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220.30
CCSP65
团体标准
T/CAMETXXXXX—XXXX
有轨电车运营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Tramoperationindexsystemandcalculationmethod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
T/CAMET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现代有轨电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苏州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浑南现代
交通有限公司、上海松江有轨电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
司、嘉兴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申嘉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益锋、王陆霁、徐天捷、王琰、盛彦君、盛迪、刘滋曼、刘志钢、王奋、董
皓、黄远春、朱琳、黄巍、李雪峰、黎冬平、张中杰、姚幸、吕圣华、韩从笔、付海龙、肖玉军、宿亚
军、李超、罗文、穆海权、贾成龙、郑侯、沈家林、孙继峰、赵雅纳、王鹏、张欢、张振雷、朱炜。
II
T/CAMETXXXXX—XXXX
有轨电车运营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有轨电车运营指标的构成、内容、定义、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有轨电车运营统计分析和对标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0012-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GB/T38374-201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标体系
GB/T35654-2017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GB/T50833-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JT/T1091-2016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
T/CAMET01002-2019城市轨道交通效能评价指标体系
T/CAMET07001-2018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有轨电车tramway
依靠司机瞭望驾驶,采用沿轨道行驶的电力牵引的有轨电车车辆,按地面公交模式组织运营的公共
交通系统。
运营单位operationcompany
经营有轨电车运营业务的企业。
[来源:GB/T30012-2013,3.2,有修改]
运营管理operationmanagement
运营单位实施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与服务、车站及车辆段管理、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土建设施
运行与维护、安全管理工作等。
[来源:GB/T30012-2013,3.3,有修改]
运营指标operationindex
反映运营工作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
[来源:GB/T38374-2019,2.2]
1
T/CAMETXXXXX—XXXX
运营事故operationalaccident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因列车撞击、脱轨,设施设备故障、损毁,以及大客流等情况,造
成人员伤亡、行车中断、财产损失的突发事故。
[来源:GB/T38374-2019,2.3]
运营险性事件operationalincident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造成风险失控而发生的,对运营安全和服务造
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来源:GB/T38374-2019,2.4,有修改]
4指标体系构成和内容
运营指标体系的构成
有轨电车运营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指标、效率指标、安全指标、服务指标、能耗指标和经济指标等六
项指标。
运营指标体系的内容
4.2.1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是表征有轨电车发展程度,体现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基础指标内容
分类指标
全年客流量
客流量
日均客流量
运营线路条数
复线系数
车列配置数
运营基础设施数量运用车数
车站数量
车场数量
场站总面积
线路运营里程
运营里程
线网运营里程
线路平均站间距
线网平均站间距
站间距
最大站间距
最小站间距
4.2.2效率指标
效率指标是衡量有轨电车运营组织效率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2。
表2效率指标内容
2
T/CAMETXXXXX—XXXX
分类指标
换乘量公共交通衔接率
线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
断面客流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
线路平均满载率
里程利用率
线路利用率
行程利用率
旅行速度
最高运行速度
区间管理限速
运行速度
交叉口管理限速
平均停站时间
全周转时间
绿信比
通行指标车站通过能力
交叉口优先通行比例
最大通过能力
运输能力线路实际通过能力
输送能力
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列车运行图兑现率
