开始跺脚生气并撕碎了头饰。教师看到这样的情况就严厉的说道:“这头饰你为什么要弄坏它,你这样做很不对,看到你我真的很生气!”说完,不问缘由叫把霖霖叫了出去,对他说:“你既然那么喜欢撕东西,那好今天你就安分坐在这里,什么也不许玩。”(摘自观察记录)案例二: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在给幼儿上美术课,然后让幼儿到美术区将自己的水彩笔拿过来。亮亮:“老师,我的水彩笔找不到了。”而此时老师正在对教学用品进行收拾,就让他再仔细找找,便不再予以理会。在美术区域内然后亮亮就继续对自己的水彩笔进行寻找,可是当别的小朋友已经拿到水彩笔并回到座位时,亮亮此时心里就会觉得很委屈和感到焦虑,于是就哭了起来。教师看到亮亮依旧找不到水彩笔,就对他说:“好了不用找了,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用一个吧。”教师看到亮亮磨磨蹭蹭,就有点不耐烦的说:“还不快过来!等下就完成不了任务,赶紧的!”这时教师才发现因为找不到水彩笔所以亮亮哭了,于是快步走过去搂着亮亮温柔的说:“小宝贝不要哭,老师让别的小朋友借他的水彩笔给你用然后下课再和你一起找你的水彩笔好不好?”说完,还亲了以下亮亮的脸蛋。(摘自观察记录)对于老师心理的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其会受到幼儿的气质、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的影响,情绪的变化即为其的表现。上述的两个案例中,表现出了教师对不同情绪幼儿所持的不同态度。在案例一中,当幼儿间发生消极情绪事件时,教师在观察和倾听时则显得很没有耐心,在幼儿愤怒情绪的影响下,教师也会有不良的情绪产生,然后为了让同伴间的矛盾得以解决,通常会采取粗暴的方式来使之结束,而这一消极的结果对于幼儿的情绪体验而言是及其不利的,即会有抵触和怨恨的情绪出现,甚至会把事情的所有过错全部怪在其他幼儿身上,在对同伴冲突进行正确解决方面,也会给幼儿树立不好的榜样。而对于案例二,虽然一开始消极情绪事件在幼儿身上发生时老师没能第一时间给予重视,但当其意识到幼儿存在悲伤情绪时,则能马上积极的去关注。在这两个案例中,对于老师对待幼儿不同的情绪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持态度的差异性进行了反映。四、教师回应策略探讨(一)满足幼儿对积极情绪的体验对于幼儿对积极情绪的体验,在每日的活动中,幼儿教师要予以充分的满足,如此才能使教育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在进行活动时,对于积极的情绪体验倘若幼儿没有得到,那么则会出现如下的情况:一是幼儿会分心;二是幼儿会坐立不安;三是幼儿会调皮,比如扮鬼脸等。而倘若幼儿存在不恰当的举动时,教师在发现的过程中则不能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要善于使他们的积极情绪得以激发。面对幼儿,在语言上老师不能用反面、消极等话语,并且对于他们学习、生活的良好表现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和肯定。因为于幼儿而言,一件小事得到表扬他们就会开心上一天甚至好几天,并且有时在某一方面上还能让幼儿有个良好的新开端。教师在幼儿园与幼儿交往时,在态度上要尽量做到关怀、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以此使得幼儿能感受到被关爱和接纳,让幼儿觉得老师对我是非常喜欢的。(二)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中,其主要以教师和幼儿间的关系为主,基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下,才能完成幼儿园教育的所有任务。在现实观察中研究者还发现,在教育观念和个人主观意志上不同教师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与不同幼儿进行互动时,他们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故而师幼互动的差异问题就此而产生。有的幼儿表现较好,自然就会被教师喜欢,所以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就会明显比对别的小朋友要好,并且有任务时教师也会先给他们进行派发,如此幼儿锻炼的机会就更多,进步也就越快,和老师之间关系也更密切。而有的幼儿比较调皮和爱吵闹等,经常不配合集体活动,所以教师会经常对其进行批评,久而久之,这些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就会不容乐观,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参与性也不够积极。在师幼感情上,以上两种则分别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故而对于自己的情绪,教师要善于自控,如此才能使恶性循环得以切断,并且对于幼儿要主动的去进行关系,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在对幼儿提供帮助时要有耐性。对于教师的态度,幼儿是敏感的,他们迟早都会和老师亲近。结束语对于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这两个方面,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去捕捉和予以回应。因此第一,教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幼儿着想,以幼儿实际作为出发点,使得在要求上能够实现教师向幼儿自身和集体方向的转化,以此让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更近,并且能够有友好、亲近共鸣、信任的效应产生。对幼儿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使幼儿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以提升,加强幼儿对老师的信赖度,在交往和沟通方面让师生更加轻松、和谐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途径。第二,教师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自由,因为基于严格管束的情况下,幼儿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进而不利于其思路的拓展和会抑制其的想象力。同时幼儿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也会变得异常小心谨慎,如此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故而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以此让他们进行一定的安排;同时可以给幼儿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对答案进行寻找,给他们制定一些困难让他们自行处理以此找出解决对策,给他们一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的题目让他们去加以创造,给他们一些冲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处理冲突等。对于此,教师切记不要过分进行干涉,要做好一个倾听者、合作者、引导者、鼓励人的角色。参考文献[1]公孙一霏,刘丽娟,何慧华,高竹青,黄莺,李燕.学前儿童的“社会-情绪学习(SEL)”:必要性与可行性[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01):22-32+21.[2]孙璐,吕国瑶,刘晓晔.教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认识与回应[J].学前教育研究,2018(04):3-13.[3]姜莹.浅析教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培养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