起讫站发车正点率
线路晚点列次
线网晚点列次
正点率列车晚点总时长
发车正点率
中间站到站正点率
终点站到站正点率
4.2.3安全指标
安全指标是衡量有轨电车安全、可靠运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3。
表3安全指标内容
分类指标
万列公里等效责任事故率
有轨电车万车次事故率
险性事件数
运营事故/事件重大及以上运营事故数
紧急制动数
乘客伤亡人数
百万人平均乘客伤亡率
设施设备指标车辆系统故障率
3
T/CAMETXXXXX—XXXX
分类指标
供电系统故障率
运行控制系统故障率
通信系统故障率
机电设备可靠度
列车退出正线故障率
4.2.4服务指标
服务指标是衡量有轨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客运服务能力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4。
表4服务指标内容
分类指标
线路客运强度
客运强度线网客运强度
客运周转量
票价
票价制式
票务系统
售检票方式
有轨电车费率
乘客等待时间
运营时间
高峰时段内的最小发车间隔
平峰时段内的最大发车间隔
行车间隔均衡性
乘客服务
非单程票使用率
电子票使用率
乘客满意度
乘客有效投诉率
乘客投诉回复率
列车延误事件数列车延误事件数
列车服务可靠度列车服务可靠度
安全教育普及率
每公里人员配比
人力指标
全员生产率
司机生产率
4.2.5能耗指标
能耗指标是衡量有轨电车运营经济投入产出比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5。
表5能耗指标内容
4
T/CAMETXXXXX—XXXX
分类指标
运营总能耗运营总能耗
人公里能耗人公里能耗
人公里牵引能耗人公里牵引能耗
列公里能耗列公里能耗
动力照明能耗动力照明能耗
CO2排放量
CO2排放量列公里CO2排放量
人公里CO2排放量
4.2.6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衡量有轨电车经济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见表6。
表6经济指标内容
分类指标
完全成本
折旧成本
运营成本
维修成本
管理成本
运营收入
运营收入运营票款收入
非票款商业收入
收入全成本比收入全成本比
票价优惠比例
其他指标
运营补贴补偿
5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有轨电车运营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
T/CAMETXXXXX—XXXX
附录A
(规范性)
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A.1基础指标
A.1.1客流量
A.1.1.1全年客流量
定义:有轨电车线路在一年内运送乘客的总人次,为线路进站量和换乘量之和。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全年客流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1)。
B112=Q+lQ······································································(A.1)
式中:
B1—全年客流量;
Q1l—线路进站量;
Q2—线路换乘量。
注:对于存在站内换乘的情况,可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换乘量数据。
A.1.1.2日均客流量
定义:统计期内,有轨电车线路日客流量的平均值。
单位:万人次。
计算方法:日均客流量的计算方法见式(A.2)。
B
B=1·········································································(A.2)
2D
式中:
B2—日均客流量;
D—统计天数。
A.1.2运营基础设施数量
A.1.2.1运营线路条数
定义:列车沿固定线路和车站正常载客运营而设置的有轨电车线路条数。
单位:条。
计算方法:已对社会开通载客运营(含初期运营)、独立命名的线路数量。
注:在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中规划为同一条线路但分期建成的,统计时只计为一条线路。例如,A线分一、二期建设,
6
T/CAMETXXXXX—XXXX
则A线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建成后统计为一条线路。
A.1.2.2复线系数
定义:正线上各条独立运营的有轨电车线路长度之和与有轨电车线网各正线敷设长度之和的比值。
A.1.2.3车列配置数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所拥有的用于运营服务的全部车列数,包括运用车数及备用车列数和定
期维修列数。
A.1.2.4运用车数
定义: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而配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列车,与高峰小时开行列车对数、全周转时间
有关。
单位:列。
计算方法:运用车数的计算方法见式(A.3)。
1
B=nP································································(A.3)
3860高峰
式中:
B3—运用车数,单位为列;
n高峰—高峰小时开行列车数,单位为列;
P8—全周转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注:全周转时间详见A.2.4.6。
A.1.2.5车站数量
定义:运营线路上供乘客乘降列车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A.1.2.6车场数量
定义:用于停放有轨电车的建筑设施和场所的数量。
单位:座。
A.1.2.7场站总面积
定义:统计期内,供有轨电车使用的所有场站面积。
单位:万平方米。
A.1.3运营里程
A.1.3.1线路运营里程
定义:按始发站中心至终点站中心,沿正线线中心测得的长度。
单位:公里。
7
T/CAMETXXXXX—XXXX
计算方法:线路运营里程的计算方法见式(A.4)。
1
B4=ll+l(上下)·································································(A.4)
2
式中:
B4l—线路运营里程,单位为公里(km);
l上—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里(km);
l下—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里(km)。
注1:不含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段线、安全线、试车线等配线长度。
注2:含支线运营的线路,其线路运营里程计为主线部分运营线路长度与支线部分运营线路长度之和。
A.1.3.2线网运营里程
定义:线网运营里程指各线路运营里程之和,共线段不重复计算。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运营里程的计算方法见式(A.5)。
B=B-l44nl共····································································(A.5)
式中:
B4n—线网运营里程;
l共—重复计算的共线段运营线路长度。
注:以一般情况下双线配置为计算基准标。若为双复线,则计算运营里程按双线标准×2计算;若为单线,则计算运
营里程按双线标准×0.5进行计算。计算方法:若某一段正线为n条轨道,则该正线线段长度需乘以系数(n/2)
再累计。
A.1.4站间距
A.1.4.1线路平均站间距
定义:同一线路上,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路平均站间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6)。
B4l
B=5l·········································································(A.6)
Nl
式中:
B5l—线路平均站间距;
Nl—线路区间数。
8
T/CAMETXXXXX—XXXX
注:线路为非环线时,线路区间数=线路运营车站数-1;线路为环线时,线路区间数=线路运营车站数。
A.1.4.2线网平均站间距
定义:线网中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单位:公里。
计算方法:线网平均站间距的计算方法见式(A.7)。
B4n
B=5n·········································································(A.7)
Nn
式中:
B5n—线网平均站间距;
Nn—线网区间数。
注:线网区间数不重复计算共线段区间。
A.1.4.3最大站间距
定义:线网中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最大值。
单位:公里。
A.1.4.4最小站间距
定义:线网中两个相邻运营车站站中心间距离的最小值。
单位:公里。
A.2效率指标
A.2.1换乘量
A.2.1.1公共交通衔接率
定义:有轨电车与公共汽电车、公共自行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以及私人小汽车、出租车、自动
车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程度。
单位:%。
计算方法:公共交通衔接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8)。
Ne
P=1··········································································(A.8)
Nt
式中:
P1—公共交通衔接率;
Ne—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有轨电车车站数;
Nt—有轨电车车站数。
9
T/CAMETXXXXX—XXXX
注1: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有轨电车车站数,即站台150m范围内,同时与至少一个公共汽电车站点,以及除公共汽
电车以外的任何一种交通工具停靠站点衔接的轨道交通站点的数量,单位为个。
注2:除公共汽电车以外的交通工具停靠站点包括私人小汽车、出租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停靠站,如P+R(停车
换乘)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等。
A.2.2断面客流
A.2.2.1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
定义:线路高峰小时上下行方向中断面客流量的最大值。
单位:人次每小时。
计算方法:在使用自动售检票系统时可通过客流OD数据计算得出结果(或采用客流调查方式取得),
每条线路取统计期内的最大值。
注1:指正常运营状态,不包括由于城市大型公共活动或其它突发事件引起的持续影响期小于一周的突发客流情况。
注2:此指标适用于闸机进出站制式运营;不适用于上车后购票运营单位统计,该数据必要时可通过调查取得。
A.2.2.2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上下行上线列车的最大客流量小时列车满载情况。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9)。
Ph
P=2100%···································································(A.9)
Pc
式中:
P2—线路高峰小时最大断面满载率;
Ph—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单位为千人次每小时;
Pc—相应断面的小时运力,单位为千人次每小时。
A.2.2.3线路平均满载率
定义:统计期内,运营线路所有上线列车的平均满载情况。
单位:%。
计算方法:线路平均满载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0)。
O2l
P=3100%································································(A.10)
l客
式中:
P3—线路平均满载率;
O2l—线路客运周转量,单位为人公里;
l客—线路客位里程,单位为人公里。
注1:线路客位里程为列车运营里程与列车定员的乘积。
10
T/CAMETXXXXX—XXXX
注2:客运周转量概念详见A.4.1.3。
A.2.3线路利用率
A.2.3.1里程利用率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运营里程与走行里程之比。
计算方法:里程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1)。
l运
P=4100%·································································(A.11)
l走
式中:
P4—里程利用率,单位为%;
l运—列车运营里程,单位为公里(km);
l走—走行里程,单位为公里(km)。
注1:列车运营里程是指统计期内,列车为运营业务在运营线路上载客行驶和空车行驶的全部里程。
注2:走行里程是指在统计期内,线路运营车辆所行驶的全部里程,包括列车运营里程、车辆段(场)内形式里程、
正线调试里程、救援里程和清客后里程等,单位为列公里。
A.2.3.2行程利用率
定义:统计期内,车辆的载客里程在走行里程中所占的比重。反映营运列车行驶里程利用程度的指
标。
计算方法:行程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12)。
l载
P=5100%·································································(A.12)
l走
式中:
P5—行程利用率,单位为%;
l载—列车的载客里程,单位为公里(km)。
注:载客里程是指乘客乘坐有轨电车的实际里程,为运营业务在运营线路上载客行驶的全部里程,单位为列公里。
A.2.4运行速度
A.2.4.1旅行速度
定义:统计期末,列车在运营线路上自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到达的运行速度(含停站时间)。
单位:公里每小时。
计算方法:旅行速度的计算方法见式(A.13)。
11
T/CAMETXXXXX—XXXX
B4l
P=6········································································(A.13)
Tw
式中:
P6—旅行速度;
Tw—单程行驶时间。
注1:列车在运营线路正线上从起点站发车到达终点站的单程行驶时间,不包含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停站及折返时间。
注2:环线时,所有车站均按中间站考虑。
注3:该指标按年度进行统计,一般取统计期末高峰时段的计划单程行驶时间。
A.2.4.2最高运行速度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在正常运营状态下所达到的最高速度。
单位:公里每小时。
A.2.4.3区间管理限速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在区间运行时的最高速度。
单位:公里每小时。
注1:共用路权的有轨电车,按照道路交通限速运行。
注2:专用线路的有轨电车,按照线路、道岔、交通路口等规定限速运行。
注3:遇区间发生设备故障、人员异物侵限影响列车运行时,可临时限速运行或停车。
A.2.4.4交叉口管理限速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通过交叉路口时的最高速度。
A.2.4.5平均停站时间
定义:统计期内,有轨电车经过站台时在每个车站的停车时间的平均值,车站的停站时间由列车减
速进站时间、列车上下客时间(包括开关门时间)、列车加速出站时间组成,主要由列车运
行图和上下车乘客数量决定。
单位:分钟。
计算方法:平均停站时间的计算方法见式(A.14)。
T
P=7········································································(A.14)
Ns
式中:
P7—平均停站时间;
T—列车经过每个站台时停车时间总和;
Ns—有轨电车停站总数。
A.2.4.6全周转时间
12
T/CAMETXXXXX—XXXX
定义:列车在运营线路正线上从起点站发车到终点站,经终点站折返后返回,又回至起点站后折返
至发车状态的这一全过程所运行的时间。
单位:分钟。
计算方法:全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见式(A.15)。
PTTT8=++(wsd602)·······················································(A.15)
式中:
P8—全周转时间;
Ts—始发站折返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Td—终点站折返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注1:始发站折返时间指从列车到达始发站的时刻起,经过停站、上下客作业、折返后,至列车从始发站发出时刻结
束。
注2:终到站折返时间同理。环线的折返时间按始发站的停站时间考虑。
注3:该指标按年度进行统计,一般取统计期末高峰时段的计划全周转时间。
A.2.5通行指标
A.2.5.1绿信比
定义:信号相位的有效通过信号灯时长与信号周期之比。列车路口的通行时间占路口所有相位时长
之比实际为该相位的绿信比。
A.2.5.2车站通过能力
定义:统计期内,受路口影响,实际车站通过能力因绿信比可支持的实际车站通过能力。
单位:列每小时。
计算方法: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16)。
(A.16)
P9=GP无····································································
式中:
—受路口影响的列车通过能力;
P9
G—有效绿信比;
—无路口影响通过能力。
P无
注:在专用路权的情况下,有轨电车也可采用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或ATP(列车自动防护系统)保护的驾驶的
信号制式;在专用路权、路口平交情况下,线路的通过能力首先受路口通过能力的制约。
A.2.5.3交叉口优先通行比例
定义:统计期内,拥有信号优先通行措施交叉口占有轨电车途径交叉口的比例。
单位:%。
注1:优先通行措施包括“禁左”、精简相位以及信号联动控制模式等。
13
T/CAMETXXXXX—XXXX
注2:道路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式主要有交叉口定时信号控制策略、信号相对优先策略、信号绝对优先策略。
A.2.6运输能力
A.2.6.1最大通过能力
定义:单位时间内单方向所能通过的列车数。
单位:列每小时。
计算方法:最大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17)。
1
P通max=3600····················································(A.17)
max{}II追,折
式中:
P通max—表示最大通过能力,单位为列每小时;
I追—是车站最小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
注1:I折—是最小折返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有轨电车共线运营时,不同线路的列车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接轨站驶入同一条线路的最大列车数。评估接轨站能力是限制线路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
注2:最大能力计算方法受到交叉口、信号协调等因素影响,若受到影响应在基本通过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折减。
A.2.6.2线路实际通过能力
定义:在日常运营中,线路实际通过能力通常无法达到最大通过能力,实际大小的确定还受行车干
扰、运营突发情况、列车运行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故引入通过能力损失N损对线路最大通过
能力进行修正。
单位:列每小时。
计算方法:线路实际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18)。
1
P=P-P实际通=max损3600··················································(A.18)
I+t决损
式中:
P实际—表示线路实际通过能力;
P损—表示单位时间的通过能力损失,单位为列每小时;
I决—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小列车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
t损—表示每列车平均分摊到的损失时间,单位为秒(s)。
A.2.6.3输送能力
定义:是指在一定运行条件下有轨电车单位时间内可运送的最大乘客数,受交叉口组织、站点位置、
站台空间、售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4
T/CAMETXXXXX—XXXX
单位:人每小时。
计算方法:输送能力的计算方法见式(A.19)。
P输=送PQ通max载·······························································(A.19)
式中:
P输送—输送能力;
Q载—有轨电车车辆载客容量。
A.2.7列车运行图兑现率
定义:实际开行列车次数与列车运行图规定的计划开行列车次数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列车运行图兑现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0)。
Ka
P=10100%································································(A.20)
Ks
式中:
P10—列车运行图兑现率;
Ka—实际开行列次,单位为列;
Ks—计划开行列次,单位为列。
A.2.8正点率
A.2.8.1起讫站发车正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从线路首末站正点出发的列车数占列车出发总列数的比。
A.2.8.2线路晚点列次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运行图(时刻表)在执行过程中,列车在始发站或到达终点站的时刻与列车
运行图(时刻表)计划时刻相比,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晚点统计标准时均计为晚点,分为始发
晚点和到达晚点。
单位:列次。
注1:列车按运行图计划时间或者时刻表执行过程中,列车在始发站出发或到达终点站的时刻与运行图计划或者时
刻表相比绝对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的晚点统计标准时均为晚点,加开列次不计晚点。
注2:非独立路权有轨电车的晚点列车统计标准为5min。
注3:因首列晚点造成的后续晚点均计入晚点列次。列车始发晚点,但其全程运行时间未超过列车计划运行图(时刻
表)规定的全程运行时分,不统计到晚点。
注4:对于中途退出的列车,按其退出运营的车站作为到达站统计晚点。
注5:同性质列车中途变更列车车次,到达晚点按初次变更前的列车车次统计。
15
T/CAMETXXXXX—XXXX
A.2.8.3线网晚点列次
定义:统计期内,线网中各线路列车晚点列次之和。
单位:列次。
计算方法:线网晚点列次的计算方法见式(A.21)。
P1=1nl11P······································································(A.21)
式中:
P11n—线网晚点列次;
P11l—线路晚点列次。
A.2.8.4列车晚点总时长
定义:统计期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晚点10min及以上的首次列车晚点实际时间的总和。
单位:小时。
注:同一事件,其他列车不记录时长。
A.2.8.5发车正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正点发车的列车次数与计划开行列车次数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发车正点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2)。
Kd
P=12100%································································(A.22)
Ka
式中:
P12—发车正点率;
Kd—正点发车的列车次数,单位为列。
A.2.8.6中间站到站正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在区段内行驶,运行线路区段的相邻两站之间视为发车站和终点站,列车在
正点范围内行驶的比率。
单位:%。
计算方法:中间站到站正点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3)。
Ke
P=13100%·······························································(A.23)
Kc
式中:
P13—中间站到站正点率;
16
T/CAMETXXXXX—XXXX
Ke—列车运行区段两站正点列数,单位为列;
Kc—相邻两站之间所经过的列车数,单位为列。
A.2.8.7终点站到站正点率
定义:统计期内,终点站正点到达列车次数与终点站实际到达列车次数之比。
单位:%。
计算方法:终点站到站正点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4)。
Kt
P=14100%································································(A.24)
Kr
式中:
P14—终点站到站正点率;
Kt—终点站正点列次数,单位为列;
Kr—终点站实际到达列次数,单位为列。
注:计划到终点站时间与列车实际到达终点站时间限定差值在10min以内即认为列车正点。
A.3安全指标
A.3.1运营事故/事件
A.3.1.1万列公里等效责任事故率
定义:统计期内,有轨电车运营车辆每行驶万列公里里程发生的交通和客伤、一般及以上责任事故
或等效责任事故的次数。
单位:次每万公里。
注:统计时区分万列公里有责事故率与万列公里无责事故率。
A.3.1.2有轨电车万车次事故率
定义:有轨电车每万运行车次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
单位:%。
计算方法:有轨电车万车次事故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5)。
Df4
S=110100%···························································(A.25)
Dt
式中:
S1—有轨电车万车次事故率;
Df—事故次数,单位为次;
17
T/CAMETXXXXX—XXXX
Dt—有轨电车运行总车次,单位为次。
A.3.1.3险性事件数
定义:统计期内,有轨电车运营过程中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造成风险失控而发生的,对有轨电车
运营安全和服务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数。
注:可参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险性事件信息报告与分析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7号)附件中所列出的主要险
性事件清单进行统计。
A.3.1.4重大及以上运营事故数
定义:统计期内,列车在运行过程中意外发生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运营事故件数。
单位:件。
A.3.1.5紧急制动数
定义:统计期内,由于设备异常或突发事件等导致的列车紧急制动次数。
A.3.2乘客伤亡
A.3.2.1乘客伤亡人数
定义:统计期内,线路中发生客伤事件的伤亡人数。
注1:伤亡人数主要包括重伤与死亡人数。
注2:重伤人数包括乘客、有轨电车员工及社会公众等。
注3:死亡人数包括乘客、有轨电车员工及社会公众等。
注4:死亡人数包括当场死亡和由于受伤后伤情发展而死亡的人数。受伤后因伤情发展而死亡人数的计算方法按《交
通事故统计暂行规定》执行,以事故发生7天内死亡为限,7天内死亡的,按事故死亡计算。
A.3.2.2百万人平均乘客伤亡率
定义:统计期内,乘客因运营责任事故造成伤亡人数和乘车人数之比。
注1:百万人平均乘客重伤率=乘客因运营责任事故造成重伤人数和乘车人数之比。
注2:百万人平均乘客死亡率=乘客因运营责任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和乘车人数之比。
A.3.3设施设备指标
A.3.3.1车辆系统故障率
定义:统计期内,车辆系统故障次数与列车运营里程比值。
单位:次每千列公里。
计算方法:车辆系统故障率的计算方法见式(A.26)。
Wm3
S=210··································································(A.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卫浴合同范例
- 江汉合同范例找机构
- 房东委托中介合同范例
- 抽奖活动策划合同范例
- 农村院子购房合同范例
- 小学数学老师聘用合同范例
- 奶粉购货合同范例范例
- 仓储合同范例及批注
- 工程咨询简易合同范例
- 焊接采购合同范例
-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 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历史回顾
-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施工方案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PPP模式项目的风险管理分析
-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业务培训班课件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申请书
- 菏泽学院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